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的人体观与诊疗技术

中医的人体观与诊疗技术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内容主要是对中西医的诊疗模式进行简单介绍与区别,同时简单介绍中医的一些重要观念和诊疗技术,增进患者对中医模式的理解,希望在具体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而此前占据统治地位的盖仑学说认为,人体具有3种灵魂,自然灵、生命灵、动物灵,分别位于肝脏、心脏、大脑。

第3章 如何选择中西医

虽然现代医学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医疗事务的主导地位,但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疾病诊疗时通常仍有两种以上的选择,而不单是现代医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医)。在中国是西医与中医,在其他国家也有各自的传统医学或其他替代医学可供选择,例如在美国的正脊疗法,欧洲的顺势疗法,还有催眠疗法等。

多种选择无疑为患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有时也带来很多便利和更大的治疗机会。但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却极少得到重视,对国内患者而言便是不了解西医和中医的区别,或者了解极少,虽然有一点模糊的认识,但往往似是而非。这种知识的缺乏,不仅存在于普通患者当中,而且即使在执业医师当中,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对两种医学的认识不足,必然导致在选择西医还是中医的时候,发生意想不到的误差。在治疗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安排中西医治疗疗程,如何将中西医结合运用,如何配合医嘱,如何准确理解医师的意图,都需要对两种不同医学的诊疗模式有一定了解。

本章内容主要是对中西医的诊疗模式进行简单介绍与区别,同时简单介绍中医的一些重要观念和诊疗技术,增进患者对中医模式的理解,希望在具体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此外,本书的中医治疗部分单开一章,根据具体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列出各证型的指导方药,以及对重点方药进行用药配伍和加减应用的详述,不论是对患者本人进行对证自疗或保健,还是对医师进行诊疗工作,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第一节 中西医诊疗模式的不同

一、西医与传统医学的区别 

人们平时所称西医,严格讲应该称之为“现代医学”或“科学医学”。这种医学也曾被称为“生物医学”,但随着20世纪末的医学模式的变化,现代医学已经超出了生物医学范畴,因此这个称呼就不确切了。随着现代医学的医学模式不断转化,一些在科学原则看来不够严格的东西正在日渐受到重视,并且在医学研究、临床实践中被接受和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例如心理学的很多理论与治疗术等。这样看来,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现代医学也不能严格地称为“科学医学”了。因此,我们在这里首先要界定本书当中关于“西医”这一名词的所指。本书当中我们所使用的“西医”这一名词,意思是“现代医学”。之所以要首先界定这个名称,是因为我们在后面的论述中需要涉及一些西方传统医学的内容。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我们遵循约定俗成的叫法,将现代医学称之为西医,但其含义不是“西方传统医学”或“西方的医学”。

通常人们认为西医是由古希腊医学沿革而来,这一观点有其合理的历史渊源,但又不够确切。虽然现代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罗马医学-阿拉伯医学”这一传统有密切地联系,但从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原则和诊疗模式来讲,现代医学却与传统医学截然不同。现代医学的根本原则是科学原则;现代医学的发端,其标志是16世纪中期现代解剖学的建立。早期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17世纪建立的现代血液循环理论,这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

1543年,维萨里(Andreas.Vesalius,1514—1564年)发表了划时代的解剖学著作《人体的构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不同于以往的人体解剖学,他以更加科学的实证方法开创了人体解剖学的全新局面。关于人体结构的认识,从此开始完全基于客观的人体解剖实践,而非基于部分的人体解剖加之臆测和借用动物解剖了。而在此前的古希腊医学传统中,关于人体的构造充满了非客观的观点,其中一些是出于臆测,还有一些是将猿、狗等动物解剖挪用到人体上。这些观点虽然具有大量错误,但一直作为医学传统的权威观念被医师使用和传承,并且得到教会与政府等权力机构的支持与维护,排斥不同论调。

关于现代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其奠基人是哈维(William.Harvey,1578—1657)。其标志是1628年哈维发表他的名作《论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Exercitatio anatomica de motucordis et sanguinis in anima libus)[也译作《心血运动论》(De Mote Cordis)]。在这本仅有67页的著作里,把前人关于心脏和血液的错误理论暴露无遗,粉碎了以前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哈维在书中提出了“心脏泵理论”,根据实验结果论述了血液循环,论证了血液在人体内是循环利用的。而此前占据统治地位的盖仑学说认为,人体具有3种灵魂,自然灵、生命灵、动物灵,分别位于肝脏、心脏、大脑。人进食之后,食物经过消化变成乳糜,经门静脉输入肝脏,形成血液并加入在那里产生的自然灵,再由静脉将充满自然灵和营养物质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其中一部分血液从肝脏流向右心,在心脏加热并加入心脏产生的生命灵,这部分血液进入动脉血中,并由动脉送至全身;一部分动脉血送向脑,在这里加入脑产生的动物灵,再由神经传送到全身—他认为神经与血管同样是中空的。盖仑的这种观点能够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神学观点相符,也是它能够作为权威理论历经1 500年而不动摇的重要原因。

哈维在伽利略的影响下,用物理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血液。基于科学实验的结论,推翻了传统医学中荒谬不实的论断。自哈维以后,对人体的生理研究步入科学轨道,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此基础上,18世纪病理学才得以建立,以后才有近代临床医学的开始。

总的来讲,医学科学化是伴随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起的。发展到今天,不过400余年,而它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建立与大发展还只是最近100年的事情。物理学、化学的发展,促使医师们以物理、化学的观点来解释人体的功能,并由此产生出一些新的医学流派,如医物理学派、医化学学派等。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进步使医学逐渐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这两个学科的建立,无疑是科学医学最重要的奠基。

正是基于科学原则和科学的研究技术,现代医学逐渐形成“打击病原体”“寻找病灶”“实验室医学”“药物有效成分分析”等特征。其中的“打击病原体”和“寻找病灶”作为现代医学的基本模式,至今没有本质变化。这一特征也正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最核心的区别。此前的古希腊医学传统认为:人的身体内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这些体液构成了人的体质,通过这些体液便有痛苦的感觉或享有健康。这些体液的比例、能量和体积配合得当,并且是充分地混合在一起时,人就有完全的健康。当某一体液过多或缺乏时,或某一体液单独处于身体一处,血液与其他体液不相配合时,人便感到疼痛。当一种体液离开其他体液而孤立时,不仅仅是它原来的地方要闹病,它所停留的地方也要闹病。”相应的治疗技术便是通过喝“热性药”“寒性药”,或者“热水浴”“冷水浴”等调整身体内4种体液的平衡。所有这些理论,则主要来自于人类生活的普遍经验和“天才的想像”,并没有客观的物质基础作为依据,更不用说严格的科学性了。科学性(或称为实证性),正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本质区别。

二、西医的诊疗模式

(一)寻找病灶的模式

随着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建立与发展,18世纪医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建立起来,就是病理解剖学。在解剖大量尸体的基础上,将解剖结果与正常器官的解剖结果相比较,解剖学家和外科医师开始系统地认识到器官异常。病理解剖就此建立起来。代表人物是莫干尼(Giovanni Battista.Morgagni,1682—1771),代表著作是《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

由于病理解剖学的发展,西方医学确立了“寻找病灶”的医学模式,得以摆脱“调整四体液平衡”的整体论模式。直到今天,西方医学的基本原理也还是找病灶。在此之前,医师面对患者的时候,通常是整体地判断患者的4种体液出现了怎样的失衡,然后利用一些手段笼统地调整平衡。例如患者腹痛、寒战,医师诊断患者体内有过多的冷、干性质的黑胆汁,于是给患者开处一些湿、热性质的药物,以此平衡黑胆汁。虽然腹痛、寒战的症状可能缘自人体很多器官的损害,如胃、十二指肠、盲肠、脾、胰等;而且疾病性质也有不同,如细菌感染、平滑肌痉挛等。但在古代医学模式下,医师还没有寻找准确病灶的观念和能力。确立“寻找病灶”的观念,这个变化是非常深刻的。

寻找病灶的医学模式,粗略讲可以将其比喻为人类社会的“户籍制度”,而医师在这里扮演的角色便是“警察”。西医在现代解剖学的基础上,伴以现代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发展,将人体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客观的确认和记录。小到血液中的每一种细胞,都有它自己的身份记录。如果我们将人体比作一个人类城市,那么组成身体的各种成分就像组成城市的人民一样,西医给每个人都建立了明确的户籍记录。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红细胞、白细胞、转氨酶),等等。警察局(也就是医学界)详细客观地记录着每个人叫什么名字、住在什么地方、负责什么工作、长什么样子等。一旦人体出现问题,警察(医师)便拿着户口簿挨家挨户检查户口,看看究竟谁家出了问题。并且,在正常户籍档案以外,警察局还有另一套档案,就是常见的坏蛋分子的黑名单,或者叫做通缉令。警察(医师)一手拿着户籍档案,一手拿着通缉令,挨户排查。一旦发现坏蛋分子出现,当场拿下;如果没有坏蛋分子,只是居民自己出了问题,比如张三不在自己家里呆着,反而住到了李四家里,搞得李四家里鸡犬不宁,那么就想办法把张三搞回去。这是一套点对点的,针对性极强的模式。

