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望山钱”
竹王,出现在不少贵州世居民族的共同祖源神话中,畲族也不例外,并且他们一直有崇拜竹王的传统。浅近的证据,除福泉市凤山镇有“竹王城”、“竹王园”旧址等外,敬奉与爱护竹的习俗,一直贯穿于贵州畲族生老病死的全过程,也是竹王崇拜的佐证。
贵州畲族称皇帝为“王展”。“王展”是畲语,直译即“竹王”,意译就是皇帝。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竹王就是皇帝,是人间最大最厉害的统领。他们至今依然保持着爱竹、敬竹与护竹的习俗。竹也是他们生活中依赖与祈望的对象,竹崇拜随处可见。
凡畲族聚居的村落,地势不论高低,住宅周围都种有竹子环护,隔寨相望,无处不竹树环合。每户人家的中堂一角,多有三五株小竹,他们称“供竹王”。小孩满月,庆典中亲朋们聚游戏,最经典的,是暗寓生殖内容的“外婆竹马”;老人体弱多病,要伐竹一根,请竹王为他“扶禄马”;小孩若多灾易病,也要傍竹作法,叫“栽花树”。就是人老归山了,卦器是竹,丧棍用竹,高高挑起幡纸(“望山钱”)的,也是竹……
畲族关于竹的传说,是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皋阳桥畔,有一个孤独的妇人正在麻哈江边洗衣服,上游一个大竹筒顺水漂来,在她面前徘徊不去,妇人很自然地就顺手捞起,沿路带回。路上妇人听到竹筒里传来隐隐的哭声,她急忙操起柴刀,剖开竹筒——只见一个胖嘟嘟的男孩蹦了出来。妇人大喜过望,给男孩取名“竹儿”。妇人从此告别了孤单,母子俩相依为命。
竹儿既然天生异禀,当然也聪慧异常。但凡世间的一切,他一看便知,一学就会,对他而言,学习并不是什么难题。但唯有一件遗憾的事情,就是不会说话。一天外出放牛时,他见舅舅提了两条红鲤鱼来看母亲,眼睛霎时放出亮光,口齿也忽然清晰起来,说到:“舅爷啊舅爷,回家后别杀这鱼,养在清水里,等我回来再打整。”舅爷听了也不在意,回家用清水将鱼养了,自去闲话。谁知竹儿见了这鱼,就像饿鬼见了饭食,再也没心思放牛了。潦潦草草几下就牵牛回家杀鱼,并乘人不备,从鱼腹中取出了两柄小剑,也就是俗称的“鱼肠剑”。据说这“鱼肠剑”是兵器中的神物,见风即啸,遇人嗜血,非等闲人之人可见,也非等闲之人可用,煞是厉害。竹儿将之收藏妥当,之后自去做事,不提。
竹王城东门
竹儿的特异才能,得到了族众的一致信任,族中无论大小事,都由他来裁决,于是族人都称他为“竹王”。竹王将所辖区域划为九十九个辖区,筑九十九城,分封首领,自成体系。其中,苗族人据三城,汉族人据十九城,除大本营而外,其余都由彝族兵管理。后来竹王率领族人同官家争战,他取出“鱼肠剑”迎风一挥,官兵便倒下一片,再一挥,连山也被削掉了山头。官家不能抵敌,暂时引兵撤退,然后使了个“软索套猛虎,灯草捆将军”的谋略,派绝色美女假扮难民,让她恰好“昏倒”在竹王母亲的面前。这美女“获救”以后,百般勤快,千般孝顺,博得了竹王母亲的喜欢,后来慢慢登堂入室,做了竹王夫人,并很快育有一子。
竹王像
和平时期得子,竹王喜欢无尽。他每次外出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儿子玩耍。忽一日,这小子见了“鱼肠剑”,比他爹更欢喜。以后凡遇这小子哭闹,只要让他见到“鱼肠剑”就安静下来了。然而“鱼肠剑”是竹王的宝贝,就连他母亲平日也不知道放在哪里的,当然卧底的女人更是找不着。某日竹王有急事外出,孩子又大哭大闹,怎么也诓哄不住,女人只好抱着他到处乱转,到堂屋时,孩子手指头上,眼看屋顶,口里只是“要、要”。女人觉得很奇怪,架了梯子上楼,竟在茅草屋顶找到了“鱼肠剑”。于是她顾不得孩子,急忙将剑用血污了,压入甑底用猛火蒸煮,然后又洗净擦整,原样藏回。自己则照常穿针引线,把情报藏在鞋底的夹层中,央求走村串寨的“货郎”,“好歹要转送给自己的母亲”。官家得到情报,知“鱼肠剑”已不可用,便起强兵攻来。竹王见势危急,急忙回家取剑。可是朝天一挥,白云不散,迎敌一晃,敌骑不乱,竹王知道肯定有人在剑上做了手脚。于是且战且退,退到了竹王城后的群山之上,最后身夹两个簸箕滑翔突围,坠死在山崖下……
