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继承才能打牢中医理论的根基,而只有创新才能保持中医学术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继承是创新的源头,而创新则是继承的动力。
之所以强调继承是由于中医学术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有着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如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学术流派纷呈,学派众多;中医典籍语境古老,义理深奥;经验医学色彩鲜明及人文色彩浓厚等等。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全方位、系统化的学习和继承。而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宗旨,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强调创新这主要是基于当前中医学术研究面临疾病谱变化、科学环境变化和中医治疗目标转换等诸多挑战,,传统中医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些变化,只有通过理论和方法学创新的途径才可能改变这种状况,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
所谓继承,并不是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模式、诊疗模式、诊疗方法、诊疗经验等内容的简单学习和接受,而是一个完整而有序的过程,除学习和接受外,还应当包括思考和领悟、归纳和梳理、消化和吸收、应用和验证、提炼和升华、优化与重组等。只有经过这一过程,才算是对中医学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
对中医学术的继承,还应遵循以下基本路径:质疑—追问—验证—形成结论—提炼升华为学术思想。首先对研究目标和事物提出“是这样吗”的质疑;其次是“为什么是这样或不是这样”;其三是对前人研究的结论、近人研究的结果进行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验证,得出究竟是不是这样的结论;其四是对研究目标和事物应该是什么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王永炎院士曾说:“学术思想应该是学者高层次的学术成就,是长期锲而不舍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在取得若干鲜活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凝聚的学术闪光点与提炼的思想精华,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这句话高度精辟地概括了中医学术继承的全部内涵及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的目的是创新,而创新的目的是产生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创新应坚持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原则,创新的首要任务是理论创新,就是在深层次挖掘中医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疾病谱变化和治疗目标转换的现实,不断融入现代科学理念,当前主要应该探索中医病证与西医疾病在发生学上的相关性、相近性、对应性、及背离性等内在联系,为用中医理论指导现代医学疾病防治找到或建立更多的理论支撑点,也许这才是中医理论创新真正的突破口。没有理论的创新,中医学术进步就是一句空话。
在理论创新的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中医诊疗模式,调整更新诊疗思路,创建新的诊疗方法、创立新的组方,研制新的药物,创制新的剂型等。没有方法学的创新和突破,所谓创新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对于中医学术而言,继承更多的是遵循、是承接、甚至是补充、是完善;而创新则更多的是对传统的否定、纠正甚至是颠覆。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敢于否定,要坚决反对“寓创造于解释”的注解训诂和“寓革新于继承”的恀谈《灵》《素》现象。使继承的内涵是精华,使创新的结果见实效。
对于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和关系,王永炎院士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和概括:“博览群书的目的在于朔本求源,在于继承,在于古为今用,但最终的归宿要体现学术的创新,要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敢于质疑而后验证,诠释进而创新。经典读通了,读懂了,诠证创新自然寓于继承之中,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可谓中肯之言。
明确继承和创新的实质和二者之间的关系,才会使我们端正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调整研究思路,也才能真正促进中医学术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