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辨证分型治疗验案
“证”,原意即证据、凭证,是医师识病用药的依据,是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现代将证候简称为“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这一病理本质包括疾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关系等多方面的病理特征,反映疾病过程特定阶段的本质。症状简称为“症”,虽然是明清以来由“证”演化的俗字,但现代的中医学则将二者进行了严格的界定。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是患者主观感觉或医师检查所获得的结果。同一症状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证候之中。病”是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制、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同一种病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故有不同的证候。
辨证论治的原则要求人们辩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既要重视一病可能出现的多种证候,又要关注不同的病可以出现相同性质的证候,因而临床实践中常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相同的证候反映着相同性质的矛盾,因而可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证候反映着不同性质的矛盾,因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所谓“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总之,中医治病注重于病机的异同,其次才是病的异同。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指相同的病机可以表现为相同的证候,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证候。病机体现着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是该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疾病在此阶段所表现的证候。显然这种针对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进行解决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中医临床同一种病的证型变化多端,非亲自体验不足以尽其奥,所幸有临床医案可资参考。本章收集了多位中医名家的治疗验案,如仔细阅读、深刻体会,足资临床应用。
第一节 心肌梗死
一、心气、血、阴不足
验案1
黄某,男,48岁。1974年2月20日初诊。
昨日夜餐后,左胸疼痛遂来急诊,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收入病房。患者胸闷痛彻背,咳嗽气急,汗出,四肢欠温,苔薄,脉沉细。血压13.3/7.98kPa(1kPa=7.5mmHg),胸痹为患。
心气极虚,胸阳不宣,血行失畅,频有正气暴脱之虑。急宜养心固脱,佐以活血之品。
红参(另煎冲)9g,麦冬9g,五味子3g,炙甘草6g,黄精30g,山茱萸15g,煅龙骨(先煎)30g,红花6g,桃仁9g,当归9g。1剂。
2月21日二诊:药后四肢已温,胸闷痛见减,惟气急未平,自汗盗汗尚多,知饥欲食,苔薄腻,脉迟细。血压15.96/10.64kPa。乃心脏亏损,阳虚卫外失固,仍宗益气温阳,固脱活血之法。
党参60g,炙黄芪15g,麦冬9g,五味子3g,制附片(先煎)6g,黄精30g,炙甘草6g,酸枣仁9g,桃仁9g,当归12g,红花6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红参(隔水蒸、服4d)9g。稍加减服8剂。
3月1日三诊:胸中绞痛未作,时有左胸隐痛,发时短暂,胸闷,偶有心悸,头晕,口干,微汗,食欲尚佳,苔薄,脉细。凡胸痹为患,本虚标实,药后正气渐复,当宜标本同治。
党参15g,炙黄芪9g,制附片(先煎)6g,炙甘草9g,当归12g,赤芍9g,红花9g,桃仁12g,郁金9g,麦冬9g,酸枣仁9g,浮小麦30g。稍加减服15剂。
3月16日四诊:胸痛未作,左胸尚有闷胀感,两背部疼痛,头晕胀,舌边淡,苔薄白,脉小滑。此乃心阳不振,浊阴痰湿未化,上蒙则晕,非肝热也,宜前法参合瓜蒌薤白桂枝汤,以养阳逐阴,祛邪安正。
党参15g,制附片(先煎)4.5g,桂枝4.5g,全瓜蒌12g,薤白6g,枳实9g,制半夏9g,煨天麻6g,当归12g,红花9g,降香(后下)4.5g。稍加减连续服至出院。
按:本案为心气极虚,血行失畅之症,颇有正气暴脱之虑,予益气养心,固脱之剂,参以活血之品,化险为夷,属补中寓通之法。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验案2
袁某,女,59岁。1976年2月12日初诊。
胸闷神倦,动则汗出,畏寒便秘,苔薄腻,脉细而迟。血压不稳。心电图示广泛性心肌梗死。
心脏虚弱而瘀滞交阻,颇虑厥脱之变。治宜扶正理气活血,佐以通腑。
人参(另煎、兑服)12g,制附片(先煎)6g,麦冬18g,山茱萸12g,全瓜蒌12g,薤白6g,制半夏9g,当归18g,红花6g,炒川黄连3g,生大黄(后下)9g。4剂。
2月16日二诊:胸闷已舒,汗止,面色灰滞转淡黄,大便得解,腻苔渐化,脉小滑。血压稳定。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此乃痰滞已化,心脏气血两亏,再拟调补为治。
党参15g,丹参18g,麦冬12g,当归15g,红花6g,炙甘草6g,酸枣仁9g,郁金9g,降香4.5g,茶树根30g。稍加减连续至出院。
按:本案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症状虽不明显,但心电图示广泛性心肌梗死,证属心脏气阴两亏,血瘀痰滞交阻,方用人参、附子、麦冬、山茱萸益气养阴回阳固脱,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生大黄通阳导滞,乃通补兼施,连服4剂病情趋向好转。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二、胸阳不振
验案1
杨某,女,70岁。
患者于2个月前因冠心病大面积心肌梗死入院抢救,出院后,因气候突变,寒流袭来,又感胸部闷胀,气短,心前区隐隐作痛,两胁亦持痛不休,左手臂胀麻。伴有咳吐白黏痰,腹胀,大便干燥等症。患者精神紧张,夜寐易发惊悸。视其舌苔白腻,脉来沉弦而滑。
辨为胸阳痹阻,痰浊凝聚,心胸脉络不通则痛。治宜宣痹通阳,豁痰通络止痛。
糖瓜蒌(先煎)30g,薤白6g,半夏15g,旋覆花10g,红花10g,茜草10g,桂枝10g,丹参20g,郁金10g,木香10g,降香10g。
服5剂后,胸满、胸痛大为缓解,咳痰减少,夜睡已能成寐。又续服5剂,诸症皆安。
按:《金匮要略》将胸痹一证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四字。“阳微”即寸脉来微,主胸中阳气不足;“阴弦”,指尺脉见弦,主在下痰浊水邪反盛。《辨脉法》云:“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故胸阳不振,反使下焦之阴邪乘虚犯上,使心脉痹阻,气血不能。《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因此,导致了胸痹心痛的证候发生。至于两胁疼痛的原委,亦属胸痹胁逆气冲之类。本证的治疗用温通胸阳,化痰宣痹,佐以疏肝理气通络之法。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旋覆花汤及颠倒木金散三方相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开痹,宣化痰浊之邪;旋覆花汤活血通络止痛,斡旋胸胁之气;颠倒木金散则专以疏肝理气,而行气血之滞为特长也。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张某,男,50岁。
患者于1972年发现高血压,一般维持在17.29~18.62/13.3kPa,时感头昏。1973年查血脂偏高。1974—1975年曾有2次心绞痛发作,但心电图正常。近来工作较忙,在入院当天中午突然胸骨后闷痛、冷痛,右手发麻,持续10min左右,经用硝酸甘油片后疼痛缓解,但4h后又有类似发作,伴呕吐,入院治疗。脉搏60/min,血压23.94/11.97kPa,形体肥胖,神志清,精神差,唇无发绀,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律齐,腹部无异常。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胸闷憋气,胸痛,痛有定处,脉弦,舌质胖黯,边有齿痕,苔黄腻。
证属真心病,痰浊痹阻心阳。治以宣痹通阳,豁痰化浊。
瓜蒌、半夏、黄连、枳实、厚朴、失笑散、青宁丸。2剂。
二诊:药后胸闷憋气改善,胸前区疼痛已止,脉弦,舌质仍淡胖有齿痕,上述方药有效,续服7剂。
三诊:心前区疼痛未再发作,但仍时有胸闷憋气感,仍属瘀阻,心阳不振,续服上方治疗。
四诊:服上方7剂,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示心肌梗死愈合期,按脉虚细,指末不温,舌质润,苔面薄腻根部厚腻。治以益气温阳,化瘀通络。
制附子、桂枝、黄芪、益母草、丹参、川芎、半夏、瓜蒌、苍术、甘草、大枣。
服药7剂,带方出院,门诊随访良好。
按:本病例抓住胸痹心痛,以不通则痛为主进行治疗。以瓜蒌、半夏、厚朴、枳实宽胸理气化浊;益母草、丹参、川芎等根据药理研究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使局部血流量增加,改善供血和供氧,达到宣痹通阳目的,使被损病灶逐渐恢复。但欲善其后,还得补其不足,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先以益气温阳,待阳气来复后,当加入化瘀通络之药,非此法难以收效。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张志雄
验案3
张某,男,49岁。1972年3月10日初诊。
5d前,突发咽紧喉痒,胸中满闷,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急诊,心电图示后壁心肌梗死,血压为零,经抢救,症见好转。血压尚低(9.31/6.65kPa),胸痛彻背,恶寒蜷卧,四肢厥冷,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唇甲皆青,尿频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微弱不起。
辨证为胸阳不振,寒邪太盛,气失宣达,心脉闭阻。治以回阳救逆,益气复脉。
制附子15g,干姜10g,肉桂2.5g,白术15g,红参2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五味子10g,生姜10g,炙甘草10g。3剂。水煎服。
3月14日二诊:胸痛顿轻,恶寒大减,血压渐升(11.97/7.98kPa),脉来较前有神,此时“心于阴中求阳”,改拟益气养阴,通阳复脉。
人参25g,麦冬25g,五味子10g,制附子10g,干姜10g,炙甘草10g。 6剂。水煎服。
3月23日三诊:胸痛续减,气足转温,唇甲红润,二便改善,血压逐增(13.83/9.31kPa),舌淡红,苔薄,脉缓,重按略嫌无力,再平补气血,通阳复脉。
党参25g,麦冬10g,生地黄15g,丹参20g,桂枝10g,生姜10g,大枣5枚,炙甘草15g。10剂。水煎服。
4月7日四诊:基本康复,气力觉充,血压回升(14.63/10.64kPa),时有轻微胸痛,再以上方加瓜蒌20g,薤白15g。续进10剂,症状消失。
按:本例厥心痛,为阳气衰极,阴邪痹阻所致,当务之法,通阳复脉,初诊用回阳救急汤,使阴消阳长;二诊以四逆汤合生脉散,使阴阳相济;三诊投炙甘草汤加减,使阴平阳秘;四诊依原方加瓜蒌、薤白,再振胸阳。如此施治,远筹两全,阴阳平衡,不致偏伤。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4
张某,男,42岁。1975年8月11日初诊。
患者以“心绞痛、心肌梗死”收住入院,经住院治疗一段后,病情基本稳定。但心前区常感闷痛,右手臂有时有麻木感,汗多,尿少。8月11日突然胸痛彻背,呼吸困难,心慌心悸,恐慌万状。中医会诊,见舌体光红,口唇紫红,巩膜充满血丝,指头胀红,脉律不齐,左手伏匿,右手迟缓。
辨证为气滞血瘀、血行不畅之证候。故处通阳化气、活血化瘀之方治之。
桂枝9g,赤芍9g,白芍9g,甘草3g,茯苓9g,白术9g,丹参24g,川芎12g,红花9g,降香12g,浮小麦24g,龙骨24g,牡蛎24g,何首乌9g,石菖蒲9g,瓜蒌9g,薤白9g,姜半夏9g。2剂。隔日1剂。
8月15日二诊:诸症大减,喜形于色,脉气转和。原方4剂,隔日1剂。
8月25日三诊:患者经过服药,病情逐渐好转,准备出院疗养,要求将原方药带回服用,治疗至此告一段落。
按:本案证属气滞血瘀、胸阳闭阻。病情已急,速进通阳化气、活血化瘀之剂以挽回之。方中桂枝、龙骨、牡蛎、瓜蒌、薤白、半夏宣痹通阳,使气行血行,通则不痛;更以石菖蒲、何首乌、浮小麦等敛阴止汗。
医案出处:《刘星元临证集》
验案5
杨某,女,78岁。1979年2月12日初诊。
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外院治疗5日后,请郭士魁大夫会诊治疗。现症见:精神萎弱,气短,胸闷,出汗,肢冷。检查:舌质黯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属真心痛,心阳亏虚,心脉阻滞,夹有脾胃积滞。治以益气活血,佐以和胃化滞。
党参15g,生黄芪12g,白术10g,当归15g,川芎10g,玉竹12g,郁金15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莱菔子10g,神曲12g,炙甘草10g。
2月19日二诊:进上方一般情况好转,已下地活动,仍有胸闷发憋,活动时感气短,心悸,舌质黯尖红,苔薄白,脉弦细,左寸脉弱。予以益气活血,理气复脉之剂。
党参15g,生黄芪15g,丹参15g,当归12g,红花10g,玉竹15g,五味子10g,石菖蒲12g,木香6g。
2月26日三诊:服药后精神好转,能在室内活动。畏寒,活动后气短、心慌均减轻,食欲有进步,睡眠好,舌质黯苔薄白,脉弦细。
上方加淫羊藿10g,巴戟天10g。上方服用7剂,无明显胸闷、气短,活动较前增加,二便调,睡眠可,准备带药出院。
按:本例高龄真心痛,素体肾亏,心气不足。气为血帅,气虚则血瘀,血脉瘀阻,不通则痛而发为真心痛。自觉胸闷,气短,精神萎弱,畏冷,乏力,乃属阳虚,心气不足,血脉瘀阻;舌质黯为血瘀之证;舌苔黄腻为脾胃积滞运化失司之象。予以益气活血,佐和胃化滞之剂。党参、黄芪益气;丹参、川芎活血通脉;玉竹、柏子仁、五味子养心阴;白术、木香、莱菔子、神曲和胃化滞;郁金理气;当归补血汤养血荣心;淫羊藿、巴戟天补肾;炙甘草补中调和诸药。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
验案6
冯某,男,65岁。1990年2月4日初诊。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绞痛3d。患者有“冠心病”3年余,经常胸闷气窒,甚或胸部绞痛,心悸阵作,一直以西药治疗。3d前开始心前区绞痛明显加剧,不仅程度较以往严重,而且发作频繁,缓解时间短,持续时间长。昨晚因胸痛剧烈入某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救治3d,病情仍无明显好转。前往会诊,诊见心痛时作,痛势颇剧,心烦不安,肢冷唇青,脉象微弱。
辨证属心阳不运,阴寒凝滞,心脉痹阻,有亡阳厥脱之虞。治法以急拟温阳散寒,活血通脉。
淡附子10g,红参10g,五味子5g,黄精15g,细辛4g,桂枝6g,丹参12g,川芎10g,赤芍10g,干姜3g,甘草3g。3剂。每剂煎2次,每日服药3次。
二诊:服药3剂后胸痛即止,肢冷转温,脉有起色,精神亦转安宁。改以益气养阴,通阳复脉善后。
红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桂枝6g,丹参20g,生地黄12g,阿胶(烊化、兑服)10g,山茱萸15g,干姜3g,炙甘草10g。7剂。
以本法调理,2周后病情即趋稳定,至今未再复发。
按:本案患者冠心病3年余,心前区绞痛明显加剧3d,乃阴阳偏颇,气血运行涩滞,则聚痰生瘀,痰瘀交阻,闭塞气机,阻滞心脉所致;诊时心痛时作,痛势颇剧,心烦不安,肢冷唇青,脉象微弱,则为心阳不运,阴寒凝滞,心脉痹阻,亡阳厥脱渐至之象,故急当回阳救逆,选用参附汤加味,加细辛、干姜,五味子、黄精敛阴配阳,桂枝、丹参、川芎、赤芍温通血脉。3剂后阳气回复,血脉渐通,故胸痛即止,肢冷转温,脉有起色,精神亦转安宁。改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益气养阴,通阳复脉善后,终使病情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主要病机是阴阳气血虚衰,导致阴阳偏颇;发作时主要表现气血运行失调,痰瘀痹阻。该病例辨证准确,故收效明显。
医案出处:《名老中医经验集》—王灿辉
三、气滞血瘀
验案1
陈某,男61岁。1974年2月7日初诊。
胸骨后刀割样痛频发4d,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症见胸痛引襞彻背,胸闷气促,得饮则作恶欲吐,大便3日未解,苔白腻,脉小滑。
阴乘阳位,清阳失旷,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金匮》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治从其意。
瓜蒌9g,薤白6g,桃仁9g,红花6g,丹参15g,郁金9g,制香附9g,制半夏9g,茯苓12g,橘红6g,全当归9g,生山楂12g。6剂。
2月13日二诊:胸痛5日未发,胸闷亦瘥,面部仍有灰滞之色,大便4日未通,苔薄腻,微黄中剥,脉小滑。痰瘀渐化,心阳亦见宣豁之机,还宜通寓补,以其本虚标实故也。前方去香附、郁金、山楂,加炒酸枣仁9g,生大黄(后下,后改用制川大黄)3g。9剂。
2月21日三诊:胸闷胸痛已罢,便艰,苔腻已化,舌红,脉弦小,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恢复期,病后心阴耗伤,拟补中寓通,以图根本。
太子参15g,麦冬9g,五味子3g,炒酸枣仁9g,浮小麦30g,炙甘草6g,丹参15g,当归9g,桃仁6g,红花6g,火麻仁(杵碎)12g。10剂。
按:本例痰滞交阻,气滞血瘀,先用瓜蒌薤白汤加味,通阳散结豁痰化瘀,服15剂症状消失;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恢复期,生脉散益气养阴调治。住院2d,未用西药。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验案2
田某,女,63岁。
患者在1966年体检发现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昏,血压最高达29.26/14.63kPa,间断服复方降压片尚可控制症状。1976年开始经常发病,心前绞痛。发病前1日,下午饱餐后上腹部疼痛如绞,曾用阿托品等无效,每天上午阵发性绞痛加剧伴呕吐、便秘。2次急诊,以腹痛待查入院。经心电图检查,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证属真心痛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豁痰通络。
益母草15g,丹参15g,川芎9g,瓜蒌15g,半夏15g,枳实9g,黄连1.5g,失笑散9g,青宁丸9g。
二诊:服药7剂,心绞痛未发作,4d后腹痛消失,精神好转,大便通畅,心电图示心肌梗死演变期,原方不动,继服7剂。
三诊:2周后偶有胸闷憋气,指末不温,脉细无力,厚腻虽化,舌质仍偏红。属于气阴两虚之证。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南沙参、北沙参各15g,麦冬9g,五味子3g,石斛15g,丹参15g,川芎9g,苏木9g,桂枝9g,生地黄15g。
药后症状消失,原方续服以巩固疗效,出院。
按:心肌缺血坏死,与气滞血瘀的理论是相吻合的。所用丹参、川芎、益母草均有祛瘀生新之功,川芎为血中气药,走手足厥阴二经,能增强活血之效。如心痛甚者,加失笑散(冲服)、瓜蒌、半夏、厚朴、枳实以豁痰化浊,理气行滞。心肌梗死患者在进入恢复期时,往往表现为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阴阳失衡状态,因此后期多以益气温阳的方法来调治,通常以生脉散为主方,其中以南北沙参养肺胃之阴,麦冬除滋养心营之外,尚有兼清胃热之功,五味子收敛之品,该方一补、一清、一敛,恰到好处。桂枝一药,温经通阳有独特之功,配生地黄滋养心液,又可免除桂枝之温燥。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张志雄
验案3
王某,41岁,男。1975年1月13日初诊。
患者经常头晕头痛,胸部疼痛,疲乏无力,在某医院心电图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现在胸痛胀闷以左侧为主,心悸,梦多,胃痛泛酸,大便2日1次,腰痛(曾诊断腰椎骨质增生)。舌质嫩,舌边齿印,脉间歇三五不调。
治宜宽胸理气,通阳化瘀。拟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方加味治之。
全瓜蒌12g,薤白9g,姜半夏9g,茯苓9g,杏仁6g,甘草6g,远志9g,侧柏叶9g,石菖蒲9g,丹参15g,玄参9g,糖人参6g,桔梗9g,五味子1.5g,麦冬9g,枳壳9g。3剂。隔日1剂。
1月20日二诊:胸脘胀痛发闷感减轻,头晕较前好转。仍梦多,便干。舌心润腻,脉大间歇消失。1月13日处方基础上加龟甲9g,龙齿9g。3剂。隔日1剂。
2月22日三诊:诸症大减,精神好转,胃脘微胀,脉气调匀无间歇。1 月13日原方3剂,隔日1剂。
按:本案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仍有胸闷胀痛,心悸梦多,舌质嫩,舌尖有齿印,脉象间歇,三五不调,有本虚标实之象,胸闷胸胀属于宗气不畅,血脉不活,因此,治疗首在调气,气开血畅,胸痛、胸闷就会好转,其余症状如心悸、梦多、腰痛、大便不畅、胃脘疼痛、泛酸往往会随着主症的好转而消失。初诊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宣痹通阳;茯苓杏仁甘草汤和中利水,开肺化痰;远志、石菖蒲宁心开窍;生脉散益气养阴。二诊加龟甲、龙齿养心安神。
医案出处:《刘星元临证集》
验案4
陈某,男64岁。
高血压病史15年,近2月来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似刀割,全身冷汗,活动及劳累后加剧,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来院当天复查心电图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中医会诊:患者体型肥胖,心前区疼痛如刀割,大汗淋漓,大便干,舌质紫黯,舌边缘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数。
证属真心痛,阳微厥逆,气滞血瘀型。
人参,附子,龙骨,牡蛎,桂枝,益母草,丹参,川芎。
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守方不更,再进3剂,复查心电图为前壁心肌梗死演变期。由于舌黯转润,苔腻亦化,即改用益气养阴,化瘀祛浊方法以善其后。
按:本案患者体型肥胖,心前区痛如刀割,舌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有痰瘀阻络之象,但患者大汗淋漓,脉数,有欲厥脱之象。证属阳微厥逆,气滞血瘀,故以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通络,桂枝温通心阳,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益气温阳固脱,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用益气养阴,化瘀祛浊法善其后,用药丝丝入扣,步步有法。
医案出处:《医海涓聚》—张志雄
四、痰瘀阻滞
验案1
胡某,男,44岁。1976年4月1日初诊。
真心痛,汗出,肢冷,脉来弦细,苔白滑腻。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痰湿痹阻,心脉不通。
急拟通阳宣痹,豁痰开窍,活血化瘀。
川桂枝12g,白芍9g,厚朴3g,苍术6g,南沙参9g,蒺藜9g,藁本6g,远志6g,郁金9g,竹沥、半夏各6g,焦谷芽、麦芽各9g,大枣10枚;冠心苏合丸每日2次,每次1粒。7剂。
二诊:服药后疼痛消失,胸闷憋气,乏力纳呆,脉弦细弱,苔薄白质嫩胖,心脉渐通,仍守前意。
川桂枝9g,石菖蒲9g,远志3g,牛膝9g,白术9g,丹参12g,白芍9g,降香(研末、冲服)12g,陈胆南星6g,炙甘草3g,大枣10枚;每次冠心苏合丸(冲服)1粒。14剂。
三诊:诸症均减,心电图明显改善,苔薄脉细弦,治拟益气养心、通阳活血以善其后。
党参12g,焦白术9g,全当归12g,白芍9g,桂枝6g,川芎6g,丹参12g,郁金9g,远志6g,炙甘草6g,大枣10枚,焦谷芽、麦芽各9g。14剂。带药出院。
按:患者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休克,心力衰竭急诊入院。经抢救后心力衰竭控制,但心电图Q波宽而深、ST段抬高、T波倒置,胸痛,汗出肢冷。脉证合参属心阳不振,心脉瘀阻,为真心痛,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意,先拟通阳宣痹,活血化瘀,豁痰开窍。待心脉逐渐畅通,症状缓解则以益气养心,通阳活血以善其后,巩固疗效。所以药随症变,灵活机动,抓住本质,急缓有序。
医案出处:《张志雄医案选》
验案2
唐某,男,47岁。
3年前发现高血压,一般在17.29~19.95/11.97~13.3kPa,伴失眠,头昏,头痛,服复方降压片可控制,今年2月份曾发生心前区疼痛,未经治疗而缓解,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痛,1日发作数次,每次3~5min。
在单位医务室认为系胃炎、胃痉挛,服阿托品、溴丙胺太林等药物无效,当天来院急诊。胸闷憋气,胸膺两乳间疼痛,心痛彻背,疼痛呈持续性,且阵发性加剧,向左肩背部放射,上腹部胀痛,大便干,头昏,心慌,气急,出冷汗而住院。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体检:体温37.5℃,脉搏76/min,血压16.49/11.17kPa,神志清,口唇、指、趾无发绀,心界不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律齐,无病理性杂音,A2>P2,肺部未闻及干、湿啰音,剑突下压痛。心电图: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中V2导联ST抬高0.5mV。诊断为真心痛(中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西医)。
辨证为阳明腑证。治宜攻里通下,祛瘀化浊。
生大黄,厚朴,枳实,黄芩,法半夏,瓜蒌,石菖蒲,川黄连,吴茱萸,丹参,失笑散。
二诊:服药后诸症大减,脉转弦滑,舌质较润,黄腻苔较前亦化其半,复查心电图符合心肌梗死演变期,当予养阴益气,化瘀通络,稍佐调理脾胃之品。服14剂后,病情稳定。
按:本案患者初期表现为胸闷憋气,其后心痛彻背,胸膺间疼痛,上腹部胀满,大便干,结合脉症舌象分析,脉弦主痛主实,滑为痰浊,数则有热,舌质红苔黄腻,证属痰浊交结,痰热互阻腹中,故从阳明腑证治之,以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泄热,瓜蒌、法半夏、石菖蒲化痰祛浊兼通心气,丹参、失笑散和营理气止痛,黄连、吴茱萸和胃降逆,投药7剂,诸症减轻。总之六腑以通为用,阳明腑证则非通不治,但一味攻下通腑易伤正气,当因势利导,在病情稳定,诸症轻减,处于恢复阶段时,当以益气养阴,兼顾脾气,方能达到巩固疗效之目的。
医案出处:《医海涓聚》—张志雄
验案3
陈某,男,61岁。1974年2月7日初诊。
胸骨后刀割样疼痛频发4d,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收入病房。刻下胸痛引臂彻背,胸闷气促,得饮则作恶欲吐,大便3日未解,苔白腻,脉小滑。
阴乘阳位,清阳失旷,气滞血瘀,不通则痛。《金匮要略》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治从其意。
瓜蒌9g,薤白6g,桃仁9g,红花6g,丹参15g,郁金9g,制香附9g,制半夏9g,茯苓12g,橘红6g,全当归9g,生山楂12g。
2月13日二诊:胸痛5日未发,胸闷亦瘥,面部仍有灰滞之色,大便4日未通,苔薄腻微黄中剥,脉小滑。痰瘀渐化,心阳亦见宣豁之机,还宜通中寓补,以其本虚标实故也。
前方去香附、郁金、山楂,加炒酸枣仁9g,生大黄(后下,后改用制川大黄)3g,9剂。
2月21日三诊:胸闷胸痛已罢,便艰,苔腻已化,舌红,脉弦小,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恢复期,病后心阴耗伤,拟补中寓通,以图根本。
太子参15g,麦冬9g,五味子3g,炒酸枣仁9g,浮小麦30g,炙甘草6g,丹参15g,当归9g,桃仁6g,红花6g,火麻仁(杵碎)12g。10剂。
按:本案痰滞交阻,气滞血瘀,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通阳散结豁痰化瘀,服15剂症状消失;随后选用生脉散益气养阴调治善后。张氏治黄某为心气极虚,血行失畅之症,颇有正气暴脱之虞,予益气养心固脱之剂,参以活血之品,化险为夷,属补中寓通之法。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验案4
何某,男,56岁。1978年2月16日会诊。
患者因突然胸骨后痛,憋气,心慌,气短,出汗,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3d,经抢救病情稍稳定。现仍左胸痛,胸闷,气短,乏力,腹胀纳少,大便不畅,舌胖黯苔白腻,脉沉细左寸弱。
辨证为真心痛(气虚血瘀痰浊)。治宜益气活血,健脾化浊。
生黄芪20g,党参20g,丹参15g,当归12g,红花10g,荜茇12g,高良姜10g,陈皮10g,厚朴6g,神曲12g,香附15g,姜黄12g,红参(另煎、兑服)5g。
2月23日二诊:进前方,胸痛缓解,胸闷气短减轻,大便1~2日1行,腹胀减轻。舌胖黯,苔薄白,脉沉细。宗上方加瓜蒌20g,薤白12g。继服。
3月2日三诊:服药后胸闷、胸痛完全缓解,大便通畅,无腹胀、气短,乏力好转,睡眠可,上方继服。
按:本案真心痛,正气已伤,心气不足,自觉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舌质胖黯为胸阳不振,气滞血瘀;气虚脾胃失和,运化失司,痰浊阻滞,症见苔腻,腹胀、大便不爽。予以益气活血化瘀,健脾化滞之剂。黄芪、党参、人参补气;丹参、川芎、红花、当归、姜黄活血化瘀;香附、陈皮、厚朴、神曲健脾行气化浊;瓜蒌、薤白宽胸散结,化浊通便。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
验案5
张某,男,50岁。
患者于1972年发现高血压,一般在17.29~18.62/14.63kPa,时感头昏。1973年查血脂偏高,1974—1975年曾有2次心绞痛发作,但心电图正常。近来工作较忙,在入院当天中午与他人谈话之际,突然胸骨后闷痛,冷汗,右手发麻,约持续10min,经用硝酸甘油含片后疼痛缓解,但4h后又有类似发作,伴呕吐,入院治疗。
体检:体温37.5℃,脉搏60/min,血压17.29/11.97kPa,形体肥胖,神志清,精神差,唇无发绀,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律齐,A2>P2,腹部无异常。心电图示Ⅱ、Ⅲ、aVF抬高0.3~0.5mV,V1~V4 T波双相。诊断: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胸闷憋气,胸痛痛有定处,脉弦,舌质胖黯,边有齿痕,苔黄腻。
辨证属真心痛,痰浊痹阻心阳。治以宣痹通阳,豁痰化浊。
瓜蒌、半夏、黄连、枳实、厚朴、失笑散、青宁丸。
二诊:药后胸闷憋气改善,胸前区疼痛已止。脉弦,舌质仍淡胖有齿痕。上述方药有效,续服7剂。三诊:心前区疼痛未再发作,但有时仍有胸闷憋气感。仍属瘀阻,心阳不振,续服上方治疗。四诊:服上方7剂,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示心肌梗死愈合期,但按脉虚细,指末不温,舌质润,苔薄白腻,根部厚腻。
治以益气温阳,化瘀通络。制附子、桂枝、黄芪、益母草、丹参、川芎、半夏、瓜蒌、苍术、甘草、大枣。服药7剂,带方出院,门诊随访良好。
按:本案先以宣痹通阳,豁痰化浊之法,后以益气回阳,化瘀通络,攻补兼施。
医案出处:《医海涓聚》—张志雄
五、其他证候
验案
成某,男,71岁。1976年6月21日初诊。
左胸阵发性刺痛2d,大便秘结7日未通,口臭且干,心悸。舌边红带紫,苔白腻,脉弦大小不匀。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有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及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
证属劳伤心,湿滞热瘀交阻。治以宣清热通腑,活血祛滞。
黄连4.5g,制半夏12g,全瓜蒌2g,厚朴9g,枳实15g,生大黄(后下)6g,当归24g,川芎9g,红花6g,失笑散(包煎)9g,苦参15g。稍加减连服5剂。
