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机设备的管理

计算机设备的管理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沟通的“路”。网络建设包括网络线路铺设和网络设备购买配备。此外,网络线路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一定的线路备份,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部位要有适当的应急线路,以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不因网络线路的意外中断而受影响。

三、计算机设备的管理

(一)网络规划与建设

计算机网络是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沟通的“路”。网络的铺设范围和网络质量的好坏与医院信息系统应用质量密切相关。网络建设包括网络线路铺设和网络设备购买配备。

1.网络线路铺设 计算机网络线路的铺设与信息系统应用范围密切相关,网络端点位置的确定应该与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总体规划相吻合,考虑近期信息系统应用的需要。此外,网络线路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一定的线路备份,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部位要有适当的应急线路,以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不因网络线路的意外中断而受影响。线路建设作为医院的一项基础建设,最好能够随着房屋的装修、新建等过程同步完成,在网络端点确定时应该考虑一个比较长时间应用的需要。例如,一般建筑物维修周期在10年左右,可以考虑这段时间内网络线路尽量少改动,这样对医院医疗工作的影响最小。网络线路材料的选择和网络结构的设计是一项需要技术人员认真论证的内容。通常应该选择标准化程度较高、技术较新、适用范围比较广的产品。网络性能由线路和设备中性能最低那一部分所决定,而线路的使用周期又比较长,因此在网络建设开始时低性能的部分不应该出现在线路上。

对外包施工单位,医院方还要对其做好如下工作:

(1)按合同督导乙方进行施工;

(2)查验所有到货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合同一致;

(3)协调施工中临时出现的问题,如:路线的改动、点位的增减、材料的更换等;

(4)掌握工程进度;

(5)把握工程质量,参与工程验收。

由于计算机网络布线工程通常投资比较集中,因此除加强网络工程的管理是保障网络质量和性能价格比的环节之外,还要重视网络布线专业公司的选择、招标过程以及实际实施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线路端点的选择、网络布线中质量的监督和竣工后的验收以及对网络文档质量的要求等。

2.网络设备购买配备

计算机网络设备是电子产品,遵从“摩尔定律”,其性能在不断提高,价格在迅速下降。如前所述,网络的性能是由线路和设备两部分的性能决定的。从信息系统应用的特点来看,系统应用往往是逐步展开的,因此对网络性能的需求也是逐步增加的。例如在医院的信息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第一年可能只有100台计算机在联网运行,第二年扩展到250台设备,到第三年才可能有500台计算机联网使用,信息系统的应用在整个医院全面展开。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对于网络性能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从网络建设的经济性角度考虑,如果在第一年就把能够联接500台计算机的网络设备全部配备齐需要花费很高的费用,而这些设备的能力在头一年约有80%是闲置的。而在两年后,真正需要的时候再购买具备同样能力的网络设备,可能只需要花费当初费用的1/3。

因此,网络设备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需要逐步配备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办法。但这种分步购买的方式对医院的技术力量要求较高,现在一些技术力量较弱的医院在网络建设时也常常采用由专业公司提供服务的方式。

(二)计算机设备的选择

在一个功能比较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中,用户端计算机设备的数量相当大。国外发达国家的医院通常可以达到医院床位数的2~3倍。我国许多医院的信息系统处于发展阶段,目前也有许多医院达到了展开床位数的1/2~3/4,对于一所大型医院来说,用户端计算机数量可达到300~800台。因此选择好用户端设备对于提高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计算机的性能,根据上文所述的基本原则,应该首先考虑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需要。我们知道,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处理的是文字信息和输入数据的人机界面,具有数据密集型的特点。因此,对用户端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求并不高。基于这一特点,通常不必选择最高速度的高档PC机作为用户端设备,而一般中低档PC机已经能够完全满足需求。由于医院中对这类计算机使用的数量大,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经费。

同样,由于用户端计算机的数量大,为减少因计算机故障而增加应用支持人员的工作负担,我们应该选择质量比较可靠的设备。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可以从那些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中选择合适设备,大规模生产的计算机设备往往质量较好。为了维护的方便,应选择相同或相近型号的设备是常用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少因不同型号的设备而造成的配置、安装上的麻烦。在计算机的采购数量上应该有一定备用设备,通常可以有2%左右的计算机作为备用设备,这样一旦用户的计算机发生故障或出现软件问题时可以先使用备用设备,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维护人员再对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

从经济上考虑,大宗设备购买可以采取招标的方法。可以选定几个品牌的设备,让厂商进行竞争,这样医院才能得到最大的优惠。计算机设备的性能/价格比提高很快,考虑到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是逐步展开的,计算机设备也应该逐步购买。因此,在招标时可以与厂商签订一段时间(如1年)的供货关系,然后按照信息系统应用的实施计划分批购买。这样对于医院来说可以不断用较低的价格买到性能不断提高的最新产品。而对于厂商来说有了一个稳定的买主,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也是非常有利的。可以使购销双方都能够得到实惠。

(三)计算机设备的管理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医院中联网的计算机设备越来越多,对这些设备的管理将会逐步成为保障医院信息系统正常应用的重要环节。制定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常用的制度包括:

1.建立计算机设备档案 对设备的使用、维修、调配有完整的记录。这些记录也可作为使用计算机的部门进行成本核算、折旧的依据,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计算机设备本身的质量、设备维护质量进行评价,更好地进行设备选择和保障。

2.严格管理网络配置记录 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改造、设备参数调整后,应及时进行记录并更新相关的档案。如果网络配置记录与实际情况不能保持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不断变化和人员的流动,医院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将变得无法维护。这对于及时排除网络故障、扩展信息系统应用都是极大的威胁。

3.确定计算机设备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必须保持在较好的状态下工作,这包括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一旦系统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就应该进行升级或更换。一般情况下,计算机使用3~5年后故障率会逐步上升,而3~5年的计算机已经发展了3代产品,已经很难找到相应的维修备件,其维修或升级的成本已经大大高于设备的剩余价值。确定计算机设备的生命周期有助于医院在进行财务预算时考虑到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问题,每年留有相应的计算机设备更新基金,在需要时可及时购买新设备来保障系统的正常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