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冠心病的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渐趋于统一,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在冠心病治疗方面,中医辨证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也有所变化。根据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特点,近年来结合冠心病的分型进行辨证日益受到重视。这些新的成果对今后的冠心病中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很积极的指导作用。

第4章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第一节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

一、冠心病的病机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其发生和发展,主要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痉挛。而冠状动脉病变既与局部众多因素相关,又和全身各系统如神经、内分泌、免疫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广泛联系,其实质是全身病变过程的局部表现。传统医学在疾病治疗模式中非常重视机体的自愈能力,而现代医学也已经证明了机体自身存在着抗病、祛病、愈病的自我调控能力。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恰恰在于立足整体,着眼局部,采用自然药物的阴阳属性(寒热、升降、润燥等)去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对机体进行综合调理,使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促进机体恢复自我调控能力,提高抗病、愈病能力。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一直以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前景也十分广阔。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将其分为心痹和肺痹两种,对本病的病因、一般症状及真心痛的表现均有记载。通常认为真心痛属胸痹的重症,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金匮要略》中认为心痛是胸痹的表现,心痛时发时缓为其特点,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亦有心气不足者,故设有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及人参汤治疗本病。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本病治法,如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降香,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等,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在临证辨病方面,临床上应注意与胃病、胸痛、胁痛相鉴别。

冠心病的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20世纪70年代认为冠心病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所致的实证,治疗以理气活血为主,代表方为冠心Ⅱ号方。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渐趋于统一,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而以气虚血瘀为主。

近年有研究者曾收集近5年有关本病治疗文章100篇,共包括病例近5 800例。将这些病例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把在处方中出现频率在15次以上的中药从高到低排列如下:丹参、党参、黄芪、当归、川芎、人参、红花、桃仁、三七、郁金。

药性可大致分为两大类:①补气药3味:党参、黄芪、人参;②活血化瘀药7味:丹参、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三七、郁金。

从以上统计可看出,在临床治疗的药物应用中,医者对于病机的基本认识为“气虚血瘀,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本虚标实”。

现代药理研究学表明,益气药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调节作用,能提高窦房结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心脏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因而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防止体内血液凝结及降低血液黏稠度。

从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行病证结合的分析研究发现:①心绞痛急性期多属气滞、寒凝、血瘀,闭阻心脉、不通而痛;②心绞痛缓解期为正虚邪实并存;③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因痛每由劳累诱发,劳则气耗,其病机多为气虚血瘀;④自发性心绞痛,尤其是变异型心绞痛,则多为阳虚、寒凝、气滞;⑤不稳定型心绞痛因其血小板活性增高、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Ⅰ增高等,其血瘀程度多较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为重。

二、辨证分型

根据“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目前多按标本进行分型。如分为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痰浊内阻、气血虚弱、心肾阳虚、心肾阴虚等6个证型。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制订的辨证试行标准和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也是以标实证和本虚证为纲进行分型的,可供参考(表4-1)。

表4-1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注:
①上述各证候皆可见结、代、促脉
②气滞证原则上应是无明显疲乏、气短等气虚表现
③寒凝证原则上应是经常遇冷而发作心绞痛。胸痛甚是指心绞痛发作有肢冷、汗出者
④病程中病情如有变化,应按照演变情况进一步作出辨证诊断,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应反映辨证的动态变化
⑤如患者病情用本辨证标准未能概括者,可另行辨证诊断

随着中医临床的发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进展。在冠心病治疗方面,中医辨证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也有所变化。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根据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疾病分型,将中医辨证与之结合,通过学理论证与临床验证,总结出简便有效的“病—证结合分型”。根据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特点,近年来结合冠心病的分型进行辨证日益受到重视。这些新的成果对今后的冠心病中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很积极的指导作用。例如某些研究显示:①自发性心绞痛以阴虚寒凝为主型;②劳力性心绞痛以气虚血瘀型为多见;③初发性劳力性心绞痛重用活血祛瘀;④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主张益气补肾、活血祛瘀;⑤自发性心绞痛强调温阳散寒、活血祛瘀;⑥卧位性心绞痛重用益气补肾,兼以活血化瘀。

