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度肠上皮化生性萎缩

中度肠上皮化生性萎缩

时间:2024-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类。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常继发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增生,甚至使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此时称为假性肥大。萎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代谢降低,功能减弱,属于可复性变化。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内分泌性肥大是由内分泌激素增多引起靶细胞或靶器官的肥大。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适应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

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萎缩的组织或器官可伴有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组织、器官没有发育或发育不全不属于萎缩。

(一)原因及类型

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类。生理性萎缩指随着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自然发生的萎缩,如青春期后的胸腺萎缩、女性绝经后的卵巢和子宫的萎缩、老年人全身脏器不同程度的萎缩等。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五种类型(表2-1)。

表2-1 常见病理性萎缩类型的比较

img3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观,萎缩的组织、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一般保持原有形态。脑萎缩时,脑回变窄,脑沟变宽,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图2-2);心脏萎缩时,心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呈深褐色,冠状动脉迂曲呈蛇形。

img4

图2-2 正常脑与萎缩脑的肉眼观

注:右侧为萎缩的脑,与正常脑相比,脑回变窄,脑沟变宽,体积缩小。

镜下观,心肌萎缩时,细胞体积变小,数量减少,胞质内可出现脂褐素颗粒(细胞内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细胞器残体)(图2-3)。

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常继发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增生,甚至使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此时称为假性肥大。

img5

图2-3 正常心肌与萎缩心肌的镜下观

(三)影响和结局

萎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代谢降低,功能减弱,属于可复性变化。轻度的萎缩去除原因后可恢复正常,病变持续过久或继续加重,则萎缩的细胞最终可死亡

二、肥大

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组织、器官肥大时,组成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除体积增大外,还可同时伴有细胞数目增多,其代谢和功能均增强,具有代偿意义。

肥大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代偿性肥大

代偿性肥大多由器官、组织的工作负荷增加引起,具有功能代偿作用。如运动员发达的肌肉、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心室的心肌肥大、一侧肾脏损伤或切除后对侧肾脏的肥大等。

2.内分泌性肥大

内分泌性肥大是由内分泌激素增多引起靶细胞或靶器官的肥大。如妊娠的子宫和哺乳期乳腺的肥大、垂体病变引起的肢端肥大等。

三、增生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细胞分裂活动增强的结果,常伴有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增生可分为以下两类。

1.生理性增生

生理性增生常见于女性青春期和哺乳期的乳腺腺体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增生等。

2.病理性增生

(1)再生性增生:组织或细胞损伤后的增生,如肝细胞坏死后肝细胞的增生等。

(2)内分泌性增生:如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的子宫内膜过度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滤泡上皮的过度增生等。

(3)代偿性增生:如低钙血症时可引发甲状旁腺增生,肾代偿性肥大时肾小管上皮的增生。

四、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化生。常见的化生类型如下。

1.鳞状上皮化生

长期吸烟或慢性炎症损害时,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转化为鳞状上皮(图2-4);慢性子宫颈炎时,子宫颈黏膜的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图2-5)。

img6

图2-4 柱状上皮的鳞状上皮化生模式图

img7

图2-5 子宫颈鳞状上皮化生

2.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部分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取代,称为肠上皮化生(图2-6)。

3.间叶组织之间的化生

间叶组织中幼稚的成纤维细胞在损伤后,可转变为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称为骨或软骨化生。如骨骼肌的慢性劳损可在肌组织内形成骨组织而发生骨化性肌炎等。

化生的生物学意义有利有弊。如呼吸道黏膜柱状上皮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后,可增强局部防御能力,但无纤毛结构,削弱了黏膜自净能力。有的化生经久不愈可发生恶变,如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可发生鳞状细胞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可发生胃腺癌等。

img8

图2-6 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