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生学可以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吗

优生学可以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吗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负优生学又称消极优生学或预防性优生学,它以防止或减少有严重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个体出生为目的,即通过各种检测手段,降低人群中不利表型基因的频率,减少不良个体的出生,如婚前检查、产前诊断等技术属于该范畴。现代优生学将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等结合起来,以减少劣生。

第一节 优生学概述

一、优生学的概念

优生学(eugenics)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如何改良人的遗传素质,防止出生缺陷,以提高人口质量的科学。

优生学作为一门由遗传学、医学、人口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不断增进有关人类不同特征遗传本质的知识,并从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判断这些特征的优劣且决定取舍;二是提出旨在改进后代遗传素质的措施。由于实施优生的各种措施涉及影响婚姻和生育的许多社会因素,如宗教法律、道德观念、经济政策、婚姻制度等,因此,开展优生学的研究,对个人、家庭、社会、民族等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优生学按其研究任务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正优生学和负优生学两类。正优生学又称积极优生学或演进性优生学,它以促进体力和智力优秀的个体繁殖为目的,即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分子学的研究方法,修饰、改造遗传物质,增加人群中有利表型等位基因的频率,控制个体发育,使后代发育更加完善,如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优生工程技术属于该范畴。负优生学又称消极优生学或预防性优生学,它以防止或减少有严重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个体出生为目的,即通过各种检测手段,降低人群中不利表型基因的频率,减少不良个体的出生,如婚前检查、产前诊断等技术属于该范畴。

目前,负优生学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而正优生学无论是在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困难。

二、优生学发展简史

虽然优生学成为独立完整的学科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其主要思想和实践探索,却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优生学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前科学阶段 从远古至19世纪80年代。在这段历史时期,优生学尚未作为一门学科提出,但无论是整个人类社会,还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地区,都有着重要的优生实践,涌现出许多原始的优生思想。如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时期,那些出生后表现出严重残疾的婴儿往往被人们遗弃或处死,这是基于一种不自觉的优生意识的影响,它对限制致病性基因的扩散、阻止遗传病的延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记载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对近亲结婚的不良影响有所认识。这个时期体现我国优生思想的代表著作有《黄帝内经》,书中提到环境对胎儿的作用;咎殷在《经效产宝》中对优生的不利因素有所表述。

西方古代的优生意识也源远流长。古罗马曾颁布法令严禁表亲结婚。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为生育优秀后代,应对婚姻关系实施控制和调节。他倡导优秀的男女生育优异的后代,对有病、衰弱或低能的个体须进行处理。古斯巴达人的法典中,针对过早、过晚和非法的婚姻是要严加处罚的。

这些古代的优生思想和优生实践表明,优生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形成的,也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进步的,它们对近代优生学的产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半科学阶段 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科学家Galton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启发下,结合了人类学、遗传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人类智力与遗传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于1883年撰写的《对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调查》中,首次提出优生的概念。1904年,Galton发表了著名论文《优生学的定义、范围和目的》,文中对优生学的宗旨、任务和重要性等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创立了“优生学”学科。至此,优生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而存在。优生学的科学理论基础本是建立在进化论和遗传学上的,然而由于Galton和后来的一些优生学者的历史局限性,他们在优生学中过分强调人类聪明才智的遗传,宣传民族间的优劣之分,认为诸如犯罪、暴力、堕落及酗酒等行为与遗传密切相关。这些偏离科学本质的成分,导致优生学被法西斯主义者和种族主义者利用,使得优生学成为服务于种族歧视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者打着优生的旗号,叫嚣着要创建一个雅利安主宰民族,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吉普赛人等所谓的“劣等民族”被疯狂屠杀,成了伪优生学的牺牲品。这一切使得社会对优生学产生了质疑和恐慌。这段时期,由于优生学受到种族主义谬论的影响走上歧途,使优生学中混入了伪科学的成分,因而处于半科学阶段。

3.科学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批判了种族主义的伪科学成分,同时,伴随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发育遗传学、产前诊断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优生学逐步走上正轨,形成了现代优生学。现代优生学将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等结合起来,以减少劣生。现代优生学的这一优生目标一方面可通过社会措施在社会群体水平上实现,另一方面还可借助医疗措施在每对夫妇个体的生育水平上实现。

20世纪20年代优生学传入我国,早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潘光旦先生,他毕生致力于优生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优生学概论》、《优生学原理》、《优生与民族》、《优生与宗教》等,对当时中国优生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把人类遗传学和优生学作为纳粹的科学加以全盘否定和批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优生工作重新起步,特别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已成为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组成内容。1979年夏,我国学术界倡议重新开放对优生学的研究,这一提议在控制人口的国策和医学遗传学广泛开展的背景下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优生学被纳入国家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展示出其生机勃勃的活力。

三、优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代优生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综合起来可有以下四个领域。

1.基础优生学 以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造成出生缺陷的遗传因素、发病机理、作用机制、诊断手段、检测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达到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和实现优生的目的。如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对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种类、分布和发生率的流行学调查,就属于基础优生学的研究范畴,可为优生政策、优生立法和优生措施等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2.社会优生学 从社会科学和社会运动方面开展对优生的研究,目的在于推进优生立法、贯彻优生政策、开展优生运动和优生宣传教育,使优生工作群众化、社会化,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的目的。如对产前诊断、医学助孕、人工流产和基因治疗等优生措施的法律道德建设,优生工程建设等都是社会优生学的研究内容。

3.临床优生学 从临床医学角度进行与优生相关的医疗措施的研究,内容包括婚前咨询、婚前检查、孕前咨询、孕期指导、产前诊断、围生期保健、新生儿保健、精液冻存、人工授精、体外受精、受精卵转移和配子输卵管移植等。

4.环境优生学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环境因素越来越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环境优生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与优生的关系,通过治理环境污染以消除公害,防止有害物质对母体、胎儿和人类生殖健康的损害,从而达到优生的目的。

现代优生学的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基础优生学偏重于生物学,主要揭示优生和出生缺陷的一般规律;社会优生学偏重于社会学,主要研究与优生相关的政策、法令、道德、教育、经济、舆论等人文环境;临床优生学偏重于医学,主要侧重于针对母体和胎儿的医疗预防技术措施;环境优生学偏重于人类生态学和预防医学,主要探讨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以达到优生。优生学的四个研究领域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互为促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