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怎样安抚应激反应

心理学怎样安抚应激反应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心理性应激源 是指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反应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当机体经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通过心理中介机制和心理-生理中介机制的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心理的和生理的反应,称之为应激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帮助人维持应激期间的心理平衡,准确地评定应激源的性质,作出符合理智的判断与决定,从而使人能恰当地选择对付应激源的策略,有效地同环境相互作用。

二、心理应激过程

应激过程可以分为输入、中介、反应、结果四个部分(图3-1)。

img12

图3-1 应激过程的心理模式

(一)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机体内、外环境向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对的要求,经个体认知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和(或)生理反应的紧张刺激物。应激源可分为:

1.生物性应激源 指作用于人的机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如:高温或低温、辐射、电击、强烈的噪音、损伤、病原微生物和疾病等。这类应激源的作用特点一般是先引起生理反应,然后随着人们对生理反应的认知评价和归因过程,才会导致应激状态和心理反应。

2.心理性应激源 是指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反应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这种冲突也许是确实存在,也许只是主观想象。

3.社会性应激源 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刺激因素,如社会动荡、婚姻、职业、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变化、天灾人祸、战争,甚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长时间面对也会导致应激反应。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源可归纳为家庭支出、工作职业、心身健康、时间分配、生活环境、生活保障六个方面。

4.文化性应激源 是指因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观念等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引起应激的刺激和压力,如出国留学、移民、搬迁、面对语言环境改变的“文化性迁移”等。文化性应激源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

(二)中介机制

应激的中介机制是指机体将应激源或环境对个体的需求这些信息输入,转化成应激反应——输出信息的内部加工的过程,即介于应激源与对它们的反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的因素。

1.认知评价 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2.应对方式 是指个体对付应激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景的手段。合理地运用应对方式有利于缓冲应激反应的作用。一个能恰当估计自己应变能力的人,对应激反应能有较好地适应状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对生活事件的变动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受挫失败,导致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而过低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缺少信心,则易受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更会引起精神紧张,增强应激反应,引起心理功能紊乱。

3.社会支持 是指在应激状态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社会支持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当人遇到不幸或处于危难时,如果能得到家庭、亲朋、同事、组织、社会的支持和关心、理解和帮助,就能大大减轻应激反应的强度,较顺利地渡过难关,战胜应激。

4.个性特征 个性可以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事业心太强或性格太脆弱的人容易判断自己的失败。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人能较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胆怯羞涩的人面对新环境却如临大敌,精神高度紧张,不知所措。

(三)应激反应

当机体经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通过心理中介机制和心理-生理中介机制的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心理的和生理的反应,称之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一种综合的反应,包括生理性、心理性及行为反应。

1.生理性应激反应 在应激状态下,大脑皮层统一指挥和控制着人的各种活动,身体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大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这些生理反应又通过反馈机制影响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中枢神经系统对应激信息接收、加工、整合,传递至下丘脑,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致使中枢兴奋性增高,导致心理的、躯体的和内脏的功能改变,如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快、瞳孔扩大,外周血管收缩、皮温下降。

(2)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的神经肽调节着腺垂体的活动,而肽能神经元的活动又受到脑内神经递质和体液中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多种代谢产物的调节和控制,腺垂体起着上连中枢神经系统,下接靶腺的桥梁作用。肾上腺皮质是腺垂体的重要靶腺之一,在心理应激状态下,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同时抑制葡萄糖的消耗,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有时盐皮质激素也增加,引起血容量增加。

(3)免疫系统:一方面神经系统直接支配胸腺、淋巴结、骨髓、脾等免疫器官,通过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另一方面,下丘脑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伴随β-内啡肽的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内啡肽也可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发挥调节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还可通过皮质醇影响免疫功能。应激引起的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可以伴有儿茶酚胺及阿片样物质的释放,作用于淋巴细胞受体。通过脑同免疫系统间的神经和体液的联系,可造成免疫系统的抑制,降低机体对抗感染、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的能力。

2.心理性应激反应 个体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影响,从性质上可分为积极的心理反应和消极的心理反应两大类。积极的心理反应是指适度的皮层唤醒水平和情绪唤起、注意力的集中、积极的思考和动机的调整。这种反应可以帮助人维持应激期间的心理平衡,准确地评定应激源的性质,作出符合理智的判断与决定,从而使人能恰当地选择对付应激源的策略,有效地同环境相互作用。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地焦虑、紧张、情绪过分波动、认识能力降低、自我概念不清等。这类反应妨碍个体正确地评价现实情境、选择应对策略和正常应对能力发挥。

3.行为反应 是个体在应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所造成的不适应情况下,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减轻或消除症状。应激状态下机体的行为表现为“战”或“逃”。“战”是知难而上采取解决问题的行为,或者采取与愤怒情绪有关的攻击行为;“逃”是回避、远离应激源而免受到伤害,往往与恐惧情绪有关。应激状态下机体还可以表现为不“战”、不“逃”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往往与保存实力或安全需要有关,如归顺、依附、抑制、讨好等。

(四)应激的结果

应激对健康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并带来不同的结果。

1.适度的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使人产生良好的适应结果。

(1)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早年适度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在后来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从而能更好地耐受各种紧张性刺激和致病因子的侵袭。

(2)维持个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离不开刺激,适当的刺激和应激有助于维持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如果缺乏信息刺激,就容易进入疲劳、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等状态。

2.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的心理应激则会损害人的健康,对人体健康起消极作用。

(1)躯体与精神痛苦的根源 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与生理反应,可以以症状与体征见于临床,成为人的身体不适、虚弱和精神痛苦的根源及就医寻求帮助的原因。处于急性心理应激状态的人,常常有较强烈的心理与生理反应,如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反应和过度换气综合征等。处于慢性应激的患者感到易疲劳、胸痛、心悸以至呼吸困难等。

(2)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与生理反应,可以加重一个人已有的疾病或造成复发。如一位冠心病患者在看紧张的足球比赛后发生心肌梗死,病情已得到控制的哮喘儿童在母亲离开后哮喘发作。

美国“9•11”事件的影响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3 000多人丧生,应激障碍患者多达1 300多万人。灾后调查研究统计,“9.11”事件中受灾群体有43%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34%表现为闯入性思维或表象,31%表现为痛苦的梦境、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而决策困难、无法面对所爱的人、陷入死亡的观念、自杀观念,悲伤、欲哭、焦虑、恐惧、易激怒、愤怒等情感障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群体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