第二节 不同证型方药指导

一、心血瘀阻

(一)指导方药

【临床症状】 胸痛、痛有定处,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心悸,脉沉细。

【指导方药】

(1)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2)失笑散:五灵脂、蒲黄、醋。

(3)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4)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各9g,为细末,酒调下。

(5)柴胡疏肝散: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

(二)重点方药解

失 笑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五灵脂、蒲黄各6g,醋6g。

【功用】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 瘀血停滞。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方析】 瘀血内停,脉络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阻于胸中,故心胸刺痛;阻于脘腹,则脘腹疼痛;阻于少腹,则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1)君:五灵脂,通利血脉而散瘀痛。

(2)臣:蒲黄,活血止血,与五灵脂相须为用而化瘀散结止痛。

(3)佐使:酽醋,利血脉,化瘀血。

【要点】

(1)药简力专,共奏祛瘀止痛,推陈出新之功,瘀血去、脉道通,诸症解。

(2)本方为血瘀作痛的常用方,以心腹刺痛或妇人月经不调,少腹急痛为证治要点。

(3)因本方具有活血祛瘀散结作用,故孕妇忌用。

(4)五灵脂易败胃,胃弱者慎用。

【加减】

(1)若气滞较甚,可合金铃子散以行气止痛。

(2)兼寒者,加炮姜、小茴香以温经散寒。

(3)血虚的月经不调,可与四物汤同用,以加强养血调经之功。

【方歌】 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按语】 古人谓本方用后,病者每于不觉之中诸痛悉除,不觉欣然失笑,故名“失笑散”。

本方活血祛瘀止痛效果较好,后世对其运用亦有较大发展,如李时珍说:“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腹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治。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百药不效者,俱能奏功,屡用屡验,真近世神方也。”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 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赤芍、枳壳各6g,川芎、桔梗各5g,柴胡、甘草各3g。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黯或两目黯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析】 瘀血在胸,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故胸胁刺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至胃,胃气上逆,故呃逆;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瘀久化热,瘀热扰心,故内热烦闷,入暮潮热,心悸失眠;唇、舌、脉均为血瘀之表现。

(1)君:桃仁,破血行滞润燥;红花,活血祛瘀止痛。

(2)臣:川芎、赤芍,助君药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

(3)佐:当归,活血止痛;生地黄,凉血清热;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枳壳、桔梗,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桔梗尚可载药上行,兼使药之用。

(4)使:甘草,调和诸药。

【要点】

(1)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

(2)本方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剂,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证治要点。

(3)方中活血祛瘀药物较多,故孕妇忌服。

(4)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与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精神抑郁属血瘀气滞者,现代常以此方化裁治之。

(5)冠心病、中风等均为高血压常见并发症。高血压基础证即有痰血瘀阻之病机,若并发冠心病、中风,则血瘀更重。本方是治疗血瘀病证的基础方,高血压临床应用极其广泛。

【加减】

(1)化裁为身痛逐瘀汤,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功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2)方药加减可成“通窍活血方”,功用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昏晕。方药组成见本小节指导方药。

(3)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加郁金、丹参以活血祛瘀,消癥 化积。

(4)血瘀经闭、痛经者,可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按语】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创制的著名方剂,全方不仅散血分瘀滞,又善行气分郁结,以化瘀为主,理气为辅,寓行气于活血之中,为气血兼顾之剂。本方的治疗范围较广泛,不仅用于胸膈瘀血,而且可治疗多种瘀血病证,可视为治疗血瘀病证的基本方。

二、寒凝心脉

(一)指导方药

【临床症状】 疲乏,气短,身寒,肢凉,心悸,遇冷胸痛,甚者肢冷、汗出,咳唾痰涎,舌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指导方药】

(1)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

(2)附子理中汤:附子、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3)乌头赤石脂丸:蜀椒14g,乌头(炮)7.5g,附子(炮)7g,干姜14g,赤石脂14g。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1丸,每日3次。不知,稍加服。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4)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

(二)重点方药解

瓜蒌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

【组成】 瓜蒌24g,薤白12g,白酒适量。

【功用】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 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析】 胸阳不振,痰浊内阻。痰阻气机,胸中闷痛,胸痛彻背;肺失宣降,喘息咳唾,短气。

