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泌尿系统结石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统结石又称尿路结石。可分为上尿路(肾、输尿管)结石和下尿路(膀胱、尿道)结石。
病因病理
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原因,目前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尿液因素
(1)尿液中形成结石的物质浓度过高,如钙、草酸、磷酸或尿酸排出增加,这往往与饮食习惯有关,如喜食菠菜、番茄等高草酸饮食、长期饮水过少、长期卧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等;体内合成草酸增加或肠道吸收草酸增加;尿少和尿液浓缩,可造成尿液中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而形成结晶。
(2)尿液中,抑制晶体形成的物质不足,如枸橼酸、酸性黏多糖、镁等。
(3)尿pH改变,如大肠埃希菌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pH增大,易形成磷酸镁铵结石。
2.尿路因素 如尿路狭窄、梗阻、尿潴留和尿路异物等,导致晶体或基质在该部位沉积,若继发尿路感染,更容易形成结石。
护理评估
1.肾和输尿管结石
(1)健康史:主要是了解病人生活环境、平时饮食和饮水情况;有无泌尿系梗阻、感染和异物史;有无肾绞痛史、血尿史、排石史;有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或长期卧床等病史;有无长期用药史,如长期或大量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D及磺胺类等药物。
(2)身体状况
①疼痛:肾盂内的大结石和肾盏内结石比较固定,往往无明显症状,仅在病人活动后出现上腹或腰部钝痛。较小的肾盂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活动度大,并易嵌顿于输尿管狭窄处,引起输尿管平滑肌痉挛,以致发生剧烈的肾绞痛,表现为腰部或上腹部阵发性剧痛,可沿输尿管行径放射至同侧中、下腹部、外生殖器及大腿内侧。疼痛持续的时间长短不等,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和呕吐等。发作期间,肾区叩击痛明显,沿输尿管行径可有深压痛。
②血尿:病人活动或绞痛发作后,可出现血尿。血尿的多少与结石对尿路黏膜损伤程度有关,通常损伤轻微,多为镜下血尿。若结石引起尿路完全梗阻或固定不活动,可以无血尿。疼痛呈放射性,并伴发血尿。这是上尿路结石的特征性表现。
③其他表现:合并急性感染时,腰痛加重,并可出现寒战、高热、膀胱刺激征和脓尿等表现;肾积水严重时,可在上腹部扪及包块;双侧或孤立肾上尿路结石,可造成肾功能损害,完全梗阻时,可出现肾衰竭的表现;输尿管末端结石,也可出现膀胱刺激征;小儿的肾和输尿管结石,以尿路感染为重要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因疼痛和排尿异常,引起病人烦躁不安,反复发作或面临手术时,病人可出现焦虑,甚至恐惧等。结石复发率较高,开放性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大,体外冲击波碎石,有时效果不理想,应了解病人及亲属的心理状况。
(4)辅助检查
①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显示有无过多的红细胞、白细胞或结晶;当怀疑结石的形成与代谢有关时,应测定血、尿中的钙、磷、尿酸、草酸和肌酐水平等,另外还应做肾功能、甲状旁腺素等检查;有条件者还应做结石成分检查。
②影像学检查
a.X线检查:是评估泌尿系统结石最重要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a泌尿系平片,可显示绝大多数泌尿系结石。b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进一步了解结石所处的位置,并可评价有无因结石所致的尿路形态和肾功能的改变及其程度,了解平片上的阴影是否在泌尿系统内,还可查出透X线的结石。c逆行肾盂造影,仅在其他方法不能确定结石的部位或结石以下尿路病变不明时,被采用。
b.超声波检查: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小结石和透X线的结石,还能显示有无肾积水及肾积水引起的肾结构改变,如肾阴影增大、肾实质萎缩等。尤其是急症病人不能行X线检查时,首选B超检查。
③放射性核素检查:可用于评价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变情况,若双侧尿路梗阻,可了解哪一侧肾功能较好。
④内镜检查:膀胱镜、肾镜和输尿管镜等检查,多在X线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采用,通过内镜既可直接观察,又可进行逆行尿路造影,还可通过内镜进行治疗。
2.膀胱和尿道结石