今天的患者去看西医,医师会开出大量的检查单、化验单。其中大部分化验与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病灶。医师要根据这些化验与检查结果判断究竟是体内哪一个器官组织出现了问题,究竟是胃、十二指肠、胆囊,还是别的什么。所以,当医师开出化验单的时候,不论是胃镜、心电图、X线,还是尿常规、便常规等,我们首先意识到,他正试图通过这些检查与化验,发现可疑的器官组织,同时排除正常的器官组织。普通患者容易出现对医学的盲目崇拜,将各种化验与检查看得神秘高深,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再尖端,再昂贵的仪器检查,其目的与作用仍不出最基本最朴素的几条,就是寻找病灶、辨别病原体。知道疾病发生在哪个器官(比如肠道),知道是什么病原体在捣乱(比如痢疾杆菌),这两条是西医诊断的最核心最主要的内容,一切治疗必须以此为基础。其他如增强免疫力等处方,通常都是附加的。

(二)打击病原体的模式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西医好比是警察,寻找病灶就像是追查罪犯的身份,以及追查罪犯的窝藏地点。诊断就是这个追查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已经查清了罪犯身份(比如痢疾杆菌),并且知道了他窝藏在什么地方(比如肠道),接下来就是对罪犯实施打击。仍以痢疾杆菌为例,打击的位置就在肠道,所使用的武器就是抗痢疾杆菌的抗生素。打击病原体,是西医治疗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模式。

虽然有些疾病看起来没有病原体需要打击,比如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但其思路与打击病原体是一致的。缺碘,于是补充碘质。这种点对点的对应在传统医学(尤其是传统内科)当中几乎不存在。传统医学基本上都是笼统地对人体进行调整,往往判断患者的病情就是整体偏寒还是偏热了,等等。即使进一步细分,也是笼统的人体组织,而在治疗方面,更不可能准确到特定物质的缺乏或过量。但是现代医学在通常情况下,则必须准确到单一物质列表,才能够有效实施治疗。缺碘就是缺碘,缺锌就是缺锌,如果检查结果含混笼统,往往意味着医师将束手无策。

另一方面,在准确清晰的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医师能否对病原体实施有效打击,还取决于医师是否掌握相对应的药物。比如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出医用青霉素之前,医师只能望洋兴叹。抗生素的发明,对于西医治疗学是划时代的进步。有人曾用玩笑的方式描述:“所谓医师,就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把抗生素卖给你的那个人。如果没有抗生素,大概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告诉你,你将怎样完蛋罢了。”时至今日,抗生素种类已经数不胜数,分类也是越来越细,针对性越来越强。比如支原体感染的肺炎,使用青霉素就无法获得疗效了,这种情况下就要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这就是点对点的打击模式,不同的抗生素打击不同的细菌,不同的免疫制剂打击不同的病毒,不同的微量元素对应不同的功能失调。

如果病原体已经查清,但对应的抗病药物还没有研发出来,医师则往往无可奈何。比如每年几度的流行感冒,还有非典型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多数病毒感染的疾病,因为西医目前没有足够的有效抗病毒药物,所以面对这些疾病,医师通常只能开处抗生素以预防合并细菌感染,有能力的再加一些抑制症状的药物(如感冒期间抑制流鼻涕的药物),同时做些生活起居方面的建议。对于核心的致病病原体,虽有所知也无可奈何。

所以,当西医治疗进程不如通常顺利的时候,我们应当意识到,有3个方面可能出现了错误,其一是误诊病灶,比如不是肠道问题却被诊断为肠道疾病;其二是误诊病原体,比如支原体肺炎误诊为细菌肺炎;其三是医师没有有效的抗病药物,比如某些病毒感染。这种时候,患者可以询问主管医师,是否存在这3个方面问题。另外,在这种时候可以考虑尝试其他医疗与西医结合使用。

三、中医的诊疗模式

(一)模拟和比喻

中医对于人的认识和解说虽然与解剖相关,但不是严格基于解剖的认识与阐发。这是中医和西医之间极其关键的区别。中医的人体观毋宁说是一种糅合“人体功能”与“解剖机体”的宏观模拟。正是因此,中医特有的概念在诊疗中发挥着极端重要的作用,但却始终无法与现代医学接轨,因为这些概念是一些模拟或比喻,不是科学所认可的能够在实验室分离出来的客观物质。例如“阴阳”“气”“经络”“火”等。将一具人体放在实验室里进行解剖,能够解剖出“火”么?

中医理论中类似“火”的概念还有很多,比如“水”“气”等。我们仍以火为例。中医有命门之火、心火、肝火等很多说法,究其根本,是对于肾、心、肝等人体系统的功能比喻。所谓肝火,意味着“肝脏”(中医的肝脏系统)发生了某些变化,而这种变化体现在临床症状上,具有类似火的特征,比如燥热、口渴、上腾(倾向于影响人体上部的器官,如头、口、舌)等。中医的这些概念自成体系,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著名医家任应秋曾在论述中医阴阳学说时称其为“天才的想像”。这些概念及其理论应当说是解释意义的,而非实证意义的。中医临床在几千年中累计下来错综复杂而数量庞大的临床经验,所谓解释意义的,也就是通过这种模拟与比喻,将庞杂的临床经验整理归纳,成为一套关联有序的理论体系。因此,衡量这种理论体系是否合理的标准,是检验此后的临床治疗中,这套理论体系能否恰当地指导具体疾病的治疗,收到与以往相当的临床疗效。如果生搬硬套地用实验室科学的方法原则来考较这种解释意义的理论体系,然后判定中医是伪科学,应当说这是个误区。

中医以外,如心理学、经济学等,也都包含大量的解释意义的理论体系,另外在许多自然科学领域,如科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研究的众多课题也是从理论假说发端,这些理论假说同样是解释意义的,源自朴素经验与天才的想像。解释意义的理论体系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普遍大量存在,并且必不可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用科学原则与方法对这些理论体系进行考量,目的在于揭示其合理的价值所在,而不是满怀敌意的审判。消除这个误区,而后了解中医理论作为解释意义的一个医学体系的价值所在,才有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选择、运用中医。

模拟和比喻,这是中医理论的一个根本性质,不同于西医的实证性质。除了阴阳五行之外,中医理论中普遍存在类似的解释意义的概念与理论,如经络、脏腑、脉象、表里、气血、虚实、六淫等,还有中药学的性味归经、方剂学的君臣佐使、针灸学的补泻手法等。

(二)围绕临床构建理论

一个基于普遍经验,并且以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体系,临床实践自然是它的核心。中医的理论虽然充满抽象概念,但其形成过程则主要是围绕临床经验的架构过程,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无端想像。联系临床治疗技术和临床症状,基本上能够明了全部抽象概念的朴素含义。中医的“火”虽然抽象,但不是佛教的三昧真火,而是具有类似火的特性的一组症状,如燥热、口渴、上腾等。在治疗方面则意味着通过治疗手段使患者出现类似变化,如感到暖意、不再发冷、身体拘急转为舒缓等。中药的性味归经、方剂的配伍特性和针灸手法等,也是通过这一过程归纳得出的。

中医与西医不同,后者的很多理论可以脱离临床,在实验室里面解释。而中医理论,几乎全部与临床紧密对应,一旦脱离临床孤立地审视中医理论,难免如坠雾中,满目荒唐。认识中医的这个特征,无论对患者还是医疗工作者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唯其如此,患者和医师之间才能建立起基于客观的信任。进而,双方才可能进行有效沟通。简单讲,比如医师对患者说“胆经有火”,意味着患者出现了一组足少阳胆经的热性症状。其中足少阳胆经并不特指胆囊,也不特指身体中存在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经过胆囊巡行体侧的脉管”,而是指沿着中医所归纳的这条被称为胆经的身体路线,出现了一系列症状。“有火”则意味着症状性质是偏热的。

如果患者质问医师身体内没有胆经,或者怀疑医师所说的“有火”太江湖气,那么后面的治疗就不容易配合了。类似还有“肝木克脾土”等,对术语的误解容易导致隔阂。而对于医师来讲,当今临床工作的中医医师,几乎都是建国后在小学、中学阶段接受科学教育,大学则接受中西医两方面教育,然后进入医师职业的。成为医师后,由于遵循西医的医院制度,往往导致门诊经验积累缓慢。如果不能恰当地运用科学语言和临床经验向患者解释中医术语,也就难免造成误会,甚至影响自己对中医的信任。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临床经验较少,却常年在实验室里做科研的医师。总而言之,临床是中医的核心。

(三)整体论

“整体论”或“整体医学”这个名词是一个流行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太多人在使用,但却少见对它朴素严肃地解释。整体论这个名词,在很多情况下更重要的倒是带给使用者感情上的优越感。所以,在这里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中医是整体医学,但不意味着它比所谓“机械论的生物医学”高明。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一个举例开始,就是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是人们常常遇到的问题。从熟悉的环境迁居到异地,不久便出现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如失眠、疲乏、食欲减退、胃肠反应、咽喉肿痛、流涕、皮疹等。这些症状涉及机体许多方面,无法明确单一致病因素,既不是特定的细菌感染,也不是特定的生理系统功能衰退。按照西医的点对点的模式进行诊断治疗,结果往往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人到达一个新的环境暂时不能适应。

