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指导——非语言沟通能力训练
训练目的
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患者对非语言沟通方式的需要,体会非语言沟通作用并学会运用。
训练准备
(一)用物准备
1.场地 模拟病房。
2.道具 水杯、体温计、血压计。
(二)环境准备
安静、整洁、室温适宜。
(三)学生准备
1.护士服、护士帽、护士鞋(衣帽整洁,举止得体)。
2.熟悉本节课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四)案例准备
病人周某,女,32岁,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被亲属搀扶着走入普外科病房,面容痛苦。在此之前病房已经接到住院部的电话通知,知道该患者马上就到,安排护士小王接待患者。
训练方法
1.教师首先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将同学分为若干实践组和评议组,每组4~5人。
2.实践组进行角色扮演,评议组进行评议。
3.角色分配 护士、患者、患者亲属。
4.实践组和评议组互换角色。
5.训练场景
护士:(快步迎上前来,面带微笑,轻轻点了点头。)“您好,请跟我来,我带您去病房。”(然后与患者亲属共同搀扶着患者来到病房并安排好床位。)
患者:(痛苦的表情勉强露出笑容)“谢谢!”
护士:(面带微笑,亲切地)“来,让我帮您脱鞋子。”(说着,蹲下来帮患者脱鞋子)
患者:(缩脚,不好意思地)“别,别……”。
护士:“没关系的。”(与患者亲属共同搀扶患者上床,又帮患者盖好被子)
患者:(面露感激之色。)……
护士(用手背摸了摸患者的额头,又触其腕部,测了脉搏,接着又测量了体温和血压)。
患者(指了指桌上的水杯)
护士:(还没等患者亲属过来,就已经把水杯递到了患者手中)“您渴了,是吧?”
护士:“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姓王,有什么事您尽可以找我,我一定全力帮助您。”(接着向患者介绍了医院的环境、医院的制度、护理及查房时间、探视时间等)
患者(频频点头,表示接受)
评价要点
面对处于痛苦中的急性期病人,护士小王运用多种非语言沟通的动作表示出对病人的关心、体贴和同情,如微笑、快步迎上前、搀扶、帮病人脱鞋子、盖被子、触摸额头、递水杯等。这样会使病人受到鼓舞,减轻由于焦虑和紧张引起的痛苦,为病人创造了愉悦、安全、可信赖的氛围,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非语言沟通的主要形式及作用。
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正确运用非语言沟通?
(李大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