(1)健康史:对于疑有膀胱结石的儿童,应了解是否存在营养不良、低蛋白饮食的经历;对成年病人应了解有无上尿路结石病史,是否有膀胱异物存留或长期留置导尿经历,有无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等病史。
(2)身体状况
①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和排尿困难;典型表现是排尿突然中断,蹦跳或改变体位后又能继续排尿;表面粗糙的结石,可引起血尿;并发感染时,膀胱刺激征加重,并可有脓尿;排尿时疼痛明显,并向会阴部和阴茎头部放射;结石嵌顿于膀胱颈部时可发生急性尿潴留。
②尿道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液可呈点滴状排出,常伴会阴部疼痛,排尿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可发生急性尿潴留以及会阴部剧痛。前尿道结石,沿尿道可扪及硬结,后尿道结石经直肠指检可扪及。
(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影响排尿,甚至剧痛及尿潴留,病人常烦躁不安、焦虑;反复发生泌尿系结石的病人,对治疗效果可显示悲观情绪。
(4)辅助检查:X线和B超检查大多结石可显示,金属探子可探知结石存在,膀胱镜可直接看到结石。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急性疼痛 与结石梗阻、活动刺激、并发感染等有关。
2.排尿障碍 主要有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膀胱刺激征等,与结石梗阻、感染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尿路梗阻、黏膜损伤、术后伤口及各种引流管的污染等有关。
4.焦虑 与疼痛、排尿异常以及担心手术或碎石预后等有关。
5.潜在并发症 如术后出血等。
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1)一般护理
①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 000~3 000ml/天以上,可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促进小结石排出,并有助于防治泌尿系感染的作用。
②指导病人进行适当运动,如在病人能承受的情况下做一些跳跃式或其他的体育活动,增强代谢、促进输尿管蠕动和结石下移。
③根据结石成分、饮食习惯和生活条件调整饮食,如草酸盐结石者,不宜进食马铃薯、菠菜、草莓、浓茶、巧克力以及各种干果等含草酸丰富的饮食。尿酸盐结石者,不宜食用动物内脏及豆类等高嘌呤类食物;限食肉、鱼、虾,每天不超过100g;少食蘑菇;蛋、奶中的嘌呤含量很低,可以食用,以补充蛋白质。磷酸盐结石者,不宜饮用碱性饮料,如可乐;忌食味精;限食肉、蛋等高蛋白食物;限制食盐的摄入。含钙结石应限制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多食高纤维素食物。感染性结石者,要预防尿路感染。
(2)病情观察
①观察尿液的量、颜色、性状。
②监测尿常规、尿液pH,便于指导不同结石类型病人的尿液pH调控。
③注意有无泌尿系统出血、感染等。
(3)治疗配合
①疼痛的护理:肾和输尿管结石病人于肾绞痛发作期间,协助其卧床休息,安排合适体位,可给予软枕支托,局部热敷,有利于缓解疼痛;疼痛较重者,可遵医嘱注射解痉止痛药,也可应用吲哚美辛栓剂塞入肛门内(纳肛)止痛;疼痛严重者,可给予静脉滴注解痉止痛药。膀胱结石病人排尿困难并发疼痛时,可指导病人变换体位排尿,如侧卧排尿,可减轻症状。
②促进排石的护理:上尿路结石,直径<0.6cm,表面光滑,无尿路梗阻,肾功能基本正常,可试用排石治疗。遵医嘱给利尿、解痉和排石等药物,同时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多饮水,适当活动,以促进排石。排石期间需注意观察排石效果,告诉病人每次排尿时,均要注意有无结石排出。若排尿于玻璃瓶或金属盆内,可看到或听到结石排出的相关情况,可用纱布过滤尿液,以获取结石。若有结石排出,应予以保留,以便与影像学检查资料对照,也可化验分析其成分。
③膀胱或尿道结石嵌顿的护理:协助医师尽可能及时排除结石或解除嵌顿。前尿道结石,可向尿道内注入润滑剂,将结石向尿道远端推挤,直至推挤出体外。不易推挤时,可用细钢丝将结石套出。膀胱结石嵌顿于膀胱颈部,或后尿道结石常用尿道探条将结石推入膀胱内,再按膀胱结石处理。
④预防或控制感染的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注意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4)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泌尿系结石的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的焦虑,使其情绪稳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及护理。