水土不服,简单讲有两方面需要适应。一个是微生物环境。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微生物无处不在,百十种细菌、真菌、病毒等无时无刻不在身边生存繁衍。我们在自己家中能够安然无恙,并不因为自己的家里比别人家干净,而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里的微生物种类与分布,身体与环境达成和谐。一旦突然来到其他环境,原来较少的细菌,在这里变成了大多数,原来占多数的细菌,在新环境里却分布很少,机体难免产生反应。

另一个需要适应的是物理环境,如温度、湿度、日照时间等。我们的机体已经适应了自己家的各种条件,突然来到新环境,温度和湿度变了,就容易产生皮疹。时区变了或日照条件变了,生物钟就会失调,于是失眠、疲乏等症状也出现了。

简单讲,水土不服就是上面这种情况。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很难明确具体的病灶,也不容易明确打击病原体。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一个很重要而且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整自己的“内环境”,促进身体对外环境的适应过程。人体内存在类似自然环境的内环境,这个观点在中医与西医是达成共识的。人体存在自愈能力,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本能,也是中医西医达成共识的。而内环境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涉及整个人体。调整内环境广泛涉及机体的不同组织器官,也不像使用抗生素治疗痢疾那样精确。至于人体的自愈能力,涉及极其复杂的生理变化,无法进行器官与组织定位,目前也无法明确其过程,只能笼统判断整体的趋势。简单讲,这就是整体论的基础。

中医根据自己的理论判断患者的“寒热燥湿”,虽然也使用“心肾脾肝”等概念,但这些病灶定位无法与实际的人体结构进行对应,通常是代表患者的身体呈现出某种特征的系列症状,比如被称为“心火盛”的系列症状,不同于西医将病灶定位在心脏。相应地,一付煎剂喝下去,有效成分是什么物质,不明确;药物作用在心脏还是脾脏,打击了痢疾杆菌还是补充了体内锌元素,也不明确。这种药物的作用是使患者整体呈现出一种调整趋势,比如从热变凉或者从燥变湿等。所以,中医的诊断大多是对人体整体的“寒热燥湿”等情况进行判断,中医的治疗大多是干预人体整体的“寒热燥湿”等变化趋势。

医师能够对人体进行这种干预,并且对疗效比较有把握,得益于数千年医学经验的积累与传承。也就是,医师可以预判疗效,知道当人体出现某些特征性的系列症状时,可以使用哪些药物,用药之后能够获得怎样的疗效,但不清楚体内各个组织器官是怎样的调整过程。就像我们用火烤干衣服,根据经验我们知道用热气能够将湿衣服烤干,但具体到气体分子受热之后如何运动,衣服上的水分子是怎样失去的,却不清楚。

四、看西医还是看中医

(一)消除误区

“看不看中医”,这个问题有点像“看不看心理医师”。心理学与中医学,都是有其临床效果与历史认可,但严格划分却不属于科学。二者有时候被归于“后科学”,有时候被归于“伪科学”,有时候被归于“超科学”,种种名目莫辨是非。对于中医,钱学森曾道:“中医理论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却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这个论点比较中肯,不但客观地反映了中医不是科学的性质,又避免了科学沙文主义将中医看作江湖骗术的偏激。另外,科学也在发展,以科学为根本原则的现代医学同样在发展,其中一项便是将非科学的医疗实践(比如很多心理治疗术)纳入到医学范畴。不清楚的加以研究,暂时研究不清楚但又确实有临床效果的,在临床中继续使用。既然对心理学(比如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论、泛性论与相应的治疗技术等)能够积极容纳,为什么对中医却不能客观接受呢?

就现代医学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而言,有些东西是说不清楚的,或者至少目前还说不清楚,有待于科学继续发展;有些东西,虽然科学已经有所结论,但目前的医学却没有较好的治疗技术;另有些东西,虽然科学已有确切论证,医学也有了相应的治疗手段,但副作用与昂贵医疗费等问题比较突出。作为学术研究,当然科学更令人信服,但对于普通患者而言,生命只有一次,病痛是不容回避的,方便经济是必须考虑的。在这种时候,我们要不要相信经验,相信还没有被科学揭示原理,但是经历了人类社会千万年历史所积累的一些医疗经验呢?

实际上“中医与西医非此即彼”是一个观念误区,这种误区的形成与科学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真理”的观念有关。类似的绝对化观念在人类历史中并不鲜见,科学之前,巫术、宗教、政治权威、朴素经验等都曾被人们当作绝对真理看待过。实际上,西医与中医都建立于朴素的客观经验之上,虽然理论不同,但在症状采集和治疗技术的客观性方面并没有绝对的矛盾,基本上二者都没有唯心主义或其他神秘主义的成分。绝大多数情况,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要从患者的临床症状入手,不同的是西医通过科学理论和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而中医则通过经验理论与传统技术进行诊断与治疗。二者各成体系,各有短长,如果说区别,绝不是真理与谎言的区别,而只是模糊与清晰、粗与精的“量化”的区别。类似郭沫若所说“国医治好的病,反正都是自己会好的病”,产生于“破除传统,愤而革命”的历史背景之下,现在看来则过于激愤了。

反过来,有些人则力挺国粹,凡自西方而来的东西全都满怀敌意地看待,在这种情绪的助益下,又造成了另一些误区,如“中医是整体医学,比西医高超”“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药副作用大,中药没有副作用”等。

总而言之,不论“挺中医灭西医”还是“挺西医灭中医”,都是不恰当的。对患者而言,实际的临床效果才是真理,究竟是实验室研发的诊疗技术还是千年传承的经验,二者之间通常没有绝对的取舍。恰当的做法,应该是适当了解中西医的不同,根据自己的病情与需要,各取其长,互补其短。

(二)各有短长

1.如何选择西医 西医的诊疗模式我们已经简要论述过,它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模式是“寻找病灶,打击病原体”。与之相应的也就产生了另外一些特征,比如精确的量化标准,包括白细胞计数、离子水平定量分析等;还有精确的病灶定位,如CT扫描、胃镜等检查;治疗方面最大的特征则是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等。这些特性有其长处,但也不可避免地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在这里就几个常见问题作一简要提示,希望有助于患者在寻求西医治疗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医师意图,更好地配合治疗或及时作出西医以外的补充选择。

(1)抗生素治疗是优势:抗生素无疑是西医最有价值的发明之一,对于临床常见的绝大多数已探明的细菌感染,抗生素的疗效不容置疑。虽然抗生素滥用已经引起比较严重的细菌耐药和微生物环境破坏的副作用,但就目前看来,在细菌变异与抗生素产品升级的竞赛中,抗生素仍旧保持着些微的领先态势。正是因为抗生素的发明,促成了人类主要死亡原因的转变。近半个世纪以来,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谱为心脑血管疾病,而在此前的几千年中,主要致死疾病却是传染病和婴儿死亡,大约相当于传统所称的“发热性疾病”。人的平均寿命在很多国家地区能够从30岁左右增至今天的70岁左右,也与抗生素的发明有必然关系。

人体一旦发生疾病,除去主要的病灶变化之外,人体的整个内环境都会受到影响,通常的显著变化就是抵抗力下降。即使最单纯直观的小腿骨折,也会引起全身的连锁反应。所以,即使最初获得的不是细菌感染疾病,但在生病之后,患者也会变得比正常人更容易遭受细菌感染,恰当运用抗生素是很有价值的。

因此,对于外伤、感染性疾病等,应当肯定西医的价值,而且首选西医,及时就医。此外,对于其他的病灶相对单纯的疾病、有明确诱因的疾病、适用外科或介入治疗等手段的疾病等,西医通常也有绝对优势。

另外有些疾病,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流感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感染等,即使西医目前没有足够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手段大多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针对高血压症状运用降压药,针对高血糖症状运用降糖药,感冒期间运用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等。如果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忽视西医,对患者是不利的。我们举例的4种疾病当中,前两种是多病灶慢性病,但主要症状的病灶比较明确;后两种是病毒感染,西医的抗病毒疗效不够理想,但这些疾病易合并感染。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必须结合西医同时进行(流感患者虽不是必须运用抗生素,但也应重视合并感染问题,尤其当流感大发作时)。

(2)西医诊断的价值: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医院看作“药店”,以为“看病=买药”,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虽然挂号费较少而药物昂贵,但实际上医师的诊断同样有价值,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诊断比治疗更有价值。

诊断至少在两个方面有其重要作用,一个是指导医师用药,也就是明确病灶位置和病原体;另一个是排除疑似疾病,避免误诊。

从第一个方面讲,医师经过诊断就可以明确后续的治疗方案。诊断之后,通常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确了诊断,而且医师掌握相应的治疗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医师可以负责地向患者解释治疗进程和预估治疗效果;另一种情况是明确了诊断,但是医学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技术,或者就诊医院的设备条件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医师可以负责地建议患者考虑西医以外的治疗,或者建议患者转院治疗。