6月26日二诊:动则左胸作痛,大便已解2次,口不干,但舌苔腻中灰未化,脉虚弦。痰湿瘀热,虽减未化,心脏气血流行未畅,再宜前法出入。
苦参15g,制半夏12g,全瓜蒌12g,厚朴9g,枳实12g,制川大黄9g,当归18g,川芎6g,石菖蒲9g,失笑散(包煎)9g。7剂。
7月3日三诊:左胸闷痛未发,便秘4日未通,夜间惊惕,烦懊不宁,舌苔厚腻已化,脉弦滑。热瘀尚未尽化,心阴亦见耗伤,宜养心清热活血化瘀。
北沙参15g,麦冬15g,生栀子9g,苦参15g,丹参15g,当归15g,降香4.5g,石菖蒲9g,失笑散(包煎)9g,磁硃丸(夜间吞服)6g。7剂。
7月10日四诊:左胸痛未发,头晕,大便间日1次,质软,夜寐较安,有时惊拢,心电图示前壁心肌梗死恢复期,脉弦小,苔腻净化,舌质边紫。痰热已清,心阴渐复,再宜养心安神活血。
北沙参30g,麦冬18g,五味子4.5g,茯苓9g,丹参15g,赤芍12g,红花6g,郁金9g,龙齿(先煎)24g,火麻仁(杵碎)24g。
按:本案前阶段属湿热瘀滞交阻,用泻心汤合小承气汤加减,后阶段以心阴虚而兼络瘀肠燥为主,以生脉散合清化通瘀之品,为先通后补之法。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第二节 心律失常
一、心气、血、阴不足
(一)心气不足
验案1
曲某,男,49岁。1976年9月4日初诊。
心跳气短,低热缠绵,已半年余。左前胸隐痛,彻背,不能侧卧,自触脉搏不时停跳,中西医治疗,略有好转。近因工作繁忙,致失眠,纳呆,呕恶,左前胸热痛或沉闷不舒,心跳气短,上四楼须休息3次,脉沉涩,偶有结、代脉。
辨证为心气不足,营血失和,神明为之不安。治以益气养心,调营和血,以安神明。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加减。
党参25g,麦冬25g,五味子10g,生地黄20g,远志15g,石菖蒲15g,炙甘草15g,生牡蛎20g,当归20g,白芍15g,半夏15g,大枣10枚。3剂。水煎服。
9月11日二诊:服上方3剂,左前胸仍隐痛,偶发刺痛,心悸气短,有不自主之感,睡眠多梦,惟胃中呕恶已除。脉象如故。心气不足,脉络失畅,多夹血瘀,服药无大效,未用化瘀之品故也。
党参25g,麦冬25g,桂枝10g,半夏15g,川芎15g,赤芍15g,瓜蒌15g,薤白10g,丹参25g,郁金10g,石菖蒲15g,炙甘草15g,炒酸枣仁15g。水煎服。
9月24日三诊:上方服6剂,心悸略稳,无不自主之感。但左前胸热痛如故。脉沉缓,无结、代脉。血瘀未化,不通则痛,原方续进,重用透络化瘀之品。
党参35g,生地黄20g,麦冬25g,桂枝10g,川芎15g,赤芍15g,瓜蒌15g,薤白10g,郁金10g,石菖蒲15g,降香15g,没药15g,炒酸枣仁15g,炙甘草15g。6剂。水煎服。三七粉25g,随煎剂冲服。
10月5日四诊:服药颇应,心悸已平,胸痛消失,睡眠转佳,脉沉缓,无结、代象。原方加减,去桂枝,加甘松10g,沙参20g。20剂。
11月16日五诊:服药后效果明显,诸症悉失,惟略感胃胀。脉沉缓有力。按五诊方去桂枝,加焦三仙各30g。
1978年2月来诊,自诉上四楼已不心跳气短,病已治愈。
按:本案为心气虚夹瘀之证。因其血瘀,故初诊用益气养心法乏效,后重加活络化瘀之品,病明显好转。共服70余剂方心全功,可见“新病气结易开,久病血瘀难化”。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2
韦某,女,24岁。1977年2月7日初诊。
心胸发闷,心急、心烦、心慌,尤其午睡后病情较重,两侧头痛,记忆减退,时间已久,时轻时重,脉大小不齐。西医诊断为心动过速(140/min)。
治宜复脉、开胸、通阳化气。拟用芍甘汤、柴胡龙牡汤、炙甘草汤结合论治。
白芍24g,炙甘草9g,柴胡6g,黄芩6g,姜半夏6g,龙骨15g,牡蛎15g,麦冬9g,生地黄9g,火麻仁12g,大枣9g,桂枝9g,阿胶(烊)6g,党参9g,生姜4.5g。另取朱砂0.6g,琥珀1.2g,共研粉面分2次冲服。4剂。隔日1剂。
2月24日二诊:服药时间稍好,停药时又犯。脉右急左缓,舌体水肿,舌面润滑。2月7日处方加远志9g,瓜蒌9g,薤白9g,石菖蒲9g。4剂。隔日1剂。
3月6日三诊:药后症状大减,脉缓静,舌正常。按2月7日方,2月24日加味,各药加量至4倍,研细面,装碗中,放在笼上蒸2~3h,待凉后,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服1丸,每日2次。
按:患者胸闷心悸,兼两侧头痛,长期不愈,脉象大小不齐。按胸中为宗气所聚之处,宗气不足或宗气滞塞,都会出现胸闷证候。心主血脉,心血与宗气失调,往往出现脉律不齐、心慌、心急、心烦等证候。头部两侧属少阳经,两侧头痛,是少阳经脉不通所致。处方采用芍药甘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炙甘草汤合方。芍甘汤,主治营血受伤,肢挛厥逆;柴胡龙牡汤,主治胸满烦惊,神不内守;炙甘草汤,主治脉结代心动悸。三方配合为用,以治胸闷、心悸、侧脑疼痛、心动过速之证。服药病安,但停药病又发作。故二诊时,加用石菖蒲、远志、瓜蒌、薤白以鼓舞胸中阳气。药后证候大减,脉亦转和。患者因去外地,故配丸剂缓服。
医案出处:《刘星元临证集》
验案3
任某,女,78岁。1974年7月16日初诊。
发作性心悸16年,胸闷2个月,恶心呕吐1周。患者16年前因阵发性心悸,胸闷憋气在某院诊为“冠心病”,后间断服中药治疗。
2个月前,因劳累后突感心悸、胸闷、心前区紧缩感,速来我院门诊,以冠心病、心律失常、疑发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收住内科病房。入院后经利尿、扩血管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病情好转,近1周出现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现脘腹满闷,神疲乏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腹胀便秘,舌苔垢腻微黄,脉细弦结代。
辨证属心气虚损,脾胃升降失调。当务之急,治宜调理脾胃升降气机。方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砂仁(杵碎)6g,太子参20g,茯苓18g,半夏10g,枳壳6g,灶心土(先煎)6g,焦麦芽、神曲各12g,当归15g,火麻仁12g,郁李仁12g,柏子仁15g。6剂。水煎服。
7月23日二诊:服药6剂后,症状明显改善、恶心呕吐消失,每餐可进食一两仍腹部胀满,便秘。舌苔腻,脉弦细略滑、偶见结代。治疗仍循原法,更增益气之品。
红参(另煎、兑服)6g,太子参30g,砂仁(后下)6g,茯苓18g,炙甘草12g,当归15g,焦三仙各10g,藿香、佩兰各(后下)10g,半夏10g。6剂。
7月30日三诊:上方服6剂后,胃肠症状及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自行停服中药1周后,上症复发,室性期前收缩增多,23/min,原方继进6剂,症状渐平。经用中药治疗1个月后,病情稳定,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病情好转出院。
按:患者虽为冠心病、心律失常,但临床表现以中气虚弱,脾胃本虚,升降失司,以致气乱瘀中,清浊相干。本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原则,扶其脾胃,调其升降,投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健脾理气,和胃止呕,使脾升胃降,脾健呕止,脘胀减轻,大便通畅,室性期前收缩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
医案出处:《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陈某,男,68岁。
心前区憋闷疼痛2年余,伴心悸气短。患者胸闷气短,自汗心悸,时有心前区隐痛,活动后发作明显,历时3~5min缓解,失眠烦躁,神疲乏力,大小便正常,舌苔淡紫,苔薄白,脉弦细,偶有结代。
证属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治宜益气养心,安神。
饮食当以清淡为主,不宜食膏粱厚味及动物内脏食物。
党参15g,麦冬10g,五味子6g,茯苓10g,石菖蒲10g,远志10g,太子参10g,丹参15g,炙甘草10g,龙骨25g,浮小麦10g,大枣4枚,全瓜蒌10g,法半夏10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胸闷气短,心前区隐痛减轻,神情较前安稳,尚疲乏,夜寐不实,动则易汗,舌质淡黯,苔薄白,脉细弦,偶有结代。守前方加酸枣仁10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患者体力日渐恢复,胸闷心悸基本改善,心绞痛及期前收缩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药见疗效,故守法守方再连进10剂。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
四诊:心绞痛未再发作,心律齐,余症改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稍弦。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嘱停服煎剂,改服补中益气丸合天王补心丹以巩固疗效。
按: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胸痛”“真心病”等范畴。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且尤以虚证者多。从正气论,常为心、肾、肝、脾四脏的虚损为本,从邪气论主要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的痹阻为标。心阳不振则血行不畅,致心阳痹阻;脾虚不运,则痰浊内生;肾阳不足,则心阳痹阻;肾阴亏虚,则心脉失养。以上不论何种病机,轻者痹阻致胸闷,重者不通致心痛,甚者出现虚脱之危症。本病的治则,大凡温阳补气,通阳宣痹,化浊豁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诸法。张师认为,治本病不宜一味活血化瘀,因过之则损心气,且本病尤为虚证居多,故治疗多以攻补兼施,加减临证变通,每治而取得良效。本例患者临床以胸闷气短,心悸自汗为主证,偏于气阴两虚,投养心定志汤,去川芎、延胡索、桂枝,加党参、酸枣仁、浮小麦、全瓜蒌、法半夏。方中党参、太子参补益心气,茯苓健脾养心,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全瓜蒌、法半夏宣痹化痰;龙骨、酸枣仁镇静安神,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以养心阴;浮小麦、炙甘草、大枣均为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全方合用,补中有通,通中有补,标本兼顾。连投诸药,使病者诸症缓解,而获良效。
医案出处:《张志钧验案精选》
验案5
康某,女,27岁。1997年10月8日诊。
患者5年前有农药中毒史,时有怔忡、头晕。近1年来,心悸加重,伴胸闷气促,肢体倦怠,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肌肤水肿,夜多梦魇,心率40/min,血压7.98/4.66kPa,心电图检查为窦房结内游走心律、频发逸搏、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并伴心肌劳损。诊其脉迟而细涩,间有结代,舌淡边有齿痕。
证属心阳虚弱,脾土衰败。治当温阳复脉,扶脾健运。
党参30g,附子10g,桂枝10g,黄芪30g,黄精30g,炙甘草30g,丹参15g,龙骨15g,茯苓15g,半夏12g,陈皮10g,神曲12g。5剂。
10月16日二诊:心率50~60/min,血压14.63/11.31kPa,诸症大减,仅偶见心悸。上方加山药30g,龙眼肉25g,连服20剂,诸症均失,平时心率60/min左右,活动后增至70/min左右,心电图检查:心室率一般为60/min,律齐。患者已能参加轻微劳动。
医案出处:《张鹳一医案医话集》
验案6
周某,女,64岁。1996年7月28日初诊。
心慌水肿1年余,近因天气炎热,又执炊多汗,顿觉头晕眩欲扑,心摇摇欲坠,诊其脉三五不调,俨似雀啄,观其舌中有白苔,边尖略红。心电图示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心肌供血不足。
辨证:元气因暑蒸而虚脱,阴液亏而不得濡润,遂致心主受累,而见脉结代、心动悸之病。治当急用益气补元以救燃眉;次以益阴和阳,宁心安神。
西洋参10g,党参30g,五味子10g,麦冬15g,龙骨30g,山茱萸15g,酸枣仁15g,茯神15g,核桃仁10g。水煎2次,分3次服。并嘱其移居清凉之处,防暑静养。3剂。
8月1日二诊:心慌渐平,头已不晕,精神、体力渐强,脉搏仍有间歇,面部时有水肿,纳差口干。
太子参30g,炙甘草15g,玉竹15g,麦冬15g,五味子10g,生地黄15g,阿胶(烊化、兑服)12g,茯苓20g,陈皮10g,鸡内金12g,山楂12g。
连服15剂。心慌已止,诸症均失,脉搏偶见歇止,乃于上方加柏子仁、丹参以养心安神。又服15剂后,复查心电图已大致正常,随访2年未复发。
医案出处:《张鹳一医案医话集》
(二)心血不足
验案1
肖某,女,36岁。
1年来心慌气短,时有心悸自汗,大便干,六七日1行,下肢肿,舌质黯,苔薄腻,脉结代。
证属心气心血不足,水湿停滞。治以益心气,养心血,宁心神,佐以利水湿。
生黄芪30g,茯苓30g,生薏苡仁30g,赤小豆30g,柏子仁15g,火麻仁15g,炒酸枣仁(杵碎)15g,全当归15g,白芍10g,浮小麦30g,生牡蛎(杵碎、先煎)30g,远志10g。6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食辛辣生冷。
二诊:药后诸症均减,原方继服6剂。
三诊:药后便软,日行1次,下肢肿消,自汗止,惟偶有心慌心悸。嘱其继服柏子养心丸,以善其后。
按:本案患者心气心血俱虚,遂致上述诸症。以生黄芪、茯苓益心气,当归、芍药养心血、柏子仁、酸枣仁、远志、浮小麦、生牡蛎养心敛汗,火麻仁、柏子仁、当归润肠通便,赤小豆合黄芪、茯苓利水消肿。如此,心气得补,心血得养,心神得宁,水湿得除,诸症渐次向愈。
医案出处:《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曾某,女,42岁。
平素身体不健,于1957年春季,症见心慌,头晕,失眠精神倦怠,脉不规律,即来诊治。自述“心跳不安,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则心慌加剧”。按其脉搏动而中止,有时能自还,有时不能自还,虚里空跳动不休,观其面色不华,舌淡红欠润。如此脉证,虚象已现。
治宜益心气、补心血、温心阳、安心神。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9g,党参15g,生地黄15g,麦冬9g,阿胶9g,桂枝6g,火麻仁9g,生姜3片,大枣3枚,清酒1杯,水1碗煎服。
服3剂,心悸,脉结代好转,依前方去火麻仁,加酸枣仁9g,继服10剂,诸症大减。惟精神仍然不振,建议服紫河车调理,服至16个而愈。
按:本例患者以心慌,脉律不齐为主症,正如仲景所谓“心动悸,脉结代”,投炙甘草汤正是合拍。方中炙甘草、党参、大枣补益心气,地黄、阿胶、麦冬、火麻仁补心血、养心阴,以充盈血脉,桂枝、生姜和酒辛温走散,可通心阳。服3剂后,用酸枣仁代火麻仁,意在加强安神之功,此方连服13剂而效果立见,后食紫河车调理,以资巩固,至今未见复发。
医案出处:《王远芳治验录》
验案3
蔡某,女,58岁。
心悸心慌已2年余。刻诊:心悸、心慌频作,胸闷善太息,气短乏力,面色不华,头晕不适,纳差,二便无异常,夜寐梦多,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弦结代。
证属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气血不畅。治宜补益气血,活血养心,佐以通阳。
党参12g,炙甘草10g,当归10g,生黄芪10g,白术、白芍各10g,桂枝3g,熟地黄10g。7剂。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药后心悸心慌减轻。面色不华,纳差,神倦乏力,夜寐不宁,舌脉如前,再拟前法。
党参12g,炙甘草10g,当归10g,生黄芪10g,白术、白芍各10g,炙桂枝3g,熟地黄10g,麦冬10g,丹参12g,茯苓、茯神各12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薤白10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诸症减轻,食纳增加,夜寐安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偶见结代。仍予前法出入。原方加紫石英(先煎)12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四诊:药后诸症基本消失,纳香,脉象未见结代,再按原方加减14剂,以巩固疗效。
嘱保持乐观态度,消除疑虑,勿惊慌恐惧;注意饮食营养,忌烟酒、辛辣、浓茶、咖啡等食品;保持空气清新,舒适安静,适当体育锻炼。
按:《证治汇补·惊悸怔忡》:“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肇端也。”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虚则面色不华;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而心悸心慌;心失所养,致心阳不振,气机不畅,故胸闷善太息;心血亏损不能上荣于脑,故而头晕;血亏气虚则神疲乏力及纳差;气机不畅,血脉瘀阻,故脉见细弦结代。张师采用补益气血,活血养心,佐以通阳之法。用党参、炙甘草、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当归、熟地黄、麦冬、白芍滋阴补血,以养心脏;桂枝温通心阳;丹参补血养心;茯神宁心安神;紫石英镇心定惊宁神;谷麦芽消食和胃;薤白理气通阳。全方共奏益心气、养心血、通心阳之功,以诸药充盈血脉,气血正常运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医案出处:《张志钧验案精选》
验案4
丁某,男,68岁。1999年3月14日初诊。
病从2月11日开始,突然发现胸闷心慌,有期前收缩,血压14.63/9.98kPa。心电图:速率71/min,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以后又见交界性期前收缩。西药对症处理,如普罗帕酮、复降片、硝酸甘油等,疗效不显。
诊时仍感胸闷,心悸不宁,头昏,自感疲乏,欲得安睡,手足凉。据述,病从聚会兴奋而致。脉较缓,有连续歇止,按之少力;舌质稍淡,苔薄腻。
辨证为气营先虚,心神浮越,而又暴喜伤阳,以致气机逆乱,所以脉多歇止,是为神不守舍。
治当益气和营,宁神止悸。方从炙甘草汤出入。
炙甘草7g,太子参25g,五味子7g,炙黄芪15g,麦冬25g,茯苓15g,当归10g,牡丹皮15g,炒百合15g,独活10g,丹参15g。5剂。
3月27日二诊:期前收缩依然,没有明显改善,亦时感胸闷心慌,大便难解,纳谷亦差,脉见弦象。此为兼有痰浊凝聚,气机失于通降之常。原方加瓜蒌、薤白,通阳泻浊。
原方去当归、百合;加川芎7g,全瓜蒌(杵碎)15g,薤白10g。7剂。
4月4日三诊:据述,期前收缩从3月30日即止,心律转齐,胸闷心慌完全解除,尤其大便通顺,殊感轻松,眠食均可,上药又服7剂,脉转缓滑,舌苔薄白。这是气营见和,心神安宁了。病情大见转机,佳兆,应调理巩固。
炙甘草7g,太子参20g,五味子5g,麦冬20g,茯苓15g,炙黄芪20g,炙远志10g,牡丹皮15g,丹参15g,全瓜蒌(杵碎)15g,薤白10g,另含服西洋参片。14剂。
6月3日四诊:药后诸症平复,并能半日参加工作。停药已10日。脉尚小缓,舌质亦小有隐紫气,不过眠食均佳(血压17.29/10.64kPa,心电图在正常范围)。再为调理善后。
黄芪15g,太子参20g,炙甘草4g,远志10g,茯苓10g,柏子仁10g,麦冬20g,五味子5g,当归10g,川芎5g,牡丹皮15g,丹参15g,大枣5枚,另含服西洋参片。14剂。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丁光迪》
(三)心阴不足
验案1
滕某,男43岁。1979年4月10日初诊。
心阴不足,肝阳偏旺,心悸频繁,头颞胀痛,脉细数,舌偏红。治宜清养。
麦冬9g,玄参9g,生地黄12g,百合12g,五味子3g,菊花6g,石决明20g,钩藤9g,丹参9g,茯神9g。7剂。
5月8日二诊:进养阴宁心、平肝潜阳之剂,头胀、心悸之证均得减轻,数势之脉稍得缓和,而舌仍偏红。仍以原法继进。
原方照抄,嘱服10剂。
按:本例由于心阴不足、心火偏旺则心悸,肝阳上扰则头胀,其根源在于肾阴虚。因肾阴肾阳为各脏阴阳之根本,欲补其阴,必得补肾,肾阴足,则能制肝阳,济心火。故以生地黄、玄参以滋肾阴;麦冬、百合、五味子、丹参、茯神养心阴、定心悸;菊花、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心得所养,肝阳潜降,则病自愈。
医案出处:《朱古亭临证录》
验案2
蔡某,女,47岁。
形体消瘦,面红唇柴,阵阵汗出,心烦急躁,夜寐梦多,自觉心中悸动不安,闻声易惊。近1年来月经前后不定,量少色深,夹黑色粒块状物,诊为脉弦细且数,舌红少苔且干。
证属阴分不足,热郁血分,扰动心神,故悸动不安也。治宜养血育阴,凉营和瘀之法。
生地黄10g,赤芍、白芍各10g,生地榆10g,丹参10g,茜草10g,柴胡6g,黄芩10g,川楝子10g,钩藤10g。7剂。
二诊:心中悸动渐减,已能安睡,仍觉梦多,烦急虽减而未全除。脉仍弦细数,舌红少苔,已不甚干,大便偏干,继用前法进退,益以二至养阴为治。
生地黄、熟地黄各10g,赤芍、白芍各10g,柴胡6g,生地榆10g,丹参10g,茜草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夏枯草10g。7剂。
三诊:癸事适至,较前量多色红,黑渣减少。自觉心中舒畅,烦急续减,心悸渐安,舌红脉数,二便如常,阴分久亏,不易遽复,仍用前法加减。忌食辛辣刺激之物,是为至嘱。
生地黄、熟地黄各10g,天冬、麦冬各10g,赤芍、白芍各10g,生地榆10g,丹参10g,茜草10g,茯苓15g,柴胡6g。7剂。
癸事已净,诸症向安。脉象细数,舌红苔薄。继用前法,并和胃气。
生地黄、熟地黄各10g,天冬、麦冬各10g,赤芍、白芍各10g,丹参10g,生山药10g,香稻芽10g,木瓜10g。7剂。
按:素体阴虚,阴虚则阳亢,故见热郁火升之象。治疗首凉血清肝,次养血育阴,终和胃气,而养阴之法贯彻始终。知阴伤者难复,善调摄者能获预期之效。
医案出处:《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杨某,男,43岁。1974年10月23日初诊。
素有肝病,阴液内耗,近1多月来,胸闷、心悸而烦等症加剧,夜寐欠安,心电图提示:频发性交界性期前收缩,伴差异传导,呈二联律、三联律,曾服多种西药未效,舌红,脉细结代。
心阴亏虚,血行不畅。当拟养阴活血调治,兼见干咳,佐以润肺止咳。
南沙参、北沙参各9g,麦冬9g,炒酸枣仁9g,五味子3g,炙甘草6g,全当归15g,红花6g,桑叶皮各9g,炙百部12g,枇杷叶(包煎)12g,磁石(先煎)30g。10剂。
11月6日二诊:心悸胸闷轻减,期前收缩见少,咳呛已瘥,口稍渴,脉弦小偶有结代,舌红尖刺。心肺阴伤未复,燥痰得化,仍守前法进退,仿天王补心丹方出入。
生地黄18g,北沙参15g,麦冬9g,阿胶(烊化、冲服)9g,炙甘草6g,朱远志6g,生赤芍、白芍各6g,红花4.5g,枇杷叶(包煎)16g,生龟甲(先煎)18g,丹参15g,牡蛎(先煎)30g。
12月11日三诊:叠进滋养心阴之剂,咳呛、心悸、心慌、胸闷等症均瘥,期前收缩亦止,复查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舌红乏液,脉弦小。心阴不足,不易骤复,再拟养心阴以善其后。
炙甘草9g,生地黄15g,北沙参16g,麦冬9g,阿胶(烊化、冲服)9g,炒酸枣仁9g,丹参15g,石斛(先煎)18g,益母草18g。
按:本案属心阴亏损,血行不畅,为虚中夹实,仿用天王补心丹加活血之品,辨证确切,用药得当,疗效显著。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四)气血两虚
验案1
窦某,女,49岁。1976年4月11日初诊。
1年前,经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曾治不愈。心悸气短,动则更重,前胸闷痛。头晕目眩,两颧紫红,唇甲青紫,关节疼痛,臂难上举,周身乏力,彻夜不眠,咽干咳嗽,五心烦热,汗出,便难,舌黯苔白,脉虚数,结代频作。
证属气血两虚,血脉不畅。拟益气养血,通阳复脉之剂。
党参20g,麦冬15g,生地黄25g,桂枝10g,丹参20g,阿胶15g,火麻仁15g,当归20g,炙甘草15g。5剂。水煎服。
4月20日二诊:自觉较前有劲,头目皆清,烦渴无,大便爽,余症与舌脉无变化,仍以原意出入。
党参20g,麦冬15g,生地黄25g,桂枝10g,丹参25g,当归20g,乳香15g,没药15g,炙甘草15g。6剂。水煎服。
4月29日三诊:胸及腰痛好转,臂动仍不自如,两颧、唇、甲色转,睡眠尚可,舌红苔薄白,脉时有结代。依上方加黄酒50g同煎。3剂。
5月4日四诊:心胸宽舒,不痛,关节痛止,臂能上引,可以负重,睡眠很好,舌淡红,脉缓无结代,心电图结论为窦性心律,基本正常,更进6剂,从此康复,能工作。
按:《素问》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即指此证。气血痹阻,滞而为瘀,以致心失所养,心悸不已,脉象结代,故用活血化瘀,兼以通阳,血脉充盈则脉复其常,因阴气内虚,又佐滋阴养心之品,症状得安。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2
邢某,女,45岁。1992年7月12日就诊。
间断性心前区疼痛6年余,每逢劳累或情绪激动则易屡发。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长年口服异山梨酯,复方丹参片等扩冠、活血化瘀药物,然胸痛时发时止,疗效欠佳。前日与家人发生争执,心绪不顺,病情复发。症见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心烦易怒,惊惕不安,眠差多汗,舌质红黯,苔薄白,脉结代。
证属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血脉不畅,心神失养。治拟益气温阳,养心安神,佐以理气活血之法。
太子参15g,石菖蒲10g,远志10g,丹参10g,桂枝8g,炙甘草5g,浮小麦10g,龙骨15g,珍珠母15g,葛根15g,延胡索10g,首乌藤10g,大枣5枚。
药进6剂,胸闷憋痛减轻,余症无显著变化。前方加丝瓜络10g,再服6剂,病势趋缓。后宗守原方稍为出入,共进20余剂,诸症渐平,脉律转齐。
按:冠心病是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标本兼顾,治本为要。本案方选自拟养心定志汤加减,方中太子参补益心气;茯苓参调心脾;石菖蒲、远志通心窍以定志;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通阳宣痹;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龙骨、珍珠母镇静安神,补心强志;葛根、延胡索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首乌藤除烦安神。药进20余剂,使心阳复振,心气充足,血脉通畅,心神安宁,而诸症皆除,病情始稳。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吴某,男,50岁。
萦思操劳,吸耗肾水,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经常眩晕,寐中辄有惊跳。近年来辛劳过度,营气不足,血不养心,心悸心慌,脉来三五不调。餐时或偶劳则每分钟脉来间歇十余次。
属本虚病深,气血不继。拟先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人参3g,丹参15g,麦冬9g,制半夏9g,白芍15g,煅龙齿15g,煅牡蛎30g,珍珠母30g,远志9g,柏子仁9g,石菖蒲3g,茯苓12g,陈皮6g。5剂。
二诊:药后心悸较缓,仍有三五不调,头晕胸闷。仍以前法加减。
人参3g,丹参15g,菊花6g,首乌藤60g,煅龙齿15g,煅牡蛎30g,竹茹9g,陈皮6g,茯苓12g,远志9g,玉竹15g,珍珠母30g。5剂。
三诊:心悸较宁,脉象偶有一结,眩晕已清,胃纳有增,拟再育阴潜阳,气血双调。
党参15g,丹参15g,麦冬9g,白芍15g,珍珠母30g,煅牡蛎30g,煅龙齿15g,竹茹9g,陈皮6g,茯苓12g,远志9g,柏子仁9g,制半夏9g。7剂。
按:本案属心悸延久而进展为“怔忡”,病情较重。但皆由操劳过度,耗伤阴液,心失所养,神不潜藏,故心悸不宁,夜寐不安。法当补心养血为主,方用人参、麦冬、丹参益气通脉;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安神宁心;配以龙齿、牡蛎、白芍、珍珠母平肝潜阳;竹茹、陈皮、茯苓以化痰和中。诸药合用,心神得以安宁。即《内经》所谓“虚则补之”之意。若不辨析,认为气滞血瘀之证,百用行气化瘀之剂,则犯虚虚之戒。
医案出处:《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验案4
赵某,女,54岁。
发热已2个多月,经中、西药治疗,发热渐退,但从此出现心悸不安,每日发作数次之多,西医诊为“心房颤动”,多方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患者为工薪阶层,不免债台高筑,生活拮据而令人忧愁,从此逐渐加重。精神抑郁,整日呆坐,两目直视,寝食俱废。主诉心中悸动,失眠少寐,时发低热,月经量少,血色浅淡。视其舌淡而苔薄白,切其脉细缓无力。
辨证为忧思伤脾,心脾气血不足之证。治当益气养血,补益心脾。此病进归脾汤加减为宜。
红参8g,白术10g,黄芪10g,炙甘草10g,当归10g,酸枣仁30g,茯神10g,远志10g,龙眼肉12g,木香3g,首乌藤15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3枚。
服药7剂,心悸大减,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夜间能睡眠,精神转佳,诸症亦随之好转。效不更方,又服10余剂,心悸不发,夜能安睡,逐渐康复。嘱其安静,将息调养。
按:本案起于发热之后,又因思虑忧愁损伤心脾,气血不能养心,故生心悸之证。食少、倦怠、虚热,脾气虚之象;形消、不寐,心血耗之征。况其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缓等候,均为气血不足之反映。故治疗当以健脾养心,气血两顾为主。归脾汤方用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大枣甘温以补心脾之气虚;当归、龙眼肉味甘而润能补心脾之血虚;茯神、远志宁心安神定悸;酸枣仁敛肝安魂;木香气香领药归脾,以养忧思之所伤,又能促进脾胃之运化。加白芍助当归以补血,加首乌藤助酸枣仁养心舍神而治不寐。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五)气阴两虚
验案1
黄某,男,39岁。1976年4月13日初诊。
窦房结功能低下,窦性心动过缓,脉来迟缓而结代,46/min,舌质红苔黄腻,溲赤,胃脘之上半部胀气作痛。治拟生脉散加味。
南沙参、北沙参各12g,五味子4.5g,麦冬9g,全当归9g,赤芍9g,生地黄12g,桃仁泥9g,红花6g,郁金9g,青皮、陈皮各3g,川芎6g,炙甘草4.5g。7剂。
按:本例属心脏气阴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气来不匀则脉结代;心阴亏则心阳亢,心血受热煎熬为瘀,即王清任所云“血受热则成块”,气血瘀滞于心脉则脉迟。遂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胃脘之上半部分胀痛,属心胃痛,故采用“心胃同治”之法,收异病同治之功。用沙参、生地黄滋阴而不腻,全当归养血,赤芍、川芎、郁金、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青皮、陈皮理气,甘草益气调和诸药,合成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推动气血循行、通利心脉,使心得所养,恢复正常功能。故心律规则,脉搏加快到60~70/min,心电图正常。
医案出处:《张志雄医案选》
验案2
王某,男,56岁。1988年5月20日初诊。
于1976年起病,心悸不宁,时发时缓,心电图检查示心房颤动。10余年来服用西药、中成药疗效不佳,近因心悸频发而入院。主诉因情绪紧张或劳累后则易发胸闷心悸,近日口咽干燥,脐旁时隐痛,纳眠尚可,二便调,舌质红,舌下络脉有瘀点。治宜益气养阴,化痰和营。
太子参10g,茯苓10g,石菖蒲8g,远志8g,炙甘草5g,桂枝8g,延胡索10g,乌药10g,神曲10g,麦冬10g,五味子6g。
服上方20余剂后,自感脉搏已恢复正常,心悸未再复发。但劳累后汗多,且易疲劳,要求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诊其脉弦细,脉律齐整,脉势和缓。守前方减乌药、五味子,加浮小麦10g,大枣5枚。随访1年,心房颤动未复发。
按:心房颤动属中医“心悸”范畴,其证情纷繁,虚实夹杂,治疗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切中要害。本患者罹“心房颤动”十余载,其心气虚弱自不待言,心气鼓动无力,痰瘀易滞其间,进一步影响心脉运行。详审细辨,立益气养阴、化痰和营之方竟能“除颤”,说明恰中心气阴虚,内夹痰瘀之机杼,不失为病霍然。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李某,男,60岁。1985年11月8日初诊。
心悸反复发作4年余,劳累后更甚,胸中憋闷,心痛时作,心烦少寐,畏寒怕冷。西医诊为:冠心病、心房颤动。屡用西药治疗效不显。心率58/min,心律不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辨证为气阴两虚,心阳不振。治拟益气养阴,温阳定悸。
