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应用产程图进行产程管理
1.宫颈管消失开始至宫口开大3cm为潜伏期;时限规定在16小时以内,胎头下降可达“-1”左右,一般达12小时左右应视为潜在性原发宫缩乏力,可给予干预措施。
2.宫口开大3cm至开全视为活跃期,时限应在8小时以内。因活跃期进展是胎头下降急骤阶段,亦是产后出血的关键时限。将其分为3个阶段:
(1)宫口开大达3~5cm称为活跃期加速阶段,一般为4小时,胎头下降应为“0”左右。
(2)宫口开大5~8cm称为活跃期最大加速阶段,一般为2.5小时,胎头应急剧下降达“+1”左右。
(3)宫口开大8cm至宫口开全称活跃期相对缓慢阶段,又称为相对减速期,一般需1.5小时,胎头应下降至“+2”以上。
宫口开全后1小时应有接产准备。若胎头没有披露,则表示分娩中有胎头下降梗阻症状,必须及时处理。
在偏僻的农村基层分娩单位,亦提倡推行“8-4-1”产程图处理原则,科学管理产程。所谓的“8-4-1”系指潜伏期大于8小时,活跃期大于4小时,宫口开全1小时未见胎头披露,应采取产科干扰措施,必要时应转院分娩。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是各种分娩因素相互作用的实现过程,分娩过程的处理方法与母婴健康密切相关,提高产程管理质量亦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产程中应用产程图对发现产程异常、指导产程处理和识别难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8-4-1”产程图科学管理产程,监测产程中异常情况,及时诊断,正确处理,达到了减少母婴并发症,促进母婴健康的目的。
胎头下降延缓或阻滞的处理(图1-32)。
图1-32 胎头下降延缓或阻滞的处理流程图
【附】持续性枕横位分娩机转
一般胎头以枕横位入盆,因产力或产道异常使胎头在下降过程中未完成内旋转动作或枕后位的胎头枕部仍向前旋转45°,导致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横位虽能经阴道分娩,但必须有阴道助产,使其旋转成枕前位娩出。
1.前不均倾位 枕横位的胎头(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横径一致)以前顶骨先入盆称前不均倾位(anterior asynelitism),其发病率约为0.68%(图1-33)。
前(后)不均倾位分娩机制——胎头以枕横位入盆,即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横径一致,使两顶骨分前后入盆,若前顶骨先入盆,致后顶骨架在骶岬上方,随产程进展,胎头下降缓慢,即胎头下降加速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或者停滞。阴道检查即发现胎头的前后囟一起后移,前顶骨紧紧嵌入耻骨联合后方,致使盆腔后半部空虚。只有在骨盆宽大或宫缩较强时才可经阴道分娩,大部分应在宫口开大8cm以前采用剖宫产终止。
2.后不均倾位 见图1-34。
图1-33 前顶骨先露(前不均倾位)
图1-34 后顶先露(后不均倾位)
3.胎头高直位 见图1-35、图1-36。
图1-35 胎头高直前位(枕耻位)
图1-36 胎头高直后位(枕骶位)
4.持续性枕后位 见图1-37、图1-38。
图1-37 持续性枕后位
图1-38 枕后位分娩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