从第二个方面讲,医师经过诊断虽然不能明确疾病是什么,但是可以明确不是什么。比如神经官能症感觉心脏不适,虽然医师无法明确病灶病性,但可以负责任地向患者确认不是心脏病。在这个基础上,患者就可以考虑心脏病以外的治疗,即使西医没有相应的治疗手段,但是患者可以放心地接受西医以外的治疗或者保健,而不必担心延误了重大疾病。

总之,西医诊断是有重要价值的,患者朋友应当重视。这种诊断价值的体现,通常就在于明确自己的疾病是什么、不是什么、有没有好的治疗手段(如果有,需要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没有,医师是否建议接受其他疗法)等。因此,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师的诊断,而同时不要忘了在诊断之后就以上问题咨询医师,先不必忙着买药。

(3)多病灶和慢性病:点对点的治疗是西医优势所在,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治疗是其代表。但这种点对点的治疗模式,对于很多慢性病和其他多病灶的疾病却不够理想,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干燥综合征等。类似疾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身性的症候群,诱因通常不明确,相关研究只能提示可能与某些诱因有关,病理过程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并且往往是进行性的。

西医对于这些疾病的复杂因素与多病灶难以逐个界清全面控制,因此难以运用全面有效的治疗。比如原发性高血压,西医临床的主要手段是降压治疗,但高血压所引起的多系统多脏器的进行性病变,西医则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建议患者改良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疾病所引起的繁杂多变的躯体症状,比如头晕、头痛、耳鸣、腰膝酸软、睡眠障碍、视力模糊、夜尿多等,西医也难以确定一揽子解决计划。而这些繁杂多变的症状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却是现实的。

综上所述,对于许多慢性病和其他多病灶疾病,西医显现了自身的不足。对于某些慢性病的重点症状的调控,西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疾病进程的总体而言,则缺乏明确诊断与全面控制能力。因此,在这些方面,应当考虑西医与其他医疗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地依赖西医治疗。

(4)功能紊乱与保健:这里所指的主要是无法确认病灶或者没有明确诱因的躯体和精神症状,比如功能性便秘、某些神经症、失眠健忘、某些精神疾病等。其中有些疾病在西医中没有明确的病种可以诊断;有些虽然可以诊断,但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有些虽然可以诊断,也具有治疗手段,但药物副作用比较严重,如失眠症、抑郁症等;有些可以对症治疗,比如使用甘油(开塞露)通便,但不能治本;还有一些可以进行有效治疗,但是价格昂贵或患者耐受差,比如失眠症的某些时间疗法等。

无明显诱因的躯体和精神症状,其发生发展机制大多不明确。从某种角度讲,也可以认为这些不是疾病,而是健康状态的波动或者生理功能的自然退化。前者如倒夜班睡眠障碍、高血脂,还有许多被称为“亚健康状态”的症状等,后者如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食欲减退、习惯性腹胀、腰膝酸软等。如果不从疾病角度,而是从健康状态的角度来考察,显然保健功能不是西医临床的特长。对于类似情况,在临床上存在医患之间的观念差别,有时候甚至造成矛盾。医师有时会认为患者大惊小怪,“没病找病”,而患者本人被这些症状折磨得痛苦不堪,很难接受自己没有生病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最好能够尝试西医以外的医疗。有一个观念需要澄清,就是现代医学不代表人类医疗的全部,也不代表绝对真理。所以,在西医的疾病谱中无法诊断或治疗的内容,很可能在其他医疗范畴内是明确的病证,并且具有系统的理论与治疗技术,比如心理学、中医学。

2.如何选择中医 关于中医理论、中医临床的书籍很多,近几年关于“中医文化”的作品也骤然多起来,其中有不少时髦说辞,有些比较合理,有些比较牵强,但总的看来多数作品容易使普通患者或者缺少中医经验的爱好者越读越糊涂。诸如“天人相应科学观”“系统论”“超科学的时间医学”“宇宙医学”“全息医学”等名词,虽然各有自己的道理,但对于普通患者来讲,可能还是简单朴素的解释更加实用,也不致令中医神秘化,增加更多的迷惑。而且,中医本身就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朴素的医疗体系,基本上与神秘主义无关。

(1)整体论的价值:整体论是传统医学的普遍特征,不仅中医,而且包括古希腊医学、古埃及医学、古印度医学等传统医学,基本上都是整体论的。笼统地讲整体医学比生物医学高超,这不合理。但是反过来,认为整体论是被历史遗弃的落后学术,也不合理。何况整体论作为一种思维与实践模式,普遍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科学、政治、经济、心理学等都存在整体论,而且一直以来作为重要内容发挥着作用。

简单讲,整体论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它的优势与短处,通过了解这几个特征,希望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恰当选择运用中医。

首先是整体论的短处,主要就是不够精确。此前我们已经讲过,中医是对人体整体状态的一个笼统判断,比如是“热”还是“寒”,或者“湿”还是“燥”等;中医运用的很多术语容易使人误解为西医解剖学的内容,比如“心”“肝”“肺”等,但在实际上这些不是客观的人体解剖,而是对人体某些功能体系的模拟和比喻,是解释意义的概念。这些特点,导致中医的整体论只能保持在相对宏观的水平,它的最精细的诊断与治疗,(内科)通常也只能达到“功能系统”的精细程度。比如被称为“脾”的系统,不是客观单纯的解剖学的脾脏,而是将西医的胃功能、肠道功能、部分肾功能等归纳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概念。中医对这个“脾”进行治疗,意味着对一个复杂系统进行调理,但具体是在调理解剖学所称的胃、肠,还是肾,却不能准确定位。因此,中医的整体论必然是笼统的、模糊的,无论诊断还是治疗都不能达到解剖学定位一个脏器的水平。所以,对于大多数病灶相对单纯或病原体单纯清晰的疾病,中医没有优势。比如心脏病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西医的定位定性都精确到了比心脏更细化的水平,治疗手段也直接有效(如手术治疗);支原体肺炎,西医对病原体的判断已经细化到不同微生物的不同种类,相应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治疗,几小时后就可以控制病原体。类似这些疾病,显然不是中医的优势所在。

但是接下来也要说明整体论的优势。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伤口缝合用的肠线固然比绷带精细,但在骨折石膏固定时显然不能用线,还是要用宽宽的绷带。整体论的基本特点是笼统、模糊,而这些特征应用在另外一些方面,就不是缺点而显出优势了。比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表现出发热症状,西医诊断没有明确诱因,既不是感染也不是中枢功能受损,如果单纯退热(使用中枢作用药物对症治疗),恐怕延误病情;如果不使用单纯的中枢作用药物退热,也没有明确的病灶和病原体可以处理。这种时候,整体论就显出了优势。在中医看来,患者的发热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医通过外在表现,有一套理论对此进行分析判断,并且有相应的治疗手段(如煎剂)。中医所使用的煎剂不是单纯退热,而是在退热的同时对机体整体显现出的功能紊乱进行干预,或者说通过整体干预起到退热作用。

整体论的价值是什么呢?我们作一个简单的比喻。春天天气回暖,麦苗开始生长,这时候就需要灌溉。开闸放水,一下就是浇灌几十亩地。至于几十亩地当中哪几棵麦苗长得快,哪几棵麦苗还没开始长,哪几棵缺水,哪几棵目前还不缺水,这些是不必考虑的,而且通常也无法检查清楚。所以,这种判断就是根据天气变化和耕种经验进行整体判断,这种灌溉方式也是整体干预。

中医治疗对人体进行整体干预,干预之后可以整体判断疾病的变化趋势,但具体到体内白细胞怎样变化,体内各种微生物怎样变化等,中医没有这样的概念。有人因此认为中医的治疗过程是促进机体自愈能力的发挥,这种观点虽不全面,但有一定道理。整体论的治疗,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可能发挥着作用。

①整体影响内环境:内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体内各种微生物的变化,比如体内酸碱度的变化,就会导致对酸碱环境敏感的细菌繁殖加速或者大量死亡。

②促进机体自愈能力的发挥:内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机体相关生理功能的活跃或者变弱,这种变化一方面调整了失调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也可能促进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作用。中医除了影响内环境,还有些治疗技术是对机体直接加以刺激,比如针灸治疗。针刺治疗一方面是对机体直接进行刺激,引起机体反应,另一方面可能也在影响内环境,或者更直接地促进了某些生理功能的活跃性,比如免疫增强等。

③直接对病原体进行打击:最明确的例子应该是某些中药的作用。有些中药经过化学分析,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其有效成分,比如鸡内金的抗疟疾成分。关于这些治疗,应当说其中有效成分对病原体的直接打击作用,或者有效成分对体内具体器官功能的刺激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中医治疗,并不全是通过整体干预实现的,但如果据此就判断中医所有治疗都是“误打误撞,碰见了有效成分”,这也是不合理的。比如针灸治疗在人体引起的经络循行效应,已经科学实验所证实,并且排除了与神经、血管的必然联系。因此,以上3个方面可能是在中医治疗中同时存在,甚至同时发挥作用的。

