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室壁应力应变的关系评价高血压病左心室收缩功能
采用前述超声测定左心室的室壁应力,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的应变,获得左心室的室壁应力(stress)与应变(strain)关系,用以评价高血压病左心室收缩功能。笔者曾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力(PΓm),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采集心尖二腔观的心脏动态图像,分别将取样点置于前壁基底段和中段内膜下心肌层,获取心肌应变曲线。且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正常构型组(n=25)与左心室重构组(n=30)两类,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力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0.01)。左心室前壁基底段和中段的纵向应变也是高血压病患者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力与前壁基底段和中段的纵向应变呈良好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与-0.66)。根据力作用方向的不同,将室壁应力分为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应力和圆周应力两种。当血压升高时,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射血阻力增加,心肌纤维收缩速度下降,心脏排空能力减低。根据Laplace定律,室壁应力与心室内压力和心腔半径成正比,与室壁厚度成反比。因此,心肌肥厚时,心脏可通过代偿机制,使室壁应力保持在正常范围。
心肌应变是指心肌受力后发生的相对形变,在理论上,心肌应变应是反映心肌收缩性较为直接而客观的指标。根据心肌纤维的解剖排列,心肌纤维在长轴方向排列的舒缩运动在正常心功能的维持中应起重要作用。
心脏的收缩功能不仅与前、后负荷有关,而且还与心肌本身的收缩性有关。高血压病后负荷的增加,可使心肌纤维的收缩程度与速度降低。如在后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心肌收缩性的下降,必然会使心肌纤维缩短速度和程度降低。室壁应力应变正是反映心肌这一状态的关系。在高血压病两组中室壁应力应变的改变提示心肌收缩性的异常,其中左心室重构组的心肌收缩性损害较明显,由于心脏室壁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不依赖于心脏后负荷,采用心脏室壁应力与应变的关系评价高血压病左心室收缩功能,能更客观反映心肌本身的生物力学特性,可能成为评价在体心脏心肌病理生理改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