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

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

时间:2024-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结防工作的日益深入,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TB/ HIV双重感染防治、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已成为结防工作面临的“三大挑战”。此外,羁押人群、在校学生中结核病集中发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至此,我省全球基金支持框架内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控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章 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结防工作的日益深入,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TB/ HIV双重感染防治、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已成为结防工作面临的“三大挑战”。人口的流动性加快不利于传染源的控制,加重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难度;在一些艾滋病病毒高感染地区,结核病与艾滋病的双重感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结核病的发病和死亡已迫在眉睫;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形式也不容乐观,据估算我省现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5000余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巨大的患者发现与治疗任务。此外,羁押人群、在校学生中结核病集中发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传统的被动结核病发现模式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

科学、积极应对“三大挑战”,适应新时期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需要,我省结核病防治系统自2006年始,陆续引入了全球基金流动人口项目、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与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三大项目的引入不但带来了无偿外部经费投入,拉动了地方投入,更是带来了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与工作设计蓝图,这既是将三大挑战纳入常规工作规划的试点,更是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2010年,我省司法系统又引入了全球基金监狱与羁押场所结核病控制项目。至此,我省全球基金支持框架内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控体系基本形成。2007年,我省创新性的实施了“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省级项目,开创与教育部门协作共同控制结核病的先河,该项目在全省大、中、小学校迅速推广,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赢得全国的一致好评。

本章即立足以上诸种特殊人群结核病控制项目,主推特殊人群结核病控制的工作思路与框架以及实践中得获取的经验与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