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导 学
本节主要介绍细菌的致病性、感染的来源、传播途径、感染的类型及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重点掌握细菌的致病性,病原菌毒力的概念,细菌的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别要点,医院感染的概念、类型、特点、预防和控制。
一、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致病性是指细菌引起机体感染的能力。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的宿主而言,有的细菌只对人类有致病性,有的细菌只对动物有致病性,有的细菌则对人和动物都有致病性。不同的病原菌对宿主可引起不同的病理过程,例如,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而伤寒沙门菌引起伤寒,这是由细菌的种属特性所决定的。
细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取决于细菌的致病性、机体的免疫力、环境因素等。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的毒力、细菌侵入的数量、细菌侵入的门户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细菌的毒力
通常把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细菌的毒力,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但有些病原菌的毒力的物质基础迄今尚未探明。
1.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宿主的防御功能,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主要包括荚膜及微荚膜、黏附素、侵袭性物质等。
(1)荚膜及微荚膜:细菌的荚膜具有抗吞噬和抵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使病原菌能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和扩散,引起病变。此外,有些细菌表面有类似荚膜的物质,如A群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等,这些物质都是位于细菌细胞壁外层的结构,统称为微荚膜,其功能与荚膜相同。
(2)黏附素: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或组分。黏附一般是细菌感染宿主组织细胞的第一步,与细菌致病性密切相关。黏附素包括菌毛黏附素和非菌毛黏附素两类。其中,菌毛黏附素是由细菌的菌毛分泌的蛋白质;非菌毛黏附素是细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或其他物质。
(3)侵袭性物质:包括侵袭素和侵袭性酶。①侵袭素:具有侵袭能力的病原菌侵袭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它能介导这些细菌侵入邻近的上皮细胞(主要侵入黏膜上皮细胞内)。如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等均能产生侵袭素,使这些细菌不仅能入侵上皮细胞,还能使其向邻近细胞扩散。②侵袭性酶:某些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胞外酶,一般不具有毒性作用,但其能在感染的过程中有助于病原菌抗吞噬或扩散,因而称其为侵袭性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及A群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
2.毒素
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中合成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等不同,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
1)外毒素
(1)来源:外毒素主要是由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合成。大多数外毒素是在细菌细胞内合成并分泌至细胞外,如厌氧芽胞梭菌、A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芽胞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产生的外毒素;少数外毒素存在于菌体内,待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出来,如痢疾志贺菌、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外毒素属于此类。
(2)化学成分: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3)性质:不稳定、不耐热,易被酸、碱及蛋白酶破坏,如白喉毒素在58~60℃下经1~2h、破伤风外毒素在60℃下经20min即可被破坏。
(4)免疫原性:强,经0.3%~0.4%甲醛处理后可脱去毒性但保留其免疫原性,这种由外毒素脱毒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为类毒素。注入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抗毒素能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因此,类毒素可用于人工主动免疫;抗毒素常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
(5)毒性作用: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强,极少量即可使易感动物死亡。例如,1mg纯化的肉毒毒素,可杀死2亿只小鼠,其毒性作用比KCN(氰化钾)强1万倍。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组织、器官有高度选择性毒性作用,引起特殊的病变。如肉毒毒素能阻断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功能失调,导致肌肉麻痹;破伤风痉挛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的亲和力,能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引起骨骼肌强直性痉挛。
多数外毒素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性部分,决定毒素的致病作用,B亚单位具有亲细胞性,介导外毒素与靶细胞结合,无致病作用。
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不同,可把外毒素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表2-4)。
表2-4 外毒素的种类和作用
2)内毒素
(1)来源: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组分,在细菌裂解后才被释放出来。
(2)化学成分:化学成分为脂多糖(LPS),由特异性多糖O、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组成。其中,脂质A是毒性部分。
(3)性质:耐热,加热(100℃,1h)不被破坏,加热(160℃,2~4h),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加热、煮沸30min才被灭活。
(4)免疫原性:弱,虽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但抗体的中和作用较弱。内毒素不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5)毒性作用: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较外毒素的弱,且对组织选择性不强,各种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其毒性作用基本相似。内毒素主要毒性作用如下。①发热反应:极微量(1~5ng/kg)内毒素就能引起人体体温升高,维持约4h后体温恢复。其机制是内毒素可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使之释放IL-1、IL-6、TNF-α等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反应。②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因子刺激骨髓释放大量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液,使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但伤寒沙门菌内毒素例外,伤寒沙门菌始终使血液循环中白细胞总数减少,其机制尚不清楚。③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当血液中有革兰阴性菌大量繁殖(败血症)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可作用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补体系统等,可诱生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激肽等生物活性介质,使小血管功能紊乱而造成微循环障碍,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重要组织和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缺氧、酸中毒等,严重时则发展为以微循环衰竭和低血压为特征的内毒素休克。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内毒素可以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在凝血过程中,由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大量消耗和减少,而内毒素还能激活纤溶系统,使血管内的凝血块又被溶解,造成皮肤淤斑和内脏广泛出血,严重者可因重要器官出血、坏死,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见表2-5。
