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人文社科部的成立及前期活动
集体讨论 萧辅玢整理
上海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以下简称人文社科部)是我们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它的创立及前期的一些工作和重要活动,至今仍留脑际,每当忆及,总有丝丝依恋与豪情。
上医发展史上一块有特殊意义的里程碑
人文社科部在1987年成立不是偶然的,它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那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发生了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学校党委认识到,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我们专科性院校有一点不足,就是给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熏陶的氛围不够浓厚。它能培养出许多好的医学专家,但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全球化发展趋势、有哲学思维、创新精神和人文素质的优秀医学科学家。为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在学校已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组建一个从事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机构,是当时一种较实际的和有战略眼光的选择。
筹建工作于1986年下半年开始,由当时学校的马列主义教研室负责人具体操办。经过半年多的紧张工作,各项条件基本就绪。1987年4月15日,校党政领导联席会议正式作出成立人文社科部的决定,由党委书记萧俊兼主任,刘本仁为常务副主任,田方、冯嘉元、郑延年为副主任。4月17日召开成立大会,宣告人文社科部的成立。
成立大会隆重热烈。萧俊书记和张镜如校长先后讲话。萧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文社科部的成立,意味着我校六十年发展道路上又竖起了一块有特殊意义的里程碑。学校从此有了一个属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机构。这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将起重要作用。这是建立名副其实的医科大学的需要,是适应科学技术综合、交叉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需要。张校长讲话中阐述了人文社科部成立的重要性和学校的发展远景,希望更多的人参加人文社科部工作,促使人文社科部向文理学院的方向发展。
教研室和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社科部是在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1984年建立),以及原属基础医学部的中文教研室、医学史教研室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早期组织机构包括1个部办公室、1个资料室和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自然辩证法、德育、中文、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形势政策、法学、艺术等14个教研室。
人文社科部成立时有专职教师57人。近半数是1985年后学校为加强马列主义理论课程教学力量和筹建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课程而调配的青年教师。部领导花大力气抓师资队伍建设,对新进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培养提高,包括区别不同情况,送到外校和美国、法国、日本去学习、进修。这些年轻同志专业方向明确,学习勤奋,后来大多成了学校教学与科研骨干,有些则在校外、国外发展。除专职教师外,还在校内外聘请了数十名兼职教师。校内的有德育课兼职教师10余名,形势政策课兼职教师近10名。校外的有:医学伦理学兼职教授邱仁宗(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卫生法学兼职教授陈明光(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卫生法组长),艺术教研室兼职教授司徒汉(上海合唱团指挥家)、黄贻钧(上海乐团指挥家)、乔奇(上海人民艺术剧团著名演员)。还聘请了不少校内外专家、权威为师生开讲座、做报告,其中包括香港著名女摄影师李乐诗、美国著名医学哲学家恩格尔、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国际生命伦理学会秘书长威克勒、美国卫生法学家鲁丝罗莫尔女士等。
依靠这支组织起来的师资队伍,人文社科部在较短的时间内,就面向研究生、本科生开出了数十门必修和选修课程,承担了校党委交办的向教职员工宣讲形势政策、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教学任务。也是靠了这支队伍,在建部前后五六年间主编、参编了二三十种教材、专著,其中包括:在国内颇具影响、被国际劳工组织(ILO)资料库收存的《法学概论与卫生法》(刘本仁主编);填补我国相关学术领域空白的《中国医德史》(获上海市优秀图书二等奖、全国图书“金钥匙”优胜奖和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和《外国医德史》(两书皆由我校牵头组织,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曹开宾任副主编);曾多次重印、被定为“上海市住院医师培养指导丛书”之一的《医学伦理学》(曹开宾等编著)等。
开新课,探新路
人文社科部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开新课,探新路,改进和加强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开展对学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
改革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面进行。本科生方面,除继续对原有马列主义理论课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外,重点是开设多种选修课,如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后改为必修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等医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课程。还开设了一些文学艺术讲座,如古诗词欣赏、音乐欣赏、音乐指挥、表演艺术等,开办了几期中国绘画学习班。这些新课程为医学生拓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创造了条件,深受欢迎。
研究生的马克思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项新课题,当时全国的研究生招生院校都在探索。1987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校党委要求人文社科部大胆探索,建设好教委文件规定的三门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部领导调配得力教师去完成。经努力,文件规定的三门课程——《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均按计划开出,并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其中《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这门博士生课程是由部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副教授冯嘉元负责的,1988年春就开课了(比教委文件的要求提前了半年)。此后,边教边改,不断探索、总结、提高。冯老师在人文社科部徐宗良、叶根发和研究生院刁承湘、王亚平老师的协助下,经过近10年开拓创新,使这门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焕然一新,成为一门博士生愿意学、学了有用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冯老师着力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于课程体系中,把邓小平关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论述,与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若干深层次理论问题的研讨结合了起来,并在1992年将课程名称改为《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教学方法上,创造了“集中强化,综合参与”的教学模式及巩固、延伸教学效果的“三层连动机制”:精选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深度;集中时间,组织封闭式教学,营造既紧张又活跃的教学氛围;重视参与,强化研讨,引导学生用党的创新理论揭示社会现实问题,解除思想疑虑;贯通各个教学环节,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课程结束后的继续学习相结合,使集中教学效果得以巩固和延伸。这一整套改革实践,使博士生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历史使命感。许多博士生因此更加自觉地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科学思想、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指导自己的学业,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1996年,以“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为题进行总结,申报教学成果奖。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是一项“经过实践检验,在全国具有创新、开拓意义的优秀教学成果,此成果在全国高校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面是处于领先水平的。这项成果创造的经验已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它不仅对高校博士生马列课,而且对其他层次学生的马列课教学都具有普遍意义和启示借鉴作用。”1997年,该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报人文社科版与卫生政工管理干部班