太子参10g,茯苓15g,石菖蒲8g,远志8g,五味子6g,麦冬10g,桂枝8g,丹参10g,浮小麦10g,大枣5枚,炙甘草5g。
药进12剂,心悸、胸闷、气短显减,心房颤动发作2次,未用西药而自行缓解。惟夜寐不实,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守原方加珍珠母15g,再进12剂,诸症悉减,寐况转佳,胸闷痛瘥。劳累后仍感心悸气短,心率68/min,心律齐,脉沉缓较前有力。守原方加减,间断服用5年有余(西药全部停服),诸症平稳,面色红润,体力增强。
按:心房颤动、冠心病属中医“心悸”“胸痹”范畴,病因复杂,治疗之时,当详审虚实。虚者,或心阴不足、或心阳不振、或心气亏虚、或血不养心、或气阴两亏;实者,多为本虚标实者,或气滞、或血瘀、或夹痰饮、或湿蒙心窍。本例患者,为老年人心悸,表现为劳累后辄甚,且有心痛时作,虚多实少可知,故以养心定志汤加味治之。方中以定志丸益气养心,健脑安神;以生脉散益气养阴;以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以甘麦大枣汤悦脾宁心。全方配伍,恰合病机,不失为用之而获良效。同时,治疗老年慢性病不可急于求功,一旦辨证准确,贵在守法守方,多服才能见效,若动辄易方,必难收功。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于某,女,42岁。心悸,胸闷气短2个多月。
2个月来胸闷心悸,神疲倦怠,四肢乏力,全身酸痛,气短汗出,头晕而麻木,尤以左侧为甚,夜寐失眠(尤以行经前后症状为甚),烦躁易怒,口干喜饮,月经色黯夹血块,经期延长(一般行经期10d左右),舌质黯淡,舌边有齿痕,苔薄黄,脉迟细稍弦。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48/min,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房室交界性逸搏。
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用益气养阴,化瘀宁心之法治疗。
炙甘草10g,浮小麦20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精12g,生牡蛎(先煎)15g,鹿衔草15g,丹参20g,红参(另煎、兑服)2g,西洋参(另煎、兑服)6g,川芎10g,鳖甲(先煎)10g,三七(研末、冲服)3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药后胸闷心悸明显好转,神疲乏力及气短汗出大减。刻诊:时有胸闷心悸,烦躁口干,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弦。再以前方加减为治。
炙甘草10g,浮小麦20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精12g,生牡蛎(先煎)15g,丹参20g,太子参12g,川芎10g,鳖甲(先煎)10g,三七(研末、冲服)3g,茯苓15g。7剂。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药后胸闷心悸及神疲气短已除,烦躁口干症减,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弦。心率65/min,仍守上法,原方再服10剂,临床症状基本控制。嘱动静结合,调摄情志,保持睡眠,以养心神,增强心脏适应能力。
按:心之功能依赖于心气推动及心阴滋润,从而维持正常的心率和心律。本例患者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阴亏少,心失所养,心动失常,故有胸闷心悸,神疲乏力,头晕气短汗出等症。心阴虚则不能制阳,而虚热扰心,心神不宁,可烦躁易怒,口干失眠;久病入络,血脉阻滞,瘀血内阻,则月经色黯及舌质黯等夹瘀之象,故张师用益气养阴,化瘀宁心之法,临床获效显著。方中炙甘草补心气、振心阳,配黄精加强益气之用,浮小麦养心安神,麦冬清心养阴,五味子生津敛汗,牡蛎安神宁心,鹿衔草补肾调整心率,丹参活血化瘀安神,配三七活血化瘀定痛,加川芎加强行气止痛之力,鳖甲滋阴通血脉。张师对本病的气阴两虚者用药,一般西洋参6g配红参2g,根据临床“气”与“阴”的不同损伤程度,恰当增减红、白参的比例,既避免了红参之温燥,又可协同加强大补元气,生津安神之功效。此病例追踪观察7年,病情稳定未复发。
医案出处:《张志钧验案精选》
验案5
喻某,女,42岁。
患者因胸闷,心悸2个多月,至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曾用中西药治疗,内服益气、安神、生脉、定志、养阴之类药70余剂罔效。刻诊:心悸,胸闷,神疲倦怠,四肢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头晕伴左侧麻木,夜寐失眠,情绪急躁,尤以月经前后明显且易于激动,口干,五心烦热,行经期延长且夹有瘀块,10d月经方净。舌质黯淡,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迟细稍弦。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48/min,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房室交界性逸搏。
证属心悸气阴两虚夹瘀。治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拟病窦Ⅱ号方加减。
炙甘草15g,浮小麦30g,麦冬15g,五味子15g,黄精15g,生牡蛎(先煎)15g,鹿衔草15g,川芎10g,姜黄10g,丹参20g,水蛭10g,西洋参6g,红参6g,三七(研末、冲服)5g,大枣10枚。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药后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症减,心悸,胸闷及全身肌肉酸痛症状稍有减轻,但仍感头晕伴左侧麻木,夜寐失眠,情绪急躁,口干,五心烦热,舌质黯淡,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迟细稍弦,其病势虽减,但气阴两虚仍见,且瘀浊未除,再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之法。
炙甘草15g,浮小麦30g,麦冬15g,五味子15g,黄精15g,生牡蛎(先煎)15g,鹿衔草15g,川芎10g,姜黄10g,丹参20g,水蛭10g,西洋参6g,红参6g,三七(研末、冲服)5g,桃仁10g,大枣10枚。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再7剂,患者诸症俱减轻,左侧头部麻木及全身肌肉酸痛症除,舌质黯淡,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迟细。弦脉已除,疼痛已失,经络痹阻已通,瘀浊已化,然气阴两虚仍较明显,宜益气养阴治之,佐以益气活血。
炙甘草15g,麦冬30g,浮小麦30g,五味子15g,黄精15g,鹿衔草15g,丹参20g,西洋参6g,红参6g,三七(研末、冲服)5g,大枣10枚。14剂。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
四诊:药后胸闷、心悸明显减轻,口干、五心烦热、情绪急躁,四肢乏力症除,夜寐安宁,神疲倦怠明显好转,仅在劳累及活动后稍感疲倦,月经来潮未见瘀块,色黯转红,5d已净,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心率54/min,脉迟细。瘀浊已除,气阴得复,继以益气养阴活血法。
炙甘草15g,浮小麦30g,大枣10枚,西洋参6g,红参6g,麦冬30g,五味子12g,三七(研末、冲服)5g,黄精15g,鹿衔草15g。15剂。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五诊:药后时觉心悸,胸闷,劳累后疲倦乏力,心率62/min,舌质淡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细。气阴两虚已复,以病窦Ⅱ号方调之。
炙甘草15g,浮小麦30g,大枣10枚,西洋参6g,红参6g,麦冬20g,五味子12g,丹参20g,黄精15g,生牡蛎(先煎)15g,鹿衔草15g。1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药后诸症悉除,复查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
按:张师拟定的病窦Ⅱ号方由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的甘麦大枣汤合益气敛汗、养阴生津的生脉散加活血祛瘀、除烦安神之丹参,养阴健脾之黄精,滋阴潜阳之牡蛎及益气填精之鹿衔草而成,共达益气养血宁心之目的。方中红、白参同用,乃张师长期临床经验所得,临证时根据“气”与“阴”耗伤的不同程度恰当调整红、白参的用量比例,既避免红参之温燥,又协同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尤适合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气阴两虚证。张师认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见恶寒,肢体发凉,恶风喜暖等,正如《伤寒明理论》:“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本例虽无寒证,而见口干,五心烦热,情绪烦躁,乃阴伤故也。其本证仍属虚证,可涉及五脏气血阴阳之虚;实则以痰饮、瘀血为患,阻滞脉络,其夹实可单见或兼夹见证。其病位在心,可涉及脾、肾、肝、脉络等。
医案出处:《张志钧验案精选》
二、胸阳不振
(一)心阳痹阻
验案1
赵某,男,60岁。1984年4月20日初诊。
左前胸发闷,伴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尤以下肢为甚。病已月余。确诊为:冠心病(隐匿型),心电图示ST段压低和T波改变,伴间歇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查舌体胖,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而缓,间歇结代。
素体阳虚,阳气不运,胸阳痹阻。拟通阳益气宣痹法。
淫羊藿15g,瓜蒌皮20g,丹参15g,附子5g,薤白10g,当归20g,肉桂10g,降香10g,川芎10g,苦参10g,麦冬15g,枸杞子15g。
连服30剂,左心前区闷感始明显好转,余症同前,此为痼疾久疴,继守原方加减,连续调治近3个月有余,病情逐日好转,复查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消失,ST段T波缺血改变均有显著改善。于同年12月恢复工作。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李玉奇
验案2
王某,男,54岁。心悸,胸闷,恶寒1年余。
胸闷气短,心悸1年来反复发作,曾在诸家医院多次做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刻诊:心悸气短,胸闷,倦怠乏力,眩晕,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动则气短尤为明显,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稍腻,脉沉迟。心电图复查:心率49/min,心律尚齐,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证属心悸阳虚型。治宜温阳复脉。方拟病窦I号方。
炙麻黄6g,红参6g,制附子10g,细辛3g,西洋参3g,肉桂(研末、冲服)2g,补骨脂15g,淫羊藿15g,紫石英(先煎)15g,丹参20g,鹿角霜(先煎)10g。7剂。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药后畏寒肢冷及动则气短稍有减轻,仍见心悸气短,胸闷不适,倦怠乏力,眩晕,面色苍白,舌淡体胖,苔薄白稍腻,脉沉迟。证仍属心悸阳虚型而夹有湿浊;治宜温阳复脉,佐以健脾渗湿法。
炙麻黄6g,红参6g,制附子10g,细辛3g,西洋参3g,肉桂(研末、冲服)2g,补骨脂15g,淫羊藿15g,紫石英(先煎)15g,丹参20g,鹿角霜(先煎)10g,茯苓2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药后诸症稍减,畏寒肢冷明显改善,面色已由苍白渐见红色,食纳增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心率为52/min,脉沉迟。
炙麻黄6g,红参6g,制附子6g,细辛2g,西洋参3g,肉桂(研末、冲服)2g,补骨脂15g,淫羊藿15g,紫石英(先煎)15g,丹参20g,鹿角霜(先煎)10g,茯苓20g。7剂。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
四诊:药后诸症十去七八,面色已现红润,畏寒肢冷症除,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心率56/min,脉细迟。阳气渐复,脉速略增,气虚改善,再以温阳复脉法调之。
炙麻黄3g,红参5g,制附子5g,西洋参3g,补骨脂15g,淫羊藿15g,紫石英15g,丹参20g,鹿角霜(先煎)2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药后症状进一步减轻,但劳累后仍感胸闷不适,偶有心悸,心率58/min,再以上方化裁调理治疗1个月。复查心电图:心率64/min,心电图大致正常。
按:张师指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变特点多为虚实兼,要掌握脏腑的主病及并病,辨脉象的常与变。”在辨证分型治疗上,病窦Ⅰ号方是张师用以治疗阳虚型患者的首选方,本例由于心阳虚衰,血脉凝滞所致,故温阳复脉治之。
炙麻黄、红参各6g,制附子6~10g,细辛、西洋参各3g,肉桂(研末、冲服)2g,补骨脂,淫羊藿,紫石英(先煎)各15g,丹参20g,鹿角霜(先煎)10g。若夹瘀者加桃仁(或路路通),川芎,生姜黄各15g,三七(研末、冲服)3g。此方由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而成,张师以此为基础,麻黄以炙易生,配附子防发散太过而无损于阳,加鹿角霜、淫羊藿、补骨脂温补阳气;丹参活血化瘀,除烦安神,提高心肌的耐氧力,加快微循环血液速度;紫石英补心气之不足,定惊悸,散结气,安魂魄;肉桂温营血利血脉,鼓舞气血生长而提高心律。合用共达温阳复脉之功。
医案出处:《张志钧验案精选》
验案3
秦某,男,46岁。
因头晕,乏力4年,近20余日加重,于1978年7月30日住院。4月来血压一直偏低,伴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周身乏力,心悸,心前区压迫感,曾用过西药治疗无效。体检:体温36.4℃,血压11.3/7.7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无扩大,心率85/min,心音钝,节律规则。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诊断体质型低血压。入院开始用西药治疗,血压及症状不见好转而改为中药。
甘草15g,肉桂15g,桂枝15g,五味子25g。水煎,早晚分2次服。
4d后血压有所上升,症状减轻。1周后血压升为14.7/11.3kPa,症状消失,睡眠明显好转,自觉周身有气力,精神愉快。巩固治疗1周出院。后未复发。
按:本案患者有头晕眼花,周身乏力,心悸心区压闷,显系心阳不宣。伤寒论》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已指出温通心阳的基本治法。故以桂枝甘草汤为主方,加肉桂温元阳,补脾胃,兼补命火,加强温心阳的作用。再用五味子与诸药配合,一散一收,五味子还善能敛阴生津,壮水以制心阳,故古人云其五味俱全,可补五脏之阴。故服药1周,明显好转。
医案出处:《临证验集》—刘永会
验案4
潘某,女,61岁。1979年11月21日就诊。
就诊前曾在某医院诊治,检查示心动过缓(心率33~38/min),心律失常;心电图提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期前收缩5~8/min,具典型阿—斯综合征表现;阿托品试验观察,窦性心律,心率最快在90/min以内,临床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心率未见增加,因患者拒绝安装人工起搏器,而投中医治疗。诊见患者虚弱,不能坐起,头昏,视物不清,胸闷,左胸钝痛,四肢颤动,麻木,下肢水肿,脉沉细迟伴结代促,脉率33/min,舌胖淡红、多津。
证属心阳衰微、心气不足之候。予附子炙甘草汤加减治疗。
制附子(先煎2~3h)30g,桂枝15g,炙甘草30g,大枣15枚,枸杞子12g,太子参30g,炙黄芪30g,丹参30g,沉香(后下)5g。5剂。每日1剂,照前法服。
药后自觉头昏、胸闷、心悸明显减轻,晕厥未作,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生活可自理。心电图复查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3/min),窦性期前收缩2/min,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继服上方30剂后,头昏、胸闷、心悸消失,肢麻、颤抖、水肿均消退,可做一些家务劳动,出外散步500m不觉疲劳,脉率65/min,脉弦缓,舌红苔薄。心电图复查为窦性心律,心率64/min,无期前收缩,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托品试验8min,心率达94/min。嘱原方隔日1剂煎服,连服3个月后,病情稳定停药。追访2年多未见复发。
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胸闷、心悸、晕眩、脉来迟缓无力,甚至出现昏迷、抽搐等为主要症状,类似中医学胸阳不振之心悸、气血不足之晕厥、髓海空虚之眩晕、脉络失养之动风等。其病机在于精气被夺,阴阳俱衰所致。中医学治疗虚损证候有“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则,宗大补阴阳、填精固气的法则,选用附子炙甘草汤加减温补心阳。方中重用附子乃秉回阳为先、固气为主的宗旨,太子参甘温益气,枸杞子填精固气,桂枝温通心阳,炙甘草、大枣滋养心神,调和营卫,丹参、沉香行气活血。诸药协同可收阳复气盛、营卫调和、气机畅达之功。
医案出处:《名老中医经验集》—高尔鑫
验案5
盛某,男,65岁。1994年12月8日就诊。
有冠心病史。每遇入冬,天气严寒之时,出现心动过缓,<40/min,心悸不安,胸中憋闷,后背恶寒,视其舌淡嫩、苔白,切其脉沉迟无力。
辨证属脉沉迟为阴为寒,寒则血脉不温,阴霾用事,背为阳府,而虚其护,则心肺功能失其正常,故见胸满背寒之变。
附子12g,麻黄3g,细辛3g,红参12g,麦冬20g,五味子10g。
服尽3剂,脉增至一息四至。又服3剂,心悸、气短、胸满、背寒等症消除,脉搏增至一息五至而愈。
按:心主血脉,心阳不足,阴寒痹阻则见脉来迟缓,心胸发满,后背寒冷,出现心率下降,本案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与生脉饮合方。附子温阳,为治本之道;麻黄、细辛温经散寒,生脉饮益气养阴生津,两方合用,6剂病除。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二)兼水气凌心
验案1
佟某,男,40岁。1972年7月2日初诊。
素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悸气短,活动加重。近来身面黄染,其色晦黯,下肢水肿,按之不起,精神萎靡,胃纳不振,小便涩少,舌质淡,苔垢腻,脉结代。
证属心阳不足,水湿内蕴,上凌于心而为悸,溢于肌表而为肿,阻于胆道而发黄。治以通阳利湿,养心安神。
茯苓35g,附子10g,白术15g,柏子仁15g,白芍15g,苍术20g,黄柏15g,炒酸枣仁15g,草豆蔻15g,茵陈50g。25剂。水煎服。
8月10日二诊:心悸气短觉轻,黄疸渐退,水肿已消,小便畅爽,精神良好,饮食稍加。迭进20剂,诸症尽除。
按:本案心悸,实由饮停;饮邪上凌,盖因湿阻;湿气不化,只缘阳虚。故用真武、二妙,使脾阳重振,阴霾消散,湿去饮除,心悸遂平,水肿、黄疸诸症也一并消退。增柏子仁、酸枣仁意在安神,入草豆蔻、茵陈旨在化湿。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2
杨某,男,33岁。1993年9月15日初诊。
患者于1年前因连续加班,过于劳累,忽觉心悸不安,少寐,周身乏力,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经服用美托洛尔,肌苷等药物,心悸减轻,但停药后其症复作。现心悸频发,胸中发空,气短而不能接续,动则汗出,倦怠乏力,睡眠不佳,观其舌质淡嫩,脉弦细而带有结象。
辨为心胸阳气不足,导致水气上冲的“水心病”之证。治以通阳化饮,补益心气。
桂枝14g,茯苓20g,白术10g,炙甘草10g,丹参15g,党参15g,沙参12g。
服至7剂后,心悸明显减轻,胸中已不觉发空,守方又续进10余剂而病愈。
按:《灵枢·邪客》:“宗气者,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如果宗气虚弱,无力推动血脉运行,心脉迟缓,则必然加重“水心病”的病情。故在用苓桂术甘汤的同时,加上党参、沙参、丹参以补益心脏之气,并通心脏之脉,名之为“三参苓桂术甘汤”,临床疗效为佳。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三、痰浊、瘀血
(一)痰浊痹阻
验案1
胡某,女,58岁。
胸闷心悸已5年余,经西医诊断为冠心病,近来胸闷心悸加甚,气短喘促,心痛时作,神疲乏力,纳食不香,痰多,二便正常,夜寐欠宁,舌紫,苔白腻,脉细滑。
证属胸阳痹阻,痰瘀脉络。治拟通阳泻浊,豁痰化瘀。
瓜蒌12g,薤白12g,半夏10g,茯苓、茯神各12g,陈皮6g,丹参15g,失笑散(包煎)10g,旋覆花10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杏仁10g,生薏苡仁3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服药后症状减轻,舌脉如前,仍守原法加减。
瓜蒌12g,薤白12g,法半夏10g,茯苓15g,首乌藤30g,陈皮6g,丹参15g,失笑散(包煎)10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生薏苡仁30g,檀香(后下)3g,三七粉(冲服)3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胸闷心悸明显减少,气短喘促时作,心痛症除,食纳增加,咳痰减少,时有乏力,夜寐安宁,舌偏紫,苔白腻,脉细滑。再拟原法出入。
瓜蒌12g,薤白12g,半夏10g,茯苓15g,陈皮6g,旋覆花10g,丹参15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生薏苡仁30g,三七粉(冲服)3g,生黄芪10g,芥子10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同时嘱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劳逸适度,饮食有节,起居有时,注意气候变化。在此方基础上化裁出入,连服2个多月,诸症悉除而愈。
按:《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指出:“有其惊悸恒发子夜间,每当交睫于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本例由于胸阳不展,气机痹阻,以致痰浊壅塞,血脉瘀阻,故胸闷心悸。气机不畅则气短喘促;血脉不通出现心痛;痰浊困脾,脾失健运则神疲乏力、痰多、食纳不香,舌苔白腻,脉细滑。张师采用通阳泻浊、豁痰化瘀之法,用瓜蒌、薤白化痰通阳;半夏化痰降逆;茯苓健脾利水;陈皮理气健脾化痰;茯神宁心安神;丹参、失笑散活血化瘀止痛;旋覆花降气化痰;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杏仁平喘;谷、麦芽消食健胃。张师指出:虽然此患者以痰浊为甚,但病程较长,舌质紫为血瘀之证。故不可忽视活血化瘀治疗。
医案出处:《张志钧验案精选》
验案2
郦某,男,50岁。196l年3月3日初诊。
患者于1951年起,患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工作紧张或劳累之后则发作较频。1959—1960年,心动过速时,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感,甚则手足厥冷,口唇发绀,每次发作时间由起初半小时,逐渐延长至2h以上。1956年起血压偏高(在21.28/15.96kPa上下)。
在某医院做心电图、血脂等检查,诊断为: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②高血压病。③肥大性脊椎炎。心绞痛时初予硝酸盐类药物,可以缓解,然经常反复使用后,疗效减弱。中药亦无明显疗效。近1周来,心绞痛频发,难以控制,特请邹老诊治。当时心前区绞痛频发,胸闷气短,夜寐不佳,便艰不畅,四肢发麻作冷,头部亦时觉麻,脉来弦滑而数,右部较甚,舌苔色白。
肺气不敛,心血耗亏,是病之本;湿痰内蕴,气郁不宣,乃病之标。
病历多年,症情复杂,方拟补肺气,开心气,养心神,舒郁豁痰,标本兼治,以观动静。
炙黄芪9g,红参9g,南沙参12g,蒺藜9g,旋覆花(包煎)6g,海蛤壳粉(包煎)6g,炙紫菀6g,川贝母(杵碎)15g,紫苏子9g,竹沥、半夏各5g,合欢皮30g,炙远志6g,牡蛎(先煎)30g,茯苓、茯神各12g,炒酸枣仁(杵碎)12g,枸杞子12g,制附片1.5g,炙甘草5g。
投上方后,约20min,胸中觉有气体沸腾,似痛非痛,再过20min,觉有气体向下,少腹隐痛,大便畅通1次。当夜睡眠达四五小时,短气胸闷大减,心绞痛未作,纳谷亦增。连续服用20剂,心痛、胸闷、气短等症消失,头部和四肢麻感亦显著好转。后以原方10倍量,宜以核桃仁、补骨脂、鹿角胶,炼蜜与冰糖做膏剂,以巩固疗效。1963年12月19日心绞痛复发,亦用上法而缓解。
按:患者心肺两虚,气虚不得疏布津液,津聚为痰,阻于胸中,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故见胸闷、气短。痰湿痹阻,气血瘀滞,脉道不通,不通则痛,故见心前区疼痛。邹老认为肺气不敛,心血耗亏,是病之本;湿痰内蕴,气郁不宣,乃病之标。当治以补肺气,开心气,养心神,舒郁豁痰,标本兼治。
方用黄芪、人参、沙参补心肺气;牡蛎、茯苓、茯神、远志、酸枣仁、合欢皮以安心神;旋覆花、蛤粉、紫菀、川贝母、紫苏子、半夏开郁化痰,降气散结;蒺藜疏肝解郁;枸杞子补益肝肾;附子辛散温通、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以解四肢逆冷;甘草益气缓中,调和诸药。药证合拍,效如桴鼓。后以原方增加补肾药物制成膏剂缓调而愈。
医案出处:《邹云翔医案选》
验案3
张某,男,63岁。
患者曾经外地某医院确认为“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1972年来就诊,主要见症为眩晕欲仆,曾昏倒多次,心悸心烦,夜难成寐,舌白厚腻,脉弦滑,时有歇止(每分钟出现六七次)。
此因心肾两虚,痰湿内阻。拟先平肝化痰,宁心益肾。
玉竹20g,丹参15g,珍珠母30g,炙紫菀5g,陈皮6g,制半夏9g,白芍15g,菊花9g,茯苓12g,煅牡蛎30g,煅龙骨30g,煅龙齿15g,石菖蒲3g,远志9g。5剂。
服上药5剂后,心悸减轻,偶有歇止脉,夜寐渐安。续服10剂,诸恙均减,歇止脉已不复现。乃依上法用丸剂调治,1年多来病情基本稳定。
按:本案为肝阳上亢,痰浊内阻,心神不宁。故用菊花、牡蛎、珍珠母以平肝潜阳,玉竹、远志补心气,丹参、白芍养心血,石菖蒲、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化痰。
医案出处:《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二)气血瘀滞
验案1
陈某,男,42岁。1972年6月13日初诊。
胸痛胸闷、时有心悸3年有余。3年来,常有心胸疼痛,时好时犯,然因程度轻,且移时即除,故很少治疗。近因工作劳累,心情不畅,渐至病情加重,胸痛如刺,痛处不移,牵及左臂内侧作痛,伴有胸闷气短,心悸汗出,乏力,四肢不温,纳食尚呆,二便正常。诊见面色不华,神情烦躁。舌质淡紫,苔薄少略白,脉象沉涩结代。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辨证属心气不足,气血瘀阻,痹阻络脉,不通则痛。治以益气活血,通瘀止痛。
高丽参(另煎、兑服)9g,黄芪24g,赤芍9g,当归12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12g,麝香(绢包煎)1g,丹参30g。3剂。水煎,分3次服。
6月16日二诊:胸刺痛减轻。气短好转,但仍有痛牵左臂内侧之感,余症同前,继投原方加葱白3根、附子12g温通心阳。3剂。用法同前。
6月19日三诊:胸闷胸痛已明显好转,左臂内侧有痛感消失,心悸气短等转佳,四肢转温,继投原方10余剂,用法同前。尽剂后自觉无异常症状出现。心电图提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获明显临床疗效。
按:《灵枢·厥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论概述了其病情的凶险和预后状况。大凡胸痹,初期阳虚者较多,如医门法律》:“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类证治裁·胸痹》亦有:“胸痹胸中阳微不运……其症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甚则气结咳唾,胸痛彻背。”由于阳虚和阴乘阳位,则更损阳耗气,气耗则血行不畅,瘀阻脉络,阻塞不通,故而痛甚。加之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皆行手臂内侧,且心主血属阴,又居胸部左侧,故常痛牵左臂。本例因心气不足,营行障碍,与气虚血瘀证吻合,治宜益气养血,活血祛瘀,通阳止痛。今高丽参、黄芪大补元气,使气足血行;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与赤芍、丹参相伍活血行瘀;麝香通窍,附子、葱白温通胸阳,以散寒凝,则气血瘀阻畅通而胸痛瘥。方中贵在重用丹参和入麝香,以活血通窍,使瘀血行,诸窍通,疼痛止,获明显临床疗效。
医案出处:《刘选清临证经验选》
验案2
赵某,男,52岁。1986年9月28日初诊。
心悸胸闷,反复发作4年余。4年前在郑州某院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心房颤动。经常服用地高辛、异山梨酯等药,病情时轻时重。近半年来发作尤为频繁。刻诊:心悸气短,动则喘息不能接续,胸闷胸痛,言语低微,神情怆惶,体不可支,诊脉结代不整,舌质黯红,边有瘀点,口唇乌紫。
此证属心血瘀阻,胸阳痹结。治当活血通络,宣痹利气。
丹参30g,降香15g,毛冬青15g,当归15g,红花9g,瓜蒌15g,厚朴10g,薤白15g,桂枝9g,玉竹15g,炙甘草10g,半夏15g。5剂。
10月6日二诊:舌唇渐转红润,心悸气短渐平,胸痛消失,精神好转,但活动后仍气喘、脉代。此乃血脉瘀滞未去,治当专理血络,宁心安神。
上方去瓜蒌、薤白、半夏、厚朴,加生蒲黄、五灵脂各9g,三七粉(冲服)6g,茯神15g,陈皮10g。
连服23剂,心悸胸闷气短缓解,喘促已平,舌上生薄白苔,脉转弦细,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后以养血活血、宁心安神之法,调理数月而愈。
医案出处:《张鹳一医案医话集》
验案3
徐某,男,50岁,军人。1995年5月17日初诊。
阵发性心前区闷痛半年余,每日凌晨或上午发作,发作时胸痛掣背,有憋闷感,常服硝酸甘油以缓解之。伴后背燥热,头晕目眩,口苦面红,大便干燥,舌质黯红,脉沉弦。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常服复方降压片治疗,现血压25.27/19.95kPa,心电图示ST段改变,诊为高血压病Ⅱ期、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
证由胸中大气失于旋转,清旷之地机枢痹结,以致血运艰涩,心肌失荣,故冠脉挛缩而痛。治当旋气机,通痹结,益心阴,畅血脉,则疼痛自止。
薤白15g,全瓜蒌30g,旋覆花10g,檀香10g,厚朴12g,枳壳12g,延胡索15g,丹参30g,生地黄15g,麦冬15g,菊花12g,赭石30g,红花10g,赤芍12g。服药7剂后,胸痛明显好转,头晕背热减轻,血压21.28/12.64kPa。守方再进7剂,大便畅通,胸痛未作。上方减厚朴,加三七粉6g,研末冲服。继服12剂,诸症消失,随访9个月,病情平稳。
医案出处:《张鹳一医案医话集》
(三)痰瘀互结
验案1
黄某,女,37岁。1992年3月26日初诊。
半年前曾患心肌炎,经治虽缓解,但仍时有心悸心慌,胸闷憋气,倦怠乏力,寐差梦多。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服西药治疗效不佳。刻诊除见上症外,又见肢末发凉,晨起头晕不清,口干欲饮,偶有咽痒干咳,大便干,2d 1行,月经正常,白带多,舌黯红,舌苔黄腻,脉细数。
证属痰瘀阻脉,气虚内热,兼有肠燥。治以豁痰通脉,益气安神,清热润肠。
全瓜蒌30g,薤白10g,丹参15g,郁金10g,香附10g,首乌藤30g,炒酸枣仁(杵碎)15g,远志10g,太子参20g,生甘草5g,金银花12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畅情志,勿过劳。
二诊:咽痒咳止,心悸胸闷见轻,仍便干,余如前。
原方去远志、金银花、生甘草,加炒枳壳10g,生龙骨、生牡蛎各(杵碎、先煎)30g,竹茹10g,丹参增至30g,续进7剂。
三诊:胸闷虽减而胸痛时作,苔薄黄,余如前。