从贵州畲族信奉竹王,深信竹王“非气血所生”的情况来看,据某些学者的研究,其间的一些细节,一直不乏暗指与隐喻。一方面,竹王、竹传说的起源均为“有女浣于遁水”,伐竹、弃竹、拾竹的都是女子,并无男子出现,可知此时应属母系氏族社会,时间大约在7000年前。正如钟敬文先生在《中国的植物起源传说》一文中所说:“某植物为某人或某物所变成的,当属物质起源神话中较为低级的一种形态;而说某物质或某物是由某大神用命令造成的,则当属于较高级别的神话阶段的产物了。”流传于贵州不同世居民族祖源神话里的竹王,无论是“竹里孕育”,还是“水中感生”,都属于原始感生形态,由此可以推测贵州相关世居民族起源的时间。另一方面,当竹成为竹王“生命之舟”的时候,孕人的大竹,又象征与隐喻了男性及男性的作用,这就又暗示了这些民族经由母系氏族,过渡到了父系社会时代。认同这个推断,那么竹王的故事,距今至少也有5000年之久了。
为支持这一观点,我们得重回汉语系统寻找依据。阿孟东家人(贵州畲族)后裔,原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吴琪拉达先生在其《谈阿孟东家人的族源、族称及其悠久的历史》中称:“(黔南福泉)东家人与黔东南凯里、黄平等地家人的语言基本相通”,双方见面时“互称自家人”。在论及“东家”(黔东南、黔南的畲族旧称)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时,他说:阿孟东家人称家人为“嘎梦多”(意即“住在下方的东家人”);家人称东家人为“嘎斗咻”(意为“红色的仡蔸东家人”);称木佬人为“嘎斗嗖”(意为白色的仡蔸东家人)。吴琪拉达由此断言:从东家、仡佬、家、木佬之间的“互称关系来看”,这些民族不仅相互认同,而且应该算是“同宗同源”。
吴琪拉达的观点确否,有待专家考证。但同一竹王母题,分为不同的版本故事,遍布于川黔滇桂,却是事实。这就又为这一推断提供了相似的背景与可能。并且,林林总总的正史记载中,也不时透出同一世居民族,也存在着同族异称的实例。黔北洪渡河流域的仡佬族,如今普遍被认为是“濮人”后裔。而濮本身又称“卜”与“百濮”,是我国古代一个支系繁杂,人口众多,居住地域辽阔的庞大族群体系,从参与“牧野誓师”讨伐商纣起,到清代“改土归流”止,这片地域虽然没有变,但流动着的族群人居却一直在变,到东汉时期,濮人的称呼中出现了“僚”等字样,在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被称为“夷濮”,又杂入了“夷”。无论范晔的《后汉书》,郦道元的《水经注》,或郭义恭的《广志》,都承认“僚自牂牁北入,所在诸郡,布满山谷”。直至还“在牂牁、郁林、交趾、苍梧”间。”既然“百濮”的居地远及交趾(今越南),贵州全境就成了濮的腹地,那么谁又能证明现在的畲族等,不是当年“百濮”中的一支?
时代在变,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居民在变,于是同一民族存在不同的族称,也就有了可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陈彭年、丘雍的《广韵》就指出:“僚”作部落称时,音应读作“佬”;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干脆就直称为“仡僚”。明代以后,称谓进一步明确,田汝成在《炎徼纪闻》中就说:“仡佬,一曰僚”。而至明《嘉靖贵州图经新志》,就据此做了很有把握的定论:“仡佬,古称僚”。既如此那么吴琪拉达先生指称黔地家、东家、木佬等互称“仡蔸”,而当地民族也认为都是“自己人”,也就有了依据。
这时候,假如重回畲族故地福泉市“哈鸡岱”(今凤山镇)、“边闷昂界”(棉花土)之间的竹王城、竹王园,结合竹王“建九十九城”,回想其中多少城由苗族人管,多少城由彝族兵管时,我们可否大胆推断:那时竹王的城堡,也是濮人的故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