表2-5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
病原菌侵入机体后,能否引起感染,除病原菌必须具有一定的毒力外,还与侵入机体的细菌数量有关。病原菌的致病数量与其毒力成反比,一般是毒力愈强,所需细菌数量愈小;反之,则需细菌数量愈大。此外,病原菌的致病数量还与宿主免疫力的强弱有关。例如毒力强的鼠疫耶尔森菌,进入无特异性免疫力的机体中,只需数个细菌侵入就可引起鼠疫;而某些毒力弱的沙门菌,常需食入数亿个细菌才能引起急性胃肠炎。
(三)细菌侵入的途径
有了一定毒力和足够数量的病原菌,若侵入易感机体的途径或部位不适宜,还是不能引起感染。一般来说,一种病原菌只有一种侵入途径。例如,破伤风梭菌及其芽胞必须进入深而污染的伤口,在厌氧环境下才能致病;伤寒沙门菌必须经口进入消化道,才能致病;脑膜炎奈瑟菌只有通过呼吸道吸入才能致病。也有一些病原菌可有多种适宜的侵入途径,如结核分枝杆菌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部位感染机体。各种病原菌都有其特定的侵入途径,这与病原菌生长、繁殖所需特定的微环境有关。
细菌的致病性可概括如下。
二、感染概述
(一)感染的概念
病原体(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机体一定部位后,进行生长、繁殖、扩散、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称为感染。其中,外源性病原体在宿主间传播引起的感染称为传染。
(二)感染的来源
感染的来源即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感染按其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外源性感染
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称为外源性感染,多见于有毒力的病原菌引起的传染病或耐药菌株形成的播散性感染。
(1)患者:人类感染大多数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患者在疾病的潜伏期一直到病后恢复期内,都有可能向体外排菌,并传染给周围人群。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治,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
(2)病原体携带者: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病毒携带者(带毒者)、带菌者及带虫者等。按其发生于隐性感染时或显性感染之后而分为健康携带者和恢复期携带者。其中,健康携带者是指某些健康人或隐性感染者携带有某些病原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如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乙型肝炎病毒等常有健康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是指某些传染病患者(显性感染者)在疾病恢复期后一段时间内仍继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如伤寒、细菌性痢疾患者病后一段时间内可成为恢复期携带者。由于健康携带者较恢复期携带者有更大的隐蔽性,故健康携带者是危险的传染源。因此,进行健康普查及流行病学调查对及早发现病原体携带者,尤其是健康携带者,对将传染病控制在萌芽状态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知识链接
“伤寒玛丽”与健康携带者
19世纪初,美国一位女家庭厨师名叫玛丽,她到哪家,哪家就有人患伤寒,后查明就是她传染的伤寒。在10年期间她换了8个东家,被她传染而得伤寒者共有56人,所以大家都叫她“伤寒玛丽”。这个健康携带者于1915年被捕,禁闭在岛上。
“伤寒玛丽”使公众首次发觉,健康人也能传播致命的疾病。这样的人被称作健康携带者。健康携带者自己不发病,却可以把疾病传染给他人。从预防角度来讲,他们比患者更危险。
(3)病畜和带菌动物:有些病原菌是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当动物感染或带菌,也可通过适当的途径传染给人类,引起严重疾病。例如鼠疫耶尔森菌、布鲁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均可引起人畜共患病。此外,某些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绦虫病等,动物储存宿主也是这些寄生虫病的传染源之一。
外源性传染源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病原体,均可通过适当途径直接或间接感染人体。例如土壤、水、空气以及食物中的病原体均可成为感染的来源。因此,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讲究卫生也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2.内源性感染
感染来自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称为内源性感染。引起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多为机体的正常菌群,少数是以隐伏状态存在于体内的病原体,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正常菌群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成为条件致病菌后才能引起内源性感染。当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以及各种原因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如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和晚期癌症患者、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婴幼儿、老年人等,易发生内源性感染。
(三)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渠道或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1.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由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通过咳嗽、喷嚏、大声说话等排出的痰液或喷出的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经呼吸道途径感染他人。此外,土壤表层沾有病原体的尘埃,亦可随风飘扬在空气中,直接被人体吸入感染,如肺结核、白喉、百日咳、麻疹、军团病等。
2.消化道感染
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食物中毒等胃肠道传染病,大多是人、畜粪便污染了饮水、食物后,经口进入消化道所致。水、食物、手指、苍蝇、蟑螂等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知识链接
食品安全问题
食物中毒按病原物质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物和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
据我国近5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为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真菌毒素中毒主要通过进食被真菌污染的食品所致,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
引起食物腐败的微生物种类较多,除众多的细菌外,还有酵母菌与真菌等。
3.接触感染
病原体通过人与人或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而感染。其途径可为直接接触(包括性接触)感染和通过用具等间接接触感染。常见传染病有淋病、梅毒、艾滋病、麻风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4.皮肤、黏膜的伤口感染
