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十六 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发病遍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营养问题之一,我国也是缺铁性贫血高发病率国家之一。据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平均在20%,儿童、孕妇和老年人是重点人群。补充营养素是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主要措施之一。缺铁性贫血动物实验是评价改善营养性贫血症状的功能性实验。
通过学习,了解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功能性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低铁饲料喂养动物,建立缺铁性贫血实验动物模型。再给予受试样品,观察受试样品对血液生化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判定受试样品对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方法与步骤
1.实验动物服用与分组 选用健康初断乳大鼠,单一性别,每组10~12只。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多个试验组(造模或服用受试样品)、正常对照组(正常动物,水对照)、阳性对照组以Fe元素计[2mg/(kg·BW)硫酸亚铁或乳酸亚铁造模后,服用水为对照]。
2.受试样品、剂量设计 设几个受试物样品剂量组(含0剂量组),设立正常和阳性对照组(以Fe元素计);采用灌胃服用方法。
3.低铁饲料的制备
(1)EDTA处理酪蛋白:用去离子水配制1%EDTA-Na2水溶液,将酪蛋白过20目筛,用1%EDTA-Na2水溶液浸泡过夜,捞出酪蛋白放入布袋中,置洗衣机中脱水,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完全洗干净酪蛋白中的EDTA-Na2。脱水后,放入烘箱,80℃烘干,研磨成粉,过20目筛后备用。EDTA处理过的酪蛋白铁含量约为16.5mg/kg,未处理的酪蛋白铁含量约为131.1mg/kg。
(2)用鸡蛋粉代替酪蛋白:市售蛋清粉中的铁含量比多次用EDTA处理过的酪蛋白铁含量还低。通常市售蛋清粉中的铁含量为7.8~8.4mg/kg。
(3)低铁饲料配方采用美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配方,但不添加其中的铁化合物(表36-1~表36-3)。
表36-1 低铁饲料配方(修改的ANI-93G)
表36-2 混合盐成分
表36-3 混合维生素成分
4.试验步骤
(1)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的建立:选用健康初断乳二级大鼠,体重50~60g。常规鼠料适应性饲养3~5天,饲喂低铁饲料及去离子水(或双蒸水)。自第3周开始每周选取部分大鼠采尾血测血红蛋白(Hb),直至多数动物的Hb低于100g/L时,测定全部大鼠的体重及血红蛋白。
(2)试验方法
①选取Hb<100g/L的大鼠作为实验对象;
②造模后根据贫血大鼠血红蛋白水平和体重随机分组;
③灌服:试验组灌服不同剂量的受试样品;对照组灌服去离子水;
④受试样品给予30~45天,期间各组均继续饲喂低铁饲料;
⑤称重:以个体为单位,于入试前、结束时、试中每周称量体重一次;
(3)检测指标
①血红蛋白水平检测:以个体为单位,于入试前和试中每两周尾端采血测量;结束时乙醚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各项血液学指标。
②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③红细胞压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五、实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本实验的关键是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1.低铁饲料铁含量设计为9mg/kg以下,采用分析纯试剂。
2.动物饮用水用去离子水或双蒸水。
3.实验过程严禁外源铁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