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中草药祛“痰”

常用中草药祛“痰”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痰多与肺、脾、肾有关,储于肺,黏痰滞于咽喉则局部发痒,引发咳嗽不止。用量:一般3~9g,若干咳无痰者不宜用。前胡煎剂有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功能,故有祛痰作用;同时前胡煎剂还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所含伞形花内酯及前胡苷元均具有抗病菌和抗皮肤真菌的作用。适用于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带血等。

常用中草药祛“痰”

这里所说的“痰”特指中医学中的“外痰”,即有形之痰。

中医学认为痰分两类:一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痰”,是经咳嗽,由呼吸道排出、经口吐出的黏液(也有少数是从口吐出胃中的黏液),易为人们所察觉的,称为有形之痰或称外痰;另一种是滞于脏腑经络,或随气而行,循经络滞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这种痰不易被人们所察觉,故称无形之痰或称内痰。

外痰多与肺、脾、肾有关,储于肺,黏痰滞于咽喉则局部发痒,引发咳嗽不止。痰阻气道(气管、支气管等)更会影响肺气的宣通肃降,而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所以说痰浊阻肺是肺系各证(相当于现代医学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痰储于肺,不但影响气道的通畅,而且会污染气道的环境,成为病毒、细菌生长繁殖的基地,为炎症产生之源。因此,气道中的痰浊未得尽除,再遇到六淫之邪(外部致病因素)的促发,引起病毒、细菌的活跃,炎症的急性加重,导致肺系病证的复发。

对外痰的治疗,自然当需祛痰,中药中常见的止咳化痰的中草药有:

1.桔梗

功能:开宣肺气、祛痰、排脓,适用于外感风寒,咽喉肿痛,肺脓疡,咳吐脓血,腹痛等症。此外,桔梗还具有抗炎作用,因而应用桔梗配伍其他药物治疗咽喉肿痛、伤风咳嗽及其他呼吸道炎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用量:一般3~9g,若干咳无痰者不宜用。

2.川贝母

功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适用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吐痰咯血、心胸郁结、喉痹肺痿、瘰疬、乳痈等。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和急性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结核所致之咳嗽,特别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经控制后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服用川贝母粉或川贝片疗效更佳。用量:一般3~9g,可研为细粉,随汤药冲服,每次0.5~1.5g。

3.半夏

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适用于咳嗽气逆,痰涎壅滞,胸脘痞闷胀满作痛和瘿瘰痈疽等症。半夏有显著的镇咳、镇吐作用。故一般均用制半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用量:一般3~9g。对阴虚燥咳,津伤口咳及出血症忌用,因半夏有毒,故需经炮制后使用。

4.前胡

功能:宣散风热,降气化痰,适用于外感风热、邪郁于肺而咳嗽者等病症。前胡煎剂有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功能,故有祛痰作用;同时前胡煎剂还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所含伞形花内酯及前胡苷元均具有抗病菌和抗皮肤真菌的作用。用量:一般3~9g。

5.款冬花

功能:辛、温,但润而不燥,无论寒热虚实之咳嗽,皆可随证配伍。适用于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带血等。用量:一般3~9g。

6.紫菀

功能:苦、辛、微温。性温不热,质润而不燥,对咳嗽之症无论外感、内伤、属寒、属热,皆可使用。适用于风寒犯肺,咳痰不爽,劳热久咳,痰中带血,小便不利等。用量:3~9g。

当然,中医在治疗外痰的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坚持辨证以求其本,标本同治,而不会单纯地见痰化痰,否则,已生之痰虽然可排除或化解,新的痰浊却又会源源不断地滋生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