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期可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是个体迅速发展的时期,此期的心理发展对今后将产生持久和深刻的影响。
1.乳儿期心理发展特征 乳儿期指从出生到1岁这个阶段,是儿童时期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这1年的时间里,儿童由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并逐渐适应客观现实、独立调节自身行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在此期得到迅速发展,这使动作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心理现象开始发生,小儿从完全不随意动作到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词,开始出现了作为人类特有的言语交际能力。在这时期,感觉和知觉已经发展。由于定向条件反射的形成,儿童从第3个月起能较集中地注意新鲜事物,5、6个月已出现了较稳定的情绪。总的来说,乳儿期机体和心理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它为过渡到下一阶段提供了可能性。
2.婴儿期心理发展特征 婴儿期指1~3岁的年龄阶段。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婴儿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继续发展。1~1.5岁是儿童积极理解言语的时期,1.5~3岁是儿童积极言语活动的阶段,同时,词的概括能力和调节作用也初步发展起来。小儿学会随意行走,手的动作更加灵活准确,出现了最初的游戏活动。婴儿的言语水平和活动能力日益提高,独立性开始有了明显的表现,心理发展有了重大变化。其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受到当前直接感知的事物和实际活动所制约,认识的抽象概括性和计划预见性还很差。婴儿的知觉开始具有概括性和随意性,无意注意得到发展,识记则主要是无意识记,有意识记刚刚萌芽。出现了词的思维,但思维离不开动作。婴儿已基本上具备了各种形式的情绪,开始萌发高级的社会情感,但很不稳定。在1岁左右,意志开始萌生,在2、3岁时,开始表现出最初的自觉能动性。个性特征开始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初步学会最简单的自我评价。
3.幼儿期心理发展特征 幼儿期指3~6、7岁的年龄阶段,又称学龄前期。此期幼儿大脑的发育接近成人,兴奋和抑制功能接近平衡。由于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主要是以直观形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同时儿童最初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儿童与成人交往增多,言语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开始逐步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并有可能初步掌握书面语言,这使儿童有可能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随着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表现出活泼好动,求知欲和模仿性较强,能参加简单的劳动和学习活动。幼儿心理过程的自觉性、目的性、随意性开始发展起来。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初步的抽象概括思维开始发展。想象中的有意性和创造性、稳定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也开始发展。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都有了发展,但自我行动易受外界事物或情境的引诱而发生转移。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初步能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按成人要求逐步掌握社会规范。儿童在幼儿期的发展,为进入学校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运算前期的认知特点
皮亚杰将2~7岁儿童的认知发展称为运算前期,此期认知特点有:①自我中心:以自我中心观点来推测事物,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从事思考。②万物有灵论:幼儿相信自然的事物都和他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有目标的,如“太阳公公为什么不到我们家来玩”。③符号功能,指2~4岁的幼儿以某物、某字或某种心理表象来代表未在眼前出现的另一种东西,也称表象功能,如将凳子作为一辆汽车,扫帚装扮成大炮等。
4.童年期心理发展特征 童年期指6~12岁,这个时期正是小学阶段,故也称为学龄期。此期儿童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已接近成人。脑的发育已趋成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感知敏锐性提高,感知逐渐具有目的性和有意性;有意注意发展,注意稳定性增长;口头语言迅速发展,开始掌握书写言语,词汇量不断增加;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更为协调,行为自控管理能力增强。其言语、情感、意志、能力和个性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表现为对事物富于热情,情绪直接、容易外露、波动大,好奇心强,辨别力差。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迅速增长,但性格的可塑性大,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喜欢模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