(2)治疗胜过诊断:中医诊断更重要的是联系临床症状与治疗的桥梁,是医师所使用的工具,就像木匠使用凿子。买家具的人不必知道木匠使用哪种凿子,买家只管买到称心家具就好了。对于看中医的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是更加重要的。中医的诊断,对普通患者而言显然没有西医诊断更有价值。西医诊断“心脏室间隔缺损”,患者可以明确知道自己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医诊断“心阳虚”,患者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仍旧似是而非。

西医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美国著名医学家托马斯曾经认为诊断比治疗更有价值。在他行医的20世纪中期和之前,很多疾病已经明确了生理病理变化,能够对患者解释清楚,但却没有治疗手段。托马斯因此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医师的实际工作只是告诉患者你的身体发生了什么,然后开一点安慰剂,让患者回家自愈或者等死。但从患者的角度,生病之后能够确切地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的特点,我们此前已经讲过,是围绕临床构建理论,是比喻与模拟。因此,它的理论解释从人体的客观结构与功能来衡量,不可能准确清晰。我们将中医诊断比喻为木匠的凿子,就意味着这种诊断对于指导医师进行治疗至关重要,如同木匠做家具离不开凿子一样,但对于患者而言,却价值不大。如果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缘由非常关注,希望能够尽量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什么。那么,应当寻求西医诊断。即使西医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但从疾病诊断和客观解释方面,西医诊断对患者的心理预期无疑更有价值。

(3)多病灶和慢性病:关于整体论在多病灶和慢性病方面的优势,在此前的章节已经涉及,这里不再做详细地介绍。我们只在这里作一个简单的比喻,帮助读者理解整体模式的作用。

单纯病灶疾病可以简单比喻为通缉犯藏匿。警察根据线索在可疑地区进行搜捕排查,最终将这个通缉犯抓捕归案,这就是点对点地精确打击。但多病灶疾病和很多慢性病,不是通缉犯藏匿,而是散见多发的治安事件。没有明确的嫌疑人,根据经验判断即使判定嫌疑人也是数量众多,无法安排警力控制,比如某些地区的打架斗殴事件,散见多发,严重时候甚至造成重大伤害,但却难以进行警力控制。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警务系统发明了一个有趣而有效的防治模式,就是“群众联防模式”。

2008年奥运会期间,亚运村地区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各个街道社区每天都有好多老人们着红袖箍,坐在院子里和街道上聊天晒太阳,或者带着红袖箍忙着自己的家务事,买肉买菜都不耽误。试想,如果出现犯罪人员(通常是青壮年男性),老人们谁也对付不了。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处处警备的环境状态,非常有效地遏制了犯罪的发生,尤其是散见多发的治安事件。

整体干预,考察其具体环节,显得力量薄弱,但就整体效应而言,往往是非常实用的。尤其针对目标不明确和散见多发的情况。

(4)功能紊乱与保健: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很多生理系统在青年期之后就会逐渐发生功能衰退,另外如改变生活环境、天气变化、情绪变化、饮食刺激、药物副作用等也会引起功能紊乱。常见的功能紊乱如老年习惯性便秘、水土不服、夏季头重头晕、焦虑导致食欲不振、某些食物引起腹胀、抗生素治疗后严重腹泻等。类似的功能性障碍在生活中很多见,通常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在中老年人、久坐办公室的人群中尤其常见。

中医对于类似的病证绝大多数都有成熟的理论与治疗技术,并且疗效很好。其中有些是针对临床病变的治疗,比如夏季常用药物藿香正气,治疗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春秋咽干常用的川贝枇杷露等;另有些是针对特殊身体状况而设的保健措施,如女性经期所用的益母草颗粒,老年人常用的麻仁润肠丸,调理消化功能的保和丸,老年和体弱者常用的六味地黄丸等。类似的诊疗在疾病治疗的同时,还有一定的保健意义。对于特殊体质、特定年龄段的人群和需要长期维护调理的慢性病患者而言,保健与疾病治疗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线。“对病治疗”的西医在这时候便相对不能得心应手。独立的疾病观念是现代医学的一个主要特征,篇幅所限,我们不能进行介绍了。独立的疾病观念促成了西医的基本诊疗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因为观念自身的特性,使西医诊疗具有相应的缺陷。对于功能性障碍的治疗不够有力,对于保健意义相对忽视,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两条。而在这些方面,中医的“对证治疗”则显出它的优势来。

第二节 中医的人体观与诊疗技术

一、脏腑体系 

(一)藏象学说概要

“藏象”一词,始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可以从外部察知的现象、征象。所谓“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功能现象。显然,这是一个功能模拟的体系。这个学说,被称为“藏象学说”或“脏腑学说”。按照脏腑不同的功能,这个体系被基本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3类。

1.五脏 肝、心、脾、肺、肾。

2.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3.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腑学说中最主要的是五脏和六腑。脏腑与阴阳、五行等配合,模拟出一个功能性的人体,而不是解剖学的人体结构。对于一个中医医师而言,告诉他某个患者“心脏冠状动脉硬化”,他无法进行治疗。而告诉他患者“心阳亢盛”,他便能够选择特定的药物“调心阳,补肾水,使肾水上济于心,平抑心阳”。

互为表里的脏腑之间,关系最为密切,病机与治疗均有很强的连带作用,其中肝和胆、心和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六腑之中的三焦,另成一说,并有三焦辨证的理论,本书不再介绍。

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联,可以利用进行治疗,如通过“泻肝”的方法进行“补脾”。“泻肝补脾”是因为在五行属性上,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意味着肝抑脾,使脾功能失调,所以削弱肝气,就可以帮助缓解脾气。五行属性同时还与季节相关,也可以在具体治疗中加以应用。如春季着重于从肝胆入手,仲夏(长夏)着重从脾胃入手,无论诊断与治疗,都有特殊的功效。

五行相生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生”的意思是助长,如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意味着调理脾功能则有助于肺病的恢复;克”的意思是压抑,如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意味着肝的强化容易导致脾功能被压抑。

脏腑学说的内容很复杂,我们不再详细介绍。总的来讲,脏腑学说是中医体系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任何疾病因子都必须通过脏腑系统发生作用,或者可以理解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于脏腑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而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则是脏腑系统生理功能失调的表现与反应。辨证是中医临床的核心,几乎一切诊断与治疗都是围绕辨证进行的,这被称为“辨证论治”。尽管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种种不同,但除八纲辨证之外,其余都属于脏腑系统的范畴,也就是都以脏腑学说为基础。八纲辨证是对病证性质的抽象归纳,我们将在后面进行介绍。

(二)五脏功能简述

1.肝—胆—木 肝主疏泄,主藏血。特性是升、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故而情绪致病和头部病痛多与肝有关,或者从肝治疗最便;风证(表现为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耳鸣、易怒等)也多与肝的关系密切,中医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脏腑匹配中,肝与胆互为表里。二者关系最为密切,病机与治疗均有很强的连带作用。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故而春季发病多与肝气相关,抑或春季发病,通过调理肝气对治疗更加奏效。

2.心—小肠—火 心的特性主要反映在心为阳脏,主一身之阳气,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通应,故《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为“阳中之太阳”。脏腑匹配中,心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与小肠构成表里关系。概括起来,心脏的功能为具有旺盛的阳气、主持全身血脉、主神明。故而神志昏愦、失眠多梦或发为癫狂的病证,多与心相关。

3.脾—胃—土 脾主运化,主升举和主统血,其中以运化为核心。特性是喜燥恶湿,脾气以上升为主。脾和胃以膜相连,同属消化的主要脏器,故常脾胃并称。人体所需营养均赖脾之化生,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又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以脾气、脾阳所发挥的作用为主,脾阴次之。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之气。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消化病证、血虚证、水湿不化和中气下陷诸证,多与脾相关。

4.肺—大肠—金 肺主气,主呼吸通腠理,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五行属金,为清肃之脏,喜润而恶燥,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故而咳喘痰唾等呼吸病证、外感风寒、春秋伤燥(北方春秋季节天气干燥)等多数从肺论治。

5.肾—膀胱—水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藏有先天之精,为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是脏腑阴阳之根,故称为“先天之本”。肾阴亦有“真水”“元阴”之称;肾阳亦有“元阳”“命门火”之称。五行属水,为阴中之太阴(或阴中之阴),有闭藏的特征,通于冬气。通过经脉的络属而与膀胱构成表里关系。简要概括,肾的功能主生殖发育、生髓主骨。故而先天不足、不育不孕、年老体衰、腰膝软弱等病证与肾相关。另外,因为肾主元阴元阳,为一身之根本,所以阳气虚衰和阴精不足等证,多可从肾论治。

二、经络体系

(一)十二正经

经络体系是中医对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模拟体系。经络体系内容复杂,但最核心的有十二条经脉。这十二条经脉是经络体系的主架构,被称为“十二正经”。十二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脏腑、阴阳3部分组成。手足,表示经脉分布在上肢还是下肢,手经表示这条经脉在体外的循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阴阳则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其中又包含阴气与阳气的多寡的含义。阴气最盛者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者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十二经以外还有两条经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别是任脉和督脉。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总称十四经。关于任、督二脉,本书不再详论。