任何原因引起的皮肤、黏膜的伤口或破损,均可导致病原体入侵。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A群链球菌等常可侵入皮肤、黏膜的细小破损处,引起化脓性感染。在泥土、人畜粪便中,可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的芽胞存在,若机体发生严重创伤,这些细菌的芽胞便可侵入伤口深部组织,当微环境适宜时就会发芽、繁殖,产生外毒素而引起严重的感染。
5.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感染又称虫媒传播,是通过吸血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感染方式。例如,人类鼠疫由鼠蚤传播,恙虫病由恙螨幼虫传播,疟疾由蚊传播等。
6.多种途径感染
有些病原体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感染。
(四)感染的类型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就开始了感染的过程。在建立感染的同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也随之产生。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病原体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抗感染免疫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根据双方力量的对比和作用的结果,感染类型可出现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和病原体携带状态等不同临床表现。
1.不感染
当机体具有很强的免疫力,或侵入的病原体毒力很弱或数量不足,或侵入的门户不适宜,病原体迅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不发生感染。
2.隐性感染
当机体的抗感染免疫较强,或侵入的病原体数量较少、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造成的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伤寒沙门菌等常可引起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后,大多数机体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免疫力,病原体被清除,且能防御同种病原体的再次感染。少数机体则转变为病原体携带状态,病原体可持续存在于体内,隐性感染者成为健康携带者,健康携带者是危险的传染源。
3.潜伏感染
当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与病原体的致病性处于暂时的平衡状态,病原体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的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抗感染免疫下降,则病原体在潜伏部位大量繁殖,使旧病复发或引起新的感染,称为潜伏感染。例如,结核分枝杆菌存在的潜伏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也可引起典型的潜伏感染。
4.显性感染
当机体的抗感染免疫较弱,或侵入的病原体毒力较强、数量较多以致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和(或)机体组织、细胞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显性感染或临床感染。由外源性病原体引起的显性感染则称为传染病。
显性感染根据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较短,一般是数日至数周。如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等疾病,病愈后,病原菌常从机体内消失。
(2)慢性感染:发病缓慢,病程长,常持续数月至数年。细胞内寄生菌引起的感染往往是慢性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
显性感染按感染部位及轻重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1)局部感染: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局限在机体的某一部位生长、繁殖,引起局部病变的一种感染类型。如化脓性球菌引起的疖、痈等。
(2)全身感染:感染发生后,病原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急性症状的一种感染类型。全身感染多为重症,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毒血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液,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损害特定的靶器官和组织,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称为毒血症。例如破伤风梭菌和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毒血症。
②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感染后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菌体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入血;或由局部感染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崩解、死亡所释放出的内毒素入血所致的全身中毒症状,称为内毒素血症。其症状可轻可重,轻者发热或轻微不适,重者引起DIC、休克甚至死亡。例如痢疾志贺菌引起的小儿急性中毒性菌痢。
③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一时性或间断性地侵入血液,但未在血液中繁殖,无明显中毒症状,称为菌血症。例如流脑和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④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和黏膜淤斑、肝脾肿大、肾功能衰竭等,称为败血症,如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引起的败血症。
⑤脓毒血症:化脓性病原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机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脓毒血症,常可引起多发性肝脓肿、肾脓肿、皮下脓肿、肺脓肿等。
5.病原体携带状态
病原体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有时并未消失,而在机体内继续存留一段时间,与机体抗感染免疫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病原体携带状态。处于病原体携带状态的人称为病原体携带者。例如伤寒、白喉等发病后一段时间内常可出现带菌状态。病原体携带者常不断或间歇地排出病原体,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之一。
三、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也称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门诊或住院期间)接受各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感染,又称医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多数在患者住院期间发病,也有潜伏期较长出院后发病的。例如,乙型肝炎,虽在医院内感染,发病往往在出院后。但在入院前已开始的或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后发病的,不属于医院感染。在临床实践中因院外感染和医院感染不易区分,并且易造成新的医院感染,所以亦属于预防之列。
(二)医院感染的类型
医院感染的类型一般分为4种:
(1)交叉感染: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工作人员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的感染。
(2)自身感染:自身感染又称内源性感染,指病原体来自于患者本身的感染。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等,导致全身免疫力降低,即可引起自身感染。另外,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等造成菌群失调,使一些部位的耐药菌株异常增殖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感染,如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等。