曾在上医系统各单位发行、在全国兄弟院校交流的《上海医科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学报人文社科版)是1987年9月创刊的。学校创办此刊,是为了适应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结合的趋势,促进教育改革,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并为学校师生开辟这方面的学术园地,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1986年底由当时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着手筹办,次年1月确定办刊方案,2月组建临时编辑工作班子(由中共党史教研组的萧辅玢、中文教研室的颜玲、医学史教研室的薛嘉甡三位教师组成)。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校学报编辑部、校出版社给予了热情支持,筹办工作进展顺利。3月开始组稿、编辑、审稿,6月,经党委书记、人文社科部主任萧俊教授终审、发排。9月10日,即上医60周年校庆日出版。创刊第一期第一篇文章是副校长朱世能教授的《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下设“医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心学”、“语言文学”、“问题探讨”、“学术综述”7个栏目,发表了我校汤钊猷教授等27位作者的17篇文章,大多是医学与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交叉的学术文稿,均具一定水平。其中汤钊猷教授《“变”与“促变”——肝癌临床研究的十九年》一文,《新民晚报》在9月26日摘要报道。第一期出版后,校内外反响不错,一些校友得知后也将自己的文稿寄来要求发表。之后,人文社科部加强了领导和编辑力量,建立了编辑委员会,由萧俊教授任主编,基本上一年两期,坚持出版了约30期。
人文社科部举办的干部培训班中,影响较大的有两个:一个是全国性的,名为“全国卫生干部政策法规培训班”,由卫生部在上医的培训基地主办,人文社科部负责教学组织工作,1990年4月至7月,办了6期,每期50人左右;另一个是校内的,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卫生政工管理干部班”(简称上医卫生政工管理干部班),校党委组织部主办,人文社科部承办,旨在提高青年干部思想、文化和管理知识与水平,以适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89年10月4日开学,1992年1月毕业。参加该班学习的,是上医系统各单位选送、经入学考试合格、具有大专学历的党政管理干部和思想政治教师(学生班主任等),共计40余人。该班采用半脱产方式组织教学(每周四的全天和晚上集中学习),开设英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法学概论与卫生法、毛泽东思想原理、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教育学、社会学、现代逻辑、写作、演讲学、艺术概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医学史、卫生经济学、医学辩证法、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统计学、人才学、公共关系学等26门课程。学员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学习两年半,修完了所有课程,完成了规定学分后毕业。他们后来都成了校本部和附属单位的优秀管理干部和教学与研究人员,不少人还担任了党政领导职务,有的现已调任上海市局级单位负责人。
医学院校理论课改革研讨会和“安乐死”问题学术讨论会
这是人文社科部成立后发起并成功主办的几次颇具影响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医学院校理论课改革研讨会的全称“全国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改革研讨会”,1987年11月24日至28日在我校召开。此会得到卫生部有关部门的支持,由上医大牵头,北京医大、中国协和医大、华西医大、中山医大等18个单位发起。会议主题为:研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改革如何深化;交流改革情况和经验;研讨上医、北医等近30所医学院校马列主义教研室合编的三本新教材(《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简编》),如何把新课程建设好;加强全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横向联系。全国28省市54所医学院校社科部和马列主义教研室的9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纪要写道:“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是我们医学院校在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会议期间,“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普遍感到很有启发和收获”。会议讨论决定,分别成立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三门课的教学研究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全国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上医人文社科部和北医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教学部被推举为会长和秘书长单位,负责会务和联络工作。1988年,研究会被吸收为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团体会员单位。
人的“安乐死”问题在国外早已展开讨论。人文社科部医学伦理学和法学两个教研室的教师跟踪研究,取得一定成果。1988年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出有关“安乐死”问题的采访录之后,国内也开始了讨论。人文社科部在校党委领导支持下,发起举办了两次全国性“安乐死”问题学术讨论会。第一次是与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卫生局、第二军医大学共同发起的,会议名称为“安乐死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学术研讨会”,1988年7月5日至8日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医学、护理学、哲学、伦理学和法学界的学者、卫生行政干部、作家及新闻工作者共112人出席。会议围绕“安乐死”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坦陈见解,还就有关“安乐死”立法的一些建议展开了讨论。会议提出了一份《关于制定我国脑死亡标准和承认死亡权利的倡议》,会后编辑出版的讨论会论文集在全国发行。这次研讨会是我国首次“安乐死”问题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也是当时较为少见的对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多学科、跨学科进行公开研讨的会议,经媒体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第二次是与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共同发起召开的“全国安乐死与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1994年10月26日至28日在我校举行,全国15个省市近50名医学伦理学方面的学者出席。会议讨论认为,选择“安乐死”是患绝症病人的一种权利,“安乐死”的合法化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会议呼吁:我国对“安乐死”该当立法了!上海和全国多家媒体以不同方式报道了会议情况,发出了“安乐死”立法刻不容缓的呼声。
参加专题讨论、收集资料者:原上海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萧俊教授,原上医人文社科部主任刘本仁教授、人文社科部副主任田方研究员、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曹开宾教授,原上医党校副校长冯嘉元研究员,原中共上医党委宣传部部长萧辅玢研究员。执笔:萧辅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