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果蔬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的意义。
2.掌握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的化学显色方法。
3.了解影响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1.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脎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测定。
2.适用范围 根据GB 12392—1990进行检测。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恒温箱:(37±5)℃;
(2)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3)打碎机。
2.试剂 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级。
(1)4.5mol/L H2SO4:谨慎地加250ml硫酸(相对密度1.84)于7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 000ml。
(2)85%H2SO4:谨慎地加900ml硫酸(相对密度1.84)于100ml水中。
(3)2%2,4-二硝基苯肼溶液:溶解2g 2,4-二硝基苯肼于100ml 4.5mol/L H2SO4内,过滤。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用前必须过滤。
(4)2%H2C2O4溶液:溶解20g草酸于700ml水中,稀释至1 000ml。
(5)1%H2C2O4溶液:稀释500ml 2%草酸溶液到1 000ml。
(6)1%硫脲溶液:溶解5g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7)2%硫脲溶液:溶解10g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8)1mol/L盐酸: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 200ml。
(9)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10)标准液
①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溶解100mg纯抗坏血酸于100ml 1%草酸溶液中。
②标准曲线绘制:加1g活性炭于50ml标准溶液中,摇动1min,过滤。取10ml滤液放入500ml容量瓶中,加5.0g硫脲,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抗坏血酸浓度为20μg/ml。取5、10、20、25、40、50、60ml稀释液,分别放入7个100ml容量瓶中,用1%硫脲溶液稀释至刻度,使最后稀释液中抗坏血酸的浓度分别为1、2、4、5、8、10、12μg/ml。
按样品测定步骤形成脎并比色。
以吸光值为纵坐标,以抗坏血酸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四、实验步骤
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1.样品制备
(1)鲜样制备:称100g鲜样和100g 2%草酸溶液,倒入打碎机中打成匀浆,取10~40g匀浆(含1~2mg抗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2)干样制备:称1~4g干样(含1~2mg抗坏血酸)放入研钵内,加入1%草酸溶液磨成匀浆,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3)将上述两液过滤,滤液备用。不易过滤的样品可用离心机沉淀后,倾出上清液,过滤,备用。
2.氧化处理 取25ml上述滤液,加入0.5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弃去最初数毫升滤液。取10ml此氧化提取液,加入10ml 2%硫脲溶液,混匀。
3.呈色反应
(1)于3个试管中各加4ml稀释液。一个试管作为空白,在其余试管中加入1.0ml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将所有试管放入(37±0.5)℃恒温箱或水浴中,保温3h。
(2)3h后取出,除空白管外,将所有试管放入冰水中。空白管取出后使其冷到室温,然后加入1.0ml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在室温中放置10~15min后放入冰水内。其余步骤同样品。
(3)85%硫酸处理:当试管放入冰水后,向每一试管中加入5ml 85%硫酸,滴加时间至少需要1min,需边加边摇动试管。将试管自冰水中取出,在室温放置30min后比色。
(4)比色:用1cm比色杯,以空白液调零点,于500nm波长测吸光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同荧光法。
六、实验报告
七、注意事项
1.大多数植物组织内含有一种能破坏抗坏血酸的氧化酶,因此,抗坏血酸的测定应采用新鲜样品并尽快用2%草酸溶液制成匀浆以保存维生素C。
2.若溶液中含有糖,硫酸加得太快,溶解热会使溶液变黑。
3.试管自冰水中取出后,颜色会继续变深,所以,加入硫酸后30min应准时比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