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virion),有感染性,是病毒在细胞外的典型结构形式。病毒需通过除菌滤器,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常以纳米(nm,1nm=10-3μm)作为其测量单位。各种病毒体大小相差悬殊,在20~300nm之间。大多数病毒体的直径小于150nm;但最大的病毒直径约为300nm,如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径仅20~30nm,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大小比较如图10-1。
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多数呈球形或近球形,少数呈杆状、丝状、砖块状、子弹状、蝌蚪状等(图10-2)。目前,常用电子显微镜、超速离心沉淀法、分级超过滤术和X线晶体衍射分析法等技术来研究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和亚单位等。
图10-1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大小比较
图10-2 各种病毒形态示意图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病毒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图10-3)。
图10-3 病毒结构模式图
(一)基本结构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心和衣壳,合称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还有包膜。有包膜的病毒体称为包膜病毒,无包膜的病毒体称为裸病毒。
1.核心
核心位于病毒体的中心,由单一核酸(RNA或DNA)组成,构成病毒基因组,控制着病毒的感染、增殖、遗传和变异等生物学特性。此外,某些病毒的核心中还含有少量功能蛋白,如核酸多聚酶、逆转录酶等。
2.衣壳
衣壳为包绕在核酸外的一层蛋白质,由一定数量的壳粒组成。不同病毒体的壳粒数量、形态及对称方式均有所不同,故可作为病毒鉴别和分类的依据之一。病毒衣壳可分为下列几种对称类型:①螺旋对称型,壳粒沿螺旋形的病毒核酸链对称排列,如流感病毒等;②20面体立体对称型,核酸浓集在一起呈球形或近似球形,衣壳则包绕在核酸外,呈20面体对称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③复合对称型,病毒壳粒的排列既有螺旋对称,又有20面体立体对称,如噬菌体。
衣壳蛋白是由病毒基因编码的,其主要功能有:①保护病毒核酸,蛋白质组成的衣壳包绕着核酸,可使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及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②具有黏附作用,衣壳能与易感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帮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③具有免疫原性,是病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也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
(二)辅助结构
1.包膜
包膜是包围在病毒核衣壳外面的双层膜,化学成分主要是脂类、蛋白质及多糖。蛋白质质由病毒基因编码,脂类和多糖多来自于病毒成熟后以出芽方式释放时,穿过宿主细胞膜或核膜获得的。
2.刺突或纤突
一些病毒的包膜表面常有糖蛋白组成的不同形状的突起,称为包膜子粒或刺突。
包膜的主要功能有:①保护病毒的核衣壳,维持病毒的形态;②介导病毒体对易感细胞的吸附、融合、穿入;③刺突具有免疫原性,构成病毒的表面抗原,也可作为区分病毒的种、型及亚型的依据;④包膜具有宿主细胞膜脂质的特点,对脂溶剂敏感,故可作为病毒鉴定与分类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