利用经络进行诊断与治疗时,医师都要关注某条经脉归属于哪个脏腑,它的循行路线经过身体的哪些部位等。经络体系与脏腑体系存在广泛深入的交叉与重合,因此在临床不可割裂看待。经络学说在中医临床中最显著的应用,应该说是针灸治疗。而针灸治疗中,经络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更加直观,那就是腧穴。

(二)腧穴

腧穴是经络体系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素问·气府论》将腧穴定义为脉气所发者”,如“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说明腧穴所在部位和经络循行分布的关系,以及功能联系。

在腧穴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不断深入,依据其分布特点,主治规律以及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等,人为地将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3大类。

经穴的主治与所属经脉的循行分布关系密切,既能治疗经脉在体表循行部位的病症,也能治疗经脉所连属的内在脏腑病症,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经穴的部位均在其所属的经络线路上。在临床和教学当中,经络绘制的方法通常便是将每个经穴的具体点位找到,然后画一根线将这些穴位串联在一起,这条线便是这条经脉的外部循行的准确位置了。

凡有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的经验有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有奇异和奇特的意思。奇异是指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大多数不在十四经脉循行线上;奇特是指一些奇穴对某些病症有奇特的疗效,如百劳穴治疗瘰疬、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等。

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凡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激的部位,统称为“阿是穴”。通俗的说法是“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在体表的一些地方进行按压。当按到某个地方时,患者因疼痛不禁喊出声音来,这就是阿是穴。患者对医师说:‘啊,真疼,就是这个地方。’”

腧穴在某些方面就像中药,各自有其特性与主治病症。我们以肺经的穴位“列缺”为例,简单作个了解。

列  缺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

【取法】

(1)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处是穴。

(2)立掌,把拇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头项强痛,咽喉肿,口眼斜,齿痛。

(2)肺病:咳嗽,气喘,咳血。

(3)前阴病:尿血,小便热,阴茎痛。

(4)经脉病:手腕无力。

三、辨证论治

(一)概述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思维阶段。辨证的任务是分析疾病,论治则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1.辨证 辨证的“证”字不同于症状的“症”字,这是极其关键的区别。头痛、手麻木、腰酸、胃胀、舌苔发黄等,这些都是症状。如果一个人生病了,通常会有非常多的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例如感冒时,鼻塞、流涕、发热、身体关节酸痛、头痛、头昏等症状一下子都冒了出来。根据这些症状怎么治疗呢?最简单的思路是针对各种症状找到相应的药物,比如治疗鼻塞的药物、治疗流涕的药物、治疗发热的药物、止痛的药物,找到这些药物之后,混在一起都吃下去。结果呢?可想而知。不但药物的数量很大,吃起来非常难受。而且不会得到好效果。感冒依然如故,甚至因为服药而变得更加严重或者引发其他疾病。所以,对“症”治疗是不行的,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惹麻烦。通常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便是对这种简单思路的形象描绘。

辨证的目的就是把复杂的症状归纳起来,找出它们的联系,将这些症状归入中医对人体的某个模拟体系当中,如经络体系,或脏腑体系等。中医辨证有很多学说,如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简单理解,各个学说的不同之处就是根据各自对人体功能系统的不同划分,将患者复杂的临床症状找出内在联系,然后归入自己划分的功能体系中。如脏腑辨证,就是将症状归纳判断,确定是属于脏腑学说的“心系”功能紊乱,还是“肝系”功能紊乱等。

例如,患者出现牙痛、颈肿、目黄、口干、便秘等症状,如果针对每一个症状进行点对点的治疗,不但非常麻烦,而且很难奏效。但将这些症状综合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症状统一归于“手阳明大肠经证”。也就是,这些症状的出现,说明是手阳明大肠经出了问题,或者说,调理手阳明大肠经正对应这一类症候群。所以,医师对于这位患者的诊断便是“手阳明大肠经证”。在治疗时,只需对手阳明大肠经进行针灸治疗就可以了。

再如,患者出现少腹胀痛、胸闷、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从部位上看,可以说全身都有问题,倘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病可就麻烦了。但是经过辨证审度,便可确定这些症状归于脏腑体系的肝。诊断为“肝气郁结证”。治疗则选用恰当方药疏理肝气。

简要如上,这便是中医的辨证。从始至终,诊断过程主要围绕着“判断各种症状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归纳入某经或某脏”等。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判断其寒热、虚实等性质,例如“阳明经热证”或“脾胃虚寒证”等。

2.论治 论治是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治疗手段,审度恰当的处方内容。人们常说某位医家“用针如神”,或说“药到病除”,这些都是对于优秀医家的称赞之词,而这些称赞恰恰总是针对治疗技术而发的。医师的治疗技术,基本上便是我们所说的“论治”部分。论治过程中会遇到的难点通常有以下几种。(以中药方剂为例)

第一个,可用的中药种类有几十上百种,究竟怎样选择,怎样配方,在经典方剂的基础上怎样根据具体证候症状的特点进行方药加减。

第二个,具体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会像我们举例时所说的那样简单。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患有此种疾病的同时,通常伴有两种甚至更多的其他疾病。这些情况导致症状极其复杂,辨证之后会发现符合两种甚至更多的证型。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判定主次,考虑能否将几种证型的治疗通过一个方剂或比较少的方药来完成,等等。

(二)八纲辨证与六淫致病

此前我们已经讲到,脏腑学说是八纲辨证以外所有辨证体系的基础。脏腑学说的核心作用就在于将复杂的临床症状归纳入人体的五脏系统,无论多么复杂多变的症状,都可以划分为五类,分别归入肝、心、脾、肺、肾5个系统中,这是中医对病灶(或者说治疗的入手点)的定位。概要而论,发生在人体的疾病(或者说人体功能发生的紊乱),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发生部位,脏腑学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另一个是病证性质,八纲辨证与“六淫说”所对应的便是这个方面。八纲辨证将发生在人体的疾病性质归纳为八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六淫说”则确立了另外六种性质,为“风、寒、暑、湿、燥、火”。临床症状无论怎样复杂,疾病性质大多不出于此,治疗也自然从此入手。

因此,最基础的中医辨证,就是结合脏腑学说与“八纲”“六淫”性质对疾病进行诊断,比如“肾阴虚”“胃实热”“脾湿”“肺燥”等。

1.八纲 八纲共计4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内容复杂,本书不能详述,以下所列只是最简单粗略的提示,以帮助读者理解八纲的基本要义。

(1)阴阳:脏腑各有阴阳,阴阳协调则体健,阴阳失调则疾病生。阴阳不和主要为4种形式的盛衰不均,阴平阳盛,外在症状为阳证;阴衰阳平,外在症状为阳证;阳平阴盛,外在症状为阴证;阳衰阴平,外在症状为阴证。

(2)表里:表里基本是指病变位置在表还是在里,表者在肌肤腠理,可以发散治之,如外感风寒初期以散寒发汗药治疗;里者在脏腑营血,当以清解、攻下、温固等法治之,如脾阳虚以温中理气药治疗。

(3)寒热:寒证、热证,总由阴阳偏胜而成,阳胜(阳证)则热,阴胜阴证)则寒。总的治则为温热性药物治疗寒证,寒凉性药物治疗热证。寒热的一个特点是不仅体现了阴阳盛衰,同时作为重要的临床症状,往往需要在治本的同时也要对症治疗。比如阴虚发热,虽然治本在于补阴,但补阴的同时往往也要针对性地退热。

(4)虚实:从阴阳论,阴平阳盛为阳实证,通常治疗需要大寒药物攻阳;阳平阴盛为阴实证,通常治疗需大热药物攻阴;阴衰阳平为阴虚证,通常治疗须滋阴治本,凉药清解虚热治标;阳衰阴平为阳虚证,通常治疗须补阳治本,温药暖寒治标。

2.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6种不正常的气候变化而言。六淫在中医理论中主要被归于外感病因,也就是说六种不正常的气候变化造成人体受伤,发为疾病。中医基本的病因学说为“三因论”,即人之病因不外3类,六淫外感为外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为内因,房事、金刃、虫兽、饮食、劳倦所伤为不内外因。

如果严格按照三因论解释,则六淫只是外感病证的6种致病因素。但中医临床中六淫并不是单纯作为外感病因发挥着作用,而是作为病证性质发挥着更加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对于并非外邪侵入,而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疾病,中医学往往也按照六淫观念加以辨证,这些被称为内风、内寒、内暑、内湿、内燥、内火,意即内生之邪。比如脑血管意外导致偏瘫,并非外感风寒所致,因其病证性质为风证(具有风性的系列症状),中医则称之为内中风。

无论外感还是内发,辨别病证的六淫属性都非常重要,并且这种思路的拓宽无疑使中医诊断更加深入,治疗也更加有效。比如八纲辨证的(脾)阳虚寒证,如果仅仅从阳虚寒证论治,只是温中散寒。实则阳虚寒证很多伴有水液停滞,因此仅仅温中还不够,需要温中与燥湿(以燥性药物祛湿)兼顾,而且脾性喜燥恶湿,温中的同时加以燥湿治疗,往往事半功倍。

