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科患者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外科患者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时间:2024-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保护性措施之一是安置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具体方法是术前1d或当日安置临时起搏器,在X线透视下经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通路完成。心脏起搏器不仅用于抢救危重症和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使其血流动力学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而且也用于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围手术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二节 外科患者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一、临时性起搏器

心泵功能有赖于心房和心室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从而保证支持的心排血量。但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实施非心脏手术时,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明显下降,麻醉对循环、呼吸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术中创伤、大出血、脏器牵拉等均可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使心输出量进一步降低,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并可危及患者生命。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学电子仪器,它可产生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替代心脏起搏点,产生心脏搏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保护性措施之一是安置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心脏起搏器可分为单腔心房同步起搏器(AAI)、单腔心室同步起搏器(VVI)、双腔房室全能起搏器(DDD)及临时性起搏器。

临时性起搏器一般经静脉途径安置,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外静脉及股静脉。具体方法是术前1d或当日安置临时起搏器,在X线透视下经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通路完成。起搏器参数设置为起搏电压为5~8V、感知灵敏度1~2mA、心率60~100次/分(尽可能低于自身心率),以VVI模式起搏。

二、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的适应证

心脏起搏器不仅用于抢救危重症和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使其血流动力学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而且也用于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1.心脏传导阻滞

(1)高度或完全性及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的反复发作者。

(2)持续或间歇性室内3分支传导阻滞者。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性静止等伴有反复阿-斯综合征发作者,或伴有心绞痛、低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

(2)双结病变或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药物治疗困难者。

3.心动过缓伴频发期前收缩(早搏)者

4.儿童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者

(1)心室率缓慢伴阿-斯综合征。

(2)心室率缓慢伴心力衰竭,不易控制者。

(3)静息心率<40次/分,即使无症状者。

三、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高频电刀是常用的手术器械,其原理是借助高频电弧放电,在生物体表面出现极强的电流密度,使生物体组织被爆发性蒸发飞散,达到切割组织的目的。如其电凝器产生的信号被起搏器输出抑制,但如连续作为电磁号感知,起搏器将以电磁信号方式非同步起搏。因此,围手术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搬动患者(尤其是安置临时性起搏器者)时要小心,防止电极脱开或刺破心脏。

(2)琥珀胆碱、高血钾及代谢性酸中毒可提高心肌起搏阈值,从而减弱起搏效果;另一方面,缺氧和低血钾可降低心肌起搏阈值,从而诱发心室颤动。

(3)手术中尽量不用电灼,以免干扰起搏器。不过,对创面小、出血少者,可考虑应用双极电凝器。

(4)对于术中必须应用电灼手术,尤其创面大,有弥漫性渗血时,为避免损坏起搏器可暂时关闭,并请麻醉医师严密监测心律。但需要明确:①术前确认患者是否对起搏器依赖,并决定患者在无起搏器支持状态下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来决定术中能否暂时关闭临时起搏器,尤其是应用单极电刀;②高频电刀功率应控制60W以下,并间歇应用(一般不超过60s),不要在距起搏器电极头端15cm内应用电刀;③手术结束后,应检查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④最好安置非同步起搏器(VVI或VOO);⑤接地极板远离发生器;⑥发生器不能位于作用电极和接地极板之间;⑦准备异丙肾上腺素,防止起搏器失效。

(5)接地极板(无关电极板)应放在使流经无关电极和电灼器电极头之间的电流不会横跨起搏系统部位,腹部手术时可将接地极板贴在手术区域同侧的大腿处。同时,必须保持接地极板片与皮肤接触良好。

(6)术中全面监测心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