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与瓣膜置换患者外科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与瓣膜置换患者外科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时间:2024-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脏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死亡原因主要是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近年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治疗和预防心律失常心脏病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两种,前者可避免抗凝治疗带来的各种并发症,而后者血流动力学更优良、更为耐久。

第一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与瓣膜置换患者外科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intracoronary stenting,ICS)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近年来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ven-tion,PCI)的最重要进展。它是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的基础上,在球囊扩张后的原狭窄部位植入支架(药物涂层支架和金属支架),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改善心肌缺血,达到治疗目的。心脏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死亡原因主要是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近年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治疗和预防心律失常心脏病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两种,前者可避免抗凝治疗带来的各种并发症,而后者血流动力学更优良、更为耐久。

上述患者终身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波立维)及华法林等抗凝剂,以防止血栓形成。这种后天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可增加术中和(或)术后创面出血,严重时需要再次手术止血,甚至危及生命。

一、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围手术期处理

1.注意事项

(1)华法林抗凝治疗是保护心脏瓣膜的唯一药物,术前调整抗凝治疗是关键

(2)术前询问有无出血史(咯血、黑便、血尿、皮肤出血斑等)及最近一次测试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应强调尿常规检查,因为香豆类抗凝药物抗血栓治疗并发出血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血尿。

(3)择期手术者,术前1~2d停用华法林,每日早晚检查1次PT。多数患者停药1~2d后,PT能恢复至正常。

(4)急诊手术者则术前2h静注维生素K120mg逆转抗凝,便可以进行手术。

(5)术后第2天,恢复术前口服华法林剂量。根据PT水平,调整华法林用量至PT平稳。

2.抗凝药物的调整

(1)术后常规服用华法林,一般将PT调至正常的1~2倍。

(2)华法林与维生素K1发生竞争拮抗作用,阻碍维生素K1的作用,从而使肝中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受阻,达到抗凝作用。

(3)华法林的半减期为40~50h,择期手术前需要停用华法林,1~2d后待PT恢复正常水平。

二、腹部手术围手术抗凝治疗

围手术抗凝治疗具体方案如下。

(1)术前5d开始停用拜阿司匹林10mg/d口服,硫酸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d口服,改用达肝素钠(法安明)针0.2ml每日一次静滴。

(2)手术当日和术后3d内停用所有抗凝药物。

(3)术后第4天开始应用达肝素钠(法安明针)0.2ml每日一次静滴。

(4)腹部手术待肛门排气后,改口服拜阿司匹林300mg每日一次口服和硫酸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口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