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肌应变阶差
由于心肌纤维呈多层排列结构,各层心肌的运动速率及变形有着很大的差异,表现为不均一的速度或变形分布特征。左心室心肌在处于收缩时,于心脏短轴的方向呈环向的向心性运动。通常心内膜下层心肌的运动速率和应变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这种跨心室壁的运动差异反映了心肌运动速率在空间移行上的改变,也反映了心内膜下层心肌与心外膜下层心肌之间心肌细胞纤维长度的变化。由于心内膜下层心肌的运动速率以及应变的大小要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因此根据测量手段的不同相应产生了速率阶差与应变阶差。
运用心肌速率阶差、心肌应变阶差(myocardial strain gradient,MSG)可相对不受心脏移位运动的影响,心肌速率阶差或应变阶差可避免因过度心脏移动而引起的误差。从理论上来说,心肌速率阶差、心肌应变阶差不被左心室前负荷的变化所影响,无论是否伴有二尖瓣反流,心肌速率阶差或应变阶差都能准确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据文献报道,心肌速率阶差可以敏感地检测缺血心肌,甚至对常规二维超声无法探清的异常运动室壁节段也能检出,心肌速率阶差已广泛应用于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估缺血心肌活性和动物实验等领域。
作者采用斑点追踪技术采集肥厚型心肌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乳头肌水平切面中段室间隔、中段侧壁、中段前室间隔、中段后壁、中段前壁、中段下壁的环向速率曲线,计算左心内膜下层和心外膜下层心肌的收缩期环向速率值、速率阶差与心肌应变阶差。观察到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中段、侧壁中段、前间隔中段、后壁中段、前壁中段、下壁中段的乳头肌水平切面中心肌环向速率阶差(平均0.37s-1±0.21s-1)均较正常对照组(平均0.81s-1±0.36s-1)减低;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中段、侧壁中段、前间隔中段、后壁中段、前壁中段、下壁中段的乳头肌水平切面中心肌环向应变阶差(平均4.42mm-1±2.52mm-1)均较对照组(平均6.79mm-1±4.85mm-1)减低。提示在乳头肌水平,可以通过乳头肌水平环向心肌速率阶差和心肌应变阶差值来辨认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细胞肥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异常心肌节段,降低了临床上辨别异常心肌节段的难度。在肥厚型心肌病组乳头肌水平切面环向心肌速率阶差和心肌应变阶差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提示在乳头肌水平,可以通过乳头肌水平环向心肌速率阶差和心肌应变阶差值来辨认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异常心肌节段,增强了斑点追踪技术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心肌节段运动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医师对异常心肌节段辨别的难度。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肥厚心肌节段与非肥厚节段的心肌速率阶差和心肌应变阶差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节段,提示肥厚型心肌病局部的收缩功能受损,同时存在于肥厚与非肥厚节段中,与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一致。此研究提示,应用基于二维灰阶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所得到心肌节段的速率阶差和应变阶差有望成为评价肥厚型心肌病,以及心肌肥厚等心肌病理状态的一种必要的无创性检查新手段。
(曲俊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