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外,将胎儿第26周至出生后第4周的新生儿阶段称围产期,此期要特别注意母子双方的保健与护理。本章节重点围绕胚胎早期发生、胎儿血液循环和双胎极其畸形展开阐述。
第十二章 胚胎学总论
【学习目标】
●掌握受精与卵裂的定义和意义;植入的定义、时间过程、部位和条件;胎儿的血液循环途径;人体胚胎发育分期;月经龄和受精龄的概念
●掌握生殖细胞的成熟过程;蜕膜的概念和分部;胎膜、胎盘、脐带的形成和功能;胎儿心血管系统的结构特点
●熟悉胚泡的构造;三胚层的形成及分化过程;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了解双胎、先天畸形的概念
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生长和发育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形成、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及先天性畸形等。
人体的发生从受精开始,临床常根据月经龄推算胚胎龄,即从孕妇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直至胎儿娩出共约40周(约280天)。而胚胎学者们常用胚胎龄,即从受精之日为起点推算,由于受精一般发生在末次月经第一天后的2周左右,故到胎儿出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约经过38周(约266天)。
通常胚胎发育可分为三个时期:①胚前期:即从受精开始到第2周末二胚层胚盘出现;②胚期:即从第3周至第8周末,此时期末,胚的各器官、系统与外形发育初具雏形;③胎期:从第9周至出生,此时期内的胎儿逐渐生长,各器官、系统继续发育成形,部分器官出现一定的功能活动。此外,将胎儿第26周至出生后第4周的新生儿阶段称围产期,此期要特别注意母子双方的保健与护理。本章节重点围绕胚胎早期发生、胎儿血液循环和双胎极其畸形展开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