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
贵州羌族建筑由于受本地区其他民族建筑的影响,已相当多地融入了其他民族的建筑元素,但是仍然与其祖居地的建筑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说到羌族建筑不能不先说说羌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碉楼。羌族的碉楼既是一部迁徙史、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它曾是羌族的哨兵,守护着羌族的土地、财产和生命。现在,碉楼守护的是羌族的文化、民俗的延续。羌族这种历经几千年的高超建筑艺术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羌族建筑在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羌族建筑包括碉楼、石砌住宅、板屋、土屋、官寨、聚落、桥梁和栈道等。碉楼见证了羌族的历史,最能代表羌族建筑,展现羌族建筑的风格。
在今岷江上游河谷地区仍保留有数量较多的碉楼。关于碉楼的产生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碉楼的建造跟羌族的宗教信仰有着直接关系。碉楼之高可以把诸神抬举到距天最近的地方,犹如通天云梯、通天之道,并以下宽上窄收分的椎状体投射到天宇之中,那里正是天神、火神和太阳神所在之处。另一种观点认为,西北羌人自汉代沿岷江河谷南下,在这里遇到汉、藏等民族,在岷江这条各民族频繁交汇、活动的大走廊里,战争不可避免,所以才产生了碉楼。这种说法最为人们所认可。
史籍中的碉楼
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中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明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描述说:“威、茂古冉马龙地,垒石为碉以居,如浮图数重,门内以辑木上下,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圈于下,高二三丈谓之鸡笼(即邛笼),十余丈者谓之碉。”邛笼是羌语碉楼的音译。
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就地取材,以当地的石片和黄泥土浆砌成,冬暖夏凉,简单实用,稳固牢靠。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不吊线、不靠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
藏族的民居建筑中也有碉楼,但藏族碉楼多与官寨共生,形体高大,建造严谨。而羌族碉楼多为民间建造,形多类杂,构筑相对粗糙,但生动别致,富于变化,充满民间创造风格。
除此之外,羌族民居还有用石片、黄泥砌成的平顶房,又称“碉房”。一般为三层,下层圈养牲畜、堆草沤粪。中层为堂屋及卧室,大堂中间砌有火塘,平时全家聚会、待客以及祭祀祖先等都在火塘四周举行。上层贮藏粮食、杂物。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歇息的场地。碉房和碉楼各层都留有两三个窗洞。传统窗口多为斗框形,既做窗户,也做射击孔用,采光不好,烟尘不容易散出。现在的碉房窗口大多已改为大窗户。
碉房里的火塘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地方。
山区的天气就如孩儿的脸,阴晴不定,特别到了秋冬季节,气候潮湿阴冷。于是羌族民居中,火塘就成为一个家庭主要的活动场所。羌族自古以来就习惯在火塘烤火和煮饭。火塘上的火一年365天不熄,即谓火烟不断,人兴财旺。火塘中放有“三脚”,三个脚分别象征“神”、“人”、“鬼”,是不能随意搬动的。火塘不仅可以取暖,还用于煮饭和烤洋芋、烤红薯、烤馍馍等,因此任何人不能向火塘里吐痰,更不能将脚踏在三脚上。围坐火塘也是有一定规矩的,不能随意乱坐,否则会被视为没规矩、没礼节。
山区的人们下地干活、上山拾柴,随时会遇到下雨,但一回到家里,围向火塘,取暖、烘烤衣衫,再冲碗姜汤一喝,顿时浑身暖洋洋,寒气与病魔被驱逐得干干净净。
羌族人好客,你若遇到雨雪,走进谁家里都会受到贵宾一样的热情接待,而你所要做的,就是往火塘里添上几根柴或是木炭,以助火旺,意思是给主人“添财”,祝主人家“兴旺”、“红火”。
火塘
屋内的火塘
羌族民居
羌族民居可分为石砌碉房、夯土和板屋(干栏式)等形式。石砌碉房是最为人熟知的羌族民居,绝大多数羌民住宅均为此类;夯土民居的建筑形式和特征与石砌碉房大致相同,但采用山上的黄泥土夯筑而成;板屋则是受汉、苗、土家文化影响较深的坡顶民居,采用干栏式木结构,以石墙体作为围护。
建筑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一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对其建筑起着重要影响,即便是不同民族,由于同样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其建筑也可能相似或相同;同样,同一个民族也会因为居住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在各个方面产生诸多差异。
由于大西南地区众多民族杂居,多种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民族间彼此文化交融渗透的局面。在民居建筑方面,羌寨更是多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
贵州羌族生活的地区多民族杂居,处汉、苗、土家等文化的包围之中,经过几百年的民族融合,羌寨民居已经极大地融合了当地民居的特点,但同时也保留了本民族建筑的特征。漆树坪的羌寨建筑就是羌族建筑特点与当地其他民族建筑形式相互融合的典范。
吊脚楼
干栏式民居建筑
漆树坪羌寨的民居多以木材作为建造材料,在形式上既有三合院,也有四合院,它们都居于村寨较为开阔平坦的地方。大多数民居则依山地地势,建造起主体格局为一堂屋两厢房的民居,并且有的还向上发展,加至两层或三层,上面为人居住,底层则为牛圈、羊圈等,或者用以堆放杂物。每间房屋檐顶四角或一角常垒有一块白色石头,是羌族供奉的白石神,这种楼层的布局很好地体现了羌族“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传统习俗。
老土墙
和贵州其他山地民族的民居建筑一样,羌寨民居采用的是干栏式。但不同的是,羌寨民居常常会在木质房屋的外围再筑上一道黄泥土坯的围墙。羌族人在房屋建成后,通常在其朝外一侧离房尺许的地方用黄泥筑墙,厚约0.45米,团团围住房屋院坝,只能从院门出入。墙上还开有一些孔洞,便于观察和自卫。神龛和后壁之间辟有巷道,两端有门与两侧卧室相同,如有紧急事,两端住的人可互通情报,以应对突变。也许,羌族先民在历史上形成的防御意识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这些远离他们祖居地的贵州羌族的心中。
围墙上的瞭望孔
漆树坪羌寨为防御敌人入侵,所有住房都互相连接,进入巷道,就像进入迷宫。羌寨先民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地下流过,饮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全寨内但闻水声叮咚于地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