(1)君:瓜蒌,理气宽胸,涤痰散结。

(2)臣:薤白,通阳散结,行气止痛;白酒,行气活血。

【要点】 治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

【加减】

(1)若寒邪较重者,可酌加干姜、桂枝、附子等以通阳散寒。

(2)气滞甚者,可酌加厚朴、枳实以理气行滞。

(3)兼血瘀者,可酌加丹参、赤芍等以活血祛痰。

【方歌】 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仍加半夏良。

【按语】 本方所治胸痹,是由于胸阳不振,气滞痰阻所致。现代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关于方中之白酒,现代医学认为酒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严禁饮烈性酒。但本方中的白酒不是现今饮用之白酒,而是《金匮要略语译》所言“米酒初熟的称为白酒”,并非烈性酒。况且本方是水酒同煎,酒易挥发,经煎煮后,酒大部分已挥发,含量甚微,且中药中有些有效成分易溶于乙醇,故能增强本方行气通阳之功。

理 中 丸

《伤寒论》

【组成】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9g。

【功用】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 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霍乱吐泻;胸痹。

【方析】 脾不健运,不欲饮食;脾不统血,阳虚失血;脾虚不能荣本,肝虚不能养筋,小儿慢惊;脾虚不摄,病后喜唾涎沫。

(1)君:干姜,温中祛寒。

(2)臣:人参,补中益气。

(3)佐:白术,燥湿健脾。

(4)使: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要点】

(1)温补并行而以温为主。

(2)本方是温补脾胃的基础方,以吐利冷痛及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3)外感发热,或阴虚者忌用。

【加减】

(1)虚寒甚者,加附子、肉桂以助阳祛寒。

(2)兼气滞停饮,加枳实、茯苓以理气化饮。

(3)脐上筑动(下焦肾寒上犯)去白术,加肉桂以平降冲逆。

(4)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降逆和胃。

(5)心悸者,加茯苓以利湿宁心。

(6)渴欲得水(为脾不化湿,津液不布),加重白术用量。

【方歌】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按语】 理中丸为温补脾胃,治疗脾胃虚寒之要方,除用治中焦虚寒,吐、利、冷痛之证,又可用治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及胸痹等由中焦虚寒所致者。

纵观全方药仅四味,干姜配人参,温补并行而以温为主;干姜配白术,温中燥湿为脾之所喜;人参配白术,补气燥湿,以助脾之运化。全方温、补、燥并行不悖,使中焦之寒得辛温而去,中焦之虚得甘补而复。

临证应用本方,当视病情虚寒轻重缓急而调整温、补药物的药物剂量及剂型变化。若寒甚者,参、姜并重为主药;治疗阳虚失血,干姜宜改用炮姜;病情轻缓者,以丸剂缓调;若病情急重如胸痹等,可改作煎剂使用,方如《金匮要略》中的“人参汤”即本方作煎剂使用。煎剂较丸剂力强,临床可视病情缓急而酌定。

三、痰浊内阻

(一)指导方药

【临床症状】 胸脘痞满,咳唾痰涎,舌苔厚腻,脉滑;兼湿者,可见口黏,恶心,纳呆,倦怠,便溏等症;化热者,可见胸闷时作灼痛,痰黄黏稠,心烦,口干,大便干或秘,苔黄腻,脉滑数。

【指导方药】

(1)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

(2)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

(3)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

(二)重点方药解

瓜蒌薤白半夏汤

《金匮要略》

【组成】 瓜蒌12g,薤白、半夏各9g,白酒70ml(黄酒或醪糟代之)。

【功用】 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主治】 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

【方析】 本方即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半夏而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配以瓜蒌、薤白豁痰通阳,理气宽胸。用于胸痹痰浊壅盛,病情较重者。关于方中所用白酒,意同前一小节所介绍之瓜蒌薤白白酒汤,并非现今之烈性白酒,《金匮要略语译》乃言“米酒初熟的称为白酒”,故而此处提示可用黄酒或醪糟代之。

