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一、代谢变化
应激时,机体代谢特点是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减弱,代谢率明显升高。
1.糖代谢
应激时,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升高,胰岛素水平降低,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增强,同时肌肉和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导致血糖升高。提高血糖水平可保证重要器官的葡萄糖供应,为重要器官增强的功能活动提供能量支持,具有代偿意义。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可出现应激性糖尿。如患有糖尿病,则引起糖尿病恶化,应引起重视。
2.蛋白质代谢
糖皮质激素有促进肝外组织,尤其是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因此,应激时,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血浆中氨基酸水平升高,尿氮排出增多,出现负氮平衡。血浆中氨基酸水平升高为机体合成APP和HSP提供了原料,促进机体防御。但持续应激可使机体消瘦、贫血、伤口愈合延迟和生长停滞等。
3.脂肪代谢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因此,应激时机体脂肪分解增加,血液中游离的脂肪酸和酮体有所增加。同时,机体对脂肪酸利用增加。严重创伤后,机体所消耗的能量有75%~95%来自脂肪氧化。持续应激可使机体消瘦。
二、功能变化
1.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是启动应激反应的关键部位,在应激反应中起调控、整合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使情绪、行为发生变化,出现兴奋、紧张、焦虑及愤怒等情绪反应。
2.心血管系统
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布,血压升高。血液重新分布,有利于心、脑生命重要器官的供血,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持续兴奋,对心血管系统亦有诸多不利影响,如导致腹腔内脏和肾缺血缺氧及酸中毒,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等。
3.消化系统
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运动受抑制,消化功能下降。急性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导致胃肠黏膜血管收缩、缺血,可出现胃肠道黏膜糜烂坏死,出现应激性溃疡。
4.免疫系统
急性应激反应时,免疫系统功能增强,表现为外周血中吞噬细胞数目增多,活性增强,补体、c-反应蛋白(CRP)等AP升高等。但持续强烈的应激反应,可因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对免疫功能的抑制效应,而致免疫功能下降,甚至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5.血液系统
急性应激时,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增多、核左移;血小板数量增多、黏附力增强,血液凝固与纤溶活性暂时增强。这些改变既有抗感染、止血的有利作用,也有促进血栓形成及DIC发生的不良影响。慢性应激往往导致贫血,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红细胞的破坏加速有关。
6.泌尿生殖系统
应激时,一方面,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血流重新分配,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另一方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增加。主要表现为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及尿钠浓度降低。这些改变有利于维持循环血量,但过度应激可引起泌尿功能障碍。应激还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水平降低,从而引起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或闭经等。长期精神心理应激,上述变化容易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