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急性蜂窝组织炎
急性蜂窝组织炎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病因病理】
急性蜂窝组织炎常因皮肤、黏膜损伤而引起,或由局部感染的细菌播散累及疏松结缔组织引起。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以是厌氧菌。由于致病菌可释放毒性强的溶血素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等,加之受侵及的组织较疏松而病变发展迅速,附近淋巴结常受累,甚至引起脓毒症。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致病菌的种类和毒力、感染部位、个体的状况有关。
1.浅部急性蜂窝组织炎 以局部表现为主,局部出现红、肿,皮温增高,疼痛,红、肿边界不清,肿的范围常比红的范围大。全身感染中毒表现较轻。
2.深部急性蜂窝组织炎 局部表现不明显,主要是凹陷性水肿和深压痛,常伴寒战、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等中毒表现。
3.厌氧菌性蜂窝组织炎 常发生于容易被大、小便污染的会阴或下腹部伤口。早期与一般的急性蜂窝组织炎表现相似。随着病情的进展,局部组织内大量积气,筋膜组织、皮肤进行性坏死,脓液恶臭,出现捻发音和捻发感,全身中毒表现重。
4.口底、颌下、颈项部的急性蜂窝组织炎 局部炎症进展,容易波及咽喉部,引起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5.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发生于新生儿背部、腰骶部等受压和易受尿渍的部位。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首先局部表现为红、硬、肿,病儿哭闹、拒食、发热,随后因患部皮下脂肪液化而出现皮肤“漂浮感”,皮肤坏死,全身中毒加重,甚至出现脓毒症。
【处理原则】
1.局部治疗 局部制动休息,早期中西药湿热敷料、理疗。若病变进展形成脓肿,应切开引流和清除坏死组织;口底、颌下、颈项部的急性蜂窝组织炎应尽早切开减压;厌氧菌性蜂窝组织炎宜广泛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或湿敷。新生儿皮下坏疽应及早广泛多切口引流。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加用甲硝唑。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调整用药。
3.对症支持治疗 降温,补液,注意休息,补充营养等。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致病菌感染有关。
(2)疼痛:与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
【护理措施】
(1)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采集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遵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
(2)加强对症和支持治疗的护理:降温、输液、输血、加强营养。
(3)创面的护理: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引流通畅情况和愈合情况等。保持创面清洁,及时换药。对厌氧菌感染者,可以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和湿敷。
(4)防止窒息:对颈部、面部感染的病人,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急救准备。
【健康教育】
(1)注意休息、营养,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2)一旦发生急性蜂窝组织炎要及时就医,防止感染扩散,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