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在发病数日后,局部有自觉痛和压痛,但红、肿、波动不一定明显。此时,行骨膜下穿刺,如抽出少量脓液或血性渗出液,或经化验检查有脓细胞或细菌,就应及时进行手术。不可等待X线照片骨质有变化时,才行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①常规备皮。
②应用青、链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
③静脉滴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和5%~10%葡萄糖溶液,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者还应给予输血。
麻醉方式 采用全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体位 取仰卧位。
手术步骤 (以胫骨上端骨髓炎为例)
①切口:病变所在部位,常呈现明显的压痛或肿胀。以此部位为中心,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向两侧牵开皮肤,按切口方向切开因炎症而增厚的骨膜(图12-1-1),用骨膜剥离器将骨膜向两侧稍行剥开。
图12-1-1
②钻孔与切除骨质:在切开骨膜后,有时可见少量血性渗出液,且可见骨面粗糙和失去正常光泽。即于此处以手摇钻钻孔,如未发现脓液,可在附近向不同方向再做钻孔;如有脓液外溢,再用圆凿将该部骨质凿除(图12-1-2),形成一骨窗,以利引流。
图12-1-2
③处理脓腔:开窗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生理盐水纱布擦净,但不可搔刮,以免炎症扩散。如脓液较少,可向骨窗内放入青霉素40~80万单位、链霉素0.5~1g,并放置胶皮膜引流;如脓液较多、开窗较大,则应放入一端剪有侧孔的两条细塑料管(图12-1-3),供术后滴注抗生素溶液和引流用。
图12-1-3
④缝合切口与外固定:逐层缝合切口,用皮肤缝线将塑料管固定。包扎后用石膏托将患肢膝、踝关节固定于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与病理性骨折。
手术技巧及特别提示
①如切开深筋膜后即流出脓液时,则应彻底清除脓液,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仔细查找有无与骨相通的窦道。如确为骨髓炎所引起,则需钻孔开窗引流。若切开骨膜后即出现脓液者,同样也需开窗引流。
②有时在骨髓炎的早期,虽经钻孔数个,但仍未发现脓液,或仅有少量渗出液溢出,则不必凿骨开窗。因为这些骨孔,即足以达到引流和减压的目的。
③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局部解剖关系,钻孔和凿骨的方向不应朝向骨髓侧,以免损伤关节囊和骨髓。损伤关节囊可引起关节感染,损伤骨骺可影响肢体发育。
术后处理 抬高患肢以利循环。继续应用抗生素。胶皮膜引流可在术后24~48h拔出。留置塑料管者,可用每1000ml含有青霉素40万单位、链霉素0.5g的生理盐水(或只用生理盐水),经塑料管持续滴注,每日用量2000ml。或一管持续滴注,一管连接负压吸引,以利引流。一般在5~7d后流出液清亮时,即可拔出塑料管。这样既有利于引流和控制感染,又有利于切口的早日愈合与避免关节僵硬。
并发症及其预防
①医源性感染:如未发现窦道,不可盲目地进行钻孔等操作,以免将脓液引入骨髓腔。
②病理性骨折:在骨髓炎急性期,由于骨质吸收以及手术钻孔开窗引流,应行2~3个月的支架外固定,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