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盆骨折的术后首优护理问题

骨盆骨折的术后首优护理问题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盆骨折是指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接性中断。由于骨盆具有负重、保护盆腔内脏和传递人体力线的作用,因此严重的骨盆骨折不但会造成内脏损伤,而且对人体的负重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骨盆分离试验和挤压试验呈阳性。检查者双手挤压病人两侧髂嵴,骨盆伤处出现疼痛即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指导病人合理活动,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和治疗方案,与病人一起制订适宜的锻炼计划并指导实施。

项目五 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盆骨折是指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接性中断。发病年龄呈两个高峰期,即20~40岁和65岁以上,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1%~3%,是临床上较多见的骨折之一。由于骨盆具有负重、保护盆腔内脏和传递人体力线的作用,因此严重的骨盆骨折不但会造成内脏损伤,而且对人体的负重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病因与病理】

常见的病因是创伤,如压砸、轧碾、撞挤和高处坠落等;其次为肌肉的撕脱伤。由于暴力的性质、大小和方向的不同可引起各种形式的骨折或骨折脱位。骨盆多为骨松质,骨盆内侧壁血管丰富,骨折后引起大量出血,易导致腹膜后血肿和出血性休克。骨盆骨折可引起膀胱、尿道、阴道和直肠损伤,同时还可损伤腰骶神经丛和坐骨神经。

【临床表现】

1.症状 常见症状有疼痛、活动障碍等。若合并膀胱、尿道损伤则出现血尿、无尿。出血量大时可出现休克症状。

2.体征 耻骨联合、腹股沟及会阴部有压痛和淤斑。骨盆分离试验和挤压试验呈阳性。检查者双手交叉按压病人两侧髂嵴,如骨盆伤处出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检查者双手挤压病人两侧髂嵴,骨盆伤处出现疼痛即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两下肢不等长。

3.常见并发症

(1)休克:骨盆骨折多由强大的暴力引起,剧烈的疼痛、广泛的出血、多发性损伤极易导致休克。

(2)腹膜后血肿:骨盆骨折后引起广泛出血,大量血液沿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扩散形成腹膜后血肿。

(3)膀胱和后尿道损伤:后尿道损伤较膀胱损伤多见,表现为疼痛、血尿或无尿。

(4)直肠损伤:直肠损伤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上则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下则引起直肠周围脓肿。

(5)神经损伤:主要是腰骶神经丛和坐骨神经损伤。腰骶神经损伤表现为括约肌功能障碍。

(6)脏器损伤:分为实质性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前者以肝、脾破裂多见,易引起腹腔内出血,表现为腹痛、失血征、血腹。空腔脏器损伤可引起腹膜炎,表现为腹痛、腹膜刺激征等。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

2.CT检查 采用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骶髂关节改变。

3.B超检查 采用B超检查以了解腹腔及盆腔内脏器及大血管的情况。

【治疗原则】

首先处理休克和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再处理骨折。

1.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适用于骨盆单处骨折,且骨盆环完整的病人,一般卧床休息3~4周。

(2)骨盆兜悬吊牵引:适用于骨盆环一处骨折,尤其是耻骨联合分离的病人。

2.手术治疗

(1)骨外固定架固定术:适用于骨盆环两处断裂骨折的病人。

(2)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适用于骨盆环多处骨折的病人。

【护理诊断】

(1)组织灌注不足:与骨盆损伤、出血等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神经或肌肉损伤、骨盆悬吊牵引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伤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局部皮肤受压有关。

(4)潜在并发症:腹膜后血肿、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神经损伤等。

(5)排尿和排便形态异常:与膀胱、尿道、腹腔内脏器或直肠损伤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功能锻炼的知识。

【护理目标】

(1)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

(2)病人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

(3)病人皮肤完整、无破损。

(4)并发症得到预防或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5)病人恢复正常的排尿和排便功能。

(6)病人获得功能锻炼知识。

【护理措施】

1.补充血容量和维持正常的组织灌注

(1)观察生命体征:骨盆骨折常合并静脉丛及动脉出血,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应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脉搏、血压和尿量,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容量不足。

(2)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及时按医嘱输血和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

(3)及时止血和处理腹腔内脏器损伤:若经抗休克治疗和护理仍不能维持血压,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做好手术准备。

2.维持排尿、排便通畅

(1)观察:注意病人尿量、色泽及有无排尿困难;有无腹胀和便秘。

(2)导尿护理:对于尿道损伤致排尿困难者,予以导尿或留置导尿管,并加强尿道口和导尿管的护理,保持导尿管通畅。

(3)饮食:鼓励病人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以利于大便通畅。

(4)通便:对于明显便秘的病人,可根据医嘱给予其开塞露等通便。

3.皮肤护理

(1)保持个人卫生清洁:注意卧床病人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床单平整、干燥;按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发生压疮。

(2)体位:协助病人更换体位,骨折愈合后方可取患侧卧位。帮助病人活动上、下关节。允许病人下床后,使用助行器或拐杖,以使上、下肢共同分担体重。

【护理评价】

(1)病人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2)病人生活能否自理。

(3)皮肤是否完整,有无压疮发生。

(4)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或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5)病人排尿、排便功能是否恢复正常。

(6)是否掌握有关功能锻炼的知识,能有计划地进行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合理活动,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和治疗方案,与病人一起制订适宜的锻炼计划并指导实施。部分病人在手术后几天内即可完全持重,施行牵引的病人需12周后才能持重。对于长时间卧床的病人,指导其练习深呼吸、进行肢体肌肉的等长收缩,每天多次,每次5~20min。

能力检测

1.简答题

(1)简述骨盆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2)作为一名骨科护士如何对骨盆骨折病人进行护理?

(张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