原方去炒枳壳、香附,加当归10g,远志10g。续进7剂。
四诊:胸闷大减,心悸心慌偶发,口干,便干日1次,苔少。原方瓜蒌减至15g,茯苓增至30g,并加麦冬12g,五味子(杵碎)5g,续进7剂。
五诊:胸闷除,口干,白带减,身感有力,偶有心慌,便稍干。原方再进10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心肌炎半载,经治虽缓解,但未康得。就诊时其症状以心悸心慌为突出,故归为中医心悸病。本案主要病机为痰瘀阻脉夹虚夹瘀。其舌中苔腻,白带多,乃痰湿内停之兆;舌黯红,心肌供血不足,为瘀血之征。痰瘀互结,痹阻心脉,心失所养,气机不畅,不失为心悸心慌,寐梦多,胸闷憋气;气虚夹痰湿,故倦怠乏力;气虚痰瘀,血运不畅,肢末失于温养,故发凉;咽痒,干咳,口干欲饮,便干,均为内热伤津灼肺之象。
初诊以豁痰化瘀通脉,故投全瓜蒌、薤白、丹参、郁金等;兼以益气养心安神,故投太子参、首乌藤、炒酸枣仁、茯苓等;佐以清热,故投金银花、生甘草。此外,又投香附,以行滞气促进痰瘀消散;瓜蒌又兼润肠通便。二诊去金银花、生甘草以加炒枳壳、竹茹、生龙骨、生牡蛎、并增丹参用量,意在增强祛痰化瘀安神之力。三诊胸闷虽减,而胸痛新见;虽热势减,而寐仍差,故去炒枳壳、香附,加当归、远志,以增强化瘀祛痰通脉安神之力。四诊诸症大减,惟口干,便干,脉细,苔少,知痰瘀渐去,其病机除气虚有热外,又有阴虚一面,故减瓜蒌用量,并另加麦冬、五味子,意在合太子参共奏益气养阴之效。五诊原方再进,遂使诸症痊愈。
医案出处:《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杨某,男,56岁。1975年11月23日初诊。
头晕,胸痛频作,胸闷憋气,血压偏高(23.28/12.77kPa),脉来如鱼翔,来明去暗,脉搏60/min,舌苔白腻。
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浊痹阻。治宜宣痹化浊,活血化瘀。
川桂枝12g,竹沥半夏6g,石菖蒲9g,郁金9g,罗布麻叶9g,生地黄15g,黄精12g,玉竹9g,制香附6g,陈皮6g,大枣10枚;冠心苏合丸每日2次,每次1粒。7剂。
二诊:诸症未罢,脉舌同前,原方续进。7剂。
三诊:药后胸痛未发作,胸闷憋气尚存,苔薄脉弦缓,仍守原意。
川桂枝12g,竹沥半夏9g,石菖蒲9g,郁金6g,生地黄15g,丹参12g,黄精9g,川芎6g,赤芍9g,葛根9g,大枣10枚。7剂。
四诊:胸闷渐减,脉来纺缓有力,苔薄腻。仍宗前意出入。
川桂枝12g,生地黄15g,石菖蒲9g,竹沥半夏6g,南沙参12g,麦冬9g,北五味子3g,郁金6g,川芎6g,赤芍9g,丹参15g,大枣10枚。14剂。
药后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按:本例为高血压心脏病。入院前胸痛频频发作,胸闷憋气,脉来如鱼翔,来明去暗,《濒湖脉学》有:“虾游鱼翔,命脉将绝”之说,上乃脾肾阴阳两虚,平衡失调。脾失健运,肾失蒸化,湿浊停聚中焦。心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浊痹阻,不通则痛。先以宣痹化浊,活血化瘀,继则入益血善阴之品,平衡阴阳,药中病机,诸症缓解。
医案出处:《张志雄医案选》
四、心脾两虚
验案1
钱某,女,52岁。1979年11月8日初诊。
怔忡时作,夜寐欠安,脘腹不舒,大便糜烂,脉两手细弱,舌质胖少苔。
乃心脾两亏,运化不健,中气失调。治以调养心脾,和胃畅中。
党参15g,炒酸枣仁10g,茯苓10g,龙齿15g,佛手9g,炒当归9g,远志4.5g,广木香6g,丹参9g,炒谷芽10g,香砂六君丸(包煎)12g。7剂。
11月16日二诊:怔忡减少,夜寐较宁,胃部已舒,脉仍细弱,舌有薄苔。再拟养心益脾,巩固疗效。
党参15g,炒白术9g,陈皮5g,炒当归9g,炙甘草4g,茯苓10g,丹参9g,炒白芍9g,制香附9g,炒谷芽10g,炒酸枣仁9g。7剂。
按:体素虚弱,症见不足。故怔忡时作,夜寐欠安者,心病也;脘腹不舒,大便常烂者,脾胃病也;气虚血少,故脉细弱,舌胖少苔;用归脾法加减补养心脾,和中调气。
医案出处:《朱古亭临证录》
验案2
刘某,女,41岁。1971年6月15日初诊。
心跳、气短20余年,长期口服地高辛治疗。于去年10月至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2个月,缓解出院。出院后,病情又逐渐加重。于10d前腹泻水样便,每日六七次,口服氯霉素后,大便恢复正常,在此期间,停地高辛,心悸气短加重,在我院急诊室治疗,给予吸氧,口服氢氯噻嗪、土霉素,间断予毛花苷C 0.4mg,症状明显好转,转入病房治疗。
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诊见心悸,气短,盗汗,自汗,手心发热,畏寒,口干思饮,舌质红,苔白腻,脉结代。
证属心脾血虚,神失所养,故惊悸不安。治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党参25g,茯苓20g,白术15g,炙甘草10g,木香7.5g,炒酸枣仁15g,石菖蒲15g,当归20g,白芍15g,桂枝10g。3剂。水煎服。
9月24日二诊:服药后,心跳加重,余症如故。再拟扶助心阳,养心安神。
党参50g,制附子10g,干姜10g,炙甘草7.5g,丹参15g,炒酸枣仁15g,远志15g,生龙骨20g,炒麦芽25g。3剂。水煎服。
10月4日再诊:药后效果不显,仍心跳,气短,头晕,汗多,虚乏无力,饮食不振,精神萎靡,脉细无力,舌质赤,苔白腻。补之皆不应,拟通阳利湿,镇心安神。
防己20g,桂枝10g,泽兰15g,首乌藤25g,炒酸枣仁20g,茯苓25g,莲子15g,生龙骨15g。水煎服。
上药又服28剂,至11月19日,不觉心跳,可以轻微活动,睡眠转佳,有向愈之势。后由于换病室,另一医师给服生脉饮及复脉汤,半个月后病复如初,又改防己桂枝汤加减,2个月后,基本治愈出院。
按:本案为阳虚饮停,上凌于心之证。故用补心脾、助心阳之方不应。后取金匮防己汤合桂枝龙牡汤意,通心阳,散支饮,安心神,诸症悉平。方即获效,无须更换,后改生脉复脉法则非,病乃复发,复用前法治愈。治疗慢性病,当守效不更方之训。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3
齐某,男,40岁。1992年2月12日初诊。
患者近3个月因工作劳累,熬夜而出现阵阵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咽部发堵等症状。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心率72/min,律不齐,期前收缩7~10/min。给予美西律100~150mg/次,每日3次,口服。开始期前收缩尚能控制,但稍减量或偶尔忘服则期前收缩次数增加。现心悸气短,脉跳间歇,伴胸闷憋气,咽部发堵,眠差梦多,疲乏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结代。血压14.63/9.31kPa。心率70/min,律不齐,期前收缩9/min。
辨证属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治宜补益心脾,镇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炙黄芪24g,太子参20g,沙参20g,麦冬15g,五味子10g,龙骨、牡蛎各(先煎)24g,茯苓20g,苦参10g,当归15g,炒酸枣仁12g,炙甘草6g,远志10g,珍珠母(先煎)24g,木香10g。7剂。水煎服。
2月19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心悸气短减轻,期前收缩减少,但感胃脘胀满,舌苔薄白,脉细滑。心率70/min,期前收缩3~5/min。
守方,上方去苦参,加佛手行气消胀。14剂。水煎服。
3月4日三诊:上方连服14剂,近1周来,期前收缩明显减少,胸闷憋气,咽部发堵消失,小腹微胀,舌苔薄白,脉细。心率75/min,律齐。复查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消失。
守上方加木香10g,每日1剂巩固疗效。
按:期前收缩属中医“心悸”的范畴。盖心主血脉,而益神志,心脉的搏动与心血的运行都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与心血的充盈。若心气或心血的任何一方面不足,都会产生心悸。本案患者因工作劳累过度伤及心脾,致心血亏耗,神失所养出现心悸气短,少寐多梦,脉三五不齐。治疗时,以归脾汤加减。方中黄芪、太子参、炙甘草温补益心脾之气,健运生化之源;当归、麦冬、沙参性温而润,补益心脾之血;茯苓、远志、酸枣仁、五味子宁心安神;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止悸;苦参为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的经验用药,现代药理研究其含苦参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木香可引诸药入脾经,补而不滞,通脾奉心,《本草纲目》认为其有“治心悸”之功。诸药配伍,共奏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定悸之效。
医案出处:《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赵某,女,54岁。
发热已2个多月,经中、西药治疗,发热渐退,但从此出现心悸不安,每日发作数次之多,西医诊为“心房颤动”,多方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患者生活拮据而忧悉,从此病情逐渐加重。精神抑郁,整日呆坐,两目直视,寝食俱废。心中悸动,失眠少寐,时发低热,月经量少,血色浅淡。视其舌淡而苔薄白,切其脉细缓无力。
辨为忧思伤脾,心脾气血不足之证。治当益气养血,补益心脾。此病进归脾汤加减为宜。
红参8g,白术10g,黄芪10g,炙甘草10g,当归10g,茯神10g,远志10g,酸枣仁30g,龙眼肉12g,木香3g,首乌藤15g,白芍15g,生姜5片,大枣3枚。
服药7剂,心悸大减,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夜间能睡眠,精神转佳,诸症亦随之好转。效不更方,又服10余剂,心悸不安,夜能安睡,逐渐康复。嘱其安静,将息调养。
按:本案心悸一证,起于发热之后,又因思虑、忧愁等情志,损伤心脾,气血不能奉养心主,故发生心悸不安之证。《素问·口问》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食少、倦怠、虚热,脾气虚之象;形消、不寐,心血耗之征。况其月经量沙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缓等候,均为气血不足之反映。故治疗当以健脾养心,气血两顾为主。归脾汤方用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大枣甘温以补心脾之气虚;当归、龙眼肉味甘而润能补心脾之血虚;茯神、远志宁心安神定悸;酸枣仁敛肝安魂;木香气香令药归脾,以养忧思之所伤,又能促进脾胃之运化;加白芍助当归以补血,加首乌藤助酸枣仁养心舍神而治不寐。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5
文某,女,71岁。
常发心痛,气候转寒或遇阴雨时发则尤甚。自觉有冷气从胁下上冲心胸,痛在胸部膺乳间。平时常感胸满,心悸,头昏,颈胀,短气无力,形神困倦,食纳差,不得卧。
刻诊:脉象虚弦,时显一代,舌质黯红。断为胸痹病。高龄元气衰微,血失畅流。心主身之血脉,心血虚少,营卫不周,因此出现代脉。虚弦乃才年常见之脉,为经络失荣,脉体不柔的表现。
其主要原因是脾胃虚衰,水谷精微不足以滋养心肺,心肺乏资生之源而气机不早,血难周济,气滞血凝而升降受阻,病发胸痹。
治当宣中气以和营,养血脉以通利痹。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
黄芪(酒炒)10g,茯苓9g,当归身10g,川桂枝3g,白芍(酒炒)5g,丹参(酒炒)9g,酸枣仁9g,郁金5g,陈皮5g,炙甘草5g,生姜3g,大枣3枚。5剂。
二诊:脉舌如前,胸满心痛减轻,精神略振,口味见佳。仍建中汤为主,使清升浊降,脾阳健得利,肺气得养,心血得滋。
前方去生姜、大枣,加党参(米炒)10g,炙远志3g。10剂。
三诊:脉缓舌淡,形气转佳,胸满心痛均除,夜能安寐,食纳渐增。心脾肺之阳气渐复,予上方去桂枝、芍药。10剂后恢复健康。
按:此案病本于脾胃虚衰,表现在胸部,故治疗始终以建中为法。俟脾胃气旺,则心肺阳通而胸痹得除。建中汤去胶饴者,虑其甘味满中,炙甘草虽甘味满中,但因其用量小,可助参芪益气以推动心血流布;又可助桂芍和营卫以畅经脉,合之则不累增满,如因“虚劳里急”,则胶饴所必用,可知炙甘草汤与胶饴的功用同中有异。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李聪甫
验案6
黄某,女,38岁。1969年2月5日初诊。
心悸、气短、神倦体困2年余。2年前,患心悸,多在晨间,时好时犯,继则犯病频繁,气短,体困,精神倦怠。近月来,病情加重,除心悸、气短、体困、神倦外,尚觉头晕、健忘,失眠多梦。乏力,纳差,便溏日行2次,月经周期退后,经血量少,色淡。诊见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语声低微。心电图提示:室性期前收缩。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
辨证属心脾虚衰,气血不足。治以健补心脾,益气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减。
白术9g,茯神15g,黄芪12g,党参12g,龙眼肉9g,当归12g,酸枣仁12g,大枣5枚,桂枝9g,干姜6g,炙甘草15g。3剂。水煎服,分3次服。
2月8日二诊:心悸气短好转,失眠多梦转佳,余症同前。原方继用,茯神、炙甘草各增加1倍量。3剂。用法同前。
2月11日三诊:药后心悸大减轻,头昏健忘好转,气短,便溏转佳,余症皆减。上方调服30剂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
按:心主血藏神,脾主思统血,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生血不足,统摄无权,气血衰少,耗伤心血,心失所养而心悸气短,健忘失眠等症丛生。今以归脾汤加减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使心脾健而气血充足。方中重用茯神,取其善入心脾而宁心安神,配炙甘草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加桂枝、干姜温阳通脉,与诸药匹配,共奏振心阳,助脾运,益气生血,病患告愈。
医案出处:《刘选清临证经验选》
验案7
彭某,女,40岁。
心悸,胸闷气短半年余。诊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脉有歇止,乳房胀痛,心前区刺痛时作,每感心窝部冲气上逆,牵引喉部时则发,自觉运动时期前收缩增加,夜间烦闷,头晕失眠,白带增多,舌淡红边有齿印,脉促(期前收缩122/min),(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证属肝旺气逆,心脾两虚。以疏肝降逆,调补心脾法治之。
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2g,炙甘草6g,青皮10g,川楝子10g,甘松10g,陈皮6g,牡丹皮12g,苦参10g,紫石英(先煎)15g,浮小麦20g,公丁香(后下)3g,白芷10g。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针灸:新郄门、内关、太冲、安眠穴,留针20min,隔日1次。
二诊:药针兼施5日后,心慌胸闷,气短皆减轻,冲气上逆亦减,脉歇止现象明显减轻,乳房胀痛及头晕已止,仅有胸骨处不适感,夜间睡眠可达6~8h。刻诊:1min期前收缩未切及,脉细稍数,舌淡红,边有齿痕,继以前法化裁。
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2g,炙甘草6g,甘松10g,陈皮6g,牡丹皮12g,苦参10g,紫石英(先煎)15g,浮小麦20g,公丁香(后下)3g,白芷10g,黄芪15g,合欢皮12g,丹参15g,鸡冠花15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针灸:针刺取穴及针刺手法,留针时间同上。
三诊:自诉药后脉未见歇止,病情稳定,白带亦减,睡眠好转,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脉细稍数。守前法针药兼施,上方去鸡冠花,经治1个多月,症状均除,期前收缩一直未发,并经心电图予以证实。嘱调摄精神,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适当锻炼。
按:本证属心律失常,多为虚实夹杂,本虚而标实。所谓本虚指五脏气血阴阳亏虚,标实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之夹杂。由于该患者是肝气横逆,克脾犯胃,胃失和降,浊气上逆犯心,心神失养所致,故张师以四逆散疏肝行气,加甘松、陈皮、青皮,以行散肝气和胃之功。牡丹皮、川楝子清肝凉肝,丹参、紫石英镇心安神降逆,公丁香和胃降逆,白芷引药入胃,苦参清热燥湿,为治期前收缩之要药。黄芪、浮小麦补益心脾之气,鸡冠花为治白带之要药。内关穴为调治心律失常之要穴,新郄门穴(内关上二寸,以寻找压痛点为准),这是张师治疗胸闷胸痛之经验穴。针太冲穴及取泻肝平逆之意。安眠穴亦为治疗失眠常用的经外奇穴。上述方药结合施针共奏疏肝行气,和胃降逆,调补心脾,故期前收缩可平,冲气可降,心气得宁,诸症可除。
医案出处:《张志钧验案精选》
五、其他证候
验案1 心肾不交
周某,男,45岁。
心脏“心房颤动”已1年余,反复发作。初发时心悸,惊慌,胸闷如噎,曾有昏厥。但以后自觉症状反而减轻,仅感胸中如热汤沸扬,心动不安,自知即为“心房颤动”发作了。四肢微麻,需得休息;有时工作紧张,亦能勉强应付,但劳累感明显,不欲多言。经上海、无锡等地住院、门诊多方治疗,迄今未能平复。
诊时脉细数疾,至数摸不清楚,按之三五不调;舌净嫩,薄白苔。自感气短,时欲太息。眠食较差,总有心神不宁的感觉。惟尚能在外活动,但行动语言乏力,兴趣不高,头轻脚重,身困易忘,多恐惧感。
分析病情,此证已非一般心悸,而为怔忡,心肾交病。治以养血宁心,补肾纳气之法。方从养血宁心汤(自拟方)加味。
熟地黄15g,当归10g,麦冬25g,炒酸枣仁(杵碎)15g,炙甘草5g,远志10g,茯苓10g,太子参15g,五味子7g,丹参15g,独活10g。5剂。
二诊:药后平善,气短见舒,睡眠亦稍安。为了摆脱工作烦扰,拟返乡孩子处小憩,安心调养。
上药去丹参、独活,加山茱萸10g,怀山药15g。带药20剂。
前药服完,夫人专行来告,“心房颤动”已止,并能小活动。据述以往亦有颤止后仍复发的,要求调理巩固。原方再加枸杞子10g。15剂。
以后即回单位上班,正常工作。观察半年余,未见复发。
按:心悸怔忡,目前临床较为多见,尤其进入老年之人,发病率更高;当然中壮年人亦有,但在病情上,同中有异,这是易于理解的。余在多见病证中,理出头绪,分为阴血亏虚和阳气虚损两类,分别组成两个方剂,在临床观察应用。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丁光迪》
验案2 心肾不交
张某,男,40岁。1964年10月14日就诊。
已得心悸病1年多,主症心跳气短,失眠健忘,怔忡,眩晕,倦怠,颜面苍白颧红,形体瘦,表情苦闷不安,口唇舌质淡无苔,呼吸气急促,脉急数无力,130/min,西医诊为心动过速症。
辨证属阴亏阳浮、心肾不交心悸证。治以益精补肾,益气生血,养心安神法。方用加味八味安神汤。
熟地黄15g,山茱萸15g,茯神15g,石菖蒲12g,琥珀12g,炒酸枣仁30g,枸杞子15g,肉苁蓉12g。
共为细面,蜜丸9g重,每服1丸,每日2次,1剂后,心悸减,脉转缓滑,94/min,服2剂诸症除。
按:本案属房事不节,肾阴亏耗,不能上济于心,阴阳不交,神不守舍,心肾不交之心悸证。即刘河间所云:“水衰火旺,心胸燥动”之义。因肾阴亏损,阴阳互根失调,虚阳上越,上扰心神,故现眩晕、心悸、失眠、健忘、怔忡;肾阴不能上济心阳,心阳独旺则心阴伤,心气损,故脉急数无力,治疗以甘酸咸温性平之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肉苁蓉滋阴益精以补肾;当归、人参补血益气以养心;甘酸微辛性平之龙骨、酸枣仁、石菖蒲、琥珀养心安神。肾阴充盈,水火既济则愈。
医案出处:《老中医经验汇编》—郑侨
验案3 脾虚水盛、痰瘀互结
吕某,男,64岁。1997年6月20日诊。
咳喘反复发作10余年,既往每入冬时病甚,今年进入夏季病犹未解,且咳喘加重,喘憋胸闷,不能平卧。月前来我院经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多功能检查,诊断为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住院治疗旬余,病情缓解。孰料出院后因不慎感冒,喘疾又作,病复如前。
症见呼吸困难,动则喘憋欲死,全身水肿,心悸不安,食纳大减,语不接续,行动须人扶持,家人已为其准备后事矣。诊其脉软沉略滑,舌质黯,苔薄白,口唇乌紫。
证属脾土衰败,不能制水;水凌心肺,瘀阻血脉,痰塞气道,遂成危重之象。病之本在肺脾两虚,病之标则在水、痰、瘀交阻为患。
治当健脾利水,肃肺平喘,佐以行瘀。
太子参30g,茯苓30g,土炒白术20g,扁豆20g,猪苓15g,五加皮30g,大腹皮30g,炒薏苡仁30g,桂枝10g,丹参30g,炒鸡内金10g,厚朴12g,神曲10g,杏仁12g,半夏15g,生姜皮为引。水煎服。
3剂后,肿消大半,喘憋气促减轻,再用原方5剂,水肿尽退,食纳大增,已能自行走动,惟动时仍感喘促。复以原方去猪苓、大腹皮、神曲,加降香、紫苏子、陈皮。7剂后,诸症均退。再以原方加减调治2周余,病情平稳。
医案出处:《张鹳一医案医话集》
验案4 心气不足、肝肾阴虚
贺某,男,72岁。1992年5月4日初诊。
患者自1972年因胸闷、心慌、心跳有间歇在医院检查诊为冠心病、心房颤动。近3年来因工作繁忙,胸闷、心慌加重,劳累后尤为明显,加服地高辛0.25mg/d,可缓解症状。诊见胸闷心慌,头晕乏力,腰酸膝软,时感足下如踩棉絮。失眠多梦,靠服安眠药入睡,大便干燥。血压26/13.3kPa。舌黯红,苔白,脉弦细,脉律不整。
辨证为心气不足,肝肾阴虚,瘀阻心脉。治以益气养心,滋补肝肾,活血通脉。拟生脉散合杞菊地黄汤加减。
沙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枸杞子10g,菊花10g,生地黄10g,山药1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5g,夏枯草15g,牛膝10g,丹参30g,川芎10g。
5月25日二诊:服药20剂,精神体力转佳,头晕、胸闷、心慌均减轻,大便较畅,测血压18.826/10.6kPa。入睡仍差,因前列腺增生,夜尿3或4次,仍宗前法,辅以软坚散结,养心安神。
沙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当归10g,丹参30g,王不留行10g,橘核10g,荔枝核15g,生牡蛎(先煎)30g,川芎10g,菊花10g,夏枯草15g,蒺藜10g,首乌藤15g。14剂。
同时以上方加琥珀10g,西洋参20g,生山楂40g,萆薢10g,女贞子10g,酸枣仁10g,取3倍量制成蜜丸续服以资巩固。
7月6日三诊:自述服药期间无明显胸闷心慌之感,夜尿减少,入睡好转,舌黯红,脉细弦不齐。嘱守方再配丸药继服。随诊3年,病情稳定。
按:冠心病以心悸怔忡、脉律不整为主症者,以气阴两虚兼瘀血阻络以为多见,治疗常用生脉散加减以益气生津,养血复脉。本案除心慌、脉律不整外,兼有头晕乏力、腰酸膝软、失眠多梦、大便干燥等肝肾阴虚为主症。故方中以沙参或西洋参代人参,合用杞菊地黄汤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加当归、川芎、丹参、生山楂等活血通脉,气血并治,阴阳平调、调理气血而达扶正祛邪之目的。
医案出处:《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5 心虚胆怯、痰热上扰
钱某,女,52岁。
患惊悸胆怯,最怕天空打雷声音,每当阴云四布,雷霆将作之时,令其子女环守身旁,执其手,捂其头,始觉心情安定,否则一声雷响,则昏绝仆地,不知人事。患者身体肥硕,经常头晕,胸满,呕吐痰涎,睡眠极差,舌体胖大,舌苔微黄,脉来沉弦而滑。
此证为胆气虚怯,痰热浊邪上扰于心所致。治当利胆化痰,镇惊安神为先。方以温胆汤加味。
竹茹20g,半夏18g,陈皮12g,生姜14g,珍珠母30g,枳实10g,茯苓20g,琥珀10g,龙齿15g,朱砂粉。
服10余剂,头晕、胸满、呕吐、失眠等症皆愈。闻雷声亦不知恐惧,从此惊悸胆怯之证痊愈。
按:本案为胆气虚怯,又有痰热内扰,蔽于心宫,使神魂无主,故见惊恐、畏惧、卧床不安等症。治以温胆汤清痰热,和肝胆,除虚烦,定惊悸,正与本证合拍,由于本案胆怯较甚,故加朱砂、琥珀、珍珠母、龙齿以加强镇惊安神之力。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6 惊恐伤肾、肝气郁结
朱某,男,24岁,未婚。
因3个月来,心悸烦躁,神志恍惚,夜寐不安,于1964年6月15日急诊入院。
于3个月前路遇病尸受惊,当夜即肢体违和,焦躁烘热(但体温不超过正常值),心惊肉跳,夜寐不安,甚至彻夜不眠,继而常觉头昏目眩,心神恍惚,胸闷烦躁,筋惕肉 ,肢体麻冷,颤动汗出,肤下如蚁行,少腹拘急,脘腹动悸,举阳遗精(甚则日夜连续数次),全身软弱无力。曾经某医院诊治,给服大量镇静剂无效。
近2个月来,上述诸症增剧,卧床不起,既往身体健康,无病史可循。诊治经过:入院时经西医检查诊断,神经官能症(焦虑症)。
辨证分析:患者禀性沉默,起病始于惊恐,又因病久不愈,而忧虑日增,致肝气郁结,胆气不宁,心悸烦躁,夜寐不安,入睡则惊梦纷纭,遗精频作,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诊得舌质紫黯,苔厚糙,根心白腻,脉弦数。
综合病情,此由惊恐伤肾,抑郁伤肝,相火妄动,肾阴被灼,而成水火不济之局。病属惊悸。治法先泻其有余,以解郁泻火宁神。
柴胡6g,黄芩6g,龙胆6g,生大黄9g,姜半夏9g,龙骨30g,牡蛎30g,茯苓12g,泽泻12g,枳实9g,瓜蒌9g。
连服5剂,夜寐较稳,二便得调。仍宗原方去大黄,加礞石滚痰丸9g吞服。
连服6剂,诸恙轻减,又以原方去礞石滚痰丸,加白金丸9g吞服。
连服6剂,神情渐振,诸恙向安。
乃以前方去黄芩、龙胆,合杞菊地黄丸加减调治。住院33天,痊愈出院,1个月后追访,已如常人参加劳动。
按:本案属惊恐伤心。病始于惊恐,忧虑不解,肝胆不舒,郁久化火,灼伤肝肾之阴。阴虚则肝火愈炽,火炽则肾阴愈亏。火炼津液而生痰热,更加痰火扰心,惊悸难平。故急治其标,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加减,清肝火,涤痰热,安心神。5剂。即睡安。二诊稍加礞石滚痰丸再清痰热。三诊加白金丸涤痰安神,诸症悉平,标热已清,终以杞菊地黄丸调治肝肾之阴而痊。
医案出处:《老中医经验汇编》—钱元龙
验案7 心火旺盛、肾阳虚衰
张某,女,43岁。1985年3月26日初诊。
心悸、胸痛9年余,加重1年。患者9年前因丈夫病故、女儿生病,精神受到创伤,长时间不思饮食,彻夜不眠,头晕疲倦,血压偏高,经治疗身体逐渐恢复,此后则经常感觉心悸、胸痛、失眠多梦、焦虑不安。多数医院按神经官能症治疗,也有的医师根据心电图怀疑冠心病。
患者常年服用氯氮 (利眠宁)、甲丙氨酯(眠尔通)、普萘洛尔、丹参片、冠心苏合丸以及中药养心安神等药物,病情时好时坏,始终未能治愈。当时感觉心悸、胸痛、怵惕不安较前明显加重,同时有心烦少寐、头面烘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手心多汗、两膝冰冷,既怕冷又畏热、面目水肿、四肢发麻、口干不欲饮、大便稀、小便频,半年来月经量少、延后,舌质红嫩少苔,脉弦数无力。
诊见患者精神萎靡,表情焦虑,面色黄而水肿,两手轻颤,体温36.8℃,血压24.21/15.96kPa,心率106/min,心尖搏动较强有力,心前区Ⅱ级收缩期杂音,心音亢强,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期前收缩、Ⅱ、Ⅲ、aVF 示T波低平。西医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医诊断为肾阳虚心火旺心悸。治以温肾阳、泻心火、交通心肾。方用上下两济丹合心肾两交汤加减。
熟地黄12g,山茱萸9g,当归9g,肉桂3g,黄连3g,白术9g,炒酸枣仁15g,人参9g,麦冬9g,芥子6g,知母9g,黄柏6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上方服6剂,症状均有减轻,面部烘热及水肿消失。疲乏、汗出、四肢发麻仍较突出。前方去黄柏、知母,加黄芪15g,五味子6g,浮小麦30g。
三诊:上方服12剂,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有时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心悸、胸痛,在情绪稳定或适当休息后症状自行消失,前方继服12剂。
四诊:服药后病情稳定,停中药后自服谷维素、普萘洛尔、补心丹、地西泮等药维持。近因受惊及气候突变,又出现心悸怔忡、怵惕不安、胸闷胸痛、心烦出汗等症,心率98/min,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舌淡红,脉弦数,前方加珍珠母30g,生龙齿30g。
患者服该药后感觉良好,持方连续服用2个多月,全身状况逐渐好转,病情痊愈,恢复工作,一直未再复发。
按:本案患者长期心悸、胸痛外,又伴有心烦少寐、头面烘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手心多汗等心火亢盛之证,以及两膝冰冷、面目水肿、口干不欲饮、大便稀、小便频、月经量少、延后等肾阳不足之象,总属虚实兼见、寒热错杂。本例患者病变过程较长,形成了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因而出现肾不纳气、心不守神所致的心悸不宁、胸痛气短等。正由于病证错综复杂,因而在治疗上往往出现似虚而不受补、似实而不宜泻,凉之则寒、温之则燥的现象,对方药的服用,有时也会初服有效,再用不灵等。这些现象都和阳虚、火旺、阴阳偏衰的病理变化有相应的关系。因此,对本患者的治疗采用了上下两济丹合心肾两交汤温阳以扶阴、育阴以涵阳。全方共奏调阴阳和气血、益肾宁心等功效,从而达到水火既济、阴阳相交,使机体自身功能协调,内在环境稳定,疾病则很快得到痊愈。
医案出处:《名老中医经验集》—周次清
第三节 心 绞 痛
一、心气、血、阴不足
(一)心气不足
验案1
张某,男,61岁。1992年4月3日初诊。
心前区憋闷疼痛1年余,伴心悸气短,期前收缩,失眠烦躁,恐惧,每于劳累或情绪波动即心绞痛发作频繁,其痛放散左肩臂,每次持续2~5min,发作时经含服硝酸甘油片始可缓解。去年曾在当地医院做心电图提示:冠心病心绞痛。舌质淡黯,苔薄白,诊得脉细弦偶结代。
此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神不守舍。治宜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太子参10g,茯苓10g,石菖蒲10g,远志10g,麦冬10g,浮小麦10g,丹参10g,龙骨15g,五味子6g,炙甘草5g,大枣5枚。
连投12剂,精神较前好转,诸症明显减轻,惟感易乏,偶有期前收缩,寐差,舌质淡黯,苔薄白,脉细弦偶结代。
再拟原方加酸枣仁10g,又服用月余,心绞痛未再复发,心律复常,余症改善。复查心电图报告:大致正常心电图。嘱停煎剂,改用天王补心丹,愈风宁心片调理巩固。
按:冠心病心绞痛,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则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阴失养;标实则气滞血瘀,寒凝血脉,痰饮阻滞。其治疗之法,虽有通阳宣痹,化浊豁痰,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者法,然其效多不甚理想。高师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与发展,常与情志的波动有关,或外来刺激,或因恐惧,或因恼怒,均可导致本病发生或加重。对此患者,当宜养心定志,甘以缓之为主调治。故以定志丸补心强志,桂枝甘草汤补心之阳,生脉散养心之阴,以治虚为本;再加丹参、川芎、延胡索活血理气止痛,以起治标之作用。本例偏于心志不宁,故去桂、芎、延胡索,加入酸枣仁、浮小麦增其养心安神之力。全方合用,心气得补,心阴得养,心神得安,故心痛缓解,心脉转复,而获良效。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邢某,女,45岁。
患冠心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已1年余。症见心前区隐痛,重则彻背,胸闷气短,心慌多汗,惊惕不安,心烦易怒,多梦眠差,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来结代不匀。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ST段呈缺血性改变。
辨证为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血脉不畅之象。治宜温阳益气,养心安神为法。
太子参15g,龙骨15g,葛根15g,珍珠母15g,首乌藤15g,茯苓10g,石菖蒲10g,远志10g,桂枝8g,炙甘草5g,延胡索10g,浮小麦10g,大枣5枚。
服6剂。胸闷疼痛大缓,余症同前。原方加丝瓜络10g,又服12剂,诸症平缓,脉律转齐,心电图复查示ST段已无缺血改变。
按:冠心病是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以中老年人发病为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心阳痹阻,心气虚弱,血脉不畅,心神失养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故确立了温心阳,益心气,养心血,安心神为治疗大法。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关某,男,60岁。1974年12月9日初诊。