2.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病人的护理 在X线或B超定位下,将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之碎裂、粉碎,然后随尿排出。此法最适用于结石直径<2.5cm,结石以下输尿管通畅、肾功能良好、未发生感染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远端尿路梗阻、妊娠、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尿路感染和育龄妇女输尿管下段结石等为ESWL的禁忌证。过于肥胖、肾位置过高、骨关节严重畸形、结石定位不清等,不宜采用ESWL。碎石效果与结石部位、大小、性质和是否嵌顿等因素有关。
(1)碎石前病人的护理
①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碎石过程,说明该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和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但在碎石过程中有一定的噪声,不必紧张和恐慌,可听听音乐等缓解心理压力。
②说明定位的重要性,争取得到病人的主动配合,避免碎石过程中病人随意改变体位。
③应告诉病人碎石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不适、血尿等,但不必担忧。
④检查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和测定出、凝血时间。
⑤胃肠道准备,如碎石前3天内禁食肉、蛋、奶、麦乳精等易产气的食物;碎石前1天服缓泻剂或灌肠;碎石日晨禁饮食。
(2)碎石后病人的护理
①一般护理
a.饮食,如果病人无异常反应,可正常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3 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排石药物。
b.碎石后活动与卧床,可采取患侧在下的侧卧位。若病人无异常情况,可适当活动,以增强输尿管蠕动,促进结石排出,仅少数有并发症的病人需卧床休息;肾下盏结石可采取头低脚高位,并叩击背部,以促进结石排出。
②病情观察
a.观察并记录排尿情况,了解有无尿路梗阻,破碎后的结石排出情况,一般碎石颗粒需4~6周才能排完,坚持连续观察。
b.碎石后并发症的观察,常见的有肾绞痛、血尿等并发症,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剂、止血剂、抗菌药物等;若很严重,应及时向医师反映,并协助处理。
c.定期进行X线或B超检查,以了解结石排出情况。巨大肾结石碎石后,因短时间内大量碎石充填输尿管而发生堵塞,可形成所谓的“石街”,进一步发展可影响肾功能。因此,较大结石应分次碎石,两次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间隔时间不得<1周。
3.经内镜取石或碎石病人的护理 内镜下所进行的腔内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如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经输尿管镜取石、套石和经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等,若结石较大,可经内镜采用超声、液电、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膀胱结石可经膀胱镜,应用碎石钳夹碎结石后,取出或排出,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2~3cm者(图18-8);较大的膀胱结石,可采取经内镜液电、超声、激光、气压弹道等方法碎石。上尿路结石可经输尿管镜或肾镜取石、碎石。
(1)取石或碎石前病人的护理,同内镜检查诊疗病人的护理。
(2)了解病人及亲属的心理状况,介绍经内镜治疗的优点。
(3)取石或碎石后病人的护理基本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病人的护理。内镜下碎石,大部分碎块已排出或被取出,所以术后护理比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人的护理要简单一些。
图18-8 膀胱结石碎石钳碎石示意图
小贴士
微创外科(MIS)是指在尽可能准确地去除病变的同时,使手术引起机体局部创伤和全身反应,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外科理念和技术体系。微创外科是一个广义的名词,它包括两个主要手术方面:一方面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内镜手术;另一方面是用微小创伤进行传统手术方法。应用当代先进的电子、冷热、光学等设备和技术,以电子成像代替肉眼直视,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指,力求在最小的切口路径、最少的组织损伤、机体最轻的应激反应下,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观察、诊断及治疗,具有手术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伤口细小、瘢痕细微或无瘢痕的特点。