温 胆 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 半夏、竹茹、枳实各6g,陈皮9g,炙甘草3g,茯苓4.5g。

【功用】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等证。

【方析】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痰热内扰,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多梦;痰热上蒙清窍,癫;胆胃不和,胃气上逆,呕吐呃逆。

(1)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2)臣:竹茹,清胆和胃,止呕除烦;枳实,理气和胃。

(3)佐: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祛湿,使湿去痰不生。

(4)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要点】

(1)燥湿化痰与清胆和胃相伍,使痰热消而胆胃和。

(2)本方治证为湿痰微有化热之象,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湿痰微有化热证为证治要点。

(3)无热象者慎用。

(4)虚寒证忌用。

【加减】

(1)心内烦热,可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

(2)口燥舌干,可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

(3)癫抽搐,可加胆南星、钩藤、全蝎以息风止痉。

【方歌】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按语】 本方源于《备急千金要方》之温胆汤,较之多茯苓、大枣并减生姜剂量。

《三因方》中温胆汤原用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之胆寒证。方以二陈汤加竹茹、枳实而成,生姜只用五片。竹茹为甘寒之品,长于清热除烦止呕,尤其是清胆热,非他药可比。所以本方方名虽曰“温胆”,实为清胆。罗东逸谓:“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

现温胆汤已成为理气化痰,调理肝胆脾胃之名方,其临床应用范围大有扩展。

四、气血虚弱

(一)指导方药

【临床症状】 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倦怠乏力,腹胀食少,面色少华,腰膝酸软,舌质淡胖嫩,或有齿痕,脉沉细。

【指导方药】

(1)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冬、麻仁、大枣。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3)人参养荣汤:黄芪、当归、肉桂、炙甘草、陈皮、白术、人参、白芍、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

(二)重点方药解

炙 甘 草 汤

《伤寒论》

【组成】 炙甘草12g,生姜9g,桂枝9g,人参6g,生地黄50g,阿胶6g,麦冬10g,麻仁10g,大枣10枚。

【功用】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 ①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②虚劳肺痿。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方析】 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阳气虚弱,无力鼓动血脉,故脉结代,心动悸。

(1)君:生地黄(重用),滋阴养血。

(2)臣: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

(3)佐:桂枝、生姜,温心阳,通血脉。

(4)使:清酒,温通血脉,以行药力。

【要点】

(1)阴阳气血并补。

(2)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为证治要点。

(3)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4)据现代研究,对功能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有较好效果。

(5)现代应用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属阴血不足,心气虚弱者,以及虚劳干咳属气阴两伤者。

【加减】

(1)心悸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安神定悸。

(2)虚烦不眠,加龙齿、磁石以重镇安神。

【方歌】 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按语】 炙甘草汤在《伤寒论》中用以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之证。所治证系由阴血不足,阳气虚弱所致,故本方阴阳气血并补,但方中用药又有所侧重。其中生地黄用量独重,并以酒水同煎,使滋阴养血复脉之功益著。但须注意的是,本方所使用的清酒,并非目今市场常见之清酒。究其所用,概与瓜蒌薤白白酒汤所用白酒相近。

炙甘草在方中剂量也较重,配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佐桂枝、生姜温心阳、通血脉。诸药合用,共成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使悸定脉复,故又名“复脉汤”。

虚劳肺痿,咳嗽,短气,形体消瘦,咽干舌燥,脉虚数,属阴虚血少,阳气虚弱者,本方也可使用。

生 脉 散

《医学启源》

【组成】 人参9g,麦冬9g,五味子6g。

【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①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②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方析】 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肺卫失固,则见汗多、气短、脉虚;或久咳肺虚,造成气阴两伤,肺气受损,则神疲、体倦;阴伤津液不足上承,故咽干。

(1)君:人参,益气生津,补肺。

(2)臣:麦冬,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3)佐: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

【要点】

(1)全方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

(2)本方为治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剂,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证治要点。

(3)适于阴伤气耗,纯虚无邪者。

(4)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

【加减】

(1)阴虚有热者,不宜使用甘温的人参,可改用西洋参代替。

(2)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方歌】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按语】 生脉散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剂,本方治证为温热、暑热之邪气伤阴,或久咳肺虚,气阴两伤。临床适用于气短虚汗,体倦乏力,咽干口燥,舌红脉虚,外邪已尽,而气阴损伤者。