(1)风:外风常发症状为发热、恶风、自汗、瘙痒、痛无定处等;内风常发症状为头目眩晕、四肢抽搐、麻木、强直,乃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内风诸证多与肝相关。

(2)寒:外寒常发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身痛、骨节痛(得热则舒,遇冷加重)、肢体拘急、脘腹冷痛(得热则舒,遇冷加重)、喜热饮、肠鸣腹泻、食少纳呆等;内寒则主要由于阳虚所致,因此又称为“虚寒”,常见症状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甚至手足逆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倦怠嗜卧等。虚寒证多发于脾肾。

(3)暑: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常见症状为头晕恶心、胸闷呕吐、多汗心烦、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大便稀溏、食少纳呆等。即通常所谓“中暑”,如藿香正气对应诸症。

(4)湿:外湿常见症状为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汗出而热不解、痛处固定不移、有沉重感等;内湿主要是脾病的表现,多为脾阳虚导致水液不化,聚而为饮,常见症状为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呕恶、痰涎清稀、头重身沉、便溏或泻、小便浑浊、妇女带下等。

(5)燥:外燥常见症状为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吐不爽等;内燥证主要是津液损耗,起因或由阴虚,或由阳亢,或由年老久病致精血亏损等。临床常见症状为口燥咽干、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瘦削、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治则滋阴养血为主。

(6)火:外感多见于温热病,起初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喉肿痛、口干而渴,继则但恶热不恶寒、大渴引饮,待热入血室则心烦不寐,甚则动血生风;内伤实火多为心、肝、肺、胃等病变反应,如口舌糜烂、口苦目赤、咽喉干痛、咳吐黄痰或脓血、齿龈肿痛、口渴喜冷饮、心烦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内伤虚火则多属肺、肾、心、肝的病变,症见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咽干、目涩、头晕、耳鸣等。

四、四  诊

中医诊断最主要依赖4个方面的技术,望、闻、问、切。在临床应用中,要求医师必须四诊合参,不可偏废—这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最重要守则。但在临床应用中,医师往往有所偏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作用最为主要的是望舌、诊脉与问诊。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患者朋友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误以为“好医师不张口,伸手搭脉全都有”,因此见到医师之后不详细诉说自己的病情症状,只让医师诊脉,以此考较医师功力。实际上这是毫无道理的,结果只能使自己受损失。单凭诊脉就可以断病的,应该说这是神仙,不是医师。通常来讲,问诊与诊脉并重,甚至问诊比诊脉更加重要。

(一)望诊

望诊内容很全面,粗略可分为7个方面,察精神、观形体动态、辨色泽、辨部位、察目、望舌、察耳鼻唇等。但在临床应用中,望舌最为突出。因此,我们在这里只简要介绍望舌的部分内容。

1.舌质

(1)颜色:淡白主寒、虚,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红主热,鲜红而苔黄干厚为里实热,鲜红而苔少或净为阴虚内热;绛红即深红色,为热盛,热深入营血,若苔少净者为久病阴亏热盛;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者为瘀血,紫黯干枯少津为热毒盛,紫黯滑润为阴寒盛;蓝舌为危重疫毒感染或化学物品中毒,少见。

(2)形态:胖嫩肿胀,边有齿痕者为气虚湿重;干瘪瘦小、苍老、有裂纹、生芒刺者为热盛日久,津亏阴伤;舌强硬,屈伸不利、转动不灵、言语不清者为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闭。

(3)湿润度:水滴汪汪者为寒湿水停;干枯粗燥者为津亏液竭。

2.舌苔 舌苔的生成与3个方面有关:由胃气所生,即脾胃有消化功能;湿气上升所致;饮食的积滞。

(1)颜色:白苔主寒,主表证;黄苔主里热证;灰黑苔而干裂者为热盛热深津枯;灰黑而滑润者为阳虚寒盛;灰土色较厚较腻称垢苔,为消化不良,湿浊停滞。但是临床需要注意排除染苔的假象,如吃过乌梅、橄榄、应用广谱抗生素时间较长等均可造成灰黑苔,吃过黄连、枇杷、橘子者可染为黄苔。

(2)厚薄:薄苔为初期表证或虚寒证;厚苔多为湿邪较重或有食滞;厚而腻者,即苔颗粒细腻,黏滞状,中心厚边较薄,擦之不去,刮之不脱者为内有湿浊、积饮或积食;厚而松散,颗粒粗大似豆腐渣样称腐苔,为实热蒸化胃中腐浊所致。

(3)湿润度:水湿汪汪为寒湿重;苔干少津为热邪伤津;干裂生芒刺为热极热久,津液亏损。

(4)分布:苔偏布左右一侧提示邪在半表半里、肝胆疾病;前后分布明显不均,与上中下三焦有关;舌苔一块块缺损似撕脱掉,周界清楚,表示气阴不足或小儿有虫积。

(二)闻诊

医师凭听觉和嗅觉辨别患者声音和气味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包括诊察患者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以及骨折部位的骨摩擦音、婴幼儿的啼哭声等。嗅气味指嗅患者体内所发出的各种气味,如口气、汗气、鼻臭、身臭等,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特殊气味。

但是在临床中,闻诊不如问诊、诊脉等多用,而且有些重要的闻诊内容已经由患者提供,比如二便气味、经带气味等。

(三)问诊

询问察病是临床诊察疾病的最重要的一项,是了解病情的主要方法。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才能获得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自觉症状及既往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居住与生活条件、家族史等情况,而这些情况正是医师分析病情、判断病位、掌握病性以正确辨证,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问诊务必全面、细致、准确,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误导患者,是非常复杂而颇具技巧的一项技术。临床学习中为了便于记忆,同时也为了帮助医师时时检查自己的问诊内容够不够全面,中医医师在学习时通常需要背诵问诊歌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十问歌》初由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所撰,后世流传广泛,影响极深。在流传过程中,虽然个别字句略有出入,但内容大体相同。

(四)切诊

理论上切诊是针对患者全身的诊断技术,包括面目、肌肤、骨肉、四肢、伤损、切脉等各个方面。但是在临床切诊中,应用最多的是切脉,也就是通常见到的两手腕“寸、关、尺”诊脉,部位在腕后桡骨动脉搏动处。

在一般应用中,两手寸口以寸、关、尺分别对应不同脏腑,其中左手寸—心;左手关—肝;左手尺—肾;右手寸—肺;右手关—脾;右手尺—命门。即通常所谓“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

脉象是异常复杂的,但归纳起来不外8个大类,简要如下。

1.浮脉类 浮脉,只须轻手摸皮肤便可触及,多主表证;浮而有力为洪脉,主有火;浮而无力为虚脉,主气伤;浮而虚甚为散脉,主气血亏败;浮如葱管而中空为芤脉,主失血的虚象;浮而如按鼓皮,外强中虚为革脉,主阴阳不交;浮而柔细为濡脉,主伤湿。

2.沉脉类 沉脉,要重手寻按到肌肉的深部才能触到脉的搏动,多为里证的脉象;沉而着骨,即重按到骨上还不十分明显的为伏脉,主邪闭于里;沉而底硬,其强度略如革脉的为牢脉,主寒邪里实;沉而细软为弱脉,主血虚。

3.迟脉类 迟脉,一呼一吸脉仅来三至以下,多为寒证脉象;迟而不少于四至为缓脉,主无病;迟而往来不流利为涩脉,主血少;迟而偶停无一定之数为结脉,主气郁痰滞;迟而中止有定数为代脉,主气绝。

4.数脉类 数脉,一呼一吸脉来五至以上,多为热证的脉象;数而往来流利为滑脉,主痰食为病;数而有如牵引绳索为紧脉,主寒主痛;数而时或一止为促脉,主阳邪内陷;在关部数而厥厥然动摇为动脉,主崩中脱血。

5.细脉类 细脉,脉体细如蛛丝,多为虚证的脉象;细而至数不明显为微脉,主阴阳气绝;细而脉势的往来不大为濡(软)脉,主气虚;细而沉小为弱脉,主血虚失养。

6.大脉类 大脉,脉体阔大非常,多主实证;大而如水沸涌跃为洪脉,主热实邪盛;大而坚硬为实脉,主胃中有实邪。

7.短脉类 脉气之来,上不及于关,下不及于尺,主阴阳两虚。

8.长脉类 脉气之来,上透鱼际,下透尺泽,长而带缓,是正气不衰之象;若长而沸涌,当属阳盛。

五、方  药

方剂主要由两方面构成,第一个方面是中药,这是方剂的基础,简单讲方剂就是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中药给患者服用;第二个方面,中药的选择与搭配,即所谓“组方”。仅仅有中药是不够的。中药种类有成千上万种,应该选择谁,不选择谁,以及选中的药物怎样搭配,每味药物的用量大小,这都是极其关键的。惟其有配伍,才成方剂。