冠心病,左胸闷痛入夜痛甚,妨碍睡眠,畏寒口干,大便不实,脉虚弦迟,舌淡红,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气短。
劳伤心气浊阴上占清阳之位,气血流行失畅,治以强心利气活血。
制附片(先煎)6g,太子参12g,炒当归18g,薤白6g,炒瓜蒌皮9g,桂枝3g,炙甘草6g,红花6g,沉香末(分冲)1.8g,朱茯苓12g,煅牡蛎(先煎)30g。
12月16日二诊:左胸闷痛较减,恶寒艰寐,便软亦稍好转,气促稍平,脉弦小,舌淡红润,口干。仍守前法出入。
制附片(先煎)9g,太子参12g,炒当归18g,莲子心1.2g,桂枝4.5g,薤白6g,炒瓜蒌皮12g,炙甘草6g,沉香末(分冲)1.8g,补骨脂12g,煅牡蛎(先煎)30g。
12月26日三诊:胸闷痛渐减,便软,日3次,动则气急,脉虚缓,舌苔薄白。拟温补心脾佐以理气。
制附片(先煎)9g,党参18g,炒白术12g,炙甘草6g,薤白6g,香附9g,炒当归12g,紫河车6g,补骨脂12g,红花6g,制半夏9g,砂仁(后下)2.4g。
1975年1月23日四诊:上方连服2次,左胸闷痛大为减轻,便软转干,每日2次,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脉迟缓,无结代,舌淡红,苔薄腻。心脏损伤渐复,气血流行得畅,脾运亦见好转,继行原法调理善后。
制附片(先煎)9g,党参18g,炒白术12g,炙甘草6g,薤白6g,麦冬9g,炒当归12g,紫河车6g,仙鹤草30g,炒酸枣仁9g,砂仁(后下)2.4g。14剂。
按:本案患者面色萎黄,气短,畏寒,大便不实,脉虚弦,胸闷痛又好发于夜间,张氏以为劳伤心气,心脾气虚,而血行失畅,除用宽胸理气活血祛瘀法外,合用温补心脾的药物,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获得良效。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二)气阴两虚
验案1
王某,男,67岁。1991年4月6日初诊。
患冠心病、心绞痛5年余,每于劳累后感觉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汗出,虽服西药异山梨酯及硝苯地平,仍频繁发作,未能完全缓解;且心悸气短加重,夜寐欠安,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欠津,脉细弦数。结合病史,四诊合参。
辨证为气阴不足,心失血养之候。治拟益气养阴,宁心定志之法。
太子参15g,茯苓10g,石菖蒲10g,远志10g,丹参10g,桂枝8g,生龙骨15g,麦冬10g,川芎10g,五味子6g,延胡索10g,炙甘草5g。
只服6剂,心悸气短好转,睡眠转佳。继服12剂后精神好,心绞痛缓解。
按: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反对“病变局限定位论”,治疗上不主张单纯或长期运用“活血化瘀”法。冠心病是一种老年性由“损”所致的“虚”证,临床常表现为心阳不足、心气虚弱、心阴失养,心神不宁。故治疗冠心病的基本观点是以治本为要,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着重“补心阳”“益心气”“养心阴”“定心志”为主。方中太子参益心气,茯苓调心脾,石菖蒲、远志通心窍以定心志,龙骨安心神,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补心阳,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以养心阴,丹参、川芎、延胡索活血理气止痛,全方共奏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之功效。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赵某,女,70岁。1992年2月28日初诊。
患者确诊冠心病8年,经常有心绞痛发作。1991年冬季以来,心区疼痛每日均发,曾住院1个月未明显见效。诊见心痛彻背,每日均发,劳累中活动后尤甚,伴胸闷憋气,后脊燥热,口干苦,纳差腹胀,呃逆反酸,心悸多梦,大便干结,舌质黯红,舌下络脉青紫怒张,脉沉弦。
心脉瘀阻,气阴两虚,胸阳不振。治宜活血通脉,宣痹止痛。方用自拟葛根红花汤加减。
葛根15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赤芍15g,丹参30g,石菖蒲10g,郁金10g,羌活10g,菊花10g,全瓜蒌20g,薤白10g,柏子仁10g。每日1剂,水煎服。
3月13日二诊:药后心绞痛及发作次数明显减轻,夜能安卧,大便通畅。仍感胸闷腹胀,心悸憋气,气脊燥热。守方加木香10g继服。
4月24日三诊:未再心绞痛,胸闷、燥热均消失。晨起活动后心慌、气短。舌红黯,脉弦细。此心脉瘀阻暂畅而气阴仍亏之象,守原法掺入益气养阴之药。
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葛根15g,丹参30g,石菖蒲10g,郁金10g,羌活10g,菊花10g,木香10g,陈皮10g,桔梗10g,枳壳10g。
6月12日四诊:病情稳定,能一般劳动,但过劳后仍有轻度心区疼痛,乏力。
守方去木香、陈皮、桔梗、枳壳,加生黄芪20g,酸枣仁15g,山楂15g。再服1个月,诸症告愈。原方加当归、川芎、全瓜蒌、薤白、木香等制蜜丸常服,以竟全功。
按:冠心病心绞痛属本虚标实之证,本案年老体衰,心脏气血阴阳不足,心气不足则心脉不畅,心血亏损则心失所养,气虚血瘀,不通则痛,故心痛发作频繁,且伴口苦、燥热、失眠、便秘等瘀热内扰之象。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用自拟葛红汤以活血化瘀、宣痹止痛。方中以葛根通络化瘀、生津润筋为君;红花、丹参活血养血为臣;当归、赤芍、川芎、羌活、菊花养血和营,通督脉,息肝风为辅,生脉散益气生津以固本。且方中葛根、川芎、丹参、羌活、菊花经药理研究,均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治疗半个月,心绞痛控制,掺入黄芪、柏子仁、酸枣仁等益气养阴安神之药标本同治,缓图竟功。
医案出处:《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王某,女,58岁。1992年9月4日初诊。
患者于1985年发现血压增高,口服降压片等。数月后出现心前区发作性疼痛,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诊断为冠心病。近5年来,心绞痛发作频繁,每日数次,口服硝苯地平、异山梨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亦无显效。
诊见发作性心区疼痛,串及后背,伴胸闷憋气,心慌失眠。后背畏冷,双手发麻,腰痛膝软,口干不思饮,大便偏干。血压20/12kPa,舌黯红,脉沉弦,脉律不整。
证属阴阳两虚,心血瘀阻,肝阳上亢。治宜温阳育阴,化瘀止痛,平肝通络。方用生脉散加味。
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桂枝10g,葛根10g,丹参30g,石菖蒲10g,郁金10g,羌活10g,菊花10g,木香10g,生山楂15g,钩藤15g,桑寄生20g。14剂。
药后心绞痛明显减轻,后背不畏冷,血压基本正常。仍有胸闷、心慌,脉律不整。守方加川芎10g,赤芍15g,再服14剂。同时以上方配制蜜丸续服。
1992年11月20日随诊:心区疼痛未大发作,偶有脉律不齐,饮食、睡眠、二便均可。嘱守方加红花30g,再配丸药1料以资巩固。半年后随访,病告痊愈。
按:心主血脉有赖于心气推动和心血充盈,若心气不足则血行不畅,可见胸闷憋气,心痛彻背;心血亏损则心失所养,心脉不充,可见脉律不整。本案患病7年,气病延血,阴损及阳,且夹高血压之肝阳上亢,治疗以生脉散益气养阴,充脉复律;桂枝、羌活温通心阳,宣畅气机;而石菖蒲配郁金、羌活配菊花为治疗胸痹心痛常用的对药:石菖蒲辛温,开窍豁痰,醒神健脑,化湿开胃;郁金苦寒,凉血清心,行气解郁,祛瘀止痛。石菖蒲以开窍为主,郁金以祛瘀为要,二药伍用,一气一血,一温一寒,相互促进,豁痰行气,宣痹止痛,相得益彰,适用于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之胸痹心痛诸症。羌活辛温,善治头项脊背风寒,通太阳经与督脉之阳而治心痛彻背;菊花甘寒,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寒湿相伍,互展其长而制其短,常用其治心痛彻背之心绞痛。钩藤配桑寄生平肝降压,补肾通络。因此,心脏气血阴阳得以调整,气充脉复,阳气宣通,心脉舒畅则胸痹心痛诸症自除。
医案出处:《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叶某,女,68岁。1994年2月28日初诊。
去年四月查出心肌供血不足,被诊为冠心病。用中西药物治疗多时乏效。刻下胸闷,以前区阵发性隐痛,心慌心烦,气短,乏力自汗,眠差多梦,胸背发凉,气色欠佳,口苦口干,牙痛,纳可,饮水不多,无痰,二便正常,舌黯红少苔,脉细而数。
证属气阴两虚夹瘀。治以益气养阴,宁心通脉。
南沙参、北沙参各15g,麦冬10g,五味子(杵碎)6g,玉竹15g,赤芍、白芍各10g,丹参15g,茯苓20g,炒酸枣仁(杵碎)15g,远志6g,煅牡蛎(杵碎、先煎)30g,浮小麦30g,炒谷芽12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
二诊:虚汗止,胸闷心慌等减轻,心前区痛只发1次,仍眠差梦多,心烦,牙痛,舌脉同前。原方去浮小麦、煅牡蛎,加首乌藤,生龙骨、生牡蛎杵碎、先煎)各30g。续进10剂。
三诊:牙痛已,气色及睡眠好转,又时有虚汗,晨起口苦,纳佳,舌脉同前。
原方去炒谷芽,加生黄芪12g,丹参增至20g,续进20剂。
四诊:停药1周后,又来诊。云上方服完心前区痛未发。2d前因感冒而引发心痛1次。刻下胸闷痛,心悸,汗出,口干,失眠,纳差。二便调,舌黯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千。证属气阴两虚,夹瘀夹湿。治以益气养阴,宁心退脉,佐以祛湿。
南沙参12g,玉竹15g,五味子(杵碎)5g,百合10g,丹参24g,郁金香10g,茯苓20g,炒酸枣仁(杵碎)15g,远志10g,首乌藤30g,薏苡仁30g。
五诊:药尽10剂,眠佳,心痛未发,纳佳。上方加麦冬10g,连进10剂。
药后诸症悉除,原方再取15剂。5剂煎服,10剂服成滋膏剂,每日2次,每次一汤匙,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胸痹诸症是由气阴两虚夹瘀所致。治疗主以益气养阴,兼以通脉宁心。如此则气足阴盈,脉通神安,诸症悉除。治疗本案在用药上非常有特色:一是益气养阴选用南、北沙参、玉竹、五味子、百合、麦冬、生黄芪等药力平缓之品,以防滋补过腻而伤脾胃。二是活血通脉选用凉散之赤芍、丹参、郁金,而不用温散之川芎、红花等,以免温燥助火伤阴。三是养心宁神药在方中比例较大,仅初诊方就占半数之多,如此即可使患者的神府得以充分休息,早日消除持续紧张,减轻病情。四是加减用药考虑周全,如初诊、二诊均有牙痛口苦,乃阴虚虚火上炎之兆,故投能滋阴清热的麦冬;又如初诊自汗乏力气短为气虚之兆,本当选补气行滞的行黄芪,然其能升阳助炎,不失为改用敛汗且不升阳助火的浮小麦,待三诊虚火除牙痛已方用。五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药,如玉竹一药除滋阴力缓不敛邪外,又有强心作用,故方方选用。六为合理应用剂型,病情较重即以煎剂为治,以求急效;病情好转,症状大部消失,即以膏滋为治,以图缓效。
医案出处:《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5
李某,男,65岁。1979年10月18日入院。
因头晕心悸、胸痛腰痛而住院。查血压25.27/17.29kPa,心电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胸透提示左心缘丰满,肾图提示双侧肾功能中至重度受损。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肾衰竭。
辨证分析:患有腰痛已近20年,此后渐有畏寒乏力,头晕心悸,耳鸣便溏等,查舌质黯胖、苔白且润,脉沉弦而结。故考虑原发在肾,波及心、肝、脾,证属在气虚基础上,继发气阴两虚,夹有瘀血。根据原发为本的原则,应重点温肾,辅以补心、温肝、健脾、活血等,拟真武汤加减。
制附片6g,茯苓15g,白术12g,赤芍15g,桂枝10g,炙甘草10g,泽泻20g,丹参20g,郁金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服30余剂后,胸痛心悸明显减轻,再投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生脉散加减40余剂。出院前胸痛鲜作,诸症减轻,血压19.95/13.3kPa,心电图已大致正常。
按:疼痛虽是心痛胸痹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但只有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才能通过治本而达到治标的目的。张景岳说:“五脏之滞,皆为心痛,刺治分经,理甚明悉。”但得其本,则必随手而应。本例患者因胸痛心悸而入院,就定位而言,当主要在心。但分析全部病史。可知原发在肾,波及于心,以寒水上乘心火为主要病机,故治以真武汤等。方氏认为:根据临床上多数患者的发病部位、致病原因,乃至年龄、体型,季节气候等特点等都与心肾两脏密切相关的客观规律,又应特别重视心肾两脏的调治。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方药中
验案6
郭某,女,60岁。1978年11月12日入院。
因多饮多食多尿,手足麻木,腰酸腿痛20年,头晕失眠,胸中绞痛频作4年,伴有耳鸣耳聋,颜面抽搐等,而入院,查血压19.95/11.97kPa,心电图提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糖13.44mmol/L,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辨证分析:患者久有三消、手足麻木、腰酸腿痛等,又渐次出现胸中绞痛,头晕失眠,耳鸣耳聋,面部抽搐等症。查舌质淡胖,有齿痕和瘀斑,苔白,脉弦细稍数。故考虑原发在肺脾肾,波及心肝,证属在气阴两虚基础上,继发气滞血瘀,风气内动。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胸中绞痛,面部抽搐虽然急重,但却皆因本虚所致。故根据正气为本的原则,以肺脾肾气阴两补为主,佐以疏肝。拟补中益气汤、增液汤、疏肝饮加减。
黄芪25g,苍术、白术各12g,青皮、陈皮各10g,升麻10g,党参30g,甘草6g,当归10g,柴胡10g,姜黄10g,郁金10g,薄荷3g,生地黄30g,玄参25g,麦冬12g,瓜蒌30g,枳壳10g。
服10剂后,胸痛顿挫,再拟补阳还五汤、滋肾通关丸加减。
黄芪45g,地龙25g,当归12g,赤芍15g,桃仁10g,玄参25g,红花10g,川芎12g,山药25g,苍术25g,知母10g,黄柏10g,肉桂3g。
又服10剂,出院前胸痛基本缓解,三消症明显减轻,体力有所恢复,心电图较前好转,血尿糖无明显变化。
按: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对于实邪致痛者固然颇为精当。但在此而概百痛之全,则有失片面。本例之胸痛颇为急重,但倘若只重标实而不顾本虚,就可能犯虚虚实实之戒。张景岳说:“有曰通则不痛,又曰痛随利减,人皆以为不易之法,不知此为治实痛者言也”“其有因虚而作痛者,则此说更加冰炭。”因为心性属火,其主阳气,故“伤心者病在阳”的情况在心痛胸痹类证中最为多见,以温补之法治疗该病的经验也不乏记载。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方药中
(三)气血两亏
验案1
符某,女,50岁。
患心绞痛多年,屡经医治,只能缓解一时,病根难除,2年前曾大痛1次,情况严重,入院治疗数月。近年来经常心痛发作,发作时脉缓慢,每分钟不足六十至。血压波动,一度增高至23.94/17.29kPa,现时14.63/9.31kPa。头晕,气短,胸闷,心烦,不能起床只能睡卧,食欲、睡眠及二便尚属正常,1年前断经,舌质绛,脉细弦。
发病多年,气血两亏。心主血脉,阴血不足,肝失所养,故头晕、心烦、疲极多卧。疏泄失司,气机不畅,故胸闷时发心痛。阴虚火旺,舌质红绛。
治以养心和肝,调理气血。
丹参20g,炒远志6g,柏子仁2g,朱茯神12g,党参10g,醋柴胡3g,麦冬6g,白芍10g,炒枳壳5g,炙甘草3g,干薤白6g,五味子(杵碎)5g,全瓜蒌(杵碎)15g。
二诊:药服4剂,已能起床,且可出门散步15min,每日散步二三次,心痛未发作,胸闷气短较好,仍觉心烦,遵前法加药力。
干薤白10g,龙眼肉6g,柏子仁10g,桔梗5g,醋柴胡3g,炒远志6g,炒酸枣仁10g,白芍10g,丹参20g,炒枳壳5g,炙甘草3g,党参10g,紫贝齿(紫石英12g,同布包)12g,血琥珀、三七各2g,共研细末分装胶囊,随药分2次送服。
三诊:前方隔日1服,已尽3剂,诸症均大减轻,改用丸方图治。
三七60g,醋柴胡30g,砂仁15g,丹参60g,全当归30g,陈皮15g,血琥珀60g,白芍60g,炒远志30g,朱茯神60g,柏子仁60g,五味子30g,麦冬30g,党参60g,地锦草60g,酒川芎30g,生地黄60g,炙甘草60g,炒枳壳15g,桔梗15g。
共研细末,龙眼肉300g煎浓汁去渣合为小丸,每日早晚各服6g,白开水送服。
按:本案属心阴不足胸痹证,以养心和肝,理气和血为法,方用生脉散、养心汤、四逆散、瓜蒌薤白汤诸方化裁,加用三七、丹参、琥珀活血化瘀,养心安神,基本好转后,予丸方巩固。
医案出处:《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验案2
郭某,男,78岁。1990年10月12日入院。
有高血压、冠心病历史,2年前出现心房颤动,后曾多次住院治疗,近因心房颤动频繁发作。心率92/min,期前收缩6~7/min,心悸气短,胸闷憋气,面色无华,夜少寐,食欲缺乏,脉象沉细结代,舌质淡红,苔薄白,舌体胖。心电图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血压为19.42/11.04kPa。西医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期前收缩。
辨证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治拟养心安神兼化瘀通痹。以自拟养心汤。
党参20g,丹参20g,麦冬15g,五味子10g,龙眼肉10g,郁金10g,炒远志10g,石菖蒲10g,柏子仁10g,瓜蒌15g,薤白15g,葛根15g。
连服14剂后,期前收缩消失,心率80/min,心房颤动未发作,脉由结代转为弦细。精神健旺,面色润泽,夜寐转好,心悸气短皆消失。恢复正常工作。
按:本案为心脾两虚。脾为生化之源,脾化生气血不足,致心失所养,气血两虚,运行不畅,故脉现结代之象。李氏之养心汤以生脉散合瓜蒌薤白益气生脉通痹,并常以此方治疗老年人心、脑疾病,其效颇优。
医案出处:《名老中医经验集》—李辅仁
二、胸阳不振
(一)真阳不振
验案1
吴某,男,56岁。
患冠心病心绞痛10余年,加重1年,伴气短乏力。形寒肢冷,大便溏泻,腰膝酸软,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缓无力。入院后先经予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服药30剂,胸闷胸痛不减,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更甚。
辨证为元阳不足,心阳失助,心肾阳虚,寒凝经脉。治以温扶元阳,益气和血之方。
炮附子10g,肉桂10g,淫羊藿25g,细辛5g,党参15g,黄芪20g,茯苓30g,丹参20g,檀香10g,甘草6g。
服本方10剂后,胸闷胸痛明显减轻,腰酸、畏寒诸症亦好转。守方继进,加重附子量为30g,黄芪80g,加干姜5g以助益气扶阳之力,症状日见好转。1个月后心痛症状消失。
按:心居上焦,属阳主火,肾居下焦,属阴主水,心火下潜以温肾阳,肾水上济以资心阴,共奏阴阳协调,水火相济之功。且肾中真火又名元阳,元阳温煦可助心阳,故肾病也常引起心痛症发作。《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虚则胸中痛。”若肾中元阳不足,则心阳失助亦随之而衰,心阳不振,心脉瘀滞,胸痛发作,治宜温肾扶阳,方用肾气丸、乌头赤石脂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若肾精不足,心失水滋,致心火偏亢,耗伤阴血,心脉失荣,挛急而痛。治宜滋肾填精,清火安神,方用黄连阿胶汤、六味地黄丸、左归饮等加减。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田乃康
验案2
盛某,男,65岁。1994年12月8日初诊。
有冠心病史,每遇入冬,天气严寒之时,出现心率过缓,不满40/min,心悸不安,胸中憋闷,后背恶寒,视其舌淡嫩,苔白,切其脉沉迟无力。
辨证属脉沉迟为阴为寒,寒则血脉不温,阴霾用事,背为阳府,而虚其护,则心肺功能失其正常,故见胸满背寒之变。
附子12g,麻黄3g,细辛3g,红参12g,麦冬20g,五味子10g。
服尽3剂,脉增至一息四至。又服3剂,则心悸、气短、胸闷、背寒等症消除,脉搏增至一息五至而愈。
按:心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临床治疗心脏病,不能局限于“心血管”的一个侧面,当重视心阳不足,阴寒痹阻的病机变化。心脏病出现心搏频率下降,脉来迟缓,心胸发满,后背寒冷,反映了心之阳气不足,阴寒之气充盛,得以乘其阳位。本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与生脉饮癸主。启用力大气雄的附子,直补离宫心阳之虚,振奋心脏功能,为治本之道。麻黄、细辛在附子的督促下温经散寒,以扫长空之阴霾,温煦膻宫,复苏心肺气血之功能而为佐使。生脉饮为《内外伤辨惑论》方,方中三药,一补、一清、一敛。功专益气敛汗,养阴生津,善治热伤元气,气阴两伤,汗多体倦,气短口渴,久咳伤肺,心悸短气等症。在临床治疗心脏病心率过缓,脉来迟涩,心悸气短,胸满背寒,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合方,在兴奋心阳之余,以滋养心肺之阴。两方合用,能起到颉颃与相互为用的作用,临床疗效极佳。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关某,男,54岁。
患高血压病已多年,血压经常在21.28~23.94/10.64~13.3kPa,同时伴有左臂无脉症,血压在10.64/6.65kPa左右,于1984年已诊为冠心病,于1985年5月起心痛频繁而剧烈,诊为心肌梗死前综合征。
此后10个月中每日发作,少则2或3次,多则7或8次,每发多在半夜23~24点)疼痛,痛时轻则10min,重则1~2h,含硝酸甘油片已渐失效,痛剧额汗,肢冷,伴胸闷,气憋,胃脘难受不适,呕恶、噫气,有晨腹胀,便难,平时白天基本不发,每于入晚即有恐惧感。从去年3月去上海住院治疗2个月,亦未获控制。
于1986年5月14日至8月1日,两个半月中门诊7次,初诊时症如上述,不因天气温暖而症减少发。面色淡黄,体格肥盛,焦虑神态,素无胃病,饮食尚可,舌体胖,边有齿痕,质黯红,苔薄白腻,舌下瘀筋紫褐,脉右弦劲,左涩细微,血压:右22.61/11.17kPa,左11.44/8.78kPa。
脾胃气滞,阻遏胸阳,瘀浊痹阻,血脉挛急,发生心痛,每发多在夜间,更是阴寒极盛之时,促使痰浊、血瘀、气滞阻隔胸胃,不通而痛。治以温通阳气,辛散阴蓉,暖胃宽胸,化瘀祛浊。
制乌头5g,制附子10g,干姜5g,赤石脂30g,荜茇5g,制香附15g,瓜蒌30g,薤白30g,丹参30g,乳香、没药各5g,川郁金15g。
先服3剂,即获轻,再服3剂,夜间仅发1或2次,痛势痛时均有改善。连续服药3周,虽然仍有小发,已不再用扩张血管药,原法略作加减,共治1个半个月后,其间曾有3周未发作,病情渐趋稳定,大剂辛热,必耗元气,转以益气养血,温经通络。
老红参5g,制附子5g,当归10g,桂枝5g,细辛3g,干姜3g,木通3g,香附15g,赤芍15g,陈皮10g,炙甘草5g。
再治1个月,诸症若失,7月底心电图复查:窦性心律不齐,心肌损害,与前比较原来T波倒置,部分为直立。血压:右20.22/12.24kPa,左16.76/9.84kPa,无脉症亦有好转,乃予益气助阳,养血通脉,和胃理中,补益命门之方,如补阳还五汤、生脉散、理中汤、右归丸加减为丸长期调治。随访1年,病情基本控制。
按:沉寒痼冷型,症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疼痛剧烈,痛久不愈,伴有四肢厥逆,短气,胸闷,甚则大汗,脉伏,舌胖淡紫,苔白,脉沉紧等。诸阳皆受气于胸中而经气行于背,寒气独盛,攻冲前后,今阳微不运,阴乘阳位,是以沉寒独聚而不通。《丹台玉案》说:“真心痛者,手足青至节,或冷未至厥,此病未深,犹有可救,必藉附子理中汤加肉桂、高良姜,挽回生气可也。”此证虽疼痛剧烈而持久,但“冷未至厥”时,可用附子、肉桂、高良姜,温中祛寒,理中补益脾胃,此心胃同治之方也。若痛极而厥,额汗脉伏,必以祛寒温阳,峻逐阴邪之乌头赤石脂丸主治。方中乌头、附子、干姜,一派大辛大热,峻逐阴寒之邪,以扶衰微之阳,止痛之力极强,并用赤石脂,温涩调中,收敛阳气;或合苏合香丸,蓠香温通,加强逐寒回阳而止疼痛。若大汗淋漓,则须配合参附龙牡汤,益气固脱,回阳敛阴。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奚凤霖
验案4
李某,男,55岁。1998年5月3日初诊。
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余,近半年来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性,多发子夜间或晨起,每含服硝酸甘油0.6mg即能缓解。伴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常用异山梨酯、硝苯地平、阿司匹林等药。现血压19.95/11.97kPa,动态心电图显示心绞痛发作时V3~V5导联ST段下移0.1mV。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Ⅱ期、冠心病心绞痛。
辨证分析:属胸痹心痛,系胸阳不展,心脉痹阻所致,治当通阳宣痹,旋转气机。俾大气一布,阴霾自散,痹结开通,心痛自止。
薤白30g,全瓜蒌20g,半夏10g,桂枝15g,甘松12g,旋覆花10g,檀香10g,厚朴12g,枳壳12g,延胡索15g,丹参30g,黄芪30g。5剂。水煎服。
5月9日二诊:夜间心绞痛发作消失,四肢转温,但晨起仍有发作,舌黯,脉沉弦。原方去桂枝、甘松,加川芎、郁金各10g,再进5剂,患者心痛未作。继续治疗月余,心绞痛完全缓解。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医案出处:《张鹳一医案医话集》
验案5
吴某,女,73岁。1974年4月20日初诊。
素有冠心病史。左胸闷痛经常发作,今晨左胸剧痛,畏寒肢冷汗出,心悸气急,不得平卧,脉结代不匀,舌苔淡白。
心阳不振,阴霾痰浊弥漫,年迈病重,须防突变。
制附片(先煎)12g,桂枝6g,党参18g,丹参18g,当归12g,川芎6g,薤白6g,全瓜蒌12g,制半夏9g,降香4.5g。2剂。
4月22日二诊:左胸闷痛心悸均见好转,气急平,已能平卧,稍感头晕,大便干燥,脉细已匀,苔薄,心阳渐振,肠燥则便艰,仍守前法出入,去党参加火麻仁(研)12g。3剂。
4月25日三诊:左胸闷痛未发,心悸亦平,大便通畅,脉弦小,苔薄。心阳损伤渐复,痰湿未清,再拟通阳活血,滑利气机。
川桂枝6g,薤白6g,全瓜蒌12g,制半夏9g,茯苓12g,丹参15g,当归9g,红花6g,降香(后下)4.5g。7剂。
按: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病情严重,止痛为当务之急,故用通阳泻浊、化瘀理气等法治其标,“通则不痛”也。古人有“痛无补法”之说,张氏认为此论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并不适用。盖冠心病本虚而标实,阴霾弥漫而心胸疼痛,因于心阳不振,不振其心阳,阴霾安散?故本例于止痛治标的同时,又用附子、党参之类温振益气,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矣。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张伯臾
验案6
王某,男,36岁。
自诉胸中发满,有时憋闷难忍,甚或疼痛,每逢冬季则发作更甚,兼见咳嗽,气短,四肢不温,畏恶风寒等症,脉来弦缓,舌苔色白。
辨为胸阳不振,阴寒上踞,心肺气血不利之证。治当通阳消阴。
桂枝9g,生姜9g,炙甘草6g,大枣7枚,附子9g。
服5剂,胸满气短诸症皆愈。
按:本案患者胸满伴有四肢不温,时恶风寒,显为胸阳不振之象。清阳不足,则阴乘阳位,而使心肺气血不利,故见胸满与疼痛。治当振奋胸阳,蠲除浊阴。方为《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以温补心胸阳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气血;去芍药恐其酸苦敛阴,反掣桂枝温通之肘;加附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二)营卫失调
验案1
麻某,男,48岁。1991年9月13日初诊。
发作性胸痛彻背伴胸闷、心慌、气短1年。众医均按冠心病给予活血化瘀方药治疗3个多月,但病情反而愈来愈严重。症见心痛彻背,颈背牵强,心悸、胸闷、气短,易汗出,头痛头晕,睡眠极差,每晚仅睡2~3h,食纳差,大便干,双下肢偶有轻度水肿,舌质正,苔白稍腻,脉沉细。
证属心阳不振,营卫失调之候。治拟温阳益气,调和营卫之法。
太子参15g,生龙骨l5g,茯苓15g,桂枝10g,麦冬10g,白芍10g,阿胶10g,生地黄10g,火麻仁10g,浮小麦10g,炙甘草5g,大枣5枚。
药服6剂,病情即见改善,胸痛减轻,发作减少,心悸,气短,汗出消失,睡眠好转,食欲改善,大便正常,守上方又服12剂,诸症消失。病情稳定,心绞痛未再复发而愈。
按语:本案教训在于盲目用西医的病套用中医的“活血化瘀”之法,实属犯只见病,不辨证的错误。“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如果确有血瘀征象,尚可用之,但亦不能单纯长期运用,久用必徒伤心阳,心阳愈弱而病愈发展。冠心病主要是一种老年性由“损”所致的“虚”证,其治疗方法,应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着重“通心阳”“益心气”“养心血”“调营卫”。通过多年临床实践逐步体会的这种治疗冠心病的基本观点,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王某,女,50岁。
心前区疼痛已8年余,数月来加重,每日疼痛发作5次,含硝酸甘油才能缓解。有胸闷,怕冷,四肢欠温,疲乏无力,腿肿腰酸,胸痛彻背等症。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脉沉迟,苔薄白。
辨证属乃心阳虚,病久肾亦虚。拟温通心阳,佐以培补肝肾法。
瓜蒌30g,薤白15g,半夏15g,桂枝12g,生姜12g,赤芍15g,当归12g,党参30g,菟丝子30g,补骨脂20g。
服上方3个月后,心绞痛基本消失,精神转佳,四肢转暧,胸闷气短减轻,腿肿消失,脉弦细,苔薄。心电图:Ⅲ、aVF T波较前增高,V1导联T波倒置转双向,V4~6导联T波由倒置转直立,V4~6导联ST段回升到基线。
按:本例为心阳虚之胸痹,说明一脏可影响他脏。心病久后,累及肾脏,鉴于肾主水,为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藏之,而复归于四脏,心影响肾,故出现肾虚之症,如怕冷,腰酸,腿肿等。当以瓜蒌、薤白、半夏通阳宣痹,以桂枝鼓动阳气,配合生姜逐寒,佐以菟丝子、补骨脂调节阴阳,培补元气;如阳虚甚者,可加附子、肉桂温阳之品;如腿肿甚者可加车前草、茅根利水。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赵锡武
(三)兼痰湿阻滞
验案1
陈某,男,57岁。1991年11月26日初诊。
夙患冠心病心绞痛2年,每因劳累或阴天时,胸骨后闷痛,痛引肩背,心中痞塞,气憋乏力,纳少,舌质黯淡,苔薄白腻,脉沉弦滑。
辨证为痰湿阻滞,胸阳不振。治拟通阳宣痹,理气化浊。
瓜萎15g,薤白10g,法半夏10g,枳壳10g,桂枝8g,茯苓10g,石菖蒲10g,陈皮8g,香附10g,神曲10g。
服6剂药后,精神好转,胸胁憋闷减轻,心绞痛偶发。守方加延胡索10g,又连服20剂,胸闷、心痛消失,
按:本例是因痰湿壅遏,阻塞胸阳,致使血行不畅而发痛。枳实、降香、厚朴下气理中。合而用之,使心阳宣通,寒凝得除,血脉通畅,胸痹缓解。再诊时与温胆汤合方化裁,药进10剂后,胸阳复振,痰湿去,气机畅,则心痛诸症皆除。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李某,男,57岁。1964年3月4日初诊。
1个月以前,胸闷不舒,胃痛绵绵,泛吐清水,曾按“胃痛”“蛔虫症”屡治无效。近日前胸亦痛,经心电图检查,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含用硝酸甘油片,其痛即缓。今又发作,胸痛如绞,放射左肩及颈,寝食不安,舌淡,苔白滑,脉沉弦。
脾胃虚寒,痰浊壅逆,胸阳不振,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以通阳祛痰,理气化瘀。
瓜蒌25g,薤白15g,姜半夏10g,枳壳10g,丹参25g,檀香7.5g,砂仁10g。3剂。水煎服。
3月9日二诊:胃痛及泛吐清水大减,进食渐增,夜能安寐,心绞痛与胸闷稍有改善,依原方加减。
瓜蒌25g,薤白15g,姜半夏15g,丹参25g,檀香7.5g,砂仁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5g,威灵仙10g。6剂。水煎服。
3月19日三诊:绞痛未作,胸闷如前,偶感心悸,余症已除,宗上方出入。
瓜蒌40g,薤白15g,姜半夏15g丹参20g,桃仁7.5g,红花7.5g,当归15g,川芎10g,威灵仙10g,桂枝10g。6剂。水煎服。
3月29日四诊:服药3剂,胸闷即去。6剂之后,身安如昔,再以上方酌续,巩固疗效。
按:本例确属《金匮要略》所诊之胸痹,其因中阳不振,痰浊不降,气失条达,血失畅通所致,施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桃红饮三方并举,药到病除。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3