(3)医源性感染: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材料及场所的消毒不严,或由于制剂不纯而造成的感染。
(4)带入传染:患者入院时已处于另一种感染的潜伏期,住院后发病,传染给其他患者。例如,细菌性痢疾患者入院前已感染上腮腺炎病毒,入院后发病,致使腮腺炎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三)医院感染的特点
(1)感染的对象: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主要是住院患者。很多住院患者由于患有原发性疾病,或接受某些治疗造成免疫力下降。另外,老年患者和新生儿一般免疫力自然较低,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传播,造成严重后果。
(2)感染的地点及发生的时间界限:在医院内,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3)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传染性较小。
(4)感染的来源:内源性感染为主,外源性感染偏少。
(5)传播途径:接触传播为主,如侵入性诊疗技术(各种内镜检查、使用导尿管导尿等)的使用。
(6)诊疗困难:由于各种新药的不断问世、先进医疗手段和诊疗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类型及诊疗变得越来越复杂。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菌株,治疗较为困难。
(四)常见的医院感染
(1)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严重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的一些慢性疾病,如癌症、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行气管切开术、留置气管导管等的患者中。肺部感染对危重患者、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及免疫力衰弱等患者的威胁性大,病死率可达30%~50%。
(2)尿路感染:患者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24h后出现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尿路感染的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毫升以上,细菌多于105个/毫升,都可诊断为尿路感染。我国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占20.8%~31.7%,66%~86%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知识链接
“超级细菌”
最近在我国检测出的“超级细菌”呈现出“来路不明,致病性不强”的特点,但“超级细菌”的真正威胁在于其“耐药性”的传播,而非其“致病力”的强弱。
“超级细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在美国蔓延,它每年造成9万人严重感染,因此致死的人数甚至超过艾滋病。
2011年在中国杭州,研究“超级细菌”的专家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新的“超级细菌”。事实上,所有的“超级细菌”都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也正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对变异细菌进行自然选择,从而产生了“超级细菌”。除了吃药、打针,我们吃的鸡肉、鸭肉、鱼肉之中也有许多抗生素。因为它们被喂了抗生素,侵袭它们的细菌可能变异。等到变异细菌再侵袭人类时,人类就无法抵御了。结果是,研究出来的新药越来越“短命”。
(3)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及外伤伤口感染。判断伤口是否感染主要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炎症反应或出现脓液,更准确的是看细菌培养结果。据统计,伤口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5%。
(4)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不仅在健康人中可以传染,在患者中更易传染。
(5)皮肤及其他部位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可发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各种皮炎、褥疮感染、菌血症、静脉导管及针头穿刺部位感染、子宫内膜感染、腹内感染等。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提高防控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注重监控易感人群及环境。
(2)彻底消毒、灭菌: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用品的消毒技术规范,并达到卫生部2006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①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无菌水平;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③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3)隔离预防: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同时要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4)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标准及原则,合理用药,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小 结
细菌的致病性是指细菌引起机体感染的能力,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细菌的致病性是由细菌的毒力、细菌侵入的数量和细菌侵入的途径决定的。构成细菌的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细菌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
感染按其来源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皮肤和黏膜伤口、吸血节肢动物叮咬等多途径。感染的类型可因病原菌的致病性与机体的抗感染免疫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及病原体携带状态等。其中,显性感染中常见的全身感染类型包括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门诊或住院期间)接受各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感染,又称医源性感染。医院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处理和控制措施。
复习检测题
1.细菌毒素中毒性作用最强的是( )。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白喉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2.细菌外毒素的特性是( )。
A.对组织有选择性毒性作用
B.为细胞壁成分
C.大多为革兰阴性菌产生
D.免疫原性弱
E.性质稳定,耐热
3.关于内毒素的特性是( )。
A.革兰阳性菌产生
B.免疫原性强
C.毒性作用强
D.对组织毒性作用无选择性
E.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4.病原菌不侵入血液,但其在局部产生的外毒素侵入血液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称为( )。
A.毒血症
B.脓毒血症
C.菌血症
D.败血症
E.内毒素血症
5.病原菌由局部一时性或间断性地侵入血液,但未在血液中繁殖,无明显中毒症状,称为( )。
A.不感染
B.毒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败血症
6.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 )。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7.属于危险传染源的是( )。
A.患者
B.恢复期携带者
C.健康携带者
D.恢复期病毒携带者
E.隐性感染者
8.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 )。
A.患者传染
B.带菌者传染
C.空气传染
D.带菌的动物传染
E.潜伏感染
9.与内毒素毒性作用无关的是( )。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肌肉松弛性麻痹
D.DIC
E.休克
陈瑞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