方中用药,一补一润一敛,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回,脉得气充,则可复生,故名“生脉散”。如用于热病后,气虚阴伤之证,可用西洋参取代人参,以取西洋参益气阴,清虚火之功。

五、心肾阳虚

(一)指导方药

【临床症状】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自汗,面色 白,神倦畏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腰膝酸软,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指导方药】

(1)肾气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2)右归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

(3)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4)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5)参附汤:人参、附子。

(二)重点方药解

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 干地黄24g,山药、山茱萸各12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g,桂枝、附子各3g。

【功用】 补肾助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析】 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故腰痛足软,身半以下常有冷盛;阳虚不能化气利水,水停于内,则小便不利,少腹拘急不舒;肾阳亏虚,不能约束水液,水液趋于下焦,津不上承,故消渴,小便反多;气化失常,水液留滞体内,故水肿、痰饮、脚气、转胞。

(1)君:干地黄(重用),滋阴补肾。

(2)臣:山茱萸、山药,补肝脾,益精血;附子、桂枝,温阳化气。

(3)佐使: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泻浊;牡丹皮,清泻肝火。

【要点】

(1)补阳与补阴配伍,阴阳并补,而以补阳为主。

(2)滋阴之中配入少量桂、附以温阳,目的在于阴中求阳,少火生气。

(3)标本同治,补中寓泻。

(4)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但在此方基础之上,衍生出很多双补阴阳的方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六味地黄丸。也就是说,虽然肾气丸原方不适于“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见症者,但此方化裁灵活,实际应用范围极广,唯应注意的是临症加减,明了原方特色。

【加减】

(1)方中干地黄,现多用熟地黄;桂枝改用肉桂。

(2)若兼阳痿,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以助阳起痿。

【方歌】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怀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

【按语】 肾气丸是补肾助阳的代表方,源于《金匮要略》,故后世多称其为“金匮肾气丸”。原治肾阳不足的腰痛、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症。体现了“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旨。

(1)本方虽为肾阳不足诸证而设,而“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故用干地黄、山茱萸、山药等补阴药与桂枝、附子等补阳药配伍而成。

(2)从用药剂量分析,补肾阴药居多,温阳药较轻,“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其立方之旨,在于微微生火,鼓舞肾气生成,“取少火生气”之义,故方名“肾气丸”。

(3)又配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泻浊,牡丹皮清泻肝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使邪去则补药得力,并防滋阴药之腻滞。

右 归 丸

《景岳全书》

【组成】 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9g,枸杞子9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杜仲12g,肉桂6g,当归9g,制附子6g。

【功用】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方析】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周身,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火不生土,脾胃虚弱,则饮食减少,大便不实;封藏失职,精关不固,故阳痿,遗精不育;阳虚不能固摄不液,故小便自遗。

(1)君:附子、肉桂、鹿角胶,培补元阳,温里祛寒。

(2)臣: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

(3)佐: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健腰膝;当归,养血和血。

【要点】

(1)肝脾肾阴阳兼顾,仍以温肾阳为主。

(2)阴中求阳,使元阳得以归原。

(3)纯补无泻。

(4)本方为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常用方,以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5)肾虚而有湿浊者,不宜应用。

【加减】

(1)阳衰气虚,加人参以补之。

(2)阳虚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以补肾固精止泻。

(3)肾泄不止,加五味子、肉豆蔻以涩肠止泻。

(4)饮食减少或不易消化,或呕恶吞酸,加干姜以温中散寒。

(5)腹痛不止,加吴茱萸(炒)以散寒止痛。

(6)腰膝酸痛者,加胡桃肉以补肾助阳,强腰膝。

(7)阳痿者,加巴戟肉、肉苁蓉或黄狗外肾以补肾壮阳。

【方歌】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按语】 右归丸为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常用方。首先本方以温补“右肾之阳”为目的,但宗“阴中求阳”的原则,除以附子、肉桂、鹿角胶培补肾中元阳,又以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使元阳得以归原,故名“右归丸”。

