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接力棒
大家已经知道,人体内的各种信息,是通过神经细胞进行传递的。
但是,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是怎样将信息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给下一个神经细胞的呢?或者说是如何从感受器细胞传向神经细胞,以及如何从神经细胞传向效应器的呢?
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就像体育运动会上的接力比赛。在接力比赛时,本队队员之间传递的“信息”,是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第一棒选手跑完自己的一段距离,将手中的棒交给下一位选手,下一位选手跑完以后再交给第三位选手。就这样,一个传一个,直到终点。细胞之间传递的信息,不是像“接力棒”一样的东西,而是各种化学物质。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方说,这里有一个神经元,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互相邻近,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前一个神经元的末梢释放出一种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这种神经递质通过细胞之间的间隙,作用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上。在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上,有许多“受体”。这些受体的神奇功效之一,就是能与上一个神经元释放出来的“神经递质”进行特异性的结合,于是信息就传递到了下一个神经元。这时,下一个神经元立即“兴奋”起来,在神经元内产生了“膜电位”,迅速将信息通过电位的变化传到整个细胞。
神经科学家们给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这种接触形式起了一个名字,称为“突触”。“突触”就是冲动在细胞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也是神经活动链锁中的关键部位。我们不妨将它们比喻为赛跑中的接力站。这种通过神经递质(化学物质)进行传递的化学性突触,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联系形式。
只要有神经细胞,就有突触的存在。例如在大脑皮质中的一个锥体细胞(神经细胞中的一种),就有3000多个突触存在。
我们上面介绍的是轴突与树突之间的突触(简称“轴树突触”)。其实,在轴突与细胞体之间有“轴体突触”;在轴突与轴突之间,有“轴轴突触”;在树突与树突之间,有“树树突触”……以此类推,还有“体体突触”、“体树突触”等。
当然,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并不像我们这里说的那么简单。它们的具体结构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几万倍才能看清楚。在电子显微镜下面,可以看清楚突触前后的成分,也能看到突触间隙。在突触前成分中含有许多小的“突触囊泡”,囊泡里就贮存着各种不同的神经递质。
研究神经冲动的传递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工作。
大家知道,细胞的大小是微乎其微了,突触之间的间隙,可以想见该是如何渺乎其渺了。能够想象得出这个间隙到底有多么狭窄吗?科学家们测量后发现,只有20~30纳米(200~300埃)。(1埃等于10-10米。)当神经冲动传来以后,在钙离子的作用下,突触囊泡就会与突触前膜相融合,并且把贮存在囊泡中的神经递质像鱼儿吐出的水泡一样释放至突触间隙(这种方式称为“胞吐”)。这些被“吐”出来的神经递质仅仅用l毫秒(1/1000秒)就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下一个神经细胞。
科学家们还发现,在神经系统中,也有少量突触是以电流作为媒介传导神经冲动,称为“电突触”。这种电突触的分布虽然不多,但已受到许多科学家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