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应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出现精神症状或精神异常的病人应加强保护性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任务四 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皮肤病病人的护理在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护理可促进皮肤病尽早治愈。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可能的病因和诱因,如近期有无摄入特殊食物、药物,接触某些物品或感染等;皮疹发生的时间和特征;病情与发病季节;治疗经过;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二)身体状况

1.局部表现

(1)皮损发生的部位与分布:接触性皮炎的部位与接触物相关;带状疱疹只发生于躯体一侧;单纯性疱疹多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处。

(2)皮损的性质及其他特征:皮损是原发性损害还是继发性损害,皮损是单一性还是多形性,以及皮损的大小、颜色、形状、数量等。

2.全身情况 有无畏寒、发热、气急、咳嗽、恶心、呕吐等。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否增高;斑贴试验是否发现致敏物;细菌学检查是否找到致病菌;细菌培养结果是否呈阳性;免疫荧光检查是否发现未知的抗原、抗体等。

(四)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反应、心理承受能力及期望,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对病人的态度等。

【护理诊断】

(1)瘙痒:与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2)疼痛:与皮肤炎症及皮肤完整性受损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与皮肤瘙痒、疼痛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疹发生破溃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搔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长期使用激素有关。

(6)焦虑与恐惧:与突然发病、疾病顽固而缺乏治疗信心有关。

(7)自我形象紊乱:与病损在暴露部位,影响外观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 皮肤病病人有其特殊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皮损,影响形象;有的皮肤病(如银屑病、红斑狼疮等)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病人长期不能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因此,病人易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恐慌等心理,某些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皮肤病会因不良的心理刺激而诱发及加重病情。护理人员要有同情心,对病人应精心护理,注意语言交流,以取得病人的信任。鼓励病人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控制病情,缓解症状,达到康复或缓解病情的目的。

2.饮食护理 皮肤病病人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过敏性及瘙痒性皮肤病病人,要避免食用某些动物蛋白类食物,如鱼、虾、蟹、牛肉、羊肉、蛋类等,为促进食欲和供给营养,可吃些植物性蛋白质,如豆制品类,还应多吃水果、蔬菜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环境舒适 保持病人床铺整洁,定时更换病人的床单、被罩、枕套、病号服等,创面大且渗出液多的病人,可在床单下置一次性治疗巾或橡皮单,污染后应随时更换,为病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

4.保护皮肤 清洁皮肤时,注意病人的皮损特点、部位,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清洁。瘙痒症状严重者应避免搔抓,沐浴时避免使用碱性强的皂液和热水烫洗,必要时可给予抗组胺类药物。

5.用药护理 耐心讲解用药知识及必要性,告知病人不得自行减药或停药,特别是激素类药物,突然减量或停药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危险,使疾病难以控制。对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应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出现精神症状或精神异常的病人应加强保护性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6.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 传染性皮肤病(如头癣、脓疱疮、疥疮等)要隔离治疗,一般应在换药室进行换药,首先为无感染者换药,后为有感染者换药。床单、生活用品要注意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焚烧掉。

(二)患处的清洁和护理

1.渗液性及糜烂性皮损 用各种溶液做湿敷、湿包或清洗以达到清洁皮损、消毒、杀菌的目的。常用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或冷开水等,并发感染时用0.1%依沙吖啶溶液或0.5%呋喃西林溶液。大疱性皮损先用2.5%碘酊及75%酒精消毒大疱处,用无菌注射器及针头刺入大疱下缘抽吸净疱液,保持疱壁完整不脱落,最后用消毒纱布包扎。用消毒剪刀轻轻剪除干燥的疱皮和可剥脱的表皮坏死部分及游离部分。

2.特殊部位皮损的处理 口腔、眼睑、鼻腔、外耳道周围的分泌物、痂皮,可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浸湿的棉球或棉签轻轻擦掉;会阴、肛门周围的皮损,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头皮或毛发部位的皮损,在换药前应将头发或毛发剪短或剃除。

(三)换药护理

1.换药前的清洁 换药时应将陈旧的糊剂、油剂等外用药物用液体石蜡或植物油棉球软化后轻轻擦掉,再用干棉球和消毒棉球擦掉液体石蜡或植物油;附着在皮肤上的分泌物和污物结成的硬厚痂不易脱落时,可涂上0.2~0.5cm厚的凡士林或5%硼酸软膏或其他油剂,包扎24~48h,待浸透软化后轻轻剥离除去。

2.外用药的使用方法

(1)溶液:主要用于开放性冷湿敷。患部先垫以一次性治疗巾、橡皮单或塑料布,将4~6层纱布浸入药液中,取出挤至不滴水为度,按范围大小,平整地紧贴在皮损上。一般每天4~6次,每次持续1~2h。湿敷药液温度一般与室温(18~22℃)相当,面积每次不得超过体表面积的1/3,以防药物吸收中毒。

(2)粉剂:用棉球或粉扑蘸粉撒在患处,每日3~4次。

(3)洗剂:临用时先充分摇匀,用毛笔蘸药外擦,每日3~4次。

(4)乳膏:每日外涂2~3次,用干净的手指将药物涂于患部,轻轻用力按摩,直至乳膏颜色消失。

(5)糊剂与软膏:每日外涂2次,也可将药物涂于纱布上,贴在患处,包扎固定。毛发部位不宜用粉剂、洗剂和糊剂。

(四)寻找及去除病因

注意日常接触物与皮损的关系,一旦确定因果关系,应避免再次接触。

能力检测

1.名词解释

角质形成细胞、表皮细胞更替时间。

2.简答题

(1)简述皮肤的结构。

(2)皮肤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姚文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