李某,女,57岁。
冠心病心绞痛5~6年,心前区疼痛每日2或3次,伴胸闷气短,心中痞塞,疲乏,脉弦细,苔白淡边齿痕。
此系胸痹之病,乃心阳虚,胃不和遂致气机不畅,血脉瘀阻,拟通阳宣痹,心胃同治,仿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橘枳姜汤化裁。
瓜蒌30g,薤白12g,半夏15g,枳壳10g,陈皮15g,生姜6g,党参30g,生黄芪30g,桂枝12g,香附12g。
服上方2个多月后,心前区痛偶发,胸闷气憋减轻,脉弦细,苔薄。心电图V4-6导联T波由倒置转低平,或双向。V4~6导联ST段由下降0.1mV转向前回升0.05mV。
按:本例胸痹,疲乏,脉弦细,以心阳虚为本;心中痞塞,心痛,为水气痰饮致实。采用心胃同治,以瓜蒌薤白夏汤为主方,加黄芪、党参补益心气,配桂枝以鼓振心阳,惟增香附一味,以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疏通血脉,兼有胃气不和,则佐以橘枳姜汤。综上观之,以通阳宣痹一法为主,佐以和胃、益气等法。说明以一方为主,几法可用,临证不可胶执。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赵锡武
验案4
王某,男,52岁。
患胸膺痛连左胁,痛甚两手护胸,呼吸难续,咳息牵痛,背寒肢冷,胸中郁闷,时欲呕逆,不能安卧已10余日。曾进香砂六君、附子理中无效,始来诊。脉弦结,舌苔白滑。诊断为胸痹。
病由寒饮窃居胸中,心阳虚而不振,浊阴在上,营血凝涩。法当驱寒逐饮,宣痹通阳。仿用《金匮》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全瓜蒌10g,薤白9g,法半夏9g,桂枝尖5g,郁金6g,茯苓10g,檀香9g,炙甘草5g,白酒(分冲)20g。4剂。
二诊:胸痛虽止,但胸满短气、心悸、神疲、不欲食、大便溏,手足冷,脉弦,苔薄白。寒饮散解,心阳不布,胃气虚弱,法当扶心阳,益胃气,则火土合德”。原方加减。
全瓜蒌10g,薤白9g,法半夏9g,桂枝尖5g,郁金6g,茯苓10g,当归身10g,炙甘草5g,石菖蒲3g。10剂。
三诊:脉弦缓,苔薄白,食纳稍增,胸中压痛减轻,手足转温,略能安寐,形气转佳。心主血,脾统血,心脾之血,赖气以行,续当益气养血。
黄芪15g,当归身12g,川桂枝5g,酸枣仁10g,法半夏6g,丹参(酒炒)10g,郁金5g,陈皮5g,炙远志5g,炙甘草5g。服10剂后而安。
按:此案以寒饮上乘为主,故用桂枝、薤白、法半夏、檀香辛温驱寒通阳;瓜蒌、半夏、茯苓以逐饮;炙甘草、郁金、陈皮、黄芪温脾气以助心阳;丹参、酸枣仁、远志和心脾、养营血。本案治疗始终顾及脾胃之气。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李聪甫
(四)兼气滞血瘀
验案1
单某,男,50岁。1975年7月12日初诊。
患者自1974年秋开始出现胸痛,突然发作,疼痛难忍,转瞬即过,多在饱餐之后、激动之时、劳累之中或突受惊恐情况下发作。胸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可使疼痛终止,近来发作频繁,且胸痛持续时间长,心前区压榨感,痛引左肩,重时延至颈背,伴有冷汗出,心悸气短,夜寐不宁,舌质黯紫,脉沉涩而短。心电图提示ST段下移,T波倒置,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证属胸痹,瘀血心痛。系胸阳不振,气滞血瘀,心肌失养所致。治以宽胸通阳,行气化瘀。
当归2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延胡索15g,瓜蒌25g,薤白15g,枳壳10g。
7月19日二诊:上方服6剂,心前区痛大减,余症同前,仍用上方继服。
7月26日三诊:上方以服14剂后,胸痛悉除,惟感气短神疲,口干心烦,心悸少寐,舌质红,脉细弱此乃气阴两虚,神不守舍所致。拟以益气养心宁神法,加活血通络之味。
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当归15g,丹参20g,炒酸枣仁15g,炙甘草10g,黄芪30g,川芎10g。
8月29日四诊:以上方加减治疗月余,胸痛未再发作,其他诸症,亦渐消失。复查心电图:ST段,T波均已恢复正常图象。追访2年,一切情况良好。
按:本例胸痹,系胸阳不振,痰浊内生,气滞血瘀,心脉瘀阻所致。故采用宽胸通阳,行化瘀之法治疗。方中瓜蒌开胸散结、利气化痰,薤白温中通阳、下气止痛,枳壳理气宽胸,赤芍、桃仁、红花、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当归补血和血。药后胸痛渐除,而气阴两虚之症依然。胸痹之证,属本虚标实,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顾,依据症情而定,本例标急,故先治其标,标拔之后,应及时护本。三诊拟生脉汤益气养阴,配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炙甘草补养心气,远志、炒酸枣仁养心安神,丹参养血活血,川芎通达气血,共奏补心之气阴、疏心络之滞而致阴阳平衡、气血畅达之效。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周鸣岐疑难病临证精华》
验案2
李某,男,54岁。1991年10月29日就诊。
患者胸闷疼痛,心悸气短1年余,经检查确诊后按“冠心病”予中药煎剂及西药扩冠、抗心绞痛等药物治疗,又曾服中药瓜蒌薤白汤10余剂,症状始终未见明显改善。症见胸闷疼痛,心中空虚,悸动不安,气短肢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结代。
此为营卫失和、气血不畅,日久心脉痹阻,胸阳不振之证。治拟温阳通脉,调和营卫之法。方选炙甘草汤、桂枝甘草汤化裁。
太子参10g,桂枝10g,炙甘草8g,生地黄10g,阿胶(烊化、兑服)10g,火麻仁(杵碎)10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生姜3片,大枣5枚。
6剂水煎分服。药后胸闷疼痛,悸动不安大减。然活动气短,易汗,纳食量少,原方加焦三仙各10g,浮小麦10g,再连进12剂,诸症悉平。
按:《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卫主气,营主血,本案发病皆系营卫失和,胸阳不振,血脉痹阻,气阻不畅所致,方用炙甘草汤合桂枝甘草汤调和营卫、通阳宣痹。方中炙甘草益气补中,通经脉,利血气,为复脉之主药;太子参、大枣补气益胃,以资脉之本源;生地黄、阿胶、火麻仁补心血养心阴,充养血脉;桂枝、甘草通阳化气,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生龙骨、生牡蛎镇静定志。诸药合之,使心气复则心阳通,心血足则血脉充,营卫调和则诸症悉安。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沈某,男,69岁。1991年12月22日初诊。
旧有冠心病心绞痛11年而经常住院。本次因心绞痛频发5h入院。每遇寒冷加重,时值隆冬季节屡发为甚,每次持续1~8min,痛时自左侧臂内放散,伴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倦怠乏力,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轻度水肿,大便偏溏,舌质淡紫,边齿痕,苔白润,脉缓偶结代。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肌供血不足,ST段下移>0.1mm。
辨证为心脾阳虚,血脉瘀阻之证。治拟温阳益气,养心健脾之法。
党参l5g,黄芪15g,白术10g,连皮茯苓15g,桂枝10g,干姜6g,石菖蒲10g,远志10g,丹参10g,陈皮8g,炙甘草5g。
服上方12剂后,胸闷心痛,心悸气短诸症略有减轻,再以原方增损,调治月余。胸闷心痛皆除,心悸乏力,畏寒肢冷不明显,大便正常,终以人参归脾丸巩固疗效。
按:本例患者罹病多年,人届七旬,脾阳不振,则邪浊滋生,心阳不足则鼓动无力而血流不畅,心失所养,发为心绞痛。方中党参、黄芪是补气之良药;白术、连皮茯苓健脾渗湿利水,炙甘草益气补中,干姜辛热,能走能守,与人参、白术、甘草合用,名理中汤,则可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桂枝辛温,走而不守,能温通血脉,通阳化气,合甘草,又名桂枝甘草汤,能益心气,强心通阳;石菖蒲、远志通心窍,安心神;丹参养血化瘀,古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少佐陈皮理气行滞,使之补而勿壅。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姚某,女,21岁。1972年10月16日初诊。
其体素丰肥,当胸疼痛引及背部已历10个月,欲噫不爽,吐沫不多,便秘异常,时或带血,脉小弦,舌苔薄黄边腻,畔有紫黯色。
此为寒饮凝结,胸阳被遏,气滞血凝,痹阻脉络而成胸痹。治宜温中通阳,祛瘀宣络。
瓜蒌仁9g,薤白9g,姜半夏9g,炙桂枝5g,姜竹茹5g,桃仁9g,红花5g,大黄炭9g,当归丸5g,川郁金9g,黄酒1盅。5剂。
10月21日二诊:胸背疼痛好转,胃纳亦启,并两膝酸痛,仍拟温通为主,佐以燥湿之剂。
炙桂枝9g,陈苍术9g,淡干姜2g,茯苓12g,炙甘草5g,姜半夏15g,独活9g,北细辛2g,当归丸5g。5剂。
10月28日三诊:胸背及两膝酸痛已止,尚感两胁下入寐时作痛,拟和疏之剂。
当归丸5g,炒白术9g,炒白芍9g,炒柴胡5g,炙甘草5g,薄荷3g,制香附9g,炒青皮9g,川郁金9g,降香5g。5剂。
11月2日四诊:诸恙均安,感有腰酸楚,苔前半薄腻质胖,寒湿之邪未清,拟温化之剂,以固疗效。
炙桂枝5g,制茅术9g,土茯苓12g,炙甘草5g,淡干姜2g,姜半夏15g,香椽皮9g,当归丸5g。
按:此病例以当胸疼痛引及背部为主症,伴有欲噫不爽,吐沫不多之兼证。故诊断为“寒饮凝结,胸阳被遏”气机闭塞,不通则痛。但一般胸痹疼痛,病在于气而不及于血,本例舌质边畔紫黯色,为瘀血阻络之征。遂以温中通阳,加桂枝、桃仁、红花、当归等祛瘀宣痹之品,益以黄酒引药上行,活血通络,故获效更为显著,后以腰膝酸痛,里阳尚未健运,为寒湿之邪留着经脉,继用温化之剂,而获痊愈。
医案出处:《吴士彦临证经验集》
验案5
杨某,男,72岁。1992年3月18日初诊。
发作性胸闷疼20年,加重1个月。患者1972年因胸闷憋气,心前区痛,诊为冠心病。间断服用药物,病情尚稳定。1989年因劳累后心前区痛频发,曾住院治疗。近1个月来,胸闷憋气加重。左前胸胀闷而痛。现症,心前区闷胀而痛、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纳差食呆,形体肥胖,舌质黯苔白腻,舌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细。
辨证属胸阳不振,血脉瘀阻。治宜宣痹通阳、活血止痛。方拟瓜蒌薤白汤合丹参饮加味。
瓜蒌20g,薤白12g,丹参15g,檀香10g,砂仁10g,半夏10g,川芎10g,红花10g,当归15g,香附10g,川楝子12g,延胡索10g,三七粉(分冲)3g。7剂。水煎服。
3月15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胸闷憋气减轻,心前区痛发作次数减少,每周2或3次,头晕夜梦多,舌苔薄略腻,脉细弦。
上方加佛手12g,去当归。7剂。
4月1日三诊:服上方7剂,诸症减轻,偶有心前区闷痛发作,胃脘不适,泛酸,舌苔薄白,脉细弦。
上方加黄连9g。7剂。
4月8日四诊:服上方7剂,头晕减轻,心前区闷痛未作,气压低时惟感胸闷,舌苔薄白,脉细弦。效不更方,上方继服7剂。
按:本案患者年老体虚,素体肥胖,其冠心病临证表现以胸闷憋气为主,疼痛性质为心前区痞满闷胀为特点,是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乘阳位,痰气交结,痹阻心脉,不通则痛。故用仲景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加减治疗。其中瓜蒌化痰散结,开胸顺气,专治胸痹伴痰多胸满者;瓜蒌合薤白、半夏宣痹通阳;川芎、红花、当归、延胡索、三七活血行瘀止痛;香附、檀香、砂仁、川楝子行气帅血,疏通血脉。全方伍用:通阳散结,豁痰化瘀,俾胸中阳气宣畅布达则清阳盛、浊阴退,痞满闷胀自散矣。
医案出处:《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6
刘某,男,63岁。
高血压病史10余年,于3年前曾患脑血管意外,以后左肢经常麻木,1983年始头晕、心悸、短气、胸闷。心电图检查:左心室劳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总胆固醇5.51mmol/L,三酰甘油226mg,眼底动脉硬化。至1983年8月突然发生3次胸痛,痛势较剧,含硝酸甘油片始缓解。以后1个月中频发,发时头昏,胸脘痞闷,气短似喘,手足发麻,血压偏高。确诊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
近来几乎每日发作,多则日发2、3次,发时伴有胸闷、气憋,胃脘牵引作痛,痛处拒按,时欲嗳气,甚则呕恶,手足发麻,舌胖紫气,苔薄,舌下瘀筋粗紫,口唇略绀,脉象弦滑,左涩,精神萎靡乏神,气怯短气,体格矮胖。
辨证为阳虚气衰,宗气不足,痰浊瘀阻,血脉痹阻心胃,不通则痛。治以益气宽中,祛瘀通络。
生黄芪6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0g,地龙10g,乳香、没药各5g,延胡索15g,公丁香5g。10剂。
二诊:心胃疼痛明显减轻,胸膈憋闷好转,原方去公丁香,加丁香烂饭丸(包煎)30g,续服10剂后,心胃痛缓解,诸症若失。
继予制小其剂,调治半个月而获缓解。退休后承担家务,一直平稳,血脂复查正常,心电图示心肌劳损,血压稳定。
按:血瘀气滞型,症见心胃疼痛,或引臂内痛,痛甚则如绞如刺,痛处不移,寒温不解,胸闷,短气,或窒塞胀满,舌质淡紫,或瘀斑,苔少,舌下瘀筋脉紫,脉象细涩。由宗气不行,血脉瘀滞,胸中阳气痹阻,心胃失于通降。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失笑散合香苏散主之。若胸中血瘀,阻碍气机,兼见肝郁证者,而并见心悸、失眠、急躁善怒、胸不任物等,治以活血祛瘀,疏肝行气,用血府逐瘀汤主之。若遇寒痛甚,则予温中、祛瘀、止痛,用手拈散主之(草豆蔻、五灵脂、延胡索、没药)。若血瘀日久,可致气虚,气虚不已,久必血瘀。故久痛不愈,或反复频作,肢体软弱,苔白,脉缓,治当补气生阳,活血通络,用补阳还五汤主治。方中黄芪生用重用,力专性走,补气生阳,使气旺血随行,祛瘀不伤正;配合祛瘀通络诸药,小量轻用,旨在气充血行,瘀去络通之效。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奚凤霖
(五)兼水气凌心
验案1
叶某,女,55岁。1991年12月4日初诊。
胸闷疼痛10年余,经多家医院位置确诊为冠心病,并对症治疗。近1个月来,患者胸闷疼痛加重,气短微喘,口服扩冠药效果不佳。症见心前区闷痛,面色苍白,心悸怔忡,气短微喘,或头目眩晕,时有形寒肢肿,小溲不利,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证为胸痹日久,阳虚寒盛,中阳不振,脾失健运,湿聚成饮,上凌心肺,胸阳受遏而致其病加重。治拟益气活血,温阳化气,方选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化裁。
连皮茯苓15g,桂枝10g,白术10g,炙甘草5g,人参(另煎、兑服)10g,制附片8g,丹参10g,牛膝8g。
6剂水煎分服。药后心前区疼痛减轻,形寒肢肿亦减,小便量增多,余症同前。原方人参、附子各减6g,再进12剂,胸闷疼痛大缓,气短微喘、头目眩晕、形寒肢肿等症消失,时仍轻度心悸心慌,夜寐欠安,脉沉缓。改投人参养荣汤化裁,又调治月余,诸症皆消。
按:本例患者系脾阳不振,聚湿成饮,上凌心肺,胸阳被遏而发胸痹。治疗以温阳化水为法,投苓桂、参附剂20余剂,而使心阳复振,脾阳复运,水饮温化,诸症俱消。可见认证准,实为获效之关键。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陆某,男,42岁。
形体肥胖,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而住院,抢救治疗2个月有余,未见功效。现症:心胸疼痛,心悸气短,多在夜晚发作,每当发作之时,自觉有气上冲咽喉,顿感气息窒塞,有时憋气而周身出冷汗,有死亡来临之感;颈旁之血脉又随气上冲、心悸而胀痛不休;视其舌水滑欲滴,切其脉沉弦,偶见结象。
辨为水气凌心,心阳受阻,血脉不利之水心病。
茯苓30g,桂枝12g,白术10g,炙甘草10g。
此方服3剂,气冲得平,心神得安,心悸、胸痛颈脉胀痛诸症明显减轻。但脉仍代结,犹显露出畏寒肢冷等阳虚见证。乃于上方加附子9g,肉桂6g以复心肾阳气。
服3剂,气足转温,而不恶寒。然心悸气短未全瘳,再于上方加党参、五味子各10g,以补心肺脉络之气。连服6剂,诸症皆瘥。
按:本案冠心病为水气上冲所致,总由心、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成痰成饮,上凌无制为患。心阳虚衰,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则见胸痛,心悸、短气等心病证候。临床辨识此病,当注意色、舌、脉、证的变化。
望色:多见面色黧黑,此为“水色”。病重者,在额、颊、鼻柱、唇围、下颏等处,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名为“水斑。
察舌: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
切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时见脉结代或沉伏不起。
辨证属①有水气上冲之候。患者自觉有一股气从心下上冲胸咽。②胸满,夜间为甚,遇寒加重,多伴有咽喉不利,如物梗阻。③心悸,多发于晨起、夜卧、饮食之后,或伴有左胸颈部血脉胀痛。④短气,表现为动则胸闷发憋,呼吸不利,甚则冷汗自出。
治疗水气上冲之“水心病”,首选苓桂术甘汤。本方《伤寒论》用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金匮要略》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等水气凌心射肺的病症。苓桂术甘汤有两大作用:一温阳下气而治心悸,胸满;二利不便以消水阴而治痰饮咳逆。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三、痰浊、瘀血
(一)湿浊阻滞
验案1
蒋某,男,48岁。1989年10月8日初诊。
自1987年8月患心肌梗死,经医院抢救后病情缓解。遗留下胸痛时作,中脘满闷,不思饮食,乏力头晕等症,观其舌质红苔黄腻厚,脉濡缓,时有结代,血压偏高。
证属湿浊不化,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治宜宣郁化湿疏调升降,佐以活血通络方法。
荆芥6g,防风6g,蝉蜕6g,姜黄6g,旋覆花10g,赭石10g,半夏10g,薤白10g,瓜蒌30g,佩兰10g,杏仁10g,焦三仙各10g。
嘱其改变一直卧床休息为主的习惯,每日早晚走路锻炼各1~2h;饮食宜清淡,服药7剂,心情舒畅,胸痛未作,头晕乏力见轻,胸脘胀满见舒,食欲好转,舌红苔白,脉滑数,湿郁渐化,仍以前法进退。
荆芥6g,防风6g,蝉蜕6g,僵蚕10g,姜黄6g,赤芍10g,丹参10g,大腹皮10g,槟榔10g,香附10g,焦三仙各10g,水红花子10g。
服上方2周,饮食二便正常,精神振作,未见其他不适。改为益气养阴方法。
荆芥6g,防风6g,沙参10g,麦冬10g,炙甘草10g,丹参10g,赤芍10g,香附10g,郁金10g,焦三仙各10g,炒槐花10g,水红花子10g。
1个月后,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血压正常。
按:此病案系心肌梗死后,胸痛未愈,在家卧床休息2年,精神负担很重。据脉、舌、色、症辨为湿阻气机,升降失常之证,先以宣郁化湿为治,仅服药7剂,症状大减,增强了信心,积极配合,每天坚持走路锻炼,开始30min,逐渐增加到5h左右。实践证明,走路锻炼可以改善心脏冠状循环,增加心肌营养,有促进病愈的作用。
医案出处:《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夏某,男,63岁。1974年4月21日初诊。
心前区不适感已8~9个月。因心前区、胸骨后胀闷,压榨感,时觉疼痛,先后在多个医院诊治,确诊为冠心病。曾服中西药物治疗,口含硝酸甘油片,微有好转,但仍频发。心前区疼痛片刻即愈。而胸部闷压感不减,连及左上肢酸、麻,气短。既往患高血压病已10余年。诊见面色 白,舌体肥胖,质淡红,苔薄白而腻,无汗,肢温,食纳少,脉弦细而涩。
证属痰浊中阻,则胸闷不舒,纳呆苔腻,心阳被阻,气血不通,则心痛 阵作。治以通阳化浊,理气活血法。
瓜蒌30g,清半夏15g,薤白20g,石菖蒲15g,郁金15g,麦冬15g,远志15g,桂枝10g,党参25g,红花15g,生地黄10g,甘草10g。
服药6剂,胸闷明显减轻,偶发轻度疼痛,继服12剂后,自觉胸中舒畅,未发胸痛,继服之。
于5月2日来诊时,已月余未发胸痛,但偶发鼻衄,即依原方去桂枝、薤白、党参,加白芍、黄芩继服9剂。复查心电图正常。继服数剂后,停药观察4个多月,除因着急、饱餐等诱因偶觉胸闷外,已无心前区疼痛表现。
按:胸痹发生本属心、肝、肾、脾等脏亏虚,阴阳失调,痰浊交阴,气血瘀闭,胸阳不振,气血交阻等标实证。故临床采用宣通心阳,活血理气化瘀法。瓜蒌、郁金、清半夏、远志、党参健脾宽胸,祛除痰浊;桂枝、石菖蒲、薤白宣通心阳;生地黄、红花活血化瘀,气行瘀通则痛止。服药后期,胸痛愈,胸亦舒畅,见衄血为阳气升发,心阳已宣,因症作适当调理,以渐痊愈。
医案出处:《沈阳市老中医经验选编(第一集)》—唐绍周
(二)痰浊化热(火)
验案1
吴某,男,49岁。1960年7月31日初诊。
3个月来,心绞痛频作。发时延及左臂,甚则汗淋脊背,心悸胸闷,头晕眼花,便艰溲少,脉细涩。
辨证属痰浊蒙蔽,气火冲逆。法当化痰浊,清气火。
瓜蒌皮12g,杏仁12g,连翘心10g,竹沥半夏10g,枳壳4.5g,竹茹10g,石决明30g。
药后一昼夜,心绞痛未发。仅在8月1日晚11时许,稍有痛感,但较前减轻,并无汗流脊背等现象。
8月2日二诊:心绞痛稍定,惟感尚易发作,头晕目眩,心跳胸闷,便通溲少,脉弦。病经3月余,体弱病杂,气火易于冲逆,痰浊每多壅滞。法当宣肺化痰,平肝降火,行气止痛。
瓜蒌皮12g,杏仁12g,连翘心10g,竹沥半夏10g,枳壳4.5g,竹茹10g,煅石决明30g,菊花6g,丝瓜络(乳香、没药各4.5g,同拌)10g,通草3g,鲜荷梗30g。
8月7日三诊;迭进宣肺化痰,平肝降火,行气止痛之剂,心绞痛已释。惟胸次尚嫌不畅,泻热豁痰以清心,平肝宣肺以和络。
瓜蒌(打、姜汁炒)15g,薤白(酒浸去苗)4.5g,竹沥半夏10g,杏仁12g,枳壳4.5g,煅石决明30g,菊花6g,煨天麻2.4g,黑栀子10g,黄芩4.5g,通草3g,丝瓜络(乳香、没药各4.5g,同拌)10g,鲜竹沥(冲服)30g。
按:此证,乃困于肝脾之厥气冲逆,肺气窒,则痰浊壅滞,阻遏胸中清阳;肝火旺,则营液受灼,顿使气血瘀塞胞络;头晕目花,为郁火上逆;便艰溲少,为津少气滞,谋肺气肃降,图肝火这清泻,求痰浊之疏化,为不易之法,手痰化热泻,气机通畅,心绞痛亦随之而释。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曹惕寅
验案2
章某,男,50岁。1986年9月7日初诊。
自诉心胸痞闷,日前有心绞痛现象,头晕乏力,夜寐不安,清晨口苦,苔薄,脉濡细。
辨证属心脾不和,夹痰热内阻。治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薤白10g,全瓜蒌(切)20g,竹沥半夏10g,姜汁炒川黄连1.5g,太子参15g,陈皮4g,炙甘草9g,茶树根15g,炒白术9g,水炙远志5g,柏子仁20g,石菖蒲9g,朱灯心4小扎。7剂。
另:苏合香丸3粒,每日1粒,打碎,分2次温开水化服。
二诊:头晕减轻,胸闷渐宽舒,心脏跳动欠整齐,伴有期前收缩,苔薄腻,脉细小。再拟温阳化浊,顺气宁心。
薤白10g,全瓜蒌(切)20g,竹沥半夏10g,太子参15g,葛根12g,炙甘草9g,茶树根15g,炒白术9g,柏子仁10g,竹茹9g,青皮、陈皮各9g,石菖蒲9g,毛冬青12g。7剂。
另:苏合香丸3粒,服法同上。
三诊:近日腹胀胸闷又作,头晕较重,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咽干且痛,二便调畅,苔薄,脉弦滑。心脾不足,心阳偏亢。再拟养正和胃,调益心脾,佐清心火。
太子参15g,北沙参12g,天麻12g,生白术6g,竹茹10g,青皮、陈皮各4g,牛膝12g,毛冬青12g,茶树根12g,浮小麦20g,生甘草9g,竹沥半夏10g,朱远志5g,莲子心3g。7剂。
四诊:腹胀减轻,头晕心悸,心烦不安,夜寐不宁,食欲不佳,感觉疲劳,苔薄,脉弦。肾气不足,心阳偏亢。再拟养正和胃,交通心肾。
党参10g,北沙参15g,太子参12g,麦冬12g,五味子6g,炙甘草9g,生白术6g,天麻12g,土牛膝12g,毛冬青15g,茶树根15g,浮小麦30g,陈胆南星6g,石菖蒲10g,黄精15g。14剂。
按:《金匮要略》:“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又:“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本例患者有心胸痞闷,头晕乏力,有心绞痛现象,故在一二诊中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以去其内阻之痰热为先,已见初效。三四诊中由于患者头晕较重,又咽干且痛,故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加减主之,并配合生脉散益气生津之法,祛邪扶正,当见良效。四诊中用土牛膝一味,乃取其以泻火解毒见长,故可泻心火而平心阳偏亢,常用其配合万年青根治疗心动过速,疗效明显。
医案出处:《沈仲理临证医集》
验案3
黄某,男,60岁。1979年2月25日初诊。
患者有冠心病史,近来心绞痛频作,痛时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含硝酸甘油3片始可缓解。心电图ST段呈缺血性压低。舌淡白苔滑,脉弦缓而劲。曾辨为气滞血阻“心痹”之证。用疏利气机、活血化瘀之法,症状未得减轻,虽静坐,心绞痛也发,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而须注射罂粟碱。西医建议作“旁路移植”手术,患者不愿,乃邀中医会诊。
主诉口苦溲黄,头眩耳鸣,指尖麻木,苔薄腻,脉滑有力。痰热夹湿之象显见。方用温胆汤加减。
制半夏6g,陈皮6g,茯苓9g,陈胆南星6g,瓜蒌皮9g,金银花12g,丹参15g,浮小麦30g,郁金6g,竹茹6g。
2月29日二诊:药后心绞痛未发。活动时尚觉胸闷隐痛,但未用西药。近来大便秘结,腰酸,溲频而数。湿热有下趋之势,拟予因势利导,上方佐以淡渗之品。
制半夏6g,陈皮6g,茯苓9g,陈胆南星6g,天竺黄6g,丹参15g,萆薢15g,金银花9g,柏子仁9g,瓜蒌皮子各9g。
3月6日三诊:昨日体检,活动量骤增,心绞痛又发作,痛于胸骨后,经休息及含药片后缓解。苔腻如前,再以温胆汤加味:
茯苓15g,陈皮6g,枳实3g,竹茹6g,丹参15g,陈胆南星3g,全瓜蒌9g,薤白6g,失笑散(包煎)2g,清气化痰丸(包煎)9g。
嗣后上方连续服用半个月,心绞痛症状大减,仅于活动后稍有发作。仍守原方治疗,除感冒时暂予疏解外邪之剂,治疗2个多月后做心电图复查,ST段已恢复到基线,病情稳定。
按:《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尤在泾注:“阳痹之处,必有痰浊阻其间。”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郁痰积于心包胃口,而致惊悸、怔忡者有之。”可知痰浊痹阻心阳,可造成惊悸、怔忡,胸背痛。明代郑效倩《医述》:“胸所蕴者,氤氲之气,此处宜空不宜实。空者,阳气宣也;实者,阴气著也。氤氲之气,一经拂郁,而营弗能从,则若痰若瘀若气若饮,皆刺而痛之之具也,治法有升有降有导有泻之不同,总不若此之开郁顺气,能宣发诸阳而使之开也。”故治疗痰浊痹阻心阳之患者,用温胆汤加减,既可化痰浊,又可通阳痹;导痰泻浊于外,使清阳上升而头晕除,待胸阳宣发而痹痛减。
医案出处:《内科名家刘树农学术经验集》
(三)痰瘀互结
验案1
花某,男,44岁。1992年1月27日初诊。
既往体健,1990年8、9月间因工作劳累着急,突发胸闷气短,心前区痛。随即住院治疗,诊为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心绞痛。经治疗出院。
近日复发,症见心前区隐痛,向左腋下放射,胸闷气短,乏力,微咳有痰,口干,纳食及二便正常。两肺呼吸音正常,心率80/min,律整。舌体胖质黯,有瘀斑,苔白腻,脉细滑。
证属痰瘀互结,痹阻心脉,兼以气虚。治以宽胸涤痰,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兼以益气。
全瓜蒌30g,薤白12g,法半夏10g,陈皮6g,茯苓15g,郁金12g,川芎10g,红花10g,赤芍15g,丹参30g,降香6g,太子参1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宜多食青菜,忌食油腻和暴食,戒烟酒,畅情志,慎房事,勿过劳。
二诊:诸症若失,惟见背沉气短,舌苔转薄,原方去陈皮加延胡索(杵碎)10g,去太子参加生黄芪12g,续进7剂。
三诊:惟觉乏力,心前区时有不适,原方生黄芪增至20g,续进7剂。
四诊:惟觉乏力,余症基本消失,原方再增生黄芪至24g,并去半夏加五灵脂(包煎)12g,连进10余剂,诸症悉除。
1个月后因着急又发胸闷气短,但不痛。仍以上方加减进剂,共进10余剂,诸症豁然而失。并嘱其谨守宜忌,适当锻炼,口服愈风宁心丸,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心前区痛未发。
按:患者进入中年,发病前已患冠状动脉狭窄症。因无明显体征,故未引起注意,终因劳累着急而诱发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显属中医胸痹病。经住院治疗,虽症状好转,而隐患犹在,近日复发即为明证。按中医理论辨析患者的病证,可知痰浊与瘀血互结痹阻心脉是发病的根本原因。故初诊即以瓜蒌、薤白、半夏、陈皮、茯苓等宽胸涤痰,川芎、红花、丹参、赤芍、郁金、降香等活血化瘀,并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为疾病的治愈奠定了基础。二诊、四诊因痰浊渐减,血瘀仍在,故又分别将陈皮易延胡索、法半夏易五灵脂,以增强化瘀止痛之力。其次,久病和投用大量辛散苦燥活血涤痰之药必伤正气,血行又有赖于气的推动,而且本患者已有乏力等症,故又在方中少加益气之品,以扶正护正祛邪。初诊痰瘀势旺,故投平补太子参,以防因扶正而敛邪;二诊、三诊痰瘀势挫,遂将太子参易为既补气力强又兼行滞的生黄芪,并随痰瘀的渐减而逐步加量,希冀增强补力和促进血行两相兼顾。此外,在每诊方中又精心选择兼有行气作用的药物,如郁金、陈皮、延胡索、降香等,且每方均占半数以上,此又为促进痰消瘀散创造了条件。
医案出处:《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陈某,男,47岁。1984年6月12日初诊。
患冠心病、心前区闷痛反复发作4年余,服中、西药治疗,时发时止,未见好转。1个月前因突然左前胸剧痛至急诊。诊为“心肌梗死”,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仍感胸闷痞塞,时作刺痛,要求中药治疗。诊见患者除上症外,伴有短气,时咳唾白色稠痰,头晕,舌质淡红而黯,舌下瘀紫,苔白腻,脉沉紧。
中医诊断为胸痹。为气血瘀浊闭阻胸中,目前以标实见证为主,急则治其标,当先以“通”为主治之。拟祛痰化瘀,行气活血之法。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
瓜蒌15g,薤白15g,丹参15g,郁金12g,佛手12g,枳壳12g,法半夏9g,延胡索9g,石菖蒲6g。水煎服,每日1剂。另服苏合香丸,每次1粒,每日1次。
共服药3日,胸痛减轻,胸部较为畅快。药已对证,上方加三七粉(冲服)3g,续服7剂,胸痛基本消失,时有胸闷气促,心悸,头晕,口干,夜寐不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标急已缓,当议治本,宜通补兼施,拟益气养阴,兼以活血行气,以生脉散加味。
党参20g,茯苓20g,丹参15g,麦冬12g,白芍12g,佛手12g,枳壳12g,郁金12g,五味子6g,石菖蒲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另用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
以本方为主加减进退,调理月余,诸症消失。嘱继续间歇服药调治,以资巩固。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沈炎南
验案3
杨某,女,64岁。1977年11月22日初诊。
患者素有晕眩之恙,病愈10余年,近半年来头晕加重,并心悸气短,胸闷憋气,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其病常劳累或情绪激动时诱发,痛掣肩背,每次发作约持续5min,近2个月来又觉肢体麻木,曾往某医院诊治,诊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
刻下,心前区阵发性剧痛,痛引肩彻背,胸中窒塞憋闷,头晕心悸,腰酸耳鸣,肢体麻木,形体肥胖,面色潮红,舌质黯红,苔白腻,脉弦滑。血压25.27/17.29kPa,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心肌受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脉证合参,证属肝肾阴虚,痰浊壅滞,心络瘀阻之心痹。治以育阴潜阳,宣痹化痰,活血化瘀。
何首乌20g,枸杞子25g,瓜蒌25g,薤白15g,桑寄生25g,茯苓20g,半夏10g,丹参25g,牛膝15g,夏枯草25g。
1978年1月4日二诊:上方服9剂,前症均减,心前区疼痛已消散,血压22.61/14.63kPa。治守前法,以上方加减共服药20余剂,心前区痛未再发作,近期追访,病情稳定。
