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凝血过程是许多凝血因子被相继激活的一系列酶促反应。有的凝血因子具有正反馈作用,从而加速凝血反应。②即使血管损伤,部分因子Ⅻ活化,由于血液循环速度快,可将少量活化的凝血因子不断稀释冲走,并被肝、脾等处的巨噬细胞吞噬破坏,使早期的凝血过程不能完成。抗凝血酶Ⅲ可使凝血酶失活。临床上常采取一些措施来加速或阻止血液凝固。术前注射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内某些凝血因子合成,从而加速血凝,以利于止血。

二、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img29

图3-5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及纤维蛋白的形成三个步骤(图3-5)。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是因子Ⅹa、Ⅴ、Ca2+和PF3共同形成的。按因子Ⅹ的激活过程的不同,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图3-6)。

凝血过程是许多凝血因子被相继激活的一系列酶促反应。有的凝血因子具有正反馈作用,从而加速凝血反应。因而凝血过程一经启动,其反应势如“瀑布”,越来越快,直到血液凝固。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的血液不会发生凝固,主要原因是:①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因子Ⅻ不能活化,血液中也没有因子Ⅲ,故不能启动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②即使血管损伤,部分因子Ⅻ活化,由于血液循环速度快,可将少量活化的凝血因子不断稀释冲走,并被肝、脾等处的巨噬细胞吞噬破坏,使早期的凝血过程不能完成。③血浆中存在着天然的抗凝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抗凝血酶Ⅲ可使凝血酶失活。肝素主要由肥大细胞产生,它的强大抗凝作用源于它能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img30

图3-6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示意图

血液凝固加速与抗凝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采取一些措施来加速或阻止血液凝固。如外科手术时,常用温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这主要是由于纱布作为异物可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温水可提高酶的活性,使血液凝固加速。术前注射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内某些凝血因子合成,从而加速血凝,以利于止血。另一方面,在血液检验和输血中,需要血液保持流体,可在血液中加入适量的抗凝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有草酸盐和柠檬酸钠,两者都可消除血浆中的Ca2+,发挥抗凝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