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室引流护理技术

脑室引流护理技术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否则可使颅内压骤然下降,导致意外发生。开颅手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d,此时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

实训十一 脑室引流护理技术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脑室引流护理技术的操作步骤及护理要点。

(2)熟悉脑室引流护理技术的用物准备。

(3)了解脑室引流护理技术的临床意义。

(二)实训时间

1学时。

(三)实训准备

(1)人员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帽子,洗手消毒。

(2)物品准备:治疗车及治疗盘、无菌脑室引流瓶(袋)、无菌治疗巾、治疗碗(内盛无菌纱布)、输血器、消毒棉签、0.5%碘伏、剪刀、胶布、弯盘、血管钳、快速洗手消毒液等。

(3)病人准备:对病人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脑室引流状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进行评估。

(四)实训步骤

(1)在治疗室内准备好无菌脑室引流瓶(袋),并连接引流管(也可用输血器替代)。

①检查输血器、无菌脑室引流瓶(袋)的消毒日期以及是否密封等状态。

②消毒无菌脑室引流瓶(袋)瓶盖(袋口),打开输血器外包装。

③将输血管及排气管针头插在无菌引流瓶(袋)瓶盖(袋口)上,关闭输血器开关,用无菌纱布包裹针头插入处。

(2)将用物置于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

(3)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合作。

(4)用血管钳夹闭脑室引流管,铺治疗巾于头部下面,打开接头处敷料,用浸透0.5%碘伏的棉签消毒引流管接头处,先以接口为中心,做环形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行纵形消毒2~3cm。

(5)取无菌纱布捏住接头处的引流管部分,分离接头处。

(6)再次消毒脑室引流管接口处管口,与准备好的引流管衔接紧密,用无菌纱布包裹接头处,用胶布固定。

(7)松开血管钳,缓慢打开输血器开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8)若更换脑室引流袋,则取无菌引流袋,检查其消毒日期、有无漏气;取下接头处小帽,与脑室引流管相连接;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情况。

(9)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瓶(袋)于床头,使引流管开口(或引流装置最高点)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图11-16)。

(10)整理用物,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

(11)洗手,做好护理记录。

img189

图11-16 脑室引流示意图

(五)实训方法

(1)实训准备: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锥孔穿刺,将带有侧孔的硅胶脑室引流管置入侧脑室,引流脑脊液至体外;以解除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用于脑室内手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教师在实训室准备好实训用物。

(2)实训方式:学生观摩教师示教脑室引流护理技术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步骤;或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脑室引流护理技术》录像。

(3)分组练习:学生在实训室每2~4人一组进行练习,边练习边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操作评估:抽查2名学生,检查其操作掌握情况,教师作出总结和评价。

(5)复习巩固:课后开放实训室,学生反复练习巩固。

(六)操作要点

(1)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的开口须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过高可引起引流不畅,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过低则导致引流过快,引起颅内压骤降。当病人体位变换时应及时调节引流管的位置。

(2)引流速度及量。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 mL为宜;颅内感染的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否则可使颅内压骤然下降,导致意外发生。可通过适当抬高或降低引流瓶(袋)的位置,调节流速和流量。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受压、阻塞和脱出,定时从引流管近端向远端挤压。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引流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不通畅,应通知医生,检查是否有颅内压降低、引流管位置不当、引流管阻塞等情况,并做相应处理。翻身及护理操作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避免牵拉,防止引流管脱落;小儿及躁动病人应适当加以约束。

(4)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d可略呈血性,以后逐渐变淡并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色逐渐加深,提示脑室内出血,应通知医生立即处理。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超过5~7d,否则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如引流液混浊,或有絮状物应考虑脑室内感染。

(5)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袋),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更换引流瓶(袋)及搬动病人时应先将引流管暂时夹闭,防止引流液逆流进入脑室内。注意保持整套引流装置无菌,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脑脊液漏出和污染;衔接处严密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裹以保持无菌。

(6)开颅手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d,此时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拔管前应试行抬高或夹闭引流管24h,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无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开放夹闭的引流管或降低引流瓶(袋)以引流脑脊液,并通知医生。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引流液逆流进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观察伤口处,如有脑脊液漏出,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七)实训小结

(1)强调脑室引流护理技术的操作要领和护理要点。

(2)评估本次实训效果,指出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3)督促学生加强课后练习。

(姚文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