其次本方系肾气丸减去“三泻”(泽泻、茯苓、牡丹皮),加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当归而成。全方纯补无泻,减少了因泻“妨补之弊”,使药效更能专于温补,但同时也应注意,肾虚而有湿浊者,不宜服用。

六、心肾阴虚

(一)指导方药

【临床症状】 胸闷且痛,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指导方药】

(1)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2)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生地黄、人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

(3)左归饮: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

(4)小营煎:当归、熟地黄、芍药(酒炒)、山药(炒)、枸杞子、炙甘草。

(5)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炒)、熟地黄、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二)重点方药解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熟地黄24g,山茱萸、山药各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g。

【功用】 滋阴补肾。

【主治】 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骨蒸潮热,消渴,盗汗,遗精,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析】 肾阴不足,不能生髓充脑,故头晕眩;肾精不上承于耳,则耳鸣耳聋;相火内扰精室,故遗精;肾精不足以生骨髓,则腰膝酸软无力,牙齿动摇;阴虚生内热,甚者虚火上炎,故骨蒸潮热、消渴、盗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1)君: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2)臣:山茱萸,补养肝肾,涩精;山药,补益脾阴,固精;泽泻,利湿泻浊,并防熟地黄滋逆恋邪。

(3)佐:牡丹皮,清泻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

【要点】

(1)三补三泻,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

(2)肝脾肾三阴并补,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与山药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

(3)脾虚泄泻者慎用。

【加减】

(1)阴虚而火旺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此谓“知柏地黄丸”。

(2)兼有脾虚气滞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碍气滞脾。

(3)加枸杞子、菊花,滋肾养肝明目。主治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此谓“杞菊地黄丸”。

(4)肺肾阴虚,见喘咳者,加麦冬、五味子,滋补肺肾。此谓“麦味地黄丸”。

【方歌】 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按语】 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原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著名方剂,源于《金匮要略》肾气丸,因“小儿阳气甚盛,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方中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养肾肝脾之阴,又以泽泻、牡丹皮、茯苓之泻渗湿浊,清虚热。全方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三补”用量重于“三泻”,补中寓泻,以补为主,补不留邪,滋而不腻;又以三补之品,肾肝脾三阴并补,且以补肾阴为主,故后世为补阴的基础方,众多的滋阴补肾方剂均从此方化裁而成。

天王补心丹

《摄生秘剖》

【组成】 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各9g,生地黄12g,人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各5g。

【功用】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方析】 忧思太过,暗耗阴血,心肾两虚,阴虚血少,心失所养,见心悸失眠,神疲健忘;阴虚生内热,虚火内扰,则手足心热,虚烦,遗精,口舌生疮;舌脉为阴虚内热之象。

(1)君: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

(2)臣: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滋阴润燥。

(3)佐:人参,补气,使气旺血生,又宁心益智;五味子,益气敛阴,以助补气生阴之力;茯苓、远志,养心安神,又可交通心肾;玄参,滋阴降火,以制虚火上炎;丹参,清心活血,使之补而不滞;朱砂,镇心安神,兼治其标。

(4)使: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力上入心经;与丹参相伍,又可行气血,使诸药滋而不腻,补不留瘀。

【要点】

(1)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为主,兼可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2)本方为滋补心阴的主要方剂,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3)本方滋阴之品较多,对脾胃虚弱者,不宜长期服用。

(4)现代常用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属心经阴亏血少者。

【加减】 失眠较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等以增其安神之功。

【方歌】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按语】 天王补心丹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本方证涉及心肾两脏,其病机重在阴亏血少,心失所养,又兼心阳偏亢,虚火内扰。故方集一派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品而成。

方中以滋阴清火,补心养血为主,滋肾水以济心火,补肝血以生心血。虽然方中滋阴养血与补心安神并用,但以滋阴养血为主,故为治疗阴血不足,虚火内扰所致心悸失眠,虚烦健忘的主要方剂,尤宜于阴虚血少为甚,但火旺不重者。

此外,本方用药滋腻之品居多,脾胃虚寒,纳呆食少,以及湿痰留滞者,不宜长期服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