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方法选择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方法选择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因而从免疫动物获得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或抗血清。在免疫血清的制备过程中,由于抗原分子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可分别激活具有不同抗原识别受体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故此类免疫血清是针对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多克隆抗体。要获得高效价的免疫血清除需要纯化抗原、使用佐剂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及合理的免疫方案。此外,不能使用妊娠期的动物进行免疫注射。

实验一 免疫血清的制备

实验目的

掌握免疫血清制备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实验原理

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可诱导抗原免疫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应答,B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形成浆细胞,并分泌抗原特异性抗体。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因而从免疫动物获得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或抗血清。在免疫血清的制备过程中,由于抗原分子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可分别激活具有不同抗原识别受体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故此类免疫血清是针对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多克隆抗体。要获得高效价的免疫血清除需要纯化抗原、使用佐剂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及合理的免疫方案。

实验材料

(1)家兔(2~3kg,健康、无感染性疾患)。

(2)含纯化抗原的PBS溶液。

(3)不完全弗氏佐剂,完全弗氏佐剂。

(4)5mL试管、注射器、100mm玻璃平皿、离心管、无菌烧瓶。

(5)家兔固定台、固定装置、手术器械。

实验方法

(1)血清的采集 取家兔,静脉采血,血样置于室温约1h后,经4℃过夜使血清析出,取上清液,于4℃下2 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作为未免疫的对照血清,于-20℃保存待测。

(2)抗原的乳化 用注射器吸取2mL含0.25~0.5g/L纯化抗原的PBS溶液,另一注射器吸取等量的完全弗氏佐剂,两个注射器之间用塑料管连接,来回反复抽吸,直至形成完全乳化的乳状液。判定完全乳化的方法:取一小滴乳状液,使其落到冷水表面,如果乳状液呈团状漂浮在冷水上且不分散,则表明已完全乳化。如果液滴分散,则需继续混合直至完全乳化。

(3)免疫动物 将家兔固定,分别经肌肉、皮内或皮下多部位给动物注射抗原乳状液,每部位注射0.1mL。每隔2~3周进行加强免疫,按照步骤(1)、(2)制备抗原,用不完全弗氏佐剂代替完全弗氏佐剂作为免疫佐剂(免疫方法同初次免疫)。

(4)抗体效价的检测 在第2次加强免疫后2周,从家兔耳缘静脉采血1mL,按步骤(1)分离血清,采用双向琼脂扩散法(见第三章第三节)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当抗体效价达到预期水平时,可于家兔禁食1d后收集免疫血清。若效价未达到实验要求,则需再进行加强免疫。

(5)免疫血清的收集 为防止乳糜血的形成,将家兔禁食1d后采血。采血方法常用的有心脏采血、颈动脉放血和耳缘静脉或耳动脉采血。

①心脏采血。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台,用左手触及心脏搏动最强的部位(在胸骨左侧,由下向上数第3肋骨与第4肋骨之间)。剪去左胸部的毛发,用碘酒消毒皮肤后,以注射器针头在预定位置与胸部呈45°角刺入心脏,微微上下移动针头,待血液进入针筒后,即将注射器位置固定,抽取血液至无菌烧瓶中。

②颈动脉放血。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台,使其头部略低以充分暴露颈部。剪去颈部毛发,用碘酒消毒皮肤。沿颈部正中线从下颌到胸骨柄切开长约10cm的皮肤,剥离皮下组织,露出肌层,用刀柄加以分离,暴露颈总动脉。选择血管中段,远心端用丝线结扎,近心端用血管钳夹住,将后接塑料放血管的注射针头插入颈动脉,并用丝线扎紧固定,松开止血钳放血。

③耳缘静脉或耳动脉采血。先将耳缘静脉附近的毛剪去,用无菌棉球将皮肤擦干净(不用75%乙醇消毒,避免溶血)。用台灯照射耳部,使局部血管因温度增高而扩张,用手拉住并固定兔耳,以手术刀片快速切开耳缘静脉或耳动脉(第一次切口应从耳尖部开始,以后再切时,逐步向耳根方向移动),立即用无菌试管或平皿收集血液,也可用注射器从耳缘静脉或耳动脉抽血。取血后用无菌棉球压迫切口止血。

④无菌条件下分离血清。将装有血液的玻璃平皿或烧瓶置于室温1h左右,待血液凝固后置于4℃过夜,使血清充分析出。将血清移入离心管中,2 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血清,分装储存于-40℃以下,或冻干后保存于4℃。使用前必须经过鉴定,合格后再分装保存备用。

实验结果

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并分泌抗原特异性抗体,其双向琼脂扩散效价大于1∶32或ELISA效价大于1∶1 000。

注意事项

(1)免疫用动物的免疫反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制备免疫血清时不能只免疫一只动物,一般免疫3~4只。此外,不能使用妊娠期的动物进行免疫注射。

(2)要制备高效价的抗体,必须要加佐剂(一般采用完全弗氏佐剂)。但也应考虑到,如果抗原中有微量的杂蛋白存在,也可能因为有佐剂而产生非特异性的抗体,所以要根据实验需要和抗原的纯度适当地使用佐剂,同时,为制备特异性高的免疫血清,在纯化抗原过程中应尽量除去可能存在的杂蛋白,所用抗原纯度越高越好。

(3)免疫所用抗原必须完全乳化后才有免疫效果。

(4)免疫部位至少应有10个以上。

(5)通常经初次免疫和第2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效价可达到预期水平,如经检测未达到预期效价,需再进行加强免疫(直至双向琼脂扩散效价大于1∶32或ELISA效价大于1∶1 000)。

思考题

(1)抗血清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如何提高免疫血清的效价、特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