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和缺氧的防治原则
一、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一般而言,机体对缺氧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在不同条件下(如年龄、环境温度、持续时间、机体适应能力等),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有较大差异。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一)机体的代谢耗氧量
寒冷环境、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可使机体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加。某些疾病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因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加,对缺氧的耐受性降低。总之,机体代谢率高,耗氧量大,对缺氧耐受性就低。反之,机体代谢率低,耗氧量少,对缺氧耐受性就高。因此,临床外科利用低温麻醉、人工冬眠等方法,提高患者对缺氧的耐受性来进行手术。
(二)机体适应代偿的能力
机体对缺氧的适应代偿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老年人因心肺功能降低、细胞某些酶活性降低等对缺氧的耐受性降低。长期的体育锻炼、适当的劳动能使血液循环加快,血液携氧能力增加,对缺氧的耐受性也增加。
二、防治原则
(一)积极消除缺氧病因
治疗缺氧首先要及时明确缺氧是否存在,若有应仔细查找原因,判定缺氧类型。
(二)氧疗
无论何种类型缺氧,氧疗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氧疗的方法和效果却因缺氧的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1.低张性缺氧
此型缺氧(如高原肺水肿)应及时给予吸入纯氧,达到的治疗效果最好。因吸氧可提高肺泡壁毛细血管内血氧分压,使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增加,提高组织供氧量,从而改善缺氧。
2.血液性缺氧
如一氧化碳中毒,吸入高浓度或高压氧能使血浆中溶解的氧量增加,改善组织的供氧量,有一定的疗效。
3.循环性缺氧
改善微循环是前提条件,吸入氧能增加血浆中氧的溶解量和在组织的氧分压梯度,对改善缺氧疗效较好。
4.组织性缺氧
此型缺氧一般无供氧障碍,因组织利用氧能力降低,故疗效不显著。
5.氧中毒
氧中毒是指吸入气氧分压大于0.5个大气压或长久吸入高浓度氧,导致细胞毒性作用的一种综合征。分脑型和肺型两种。为防止氧中毒,应该严格控制氧压及吸氧时间,吸氧不应超过12h以上。
小 结
1.缺氧是指外界供氧不足或组织细胞利用氧发生障碍而引起机体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异常变化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能力检测
一、名词解释
缺氧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肠源性发绀
二、简答题
1.简述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2.简述低张性缺氧时机体呼吸系统出现的变化。
3.简述慢性缺氧时血液系统的变化。
4.简述严重缺氧时组织细胞的损伤性变化。
三、单项选择题
1.缺氧的概念是( )。
A.吸入气体中氧含量减少 B.血液中氧容量减少C.血液中氧含量减少
D.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E.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
2.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A.心 B.脑 C.脾 D.肺 E.肾
3.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缺氧属于( )。
A.低张性缺氧 B.循环性缺氧 C.组织性缺氧 D.血液性缺氧 E.混合性缺氧
4.下列有关低张性缺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E.血氧含量降低
5.患者,男性,68岁。神志不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呼吸衰竭而发生缺氧,其动脉血最具有特征性变化的是( )。
A.血氧容量降低 B.血氧分压降低 C.血氧含量降低
D.血氧饱和度降低 E.氧离曲线右移
6.患者,女性,38岁。进食大量新鲜腌制咸菜,3h后感头痛、头昏、心悸、气急来院就诊。体格检查:神志清,皮肤、黏膜呈咖啡色,给予吸氧后症状未缓解。引起患者缺氧的原因是( )。
A.一氧化碳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肠黏膜血管痉挛 E.肠管淤血水肿
四、病例分析
患者王某,入院后进行实验室检查:血氧指标为动脉血氧分压97mmHg,静脉血氧分压70mmHg,血氧容量9.8mL/dL,动脉血氧饱和度95%,动静脉血氧含量差1.8 mL/dL。
问题:患者有何种类型缺氧?为什么?
(吴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