按:素体阴亏,上盛下虚,风阳肆虐,痰浊阻痹,标本俱急,治当育阴潜降以制亢上之阳,宣痹化痰以通心脉之滞。案中以何首乌、枸杞子、桑寄生、牛膝育阴以治本,夏枯草清泻肝火,瓜蒌、薤白、半夏、茯苓宣痹化痰,丹参活血通络安神以治其标,且诸药相伍育阴而无滋腻之弊,化痰通痹而无燥烈之偏,理法周到,用药贴慰,10年宿疾,基本得到控制。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周鸣岐疑难病临证精华》
验案4
金某,男,60岁。1979年7月8日初诊。
因心绞痛剧烈发作,住某医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心肌梗死,经抢救,症状缓解出院。但仍心绞痛时有发作,脉来间歇,血压波动,时有增高,胸闷气憋,久延不愈。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现常感头晕耳鸣,眠差梦多,心慌心烦,烦躁不安,腰腿酸软,舌质红,边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细而有间歇。
治宜益气滋阴,宣痹化痰通络。
决明子24g,生地黄15g,茯苓18g,枸杞子10g,菊花10g,牡丹皮8g,薤白9g,红花6g,瓜蒌12g,川芎10g,丹参8g,法半夏10g,广木香7g,怀牛膝15g,炙甘草10g,太子参15g。三七粉早晚各吞服1g。
服10剂后,上述症状及心绞痛明显减轻,尚时有心慌,脉结代,上方炙甘草逐渐增至24g,服药18剂后,心慌心悸止,结代脉明显减轻,后续用本方,略有增省,调治数十剂,诸症缓解,血压稳定,配以丸方,常服久服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乃因久病气阴两虚,兼阴虚阳亢,痰瘀交结不解。运用通补兼施之法,益气滋阴益血以固本,宣痹化痰通络以治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杞菊地黄丸合方加减,增入活血化瘀之品,并以丸方徐图,常服久治收效。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袁家玑
(四)气滞血瘀
验案1
朱某,男,65岁。1991年10月30日初诊。
心前区憋闷疼痛3年余。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提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曾多次住院经中、西药治疗好转,但常易反复屡发。近因精神紧张和过度操劳后,心绞痛又复发。症见胸前憋闷,有时刺痛,牵引肩背,舌质黯,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属气滞血瘀,络脉失宣。治拟行气活血,宣通脉络。
丹参15g,当归10g,川芎8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柴胡10g,积壳10g,檀香5g,砂仁5g,延胡索10g,炙甘草3g。
服药7剂,胸闷心绞痛明显减少,余症好转,宗上方继续治疗1个月。心痛消失,惟感气短易乏,活动心慌,时有易汗,舌质黯,苔薄,脉细弦。此心气虚象显露,再以前方增入益气之品。
黄芪15g,太子参15g,丹参10g,赤芍10g,川芎10g,麦冬10g,五味子5g,浮小麦10g,延胡索10g,炙甘草5g,大枣5枚。
连进14剂,精神好,体力增强,纳寐均佳,心前区诸症悉除。改投人参归脾丸,愈风宁心片,三七片巩固疗效。
按:本例临床所见胸闷如刺,牵引肩背,舌黯等症,实系气血阻滞,心脉瘀阻之候。投以丹参、归、芎、桃、红活血化瘀通脉;柴、枳、檀、砂、延胡索疏郁行气止痛,是取“气为血帅”“气行刚血行”之意。故投药果然取效。后改投益气活血,养心安神之剂,意为“通补兼施”,临床上常能巩固疗效。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包某,女,74岁。1980年1月19日初诊。
数日前忽然胸中憋闷,胸痛彻背,臂之内侧及小指端亦有酸痛之感,食欲减退,神困乏力,脉来软弱,舌淡苔薄黄。
据脉论证,显是心气不足,气虚血瘀,心脉痹阻。拟益气活血,宣痹养心。
党参15g,炙甘草5g,瓜蒌皮9g,丹参12g,炒当归9g,砂仁3g,豆蔻仁3g,赤芍9g,茯苓10g,广木香6g,柏子仁9g,炒谷芽10g,炒神曲10g。7剂。
1月26日二诊:胸闷较舒,食欲略展,精神较前好转,惟脉来仍较软弱,证属气血两亏,血脉不能充盈,守原法益气养营。
党参15g,炙甘草6g,广木香6g,茯苓9g,炒当归9g,柏子仁9g,丹参12g,炙黄芪12g,炒谷芽10g,炒白术9g,陈皮5g。7剂。
按:平素清癯,体质不足。因气虚不能增强血液流畅,心脉痹阻,故为胸痛;手少阴之脉循臂内,故臂内侧痛引小指端;纳差神困,脉象软弱。故用四君益气;丹参、当归、赤芍活血行瘀,流畅血脉;砂、蔻、木香宣行气机;柏子、茯苓养心安神;谷芽、神曲和中进食。
医案出处:《朱古亭临证录》
验案3
沈某,女,54岁。
患者经绝2年多,常因情志怫郁而发胸膈满闷,心胃作痛,嘈杂酢心,短气、心悸,长叹息为快,痛甚时胸脘部有疙瘩隆起,随着痛解而消失,近月来频发,呻吟床笫,不欲饮食,舌质紫黯苔薄,脉濡郁不扬。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其他检测均正常。拟诊心脏神经官能症。
为经绝后气血紊乱,冲任不和,加之情志不畅,气郁胸胃,宗气不行。诊为胸痹,心胃同病。治以顺气散郁,宽中活血。
公丁香5g,广木香5g,制香附15g,三棱、莪术各10g,甘松10g,砂仁3g,丹参15g,郁金10g,娑罗子15g;制金柑2枚(早晚各1枚,研细服)。5剂。
二诊:药后胸胃满闷、疼痛减轻。恐惧、忧郁心理经反复开导,亦渐感畅朗。前方有效,不用更张,嘱其再服5剂。
三诊:胸胃症状若失,已经起床活动,精神转佳,仍有活动短气,心悸心慌,减轻原有药量,加配养心定志汤。
公丁香5g,制香附15g,三棱、莪术各5g,甘松5g,丹参15g,远志5g,石菖蒲3g,郁金10g,磁石30g,朱茯神10g。
间歇再服15剂。诸症悉解。
按:气滞胸胃型,症见胸膈满闷,胸痞胃痛,嗳气太息,短气,怔忡心悸,情志不舒时发作加甚,苔薄白,脉濡郁不扬等。心气郁滞,胸阳不展,宗气不行,气滞胸胃,郁而不达,治以顺气散郁,开痹宽中。用《绀珠经》之正气天香散(乌药、陈皮、香附、紫苏叶、干姜)主之。若气滞郁久,冷积成聚,并有脖腹疼痛,郁气上冲心胸之间,则宜顺气开郁,温中化积。用苏沈良方》之丁香烂饮丸(丁香、木香、香附、三枝、莪术、甘松、砂仁、陈皮、甘草、益智)主之。若兼寒郁,而气逆痞满,甚则作呕作恶,可加草豆蔻、厚朴、吴茱萸、生姜;若兼血瘁,胸脘刺痛,可加丹参饮以活血调气;舌质紫黯者,可加活络效灵丹以化瘀止痛;便秘胀痛,合木香槟榔丸行气导滞。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奚凤霖
验案4
肖某,男,42岁。
心悸,有时胸痛彻背,按其部位是心前区,询其胀痛为阵发性,左颈左肩都痛,是冠心病症状。面色晦滞,舌质正常,舌苔白,大便正常,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脉弦。
治宜理气活血,通脉止痛。
瓜蒌10g,薤白10g,枳实8g,桂枝12g,延胡索9g,白酒2杯(分兑)。4剂。
复诊:痛渐缓,胀渐松,仍畏寒,肢冷,苔白,脉弦。治宜活血理气,通脉疏滞。
丹参12g,砂仁5g,降香5g,桂枝12g,延胡索9g。3剂。
三诊:畏寒更甚,欲饮滚水,肢冷,背痛彻心,心痛彻背,面色 白,舌质淡白,舌苔白腻滑,脉沉且迟。治宜扶阳抑阴,制冲止痛。
制附片18g,制川乌10g,椒衣6g,干姜5g,赤石脂12g,延胡索9g,白蜜(蒸、兑服)45g。5剂。
四诊:痛胀如拈,寒冷悉除。拟原方减味:制附片18g,椒衣6g,白蜜蒸、兑服)45g,日服1剂,服至10d以杜复发。
按:本例冠心病,全由心阳不足,阴气乘之。首方是,瓜蒌薤白白酒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延胡索,服4剂获效。二方丹参饮仅加一味桂枝扶心阳,力太薄弱,虽服3剂,其痛仍旧。第三方,乌头赤石脂丸作煎剂,有川乌、制附片、干姜、椒衣,一派助阳之药,赤石脂以制其冲,白蜜以缓其痛,加延胡索以消其瘀,使胸背阴阳二气调和,服5剂后痛即缓解。加服2剂,以杜复发。
医案出处:《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赵志壮
四、其他证候
(一)肝、胆病及心
验案1
张某,男,44岁。1964年7月10日初诊。
去年春季,怒后始病,左胸刺痛,固定不移,至夜尤甚,曾确诊为冠心病。且胸闷气短,耳鸣耳聋,头晕目眩,左眼视物不清,右手指及大鱼际麻木,彻夜难眠,饮食欠佳,溲黄便秘,舌质紫黯,苔薄淡黄,脉弦细而涩。
此为情志不舒,气郁化火,肾阴暗耗,肝阳偏亢,且气失宣达,络脉瘀阻,血流不畅。治宜平肝滋阴,活血化瘀。
当归15g,白芍20g,生地黄25g,蒺藜15g,香附15g,郁金15g,菊花15g,枸杞子15g,青葙子15g,失笑散10g。6剂。水煎服。
7月19日二诊:药后左胸及右手症状减轻,视力有所改善,饮食二便如常,尚觉腿酸无力,寐少易醒,舌脉较前大有起色,原方出入。
当归15g,生地黄20g,川芎7.5g,石决明20g,白芍10g,郁金15g,桑寄生20g,鸡血藤20g,菊花15g,酸枣仁15g,青葙子10g,失笑散10g。10剂。水煎服。
8月7日三诊:疼痛续减,视力复常,夜寐亦可,腿觉有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更进10剂,诸症悉除。嘱服杞菊地黄丸合失笑散,以善其后。
按:《临证指南》云:“郁则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本案如期,故拟平肝滋阴,活血化瘀之法。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2
吕某,女,52岁。1985年4月14日诊。
患冠心病心绞痛3个月,心电图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曾服用硝苯地平、双嘧达莫及活血化瘀中药,效果不显,就诊时仍有胸痛阵作,胸中憋闷,日发3~5次,每次持续33~50min,伴心烦易怒,多梦易醒,口苦目眩,带下黄稠秽臭,少腹压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属肝经湿热瘀阻心脉。治以泻肝清热,利湿化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12g,焦栀子10g,炒黄芩10g,柴胡12g,车前子9g,生地黄10g,泽泻10g,木通6g,当归6g,丹参20g,甘草6g。
服药5剂后,带下减少,胸痛明显减轻,便通眠安。继服5剂胸痛消失。
按:心主血脉,肝主藏血条达气机,明代《薛氏医案·求脏病》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强调肝气失调可致心病。如肝气郁结,气机失畅,气滞血凝,心脉亦阻,可致胸憋心痛,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和血,用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加减常收复捷效。若气郁化火,湿热蕴结,亦可扰动心神,瘀滞心脉,治宜清肝泻火,解郁安神,可用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加减;若郁热伤阴,肝血暗耗,心血亦失濡养,治宜补肝养血,清热安神,可用酸枣仁汤合补肝汤加减。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田乃康
验案3
患者王某,男,50岁。1982年诊。
患冠心病心绞痛2年,在当地治疗不愈。近1个月加重。诊时见:胸中窒闷,胸痛陈作,伴呕恶口苦,纳呆眠差,舌黯红,苔黄腻。
此胆热内扰,心脉失和,治以清化痰热,行血通脉,方用温胆汤加减。
陈皮12g,半夏12g,茯苓12g,枳壳10g,竹茹10g,瓜蒌15g,石菖蒲10g,郁金10g,丹参15g,甘草3g。
服药5剂后,胸闷胸痛减轻,仍感口苦心烦,上方加黄连6g,莲子心9g,服20余剂,心绞痛停止发作,诸症亦愈。
按:胆附于肝,偏居胁下,其脉布于胸胁,为气机之枢。胆寄相火,常宜清净。若生于清肃通降,则胆火上溯,夹痰热上扰心神,阻滞心脉,治宜利胆降逆,清化痰热,方用温胆汤加减。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田乃康
(二)脾、胃病及心
验案1
吴某,男,45岁。
近年来自觉胸中郁闷,常欲太息,胃中嘈杂,时有涎唾。最近病情加重,有胸前压痛感,心悬如摆,短气不足以息。闻声则惊,稍动则悸,心烦失眠,精神困倦,食纳尚可,口干不欲饮,小便频而短。察其体质肥胖,素贪甘脂。诊脉弦而数,舌胖苔白。此属脾失健运,痰饮上凌,以致心阳被遏,肺气郁滞而病胸痹。脉弦数,弦系痰饮上盛,数乃心阳不伸。
病由脾气虚而不能散精,反化成痰。逆于肺则唾浊,聚于心则惊悸。治法当以驱逐痰饮为主,兼运脾胃。方用桂枝生姜枳实汤另味。
桂枝5g,生姜5g,炒枳实6g,法半夏9g,鲜竹茹10g,茯苓10g,陈皮6g,全瓜蒌9g,薤白6g,炙甘草5g。5剂。
二诊:数象转缓,苔呈薄腻,胸满略舒,心痛已止,但惊悸仍影响睡眠。津液布化不施,乃由脾气之虚。法当治以辛散,佐以苦温,化饮运脾以护心阳,此为“子病救母”之法。
茯苓10g,白术9g,桂枝5g,法半夏6g,陈皮6g,炒枳实6g,全瓜蒌9g,薤白6g,炙甘草5g,石菖蒲3g。
本方服20余剂,诸症若失。
按:胸痹一证,有由于阴寒外袭迫于心阳,使心阳脱绝以致心痛彻背、汗冷肢厥,宜用桂枝、薤白、白酒等为主以通阳开痹者。也有脾虚失运,痰饮内盛,厥气上逆,使心阳孤危,咳唾惊悸,心悬而痛,当用桂枝、枳实、生姜之类为主以涤饮祛痰、运化脾胃者。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李聪甫
验案2
王某,男,56岁。1980年4月来诊。
患者胸闷胸痛已2年,常于饱食后发作,伴脘腹胀满,纳呆呕恶,舌苔厚腻,脉象濡滑。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此乃痰食壅积胃腑,中州气机窒塞,致胸中气机失畅,治以化湿消食,和胃畅中,选用平胃散加减。
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5g,神曲10g,焦山楂20g,半夏10g,甘松10g,枳壳10g。
服药5剂后,脘腹胀满减轻,食纳增加,胸闷胸痛亦明显减轻,守方30余剂,心绞痛停止发作,心电图亦较前改善。
按:胃居中州,为水谷之海,以和降为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注于心前,胃气和降,心脉亦安。若痰食中积,停滞于胃,胃气失和,不降反逆,循经脉上逆胸中,壅塞气机,痹阻胸阳,治宜和胃降浊,斡旋中州,方用越鞠丸、平胃散等加减。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田乃康
验案3
马某,女,53岁。
患冠心痛心绞痛2年,加重2日入院。已慢性腹泻5年余。入院前曾在门诊服用活血化瘀、宽胸理气中药及活心丹等,疗效不明显。
入院时见:心前区憋闷疼痛,日发2或3次,每次持续3~4min,伴脘腹胀满,呕恶纳呆,大便泄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黯,苔白腻,脉濡缓。心电图在心绞痛发作时有心肌缺血表现。
证属脾虚湿蕴,清阳不升。治以益气健脾,化湿升阳。
党参12g,黄芪15g,茯苓12g,白术12g,扁豆12g,砂仁6g,煨葛根12g,陈皮10g,甘松10g。
服用10剂后,纳增泻减,胸闷胸痛亦明显减轻,上方加桂枝10g,服用30余剂,心绞痛停止发作。
按:足太阴脾之经脉,属脾络胃,“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病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奉心化赤,心失荣养;或脾失健运,湿浊中生,循经上逆胸中,痹阻胸阳,均可致胸闷心痛。若脾虚气弱者,治宜益气健脾,补血荣心,方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加减。中虚气寒者方用人参汤、保元汤化裁;脾虚中阳失运,湿浊滋生,上逆胸中者,用苓术甘汤、理饮汤另减;久泻脾虚,水谷下流,清阳虚陷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和升举清阳之品。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田乃康
验案4
岳某,男,61岁。
高血压10年,1983年时体检发现隐性冠心病。1984年5月急性心肌梗死,经专家会诊,确诊为冠心病,陈旧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慢性肠功能紊乱。同年7月来院初诊时,心前区常作隐痛,几乎每日发作,发时憋闷,活动短气,伴期前收缩。肠鸣腹胀,大便溏稀,日有1~4次不定,晨曦便次为多,腹部还有凉感,温抚较适,面黄少神。舌体胖嫩,质黯紫气,苔薄白,脉右濡涩,左细弦。血压17.29/11.97kPa。
辨证为脾胃两虚,阳气衰弱,火不暖土,浊阴不化,上犯心胸,宗气不足,心气心脉循行不畅,而致瘀滞胸痹。治以温阳理中,祛浊助运。
制附子5g,红参5g,干姜5g,白术15g,炙甘草5g,厚朴5g,草豆蔻6g,肉豆蔻10g,补骨脂10g,丹参15g,砂仁3g,檀香5g。先服7剂,续服14剂。
二诊:心胸闷痛已解,腹冷腹胀及肠鸣轻,大便有时成形,次数略减。乃脾肾阳气渐复,心阳得运,瘀浊有化,宗气遂行,原方去厚朴、草豆蔻,加健脾丸(包煎)30g。
续治1个多月,症状消失,大便复常,精神恢复,活动登楼无短气现象。嗣后经以附子理中丸,参蛭散,调治2个月。同年12月复查心电图:与前比较,诊断如上,QRS波、ST段无明显改变,V2、3、4、5T波由倒置转为平坦或直立。
按:太阴虚寒型,症见胸闷,短气,胸痛,心下痞塞,胁下逆抢心,或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或兼有四肢不温,倦怠声低,舌胖淡紫,苔白滑,脉沉濡,或迟弱等。此证之与建中区别在于建中主于胃,理中主于脾。多因阳气不足,或复因受寒饮冷,郁遏中阳,或过用寒凉攻伐,中气受戕,致脾运失健,胃寒凝聚,寒注于下则传导失司,逆于上则支饮填胸,留于中则心下疼痛,应以补中助阳,以培其本,使阳气振面,阴霾自散。治用理中汤。方中以辛温之干姜温化寒滞;白术运脾燥湿;合参、草益气和脾。若虚寒较甚,而面色 白,肢冷,或沉睡露睛,可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以加强温阳散寒之力;若腹痛甚者,加木香、小茴香;下利加煨木香、肉豆蔻、诃子;反胃呕恶,加生姜、半夏;尿少虚浮加冬瓜皮、茯苓皮、赤 小豆等。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奚凤霖
验案5
章某,男,58岁。
胸闷,咳喘多痰已10余年,近3年来戒烟后有明显减轻,冬时易发。半年来胸部时发闷窒作痛,连及两胁,甚则牵引背部,胃脘痞胀,谷作嗳气,心泛谷呕,多涎,舌质淡胖,苔白腻浊,脉沉紧而滑。肺部透视、胃部钡剂摄片,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提示T波改变。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此由胸阳痹阻,胃阳不足,阴寒饮邪弥漫胸膈,胃脘气机郁滞使然,诊为胸痹,心胃同病。治以通阳逐饮,温中开痹。
枳实15g,薤白30g,桂枝15g,瓜蒌15g,厚朴15g,生姜5g,半夏10g,茯苓15g,开心果15g。
二诊:药进5剂,胸背胁痛约减其半,逆气胸闷脘痞稍有减轻,原方续进5剂,惟瓜蒌加量为每剂30g。
三诊:症状基本消失。本方制小其剂,用其半量,再服10剂。诸症平复。今已1年,未见胸闷。心电图复查:大致正常。
按:寒饮犯胃型,症见胃脘痞塞,气往上逆,牵引心窝部作痛,甚则胸满,呕恶,苔白滑腻,脉象沉紧等。治以通阳化饮,开结下气,用桂枝生姜枳实汤主;叵因胸痹,气结在胸,胁下逆抢心,宜通阳开结,泻满降逆,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前者以心下痞、悬痛为主,故以桂枝、生姜,通阳散寒,湿化水饮,以平冲溯;枳实开结下气,以消痞满;后者病情,不但由胸膺向下扩散到胃脘两胁之间,而且胁下之气,又逆而冲上,则须重用枳实消痞除满,厚朴宽胸下气,桂枝、薤白通阳宣痹,瓜蒌开胸中痰结。由此可知,前证较轻,后者为重。若脘痛嘈杂,痞闷不舒,呃逆气冷,可合良附丸,或加吴茱萸、荜茇、半夏、陈皮等,以加强散寒化饮,温中消痞之功。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奚凤霖
验案6
吴某,男,45岁。
近年来自觉胸中郁闷,常欲太息,胃中嘈杂,时有涎唾。最近病情加重,有胸前压痛感,心悬,短气不足以息。闻声则惊,稍动则悸,心烦失眠,精神困倦,食纳尚可,口干不欲饮,小便频而短,察其体质肥胖,素贪甘脂,诊脉弦而数,舌胖苔白。
此属脾失健运,痰饮上凌,以致心阳被遏,肺气郁滞而病胸痹。脉弦数,弦系痰饮上盛,数仍心阳不伸。病由脾气虚而不能散精,反化成痰。逆于肺则唾浊,聚于心则惊悸。
治法当以驱逐痰饮为主,兼运脾胃。方用桂枝生姜枳实汤加味。
桂枝5g,生姜5g,炒枳实6g,法半夏9g,鲜竹茹10g,茯苓10g,陈皮6g,全瓜蒌9g,薤白6g,炙甘草5g。
复诊:服药5剂数象转缓,苔呈薄腻,胸满略舒,心痛已止,但惊悸仍影响睡眠。津液布化不施,乃由脾气之虚。法当治以辛散,佐以苦温,化饮运脾以护心阳,此为“子来救母”之法。
茯苓10g,白术9g,桂枝5g,法半夏6g,陈皮6g,炒枳实6g,全瓜蒌9g,薤白6g,炙甘草5g,石菖蒲3g,本方服20余剂,诸症若失。
按:本案以寒饮上乘为主,故用桂枝、薤白、法半夏、檀香之辛温驱寒通阳;瓜蒌、半夏、茯苓以逐饮;炙甘草、郁金、陈皮、黄芪温脾气以助心阳;丹参、酸枣仁、远志和心脾、养营血。
医案出处:《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吴圣农
第四节 心力衰竭
一、心气、血、阴不足
验案1
刘某,男,62岁。1965年5月8日初诊。
1年多前,因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而住某医院,经抢救而逐渐好转。去年5月、10月、12月各发作1次心绞痛。去年住院期间检查有糖尿病,常感口渴,喜饮水,不能久坐。近来因体力活动多,疲乏无力,四肢关节痛,心悸不舒,检查心电图为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下肢肿,轻度心力衰竭。脉左沉细,余弦缓;薄白苔。
辨证属心气不足,兼有风湿。治宜益心气,祛风湿。
北沙参9g,麦冬6g,五味子(杵碎)3g,炒远志3g,炒酸枣仁(杵碎)9g,生龙骨9g,炒浮小麦9g,天麻6g,桑枝9g,松节9g,橘红3g,大枣3枚。7剂。
5月27日复诊:药后证减,近又因劳累,前天早晨头晕,恶心,呕吐,面色 白,很快就好转。咳嗽有痰,偶带血丝,检查尚有轻度心力衰竭,心电图仍有心房颤动。头枕部生1小疖子,脉沉滑无力,舌红苔中心白腻,属心气不足,营卫不和,气血失调,内热发痈,治宜调营卫,益心气,和气血,解痈毒。
西洋参(或北沙参)4.5g,麦冬6g,五味子3g,生黄芪9g,当归4.5g,忍冬藤、金银花各4.5g,土茯苓9g,陈皮3g,炙甘草3g,大枣3枚。5剂。
头枕部疖肿消散。原方去连藤金银花、土茯苓,加远志3g,炒酸枣仁(杵碎)9g,继服而渐好转。
按:患者冠心病,曾发生心肌梗死,自觉心悸,下肢水肿,脉左沉细,检查尚有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属心气不足,故始终用生脉散加远志、酸枣仁等。兼风湿,选用天麻、桑枝、松节,祛邪而不伤正。头枕部生疖,合解毒之品,并用补血汤,扶正祛邪。
医案出处:《蒲辅周医疗经验》
验案2
薛某,女,53岁。
患风湿性心脏病数年,心悸气短,头晕目眩,活动后症状加重。近2d来发热咳嗽,心悸喘促不能平卧,面唇青紫,呼吸困难,汗出,身肿而来急诊。
检查:神识昏惑,面唇及指端青紫,心尖部可听到3级双期杂音,两肺底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心率128/min,血压12.64/7.98kPa,下肢凹陷性水 肿,脉右弦数,左细数不整,舌质红,苔黄腻。
证属心阴素虚,风热袭肺,气阴两伤,心气不敛。治以清肺平喘,养心固脱。
玉竹30g,生石膏、麦冬各24g,杏仁、地龙各12g,川芎、川贝母各9g,西洋参、麻黄各7.5g,朱砂0.9g,血竭0.6g,冰片0.15g,麝香0.12g,夹竹桃0.06g(后5味研面冲服)。
二诊:前方服3剂,热退,喘促平息,夜能安睡,食欲好转,脉虚数不整,是风热外宣,心阳未复。
麦冬、玉竹、女贞子、玄参各24g,丹参、何首乌各18g,瓜蒌仁、甘草各15g,生石膏、地龙各12g,黄芩9g,麻黄7.5g,人参2.4g,朱砂0.9g,冰片0.18g。(后3味研面冲服)
三诊:连服10剂,心悸气短明显减轻,饮食、睡眠正常,但仍疲乏无力。脉虚软不整,舌质红燥少津,是邪退正虚,气阴俱亏,宜补气养阴生津。
玉竹30g,麦冬24g,玄参、何首乌各15g,沙参12g,五味子、川芎各9g,清半夏、甘草各15g,人参2.4g,琥珀0.9g,冰片0.15g。(后3味研面冲服)
连服1周,症状消失,上方配成丸剂服用。
按:该患者由于外感热盛汗出伤阴,心阴受损,伤及心阳,平时心气素虚,又加劳倦而致心气失敛,肾阳衰微,阳虚水泛而水肿。治宜先清肺平喘养心,用玉竹、麦冬、女贞子等养阴生津,生石膏、黄芩清肺热,人参、夹竹桃补气强心,冰片、朱砂、麝香、琥珀镇心开窍醒神,瓜蒌仁、地龙清肺化痰平喘。热退后减清热剂,加养阴生津剂沙参、玄参、五味子等,以补心阴之不足。始终以人参补益元气,麦冬、五味子化阴固阳,使元气得固,阴液内守,汗不外泄,则阳不外脱,症状得以消除。治疗过程中不用利水剂,使心阳恢复,肾阳受到鼓舞,水气自除。
医案出处:《邢锡波医案选》
二、心 阳 虚
(一)兼痰湿阻遏
验案1
邓某,女,48岁。1963年6月15日入院。
水肿已半年,1周来加重而入院。患者于1961年元月感冒后,开始咳嗽气短,下肢水肿,经治疗后好转,但常心悸。2个月前症状又加重,动则心悸气短,下肢逐渐水肿,心下痞满,咳嗽吐白痰,尿少。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辨证属心肾阳虚,痰湿阻遏,肺气壅塞。
治法以宜温阳宣肺,豁痰利湿。真武汤加开鬼门法治之。
附子6g,白芍9g,白术9g,茯苓12g,甘草9g,麻黄3g,生石膏12g,生姜9g,杏仁9g,白茅根30g,车前子(包煎)15g,大枣(擘)5枚。
上方药服3剂后,尿量显著增加,每日达1 500~l 900ml,下肢水肿明显减退。用药至第5剂后肿退,仅小腿略肿,咳嗽减轻,故上方加入宽胸理气之品,厚朴6g,陈皮6g。服药至第6剂后水肿消失,心率减慢,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考虑还有胸闷咳嗽气短等症,上方去白茅根、厚朴、车前子,加入止咳降气之紫苏子9g。再服药5剂后咳嗽已止,仅微有气喘,心下稍有 痞满,又以厚朴麻黄汤清肺泄热,豁痰平喘之剂。服药1周后,诸症均除,心率83/min,食纳正常,二便自调,故出院返家。
按:此例西医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认为是水气凌心,治疗时采用温阳利水合开鬼门(宣肺透邪)之法,以真武汤合越婢汤加减奏效。因为心肾阳虚,痰湿阻遏,肺气壅塞之候,故方中加杏仁、车前子以增化痰利湿之力。
医案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赵锡武
验案2
夏某,男,50岁。1955年5月31日初诊。
患心脏病已8~9年,活动后即感心慌,气短。近年来症状加剧,经常咳嗽,咳血,医院检查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曾多次应用洋地黄治疗。近日又觉心慌,气短,咳嗽,吐白色痰,时感胸闷,夜间尤甚,有时不能平卧,饮食减少。诊见面颊潮红,舌苔白而略厚,气息短促,脉细弱结代。
辨证属心肾不足,痰饮内阻。治以补益心肾,蠲饮化痰。
石斛6g,五味子6g,橘络9g,干姜3g,菟丝子9g,枸杞子9g,炒酸枣仁l5g,柏子仁4.5g,远志9g,麦冬9g,何首乌9g,桑寄生6g,炙甘草2g,麻黄1.5g,钩藤3g,灯心草1.5g。水煎2遍,分2次温服。
另用猪心一具(干燥),朱砂18g,琥珀24g,川贝母6g,共为细粉。每次3g,每日2次,蜜调服。
6月9日2诊:药后,咳嗽,吐痰,心慌,气短等症均减轻。近觉胸胁不适,舌脉同前。原方加柴胡3g,白芍6g,桔梗9g,豆蔻4.5g。煎服法同前。
6月15日3诊:药后,咳嗽、吐痰已基本消除,气喘减轻,胸胁已舒。舌苔薄白,脉细。拟停服煎剂,改用健脾益气、补肾培元之法,配丸药服,以资巩固。
蛤蚧(去头足)2对,人参75g,冬虫夏草45g,何首乌45g,枸杞子60g,白术45g,鸡内金60g,红豆蔻36g,橘络15g,鹿茸15g,胆天南星30g,当归36g,鸡胚90g,川贝母45g。上药共研细粉,用炒酸枣仁360g,枸杞子240g。水煎2或3次,取浓汁,浸药粉中,干燥,再研细,水泛为小丸。每次4.5g,日分3次服。
10月14日随访:服药丸至今,心跳间歇大减,气喘减轻,已能参加工作,仍在继续服药中。
按:本例咳嗽、咳血、胸闷、心律不齐之症较为明显,乃肺气失宣,痰饮内阻,心肾阳气不足的表现,故应用麻黄以通阳;远志、橘络、五味子、干姜、川贝母等药以止咳,蠲饮化痰;用冬虫夏草、人参、鸡胚、蛤蚧、鹿茸等药益气培元而收效。
医案出处:《刘惠民医案》
(二)兼痰瘀痹阻
验案1
陈某,女,36岁。1987年9月16日初诊。
咳喘、怔忡、足肿已经6年余,迭治未愈。宿有风湿性关节炎,经常发作。6年前自觉心悸气短,活动后更甚,其势日益加剧,胸闷如窒,有时刺痛,咳喘,有时痰中带血,入暮足肿,翌晨稍退。乃去医院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因之近数年来,经常服药休息,改调轻工作仍不能坚持正常上班。诊见两颧紫红,呼吸较促,活动后则加剧。听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区典型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示二尖瓣型P波增宽>0.11s,左心室肥厚及劳损;血沉28mm/h,抗“O”>800U。脉细数结代,苔薄腻,质紫黯,舌下瘀筋粗黑。
诊断:心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治疗:养心通脉,温阳利水,泻化痰瘀。
生黄芪30g,炒白术、丹参、炙桑白皮、茯苓各15g,苏木、花蕊石各20g,桃仁、杏仁各10g,制附片8g,炙甘草6g,红参(另煎、兑服)6g。7剂。
9月24日二诊:药后胸闷较舒,咳喘减缓,痰红已止,心悸怔忡趋定,足肿略消,舌质紫黯见化,脉细,偶见结代。此佳象也,效不更方,继进之。上方去花蕊石。7剂。
10月2日三诊:诸象续有好转,惟口微干,苔薄质衬紫,脉细,阳虚渐复,阴血暗耗,治宜兼顾之。上方去制附片,加麦冬、玉竹各10g,柏子仁15g。7剂。
10月10日四诊:口干已润,喘咳心悸趋定,精神渐振,足肿全消,舌质衬紫稍淡,脉细。症情已见稳定,续守前法巩固之。上方间日服1剂。14剂。
1988年9月随访:近半年来,颇感畅适,血沉、抗“O”正常,能坚持正常工作。嘱:切勿过劳,防寒保暖,以期巩固。
按:本案患者,既有心体受损,心脉不通的器质性病变,又有痰、瘀、水交阻的病理产物滞留,同时体质偏于阳虚,所以见证亦颇为复杂,风湿性心脏病五大证(咳喘、怔忡、足肿、咳血、痹痛)尽皆具备,故治以人参、黄芪益气;丹参、桃仁、苏木活血化瘀;杏仁、桑白皮定咳降气;制附片、白术、茯苓温阳利水;花蕊石既能化瘀,更善止血;炙甘草宁心。而人参配桃仁,益气通脉;杏仁配桃仁,宣肺行瘀;杏仁配桑白皮,下气平喘,兼能利水;人参配苏木、花蕊石,对瘀血乘肺之咳喘、咳血尤为合拍。诸药合和,相辅相成,故收效较佳。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
验案2
杜某,男,62岁。1976年3月30日初诊。
患者半年前突然胸痛,出汗晕厥,速送某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休克。经抢救治疗,心肌梗死治愈出院,此后经常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受限。近2周病情加重,夜间经常憋醒,须坐起,咳嗽、心悸、气短,进食少,睡眠欠佳,易出汗,畏冷,舌质黯胖,苔白,脉沉细数,血压17.29/10.64kPa。
辨病属胸痹心悸。治以益气温阳,养心复脉。
党参24g,茯苓24g,桂枝12g,白芍12g,制附片9g,玉竹18g,麦冬9g,柏子仁9g,五味子12g,生姜12g,白术18g,川芎18g,红花9g,石菖蒲12g,炙甘草9g,生牡蛎30g,干晒参(另煎、兑服)6g。
4月6日二诊:服上药6剂,胸闷、心悸、气短减轻,近2d夜间无憋醒。仍易出汗畏冷,舌质黯胖,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7.29/10.64kPa。上方加生黄芪24g继服。
4月20日三诊:服药后,夜间未再憋醒,无咳嗽,出汗明显减少。活动量有增加。快走劳累时仍有轻度胸闷,气短,未发生心绞痛,睡眠少。舌胖质黯,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5.96/9.31kPa。
党参24g,生黄芪24g,茯苓18g,桂枝12g,制附片6g,玉竹18g,麦冬9g,柏子仁9g,白术18g,五味子12g,川芎18g,红花9g,丹参18g,远志9g,萆薢12g,生牡蛎30g,炙甘草9g,人参粉1g,三七粉1g。(后2味分2次冲服)
5月4日四诊:服药后体力较前明显恢复,生活自理,活动量较前增加,一般无自觉不适,只劳累后仍有气短,睡眠可,二便调。舌质黯胖,苔薄白,血压13.3/9.31kPa。上方去制附片继服。
按:本例患者真心痛后正气已伤,心气虚,心血不足。致胸闷、心悸、气短、出汗。夜为阴,心气不足故夜间病情加重,舌胖为阳气虚之象,舌质黯为血瘀之征,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养心之剂。人参、党参、黄芪益气;四物汤养血复脉;桂枝、制附片温阳;玉竹、麦冬、柏子仁、五味子育阴养心;川芎、丹参、红花、三七活血通脉;石菖蒲、远志行气祛瘀交通心肾;生牡蛎镇静安神,收敛精气。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
验案3
王某,女,46岁。1976年1月6日初诊。
原有风湿性心脏病15年,心律不齐,心房颤动,服用强心药及利尿药3年。近来心悸、气短、乏力加重,进食少,腹胀,右肋胀痛,下肢水肿,诊见舌质黯红,舌体胖,苔白,脉沉细数结代,下肢凹陷性水肿。