4.开放性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对较大的结石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并发严重梗阻、感染、肾功能有损害以及其他病变时,应及早行开放性手术,即传统的直视手术。如肾盂切开取石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膀胱切开取石术等,同时可处理其他病变。
(1)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①一般护理:同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②心理支持:向病人及亲属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手术室的情况,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多关心、体贴病人,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③术前准备:协助病人进行术前各项检查,做好术前常规准备;手术当天、临手术前,一般应先送病人到放射科,再摄泌尿系统平片,确定结石的位置有否移动,作为选择切口部位的参考。
(2)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①一般护理
a.上尿路结石术后取侧卧位或半卧位,以利引流;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后,应卧床2周,以免出血;经内镜取石或碎石术后,病人几乎都有血尿,应卧床休息,多饮水。遵医嘱适当应用止血药、抗菌药等;经膀胱镜碎石术后,适当变换体位,促进结石排出。
b.肠蠕动恢复后,即可进饮食;适当输液,并鼓励病人多饮水,使摄水达每天3 000~4 000ml,以保证充足的体液量;血压稳定者可应用利尿剂,以增加尿量,达到冲刷尿路和改善肾功能的目的。
②病情观察
a.观察尿量:术后每小时尿量应在50ml以上,若<30ml,注意是否发生了肾功能障碍,应及时向医师反映。尿量应包括由肾造口管、输尿管支架引流管、膀胱造口管、导尿管等引流管引流出的尿液和渗湿敷料估计量的总和。
b.观察尿液的颜色:刚刚手术后病人的尿液,可带有血色,但应逐渐变浅。若未变浅反而加深,甚至尿呈鲜红色时,应及时向医师反映,并协助处理。
c.观察呼吸活动:肾和上段输尿管手术,常取12肋缘下切口或经11肋床切口,故应注意呼吸是否正常。术后可适当给予止痛剂,鼓励和指导病人做深呼吸运动和有效咳嗽,帮助病人翻身、拍背,早期离床活动等。
d.除术后常规观察的项目外,还应注意有无出血、穿孔、感染、漏尿、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③引流管的护理:施行肾和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往往需要安放肾周引流管、肾造口管或输尿管支架引流管,施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往往需要安放膀胱造口管、留置气囊导尿管等,护士必须了解各引流管安放的部位及目的,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和适当的固定。引流袋的放置要低于肾或膀胱。直立位时,应低于髋部,以免逆流。肾盂造口管一般需置管10天以上。拔管前应先夹管1~2天,无异常表现后再经造口管行肾盂造影,证实上尿路通畅后,方可拔管。拔管后,造口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外盖敷料并固定,病人应向健侧卧位,造口向上,以防漏尿。膀胱切开取石术后,病人的护理基本上同膀胱损伤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④心理护理:由于术后引流管比较多,病人及其亲属可出现紧张等情绪变化。应向其解释各引流管的作用、拔管指征、护理要点等,取得其配合。
5.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其亲属讲解泌尿系结石的相关知识,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在诊治和护理过程中,得到病人的主动配合。
(2)鼓励和指导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预防结石形成或促进结石排出,应保持每天尿量在2 000ml以上。
(3)所有的代谢性结石,都与“吃”有关。应指导病人根据结石的成分,合理安排饮食。
(4)预防尿钙排出过多,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应积极治疗;注意适当活动,长期卧床的病人,可进行床上活动,以减少骨质脱钙。
(5)告诉病人出院后还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