方剂的构成还有其他方面,如剂型,究竟使用煎剂,还是使用药丸、药散、药丹、药膏,抑或是药酒,这些都是医师处方时要考虑的;另外还有方剂的煎煮方法、服用方法等。但在临床中,这些方面均不及“中药”与“组方”那样突出和关键。故而,在这里我们只对中药和组方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中药

1.性味归经 中医对药物的认识主要在于“性味归经”。其中所说“性”,是指药物的温、凉、寒、热的属性,也叫做“四气”。其中所说的“味”,是指药物的基本功能方向。药“味”分为五种,酸、苦、甘、辛、咸,也叫做“五味”。另外还有淡与涩两“味”,通常“淡附于甘”“涩附于酸”,而仍称“五味”。所谓“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进一步讲,五味功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辛: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紫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2)甘: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黄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3)酸: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4)苦:清泻火热、通泻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5)咸: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等。

(6)淡: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淡味药多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由于《神农本草经》未提淡味,后世医家主张“淡附于甘”,故多数淡味药标记药性时,都以甘淡并列,因此只言五味,不称六味。

(7)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涩止血等。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在标明药性时与酸味并列。

药物归经,大致解释如下:

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疗病证的适用范围,也就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比如,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同属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肝、补肾的不同。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

2.中药举例 以上便是中药的扼要介绍。具体药物的认识,我们以麻黄为例,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麻  黄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主治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的风寒表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如《伤寒论》之麻黄汤。

(2)宣肺平喘:用于咳嗽气喘。主治喘咳实证。本品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咳喘的要药,适于外感风寒而有喘逆咳嗽者,如《和剂局方》之三拗汤、伤寒论》之小青龙汤等。

(3)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主治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作用,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如《外科证治全生集》之阳和汤。

【用法用量】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注意事项】 本品发散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均当慎用。

(二)方剂

对于医师来说,组方通常是最复杂、最艰难的思考过程。方剂的基本配伍原则为“君、臣、佐、使”,这个过程是怎样开始和进行的,我们通过一首著名方剂“麻黄汤”来解说。麻黄汤,选自东汉张仲景之《伤寒论》。

麻 黄 汤

【组成】 麻黄8g,桂枝12g,杏仁10g,甘草6g。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体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析】

(1)君药:麻黄。味辛性温,入足太阳膀胱经,功擅开皮毛达腠理,发汗之力颇强;又入肺经,能宣发肺气,平喘止咳。

(2)臣药:桂枝。本证不仅卫气郁遏,且营阴涩滞。麻黄只能发越卫气,而不能入营分。故臣以辛甘而温的桂枝,既能发表解肌助麻黄解表之力,又能温经散寒通脉解营分之寒凝。

(3)佐药:杏仁。肃降肺气。麻黄配杏仁,一宣一降,则喘咳得平。

(4)使药:甘草。甘缓,制约麻、桂峻猛发汗之力,使汗不伤正。

【加减用法】

(1)若颈项强痛,加葛根解肌舒筋。

(2)若恶寒不甚,咳嗽痰多较重者,去桂枝,加陈皮、半夏、茯苓、白前、桔梗以化痰止咳。

(3)喘促胸闷者,加紫苏子、桑白皮、厚朴等降气平喘。

(4)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

(5)若兼湿困肌表,肢体酸痛者,加独活、川芎、羌活、苍术等祛湿通络止痛。

(6)若邪郁肌肤,皮肤瘙痒、皮疹色红者,加防风、荆芥、蝉蜕、徐长卿、木贼等以祛风止痒。

(7)若兼里有蕴热,面赤烦躁者,加石膏、黄芩等清泻郁热。

君臣佐使:组方工作的第一步,确定患者的主证,并据此确定处方的君药。君药是方剂中最核心的药物,或说排在第一位的药物。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主导整首方剂的性能。如风寒表实证,主证为“风寒外感,导致肌表腠理闭塞”,表现症状为“身痛无汗”,因此确定君药为麻黄,意在发汗解表,这也是整首方子的主导功用。

组方第二步,审视君药的作用,斟酌是否需要其他药物来加强君药的效用,或与之结合使其更加完备。所增之药则为臣药,如麻黄汤中所使用的桂枝。因为麻黄只能发越卫气,而不能入营分。本证不仅卫气郁遏,且营阴涩滞。麻黄之效力不够完备,故臣以辛甘而温的桂枝,既能发表解肌助麻黄解表之力,又能温经散寒通脉解营分之寒凝。

另有一种情况,患者证候复杂,主证之外兼有其他病证,所以在君药以外,还需要增加对于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如著名方剂“小青龙汤”当中所使用的干姜、细辛。“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患者表里同病,既有风寒外感,又有胸内水饮停聚。单一解表,则里证不除;单治里证,则表邪不去。宜解表与化饮同用,表里兼顾,方中肯綮。故而方中麻黄、桂枝合用峻猛发汗,祛除在表之风寒,双为君药;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化除在里之停饮,针对主要的兼证,为臣药。

组方第三步,审视患者病证,据此确定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此为佐药;抑或加强君臣药物的治疗作用,也为佐药;或者意在减缓或消除君药臣药毒副作用的药物,如四逆汤中的甘草。

组方第四步,确定使药。使药有引经药及调和药两种意义。引经药,引导方中诸药归入特定经脉的药物,如八正散中的灯心草;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的作用,如麻黄汤中的甘草。甘草是应用最多的调和药,通常用来和缓药性,因此被称为“和事佬”。如在麻黄汤中,“甘草甘缓,制约麻、桂峻猛发汗之力,使汗不伤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君、臣、佐、使,其中每个并没有数量限制。比如君药,根据需要,可以由一味药担当君药,也可以由几味药配合共同担当君药。但通常君药只有一味,多则不过两三味。

方药加减:中医方剂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方药加减的模式,也称为“化裁”。如前面麻黄汤所述:“若颈项强痛,加葛根解肌舒筋;若恶寒不甚,咳嗽痰多较重者,去桂枝,加陈皮、半夏、茯苓、白前、桔梗以化痰止咳……”

麻黄汤作为一个基础,可以对它进行药味加减,用来应对主证类似而兼证不同,或有其他变化的患者证候。临床诊疗中,医师通常以某个方剂为基础,对于同一类的病证都以此方为基础,根据具体患者的证候不同,对这首基础方进行加减化裁。比如补血方剂“四物汤”几乎适用于一切血虚证患者,但是不同患者在血虚的同时还有各自的不同证候,如血虚发热,则在四物汤中增加清热药物;血虚血瘀的,则增加活血化瘀的药物;血虚气滞的,则增加行气的药物等。

方剂加减,通常有以下化裁法:①增加新的药物,以治疗基础方以外的兼证;②减除某个药物,以消除其不必要的作用;③增加某个药物的剂量,以加强其作用;④减少某个药物的剂量,以减弱其作用;⑤将不同的方剂合用,比如四物汤与四君子汤合用,这是补血方剂与补气方剂合用的经典化裁。

六、针  灸

针、灸,虽然所用工具不同,但医理近似。针,通常指针刺,使用细针刺入机体或在人体浅表进行对机体的刺激,但这些刺激不是盲目地,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部位(具体到某个点的位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特定的手法操作;灸,则是在针法类似的基础上,使用点燃的药物进行热烤,乃至直接接触皮肤进行烤烫或腐蚀性的体表刺激等。针灸法,粗略可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即选穴和手法(主要应用于针刺治疗)。

(一)选穴

根据中医的人体观,人的身体上分布着一些特定的功能线路,就是经络。每条经络上更细致的一些点位在本经的基础特性之上,还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和功用,这些点便是腧穴。根据病证的需要,医师要特别选取某条经络,以及某些特定的腧穴,在上面进行针刺。并且,医师不止针刺单一腧穴,还要将不同腧穴进行配合协调,像中药方剂那样组成“针灸方”,使不同的腧穴在针刺作用下相互影响、协调,共同达到所需要的功能作用。选穴的理论基础,在于经络、腧穴具有各个不同的生理与治疗功能。例如,手太阴肺经,主治重点为肺、气管、咽喉、胸部疾病;尺泽,手太阴肺经第5穴,为本条经脉之合穴,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主治感冒、咽喉肿痛、咳嗽、哮喘、咳血。

(二)刺法

刺法就是利用不同的手法,达到不同的作用。即使在同一个穴位进行针刺,因为手法不同,也可以达到不同的作用,比如补泻不同、寒热不同等。

金元时期窦汉卿在《针经指南》中提出动、退、搓、进、盘、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十四种单式手法,并提出提插、捻转相结合的复式手法。明代徐凤《金针赋》集手法之大成,除记载了单式手法、调气法、出针法之外,重点强调了十四种复式手法,例如5种具有补泻功能的复合手法:烧山火、透天凉、阳中引阴、阴中引阳、龙虎交战等。这些手法包括轻重、深浅、针体扭转方向、快慢、针尖所指方向(顺经络或逆经络方向),等等。利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以对患者达到像中药一样的滋补、泻热等作用。而且在实际临床中,不同的手法往往可以使患者达到特定的感觉,例如顿觉呼吸通畅、感到身体上特定的部位发热或发冷(医师可以事先指出发生感觉的部位及感觉的性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