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与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关系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与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关系

时间:2024-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肩负着政府关注民众健康及职责的重任,社区医生是执行政策的具体施行者,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健康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方式是一种社区定向服务,它是以行政区域管辖内的社区居民作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人群健康作为工作目标。社区医生在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过程中的主要特性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与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关系

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政策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提供保障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第一段就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肩负着政府关注民众健康及职责的重任,社区医生是执行政策的具体施行者,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健康服务。

二、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为慢性病患者个体化服务提供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方式是一种社区定向服务,它是以行政区域管辖内的社区居民作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人群健康作为工作目标。社区医生的职责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社区医生在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过程中的主要特性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人性化服务 社区医生在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个体服务过程中,重视患者胜于重视疾病。他们从全科医学角度考虑,把患者看成是有个性和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个疾病的载体。社区医生能够从慢性病患者的角度和观点来观察患者存在的问题,并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中寻找各种影响患者健康的因素考虑解决患者的问题,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服务的对象,熟悉患者的个性、情绪、生活与工作环境和疾病严重程度,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疾病康复服务。

2.综合性服务 社区医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等。从服务广度来看,社区医生需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医疗、健康检查、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家庭生活方式指导、疾病康复家庭指导等综合性服务。从服务的深度来看,社区医生还需要根据慢性病患者的个体情况制订综合防治服务方案,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干预,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不断调整适合的治疗方案,在一段时间后,还需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3.持续性服务 社区医生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防治指导管理是呈持续性的服务。对患者机体出现功能失调、疾病发生、疾病发展、疾病演变、康复等各个阶段负有监督管理等责任,不间断地维护社区慢性病患者身体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