辨病属心悸、水肿。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党参30g,太子参24g,生黄芪24g,桂枝15g,丹参18g,当归12g,赤芍18g,茯苓18g,泽泻15g,白术12g,制附片9g,玉竹18g,麦冬15g,郁金18g,生姜15g,乌梅12g,炙甘草9g。干晒参6g另煎兑服。
1月20日二诊:服上药后心悸、气短、乏力减轻。腹胀有好转,食量有增加,下肢仍水肿。舌质黯红、舌体略胖,苔薄白,脉沉细结代。上方加车前草15g继服。
2月3日三诊:服药后精神好转,生活自理,无明显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消退,无腹胀,食欲可。舌质胖黯,苔薄白,脉沉细结代。继服上药治疗。
按:本例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已多年,气阴两虚,心阳不足致心悸、气短、乏力加重,加之脾肾阳虚,腹胀、水肿、食少。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益气;附子、桂枝、生姜温阳;苓桂术甘汤加泽泻、车前草健脾利水;当归、玉竹、麦冬养血育阴;乌梅以助养阴,收敛精气;丹参、赤芍活血通脉;郁金行气散结,疏理气机。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
验案4
韩某,女,62岁。1988年8月22日初诊。
患者自诉1986年初,心前区经常发闷、憋气、喜长叹,去某医院作心电图检查,诊为“冠心病”。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每遇劳累、情绪激动或饮食不节时均可诱发,发作时,除胸闷加重外,还伴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有时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服用硝酸甘油片可获暂时缓解,但不能根治。近日来发作较为频繁,伴失眠、心悸、疲乏无力,血压时有偏高。
查患者形体较胖,颜面略 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脉细弦略滑,苔薄白,质淡略黯。
证属气虚、阳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治以宣阳通痹,理气活血。以自拟的心痹一号加减。
瓜蒌9g,半夏9g,赤芍15g,川芎9g,丹参20g,红花9g,郁金15g,降香6g,桂枝6g,生山楂20g,泽泻9g,黄芪20g,淫羊藿15g,三七粉(冲 服)3g,延胡索20g。水煎服,连服10剂。
9月2日二诊:服药后,自感胸闷、憋气明显减轻,心前区疼痛的程度和频率均减。但活动后仍有气短,心悸感觉。自汗、大便干,苔脉如前。
治疗:原方去泽泻,加郁李仁20g,酒大黄6g,继服1周。
9月9日三诊:自诉胸闷、憋气已消除,劳累后心前区时有疼痛,但一过即逝,大便已通畅。治疗:上方去酒大黄,继服1个月。
半年后随访,除劳累后稍感气短外,诸症皆除,心前区疼痛再未发作。为了巩固疗效,患者仍间断服用原方。
按: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根据周氏经验,本病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该患者表现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动则加重,并伴神疲乏力,易汗,脉沉细等,皆为气虚、阳虚之证。气虚不运则血脉瘀滞,心脉痹阻;心阳不振,脾阳不运则寒凝血瘀、痰浊内生。可见痰浊与瘀血皆为在本虚基础上产生的标实。痰浊和瘀血闭塞心脉,不通则痛,从而产生心前区闷痛不适。故治疗时,周氏采取心痹一号为基本方,加减化裁,以达标本兼顾,通补兼施,综合治疗之目的。方中重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品赤芍、丹参、川芎、红花、郁金、延胡索、三七粉等,以冀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状态。本病例所用活血药物量大力专,可见周氏对冠心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的。方中瓜蒌与半夏同用,目的是通调肺气,祛痰化浊,以希进一步改善肺循环,提高心肺功能。这也是周氏治疗冠心病重视心肺气血并重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
根据冠心病“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病理共性,方中以益气健脾补肾之黄芪、淫羊藿,以及通阳温经之桂枝、沉香,以达扶正培本、散寒止痛之目的。
医案出处:《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
(三)心阳虚脱
验案1
刘某,女,45岁。于1968年6月4日初诊。
患者素有“肺源性心脏病”病史,常有咳嗽气喘,心悸,下肢水肿等症状。长期服药,未能控制,但尚能坚持工作。同年6月3日,心悸气短突然加重,伴阵发性咳嗽,频吐白色泡沫痰,气急胸闷,不能平卧,口唇发绀,遂以急诊入院。
病例记述:“患者端坐呼吸,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血压降低。听诊:两肺布满湿啰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率120/min,律不整。触诊:肝脾大、质软,下肢水肿。X线:心影扩大,肺纹理增粗。诊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 力衰竭。”经多方抢救无明显效果,遂邀余会诊。察患者神识萎靡,面色苍白,气息急促,口唇青紫,身凉肢冷,大汗淋漓。脉沉细欲绝。
此乃阳气暴脱,阴气欲绝之象。证属脏脱,非大辛大温之品,不足以振复几微之阳。
治用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干姜,以益气回阳,敛阴止汗,生脉固脱。
人参9g,制附片12g,干姜12g,五味子12g,麦冬15g,炙甘草9g。1剂。水煎急服。
服上药后,脉搏徐徐有力,肢温,汗止,面色转润,呼吸平稳。病脱险境,已趋稳定,药已中病,稍事加减。
红参9g,制附片9g,麦冬15g,干姜9g,五味子l2g,当归12g,黄精15g,炙甘草9g。3剂。水煎服。
三诊:精神明显好转,脉搏较前有力,咳喘减轻,痰白,但无泡沫,下肢水肿,心悸气短。舌质淡、体胖。治宜益气养血,温阳行水。方用参附汤合真武汤加减。
制附片9g,党参12g,制何首乌12g,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2g,茯苓15g,桂枝12g,丹参9g,炙甘草9g,生姜3片。6剂。水煎服。
四诊:下肢肿势有减,咳嗽次数减少,脉搏有力,心悸,微喘,已能平卧,痰量尚多,胸闷乏力。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真武汤加减。
全瓜蒌12g,薤白9g,枳壳9g,麦冬15g,桂枝12g,白术12g,半夏9g,茯苓15g,丹参12g,制附子9g,当归12g,炙甘草6g,生姜3片。6剂。水煎服。
服上药后,诸症均有好转,后经休息调理,渐趋康复。
按:本例心力衰竭患者,依其症状特点,确属脏脱。脱当急固,所以初诊即投参附合生脉散之辈,力挽危殆。方中人参为大补元气之正品,补后夭之莫如;附子性温大热,斩关直夺,能回阳气于垂危,劫邪于俄顷;五味子、麦冬,敛虚固脱,补液生脉。诸药合用,可达阳回阴转,命以待立之效。后以温阳益气之品调理,不月而诸症渐解。
医案出处:《临证心得选》—赵清理
验案2
赵某,男,66岁。1992年3月6日就诊。
气短心悸11年,水肿不能平卧1年余。患者近年来,常觉气短,胸闷痛,不能平卧,尿少,双下肢轻度水肿,发作时汗出如雨。曾在吉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Ⅳ级,常服“速效救心丸”,时好时作。近2周,胸闷气短加重,不能平卧,面汗多,阵咳,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偶夹血丝,尿少,下肢水肿,四肢凉冷,纳少,恶心。
查体: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多汗,四肢厥冷,舌质隐青,苔薄白,雀啄脉,下肢轻度水肿。
中医诊断为厥心痛(阳气欲脱,瘀阻心脉)。治法以回阳固脱,化瘀利水。
炒水蛭5g,葶苈子15g,赤芍15g,川芎10g,附子15g,泽泻50g,肉桂3g,桂枝15g,枸杞子25g,干姜10g。
服用上药2周后,症状基本消失,惟觉疲乏,又守前方,随症加减化裁,治疗1个月,患者基本痊愈。
按:古言气为阳,阳为气之体,气是阳之用,若阳气不振,则心气虚,心气虚则心动无力,心力内乏,乏久必竭,血行不畅,产生血虚和血瘀,从而心力衰竭作矣。由此可知,心力衰竭的发生,心阳不振为主要病机。因而任氏重用附子、肉桂、干姜意在回阳固脱,阳气足则化气行水,又用炒水蛭、赤芍、川芎化瘀导滞,用葶苈子、泽泻利水消肿,桂枝温经通阳并助气化,气化则水行,枸杞子补肝肾以养血。全方合而回阳固脱,化瘀利水,兼可补血,切中病机,故能愈病。
医案出处:《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任继学
验案3
章某,男,70岁。1965年11月9日初诊。
咳喘5d,加重1d。5d前因受凉出现气喘、咳嗽等症,曾用麻杏石甘汤等寒凉药物治疗,病情未减轻,昨日起气喘加重。现症见呼吸喘促,不能平卧,自觉身热,大汗出。体格检查:体温36.3℃,神清,半坐卧位,呼吸困难,喘声粗大,面色娇红,口唇发绀,心率126/min,律齐,两肺可闻较多湿性啰音,肺底明显,舌质嫩红而黯,舌苔少,脉芤而数,下肢不肿。西医 诊断为急性左侧心力衰竭。中医诊断为喘证。
证属心肾阳虚,心气涣散,虚阳浮越。治宜益气温阳,引火归原,敛收心阳。
制附子(先煎)10g,干姜6g,肉桂(焗)5g,炙甘草5g,人参10g,沉香(后下)5g,山茱萸10g,五味子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11月12日二诊:服药后气喘逐渐缓解,再守前法调理数剂而安。
按:患者年高体弱,阳气早衰,今外感风寒,医者复用寒凉之剂,非但药未中病,且更伤伐阳气,以致真气耗散,命门火衰,阴寒内盛而阳气外浮,故治疗予以温阳敛阳、益气固脱为法。心为神明之官,与肾相交,心之阳气根源于命门之火。急性心力衰竭常表现为虚阳浮越的证候,其实质是心阳暴脱,肾火不固。治疗时当心肾双固,既温补心阳,又固摄肾火,还须注意在大辛大热之药中,不忘辅以益气敛阳之品,使阳气复而归其根,此为协调阴阳,补偏救弊之道。方用四逆汤加肉桂温补心肾,破阴存阳,人参、山茱萸、五味子等益气敛阳,沉香温中降逆平喘,全方为引火归原之剂。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林沛湘》
验案4
江某,男,60岁。
患者因患冠心病,心力衰竭入院,血压偏低,体温36℃,心率48/min左右,住院已1个月,心悸、胸闷、气短反复发作,虽盛夏仍畏寒,汗出而怕冷更甚,眩晕乏力,睡眠不佳,舌苔灰黑,脉迟缓无力,有时腰酸,小溲频数清长。
显系心肾阳虚,神失内守之证。治拟温补心肾之阳,以收摄外脱之神。
附块9g,黄芪15g,淫羊藿9g,牡蛎9g,熟地黄15g,枳壳9g,菟丝子9g,酸枣仁15g,五味子9g,首乌藤30g,丹参15g。7剂。
二诊:畏寒汗出好转,心悸轻微,体温回升至36.5℃,苔仍黑,感乏力。原方加当归9g,党参9g,续方14剂。
三诊:诸恙消失,血压、心律均正常,苔转薄腻,脉细缓,脉率66/min,准备出院,拟方带回。
附块9g,淫羊藿9g,菟丝子9g,黄芪15g,丹参15g,党参9g,酸枣仁12g,五味子9g,首乌藤30g,龙骨9g,牡蛎9g,熟地黄15g。
此方长服,病情长期稳定。
按:本例冠心病兼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于心肾阳虚。何以见阳虚?从脉分析,据《景岳全书》说:“虚脉正气虚也,无力也,无神也……迟而无力为阳虚。”“大部脉来迟慢,总由元气不充,不可妄施攻击。”从证分析,本病例畏寒甚,体温偏低。我们认为:心阳之虚,其本在肾。肾主一身阴阳,为水火之脏,生命之根;肾中真阳不足,则不能鼓舞心阳,致使心神散越,心脉失常。本方以附子温阳补火为治心肾阳虚主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附子有振奋全身及脏腑生理的功能,增强代谢。附子强心作用显著,可加强心脏的搏动,增加心排血量,并可扩张冠状动脉,使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得到改善。附子配淫羊藿、熟地黄、党参、黄芪等药温壮肾元以振奋心阳,加龙骨、牡蛎、酸枣仁、五味子等,宁神定惊。长服此方,果病情好转而稳定。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姜春华》
三、水饮、痰、瘀致病
(一)水饮凌心
验案1
仇某,女,45岁。1997年3月16日初诊。
胸闷气短,不能平卧2个多月,伴眼睑、下肢水肿。患者2个月前始感胸闷气短,继则夜间不能平卧入睡,眼睑水肿如坠,双腿肿,沉重,按之凹陷,并且全身疼痛,甚则喊叫不停,于1997年3月8日去协和医院就诊,查心电图:肢体导联T波低平,V2~V6导联T波倒置。尿常规:蛋白1g/L,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正常。B超:双肾皮质回声增强。6年前曾患肾炎,平时多次检查尿蛋白(+)。诊断为:①冠心病,心功能不全;②慢性肾炎。经口服扩冠药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症未见好转,而求治中医。现见面部、眼睑水肿,眼裂如缝,下肢水肿,按之凹陷,舌体大,白苔,脉沉细。
诊断:胸痹、支饮(心源性水肿)。辨证属胸阳不足,心肺气虚,饮邪上犯,水湿内停,久而兼瘀。治法以补气通心阳化饮,佐以活血。
黄芪30g,党参20g,当归10g,赤芍30g,瓜蒌30g,薤白15g,半夏15g,葶苈子10g,大腹皮15g,防己15g,大黄6g,生地黄20g,车前子(包煎)20g。
患者服药第2天即感胸不憋,可以平卧睡眠,7d后,夜间已不喊叫,全身疼痛大减,目胞肿消退,腰痛、腰酸显著减轻,睡眠好,平素喉中时憋气,白痰较多,舌苔白已退,脉沉细。
原方加入橘红10g,杏仁10g,以宣肺化痰,助肺气宣降,津液输布。
再服7剂,胸痹已解,身面水肿尽消。但久坐尚腰酸,查尿蛋白(±),无尿频尿急等症,舌质稍红,微黄苔,脉沉细。上方加何首乌20g,女贞子20g,服药2周后,诸症状消失,查尿蛋白已转阴。1个月后电话追访无复发。
按:本患者系心源性水肿,属中医胸痹、支饮范畴,分析其病因,一为素日肾虚,肾气不固,精微下注(慢性肾炎病史);二为发病之初适值寒冷季节,寒邪伤阳,以致胸中阳气不足则气上下不相顺接,而致气短胸闷。心肺居于胸中,阳气不足,肺气郁闭,肺主宣发肃降,今肺失宣降,水湿内停,可致饮邪。饮邪阻于胸膈,肺气上逆,亦可胸满气短,呼吸困难,甚或不能平卧;饮邪溢于四肢肌肤可致身面水肿、沉重。三则气虚久而气滞、血瘀,脉络失畅而致身痛难忍。舌质淡红,苔白,为寒邪内侵之象。脉见沉细为虚损兼湿之象。综合舌脉症,为胸阳不足,心肺气虚,饮邪上犯,水湿内停,久而兼瘀。治疗以黄芪、党参益心肺之气,以己椒苈黄汤减花椒(防其苦寒)以化肺饮。方中葶苈子与大黄、车前子共同达到利尿通便之功,使邪气从二便而出,加入瓜蒌、薤白、半夏取其宽胸温阳散结。当归、生地黄以养血活血。病情好转,水肿消退,因其痰较多加入橘红、杏仁以宣肺化痰,以利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因其腰酸痛、有蛋白尿加入女贞子、何首乌补肾滋阴益精血,使精微得藏而蛋白消失,诸症得解。
医案出处:《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
验案2
万某,男,66岁。
1991年11月28日初诊。患冠心病14年,长期心胸逼闷,日益加重,现行走稍急即大作,非“救心丸”不得缓解,遇寒或稍劳作尤甚。心悸,面浮,脚肿(按之凹陷),小便频数,见水即欲溺,夜尿三四次,身寒,多痰,舌红苔白黄相兼略腻,脉缓。
投以人参四逆汤加味。
红参15g,制附子30g,炮干姜15g,炙甘草15g,瓜蒌皮15g,薤白15g,石菖蒲15g,远志15g,黄芪50g,当归15g,川芎10g,泽兰30g,益智30g。3剂;并给“心宝”3瓶,每日1瓶,随药送服。
11月30日复诊:心胸逼闷大减,但心悸仍甚,守上方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嘱坚持长服。
按:本案患者冠心病日久,除心绞痛发作外,尚有心悸、面浮、肢肿等心功能不全表现,万氏认为系久病耗伤心气,折损心阳,进而累及肾阳,而出现小便频数、夜尿多。遂投人参、炙甘草、黄芪补益心气,附子、炮姜、心宝温补心肾之阳,瓜蒌皮、石菖蒲、薤白通阳豁痰,远志养心化痰,当归、川芎、泽兰活血利水,益智缩尿补肾。全方固本为主,照顾全面,配伍有度,效如桴鼓。
医案出处:《万友生医案选》
验案3
罗某,女,62岁。1987年12月5日初诊。
胸闷伴心前区不适3年,心悸、下肢水肿半个月。
患者3年前经常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在阜外医院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一直服用扩张血管西药治疗。半个月前胸闷憋气加重,左胸疼痛,心悸气短,双下肢出现水肿,某医院考虑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求治于祝师。
现症:胸闷憋气,活动后气短,左胸时痛,心悸阵作,手足发凉不温、麻木,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尿少,舌质淡,有齿痕,脉沉弱数。心率124/min,血压19.9/10.6kPa。
辨证属心肾阳虚,水饮上泛。治宜温阳补肾,利水消肿。方用真武汤合生脉散加减。
制附片10g,茯苓30g,白术15g,白芍10g,干姜5g,西洋参(另煎、兑服)10g,麦冬10g,五味子10g,丹参30g,山茱萸10g。每日1剂,水煎服。
12月17日二诊:服药10剂,入睡较好,尿量增加,舌质较前变红,脉沉滑数。守方加酸枣仁10g,葛根15g,再服14剂。
1988年1月17日三诊:药后心悸气短均明显好转,四肢转温,下肢水肿消失,舌淡红,脉沉弦滑。心率84/min,血压18.6/10.6kPa。
守方加熟地黄15g,磁石(先煎)30g,太子参30g,羌活10g,再服14剂。
1月30日四诊:水肿基本消失,略有畏寒,尿量保持在1.4L/d左右,余症均不明显。嘱原方加制何首乌15g,再服15剂。
数月后随诊,病情稳定。
按:心为阳中之太阳,肾主一身之水液。心阳虚衰日久致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泛溢全身为肿;水饮上逆为喘为悸。四肢为诸阳之本,阳虚不能外达,失却温煦则手足厥冷。治以真武汤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生脉散益气补心,养阴复脉;加熟地黄、磁石以镇潜虚阳上越。药证切中,愈出必然也。
医案出处:《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张某,女,61岁。1995年2月26日初诊。
胸闷、心悸加重10余日。胸闷,心悸,气短喘促,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头晕,恶心、呕吐,双下肢水肿,小便少,大便难。诊查:面色苍白,呼吸困难,鼻吸氧气,唇黯,舌质紫黯,舌苔黄腻,脉细数无力,双下肢按之凹陷。查:血尿素氮17.8mmol/L,血肌酐190μmol/L,伴有胸腔积液。血压26.6/13.3kPa。
中医诊断:饮证(留饮)。西医诊断:尿毒症,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
辨证属三焦气化失宣,饮邪内停,上凌心肺,下留肠间,饮郁化热。治法以三焦同开以利气化法。
半夏15g,茯苓40g,生姜3片,葶苈子15g,防己10g,花椒4g,大黄后下)10g,太子参25g,白术15g。7剂。水煎服,小量分多次服之,每日1剂。
二诊:以上诸症均减,呼吸较前通畅,可以不吸氧气,大便通畅,小便量增多,舌苔薄黄腻,脉同前。仍用前方,改葶苈子20g,花椒6g,每日1剂。
4月9日三诊:喘停呼吸通畅,可以平卧,大便量少,小便量不多。血压降至22.61/10.64kPa(未服其他降压药),经检查胸腔积液已消,血尿素氮9.8mmol/L,血肌酐92μmol/L。继以前方,加大扶正之品。
半夏15g,茯苓40g,陈皮10g,葶苈子20g,大黄(后下)10g,防己10g,生姜3片,大腹皮10g,竹茹10g,砂仁6g,黄芪10g,西洋参(另煎、兑服)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4月18日四诊:患者已不恶心呕吐,头晕已消失,活动后亦未发生心悸、气短,小便量增,大便通畅,饮食增加(一餐可食2碗朝鲜冷面),仍以原方加减调治。
按:本患者属于重症尿毒症,未曾用过血液透析及中药灌肠。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和己椒苈黄丸治疗尿毒症伴有心力衰竭之症,主要是抓住饮邪内停这一主要矛盾。“留饮”指水饮留而不去,凡饮邪留居之处,阳气必然被遏,不能布展。加之肾气不足,开合不利,浊邪壅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而致诸症。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和胃降逆,燥湿化浊,辛开苦降,以利枢机。己椒苈黄丸泻肺利水、攻坚决壅,使水从二便排出。加人参、黄芪、白术,加大茯苓用量以益气健脾扶正。诸药合用,有补有泻,双方兼顾,以济危急。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补益之品当由少渐多,在服药方法上也要注意,开始用少量分服法,使患者逐渐适应药力,在治疗中注意攻补兼施,补泻得当是治疗本病辨证施治的特点。
医案出处:《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
验案5
赵某,男,80岁。1981年3月23日初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1980年底因外感劳累而出现心绞痛,服冠心苏合丸及硝酸甘油类药可缓解。近1个月来心绞痛加重,胸憋喘促,不能平卧,因而入院治疗。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胸腔积液。诊查:患者喘息胸满,痰涎壅盛,倚息气促,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常常夜间憋醒;小便量少,下肢水肿,按之没指,眩晕偶作,偶见心痛,不能下床活动,舌胖黯,苔水滑,脉沉弦。心电图: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胸片:肺纹理增厚,双侧胸腔积液,主动脉纡曲延长,心脏轻度扩大。化验:血尿素氮9.14mmol/L,血钠121.0mmol/L,尿蛋白(+++)。叩诊:心浊音界向左扩大,下界于肋下7~8cm。听诊:心率110/min,有Ⅱ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散在哮鸣音。腹诊:肝于右肋下二横指。
辨证属脾肾阳虚,水饮泛溢,浸渍肌肤,凌心射肺。治宜温补脾肾,降气消饮。
葶苈子(包煎)10g,大枣5枚,茯苓30g,半夏10g,五味子9g,肉桂5g,枸杞子30g,花椒12g,丝瓜络10g,山茱萸12g,车前子(包煎)30g。7剂。水煎服。
3月3日二诊: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小便量增,尿量日700ml(入量1 000ml);喘肿悉减,夜间已能平卧,而无憋醒之象,食量亦增。舌苔薄,脉弦细。
前方加桑白皮12g,熟地黄15g,继服药6剂。
4月3日三诊:病情平稳,下肢肿消,喘息渐轻,已能下床活动,仅气短乏力,偶见胸憋。胸透:右侧胸腔积液完全吸收,左下略有阴影,不除外少量积液。舌苔薄白,脉弦。患者水饮已退,脾肾气亏。治以益气补脾,温肾纳气。
黄芪20g,葶苈子12g,丹参18g,党参12g,甘草6g,茯苓15g,补骨脂12g,熟地黄12g,肉桂6g。6剂,效可再服前方药。
前方药连服2周,诸恙悉无。能下楼至庭院散步。胸片:胸腔积液完全吸收。心电图: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消失。化验:血尿素氮6.71mmol/L,尿蛋白微量。带方出院。
按:本案证属脾肾阳虚,不能温化蒸腾水液,水饮泛滥于肌肤而为水肿,凌心射肺而见喘息胸满、心痛之症。故治疗当温补脾肾,降气消饮。方中肉桂、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温补肾气,葶苈子、花椒泻肺利水,利气平喘,茯苓、车前子健脾利湿,半夏降气化痰,丝瓜络通络止痛。三诊水饮已退,脾肾仍亏,故治以益气补脾,温肾纳气。方中黄芪、党参补益脾气,葶苈子泻肺利水,茯苓健脾利水,丹参活血化瘀,补骨脂、肉桂温肾暖脾,熟地黄补益肾阴。脾肾气充,蒸腾运化得力,水饮自除,诸恙悉无也。
医案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李介鸣
验案6
赵某,女,46岁。1980年4月29日初诊。
患者于1979年3月因感冒而诱发心悸,逐渐胸憋不得卧,经县医院诊断为心肌炎。1980年1月病情开始加重,4月24日入院治疗,西医诊断为充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Ⅱ~Ⅲ级。服用氨苯蝶啶及益气活血中药无效,反而呕吐恶心,不能进食,故邀中医会诊。
诊查:呕吐恶心,2d未食,食后即吐,同时有心悸气短,喘促倚息,下肢水肿,头晕目胀,面色萎黄,神疲无力。舌淡胖,脉沉细无力,间有结代。心电图: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偶见二联律。胸透:肺淤血,上腔静脉显影增宽,心脏呈主动脉型,左心腰凹,左心室扩大,左心下缘下段搏动减弱。超声心动图:左心室稍大。心肌抗体1∶64。
辨证属脾肾阳虚,脾失运化,水饮上泛,胃气不和,升降失司。先拟和胃除湿、降逆止呕,以保胃气。
旋覆花10g,赭石(先煎)15g,陈皮10g,砂仁(后下)6g,党参15g,茯苓20g,干藿佩各9g,法半夏10g,炙甘草6g,竹茹10g,白芷6g。6剂。水煎服。另每日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4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
5月8日二诊:服药后恶心轻,呕吐止,略能进食,头痛心悸、喘息等症悉减,期前收缩较前减少,然仍阵发二联律。舌黯苔薄,脉沉细偶见结代。
效不更方。上方加丹参12g,继服6剂。
5月15日三诊:病情明显好转,呕吐、恶心均止,且能进食,憋气亦轻,能平卧,下肢肿消,期前收缩偶见,气短微喘,时而长引一吸。舌苔薄,脉细。胃气初和,升降有序,气化乃行,惟脏气尚虚。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养心。
黄芪18g,白术12g,党参12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5g,柴胡5g,法半夏10g,炙甘草9g,藿佩叶各10g。6剂,停止参麦液静脉滴注。
5月31日四诊:病情平稳,气力渐增,喘息止,期前收缩消失,能下楼缓缓散步。心电图示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恢复,无不适感,遂带方出院。
按:本案辨证为脾肾阳虚,水饮上泛,胃气不和,升降失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呕吐、恶心不能食则气血无以生化,他脏之虚难复,所以治疗先拟和胃除湿、降逆止呕,以保胃气。方中旋覆花、赭石降逆化痰止呕,陈皮、半夏、茯苓燥湿化痰行气,藿香佩兰、砂仁化湿和胃,竹茹清热化痰,少量白芷取“风能胜湿”之义,党参补益中气。三诊胃气初和,升降得复,惟脏气尚虚,故用补中益气、健脾养心之法,以补中益气汤培补中气,加半夏化痰降逆,藿佩叶化湿止呕。本案病属心力衰竭,却从治疗脾胃取效,辨证论治是其中关键。
医案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李介鸣
(二)痰瘀阻滞
验案1
郭某,女,11岁。
1992年7月5日因患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住某医院治疗,病情好转后带药出院,但仍感心慌气促,胸闷乏力,经多方医治效果欠佳而来求诊。自诉心慌胸闷,动则呼吸困难,身倦无力,四肢发凉。
检查:口唇无明显发绀,颈静脉轻度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心率142/min,心前区可闻及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肝肋下2cm,剑突下3cm,质中,心电图报告示P波可见切迹,ST段下降。心悸喘促,面色黯红,舌淡边紫,苔薄白,脉弦细数。
辨证属心阳不振,气虚血涩,运行不畅。治拟活血化瘀,益气温阳。
桃仁9g,生地黄12g,当归9g,红花9g,赤芍9g,柴胡4.5g,枳壳6g,牛膝9g,桔梗6g,人参6g,桂枝6g,阿胶(烊)9g,炙甘草6g,大枣5枚。7剂。
二诊:心慌气促胸闷减轻,心率减至120/min,肝肋下1cm,剑突下3cm,质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稍数。邪势既衰,治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上方去桃仁、红花、桔梗,加黄芪15g,茯苓12g。7剂而安。
按: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怔忡”的范畴,患儿久病损伤心气,累及心阳,血液运行动力不足,瘀血阻滞于心络,形成心悸、怔忡之证。先以祛邪为主,方选血府逐瘀汤,用桃仁、红花、牛膝、赤芍活血化瘀,治疗血分之瘀滞;枳壳、柴胡、桔梗调气疏肝,治疗气分之郁结;当归、生地黄、阿胶补血活血使活血无耗血之虞,理气无伤阴之弊;合用人参、桂枝、大枣益气温阳,以助其本。后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兼以活血通络,达到祛邪不伤正、正复邪不留之目的。门生进而问曰:“夫子善用附片,本例具阳虚之微,何独弃之?”答曰:“附能起颓振衰,回十二经之阳,但以其强心复脉之力擅胜,心动过速者应予慎用,合当归龙牡汤加生脉饮主之为妥。亦可合甘麦大枣汤投之。第因其心阳痹阻,心血不足,本方固本清源,据胜复之理,立足于‘衡’,不亦宜乎。”门人欣然而退。
医案出处:《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验案2
张某,男,54岁。1989年3月11日初诊。
喘咳近20年,加重伴心悸、水肿、尿少1个多月。咳喘已约20年,症状时发作,时缓解,经中西医长期治疗,病情控制不好。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此次因咳喘加重伴心悸、水肿住某医院治疗已1个多月,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请中医会诊。诊见呼吸喘促,不能平卧,心悸胸闷,动则加重,痰多而稠,不易咳出,小便短小频数,全身水肿,以下肢为甚,面色黯淡无华,舌质淡黯,舌苔黄白厚腻,脉虚数无力。
辨证为心肺肾气虚,痰瘀阻滞。治宜养心强心,兼顾肺肾,并予活血化痰。方用补肺汤化裁。
红参10g,黄芪30g,蛤蚧1条(先煎),泽泻10g,沉香(后下)5g,核桃仁17g,紫菀10g,五味子5g,白石英(先煎)20g,车前子1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3月14日二诊:气喘渐平,心悸好转,仍小便不利,于上方去镇纳逐饮的五味子、紫菀、核桃仁、白石英,在双补肺肾的基础上,加宣肺利水的麻黄、桑白皮各10g。再予10剂。
3月19日三诊:喘平肿消,胸部舒适,纳差食少,大便不爽,舌质淡黯,舌苔白,脉虚无力。病有好转,改用补肺汤合参苓白术散化裁为治。
红参6g,黄芪20g,当归10g,茯苓17g,白术10g,炒扁豆15g,木香(后下)7g,砂仁10g,陈皮6g,神曲10g,谷芽15g,泽泻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后纳食增加,大便正常,气喘、心悸亦无加重,病情暂告缓解。又用补肺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为丸,嘱患者长期服用,此后随访2年病情稳定。期间咳喘虽时有发作,但发病程度均较轻。
按:对于心力衰竭属阳虚的,不少患者并无明显畏寒等症状,其证候如何确定?林老认为辨证的关键是看舌象、脉象,在舌象、脉象中,有时又以其中之一为虚寒征象的,辨证时也需重视。如本例中舌象表现即为阳虚阴寒、血凝瘀滞,所以虽脉象为弦虚,也应从舌象来辨证,即使从其弦虚之脉分析,也可为寒证、为瘀血、为阳气亏虚。所以结合舌象和症状,不难辨为阳虚。在临床上,表现为心气虚者,虽尤寒证,但心气虚则不行,心阳不温则不通,故治疗上也应该以通阳为治。然而心气虚毕竟不是阳虚内寒之证,所以在用药上应以益气为主。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林沛湘》
四、其他证候
(一)心脾阳气虚
验案1
张某,女,30岁。
自幼劳苦,生活条件亦差,患心脏病已近10年,未予恰当治疗。后来京工作1年,屡经医院诊治,病情未见好转。最近1个月又现下肢水肿,气短心慌,小便不利。舌润而白腻,脉沉迟。
病经10载,心气早亏,火衰水寒,遂见水肿。拟强心健脾,温阳利水法为治。
川桂枝5g,汉防己12g,黄芪20g,炒远志10g,赤茯苓12g,赤小豆25g,厚朴5g,墨旱莲10g,白通草5g,车前草10g,炙甘草梢5g,黑豆衣(热黄酒淋3次)12g。
二诊:服药2剂,症状如前。前方加制附片6g,白术6g,金匮肾气丸(包煎)25g,滋肾丸(包煎)12g。
三诊:前方服6剂,见效,小便增多,水肿见消,去黑豆衣,加淡猪苓10g,冬瓜子12g,冬葵子12g。
四诊:又服6剂,小便增多,水肿大减,只足跗仍肿,晚间尤甚。心跳、气短均见好,惟感行动微喘,拟开肺气行水。
川桂枝10g,汉防己12g,赤茯苓12g,赤小豆25g,黄芪20g,炙麻黄3g,制附片6g,淡猪苓10g,白术10g,炒远志10g,厚朴5g,冬瓜子20g,冬葵子20g,车前草10g,墨旱莲10g,炙甘草梢5g,滋肾丸(包煎)12g,金匮肾气丸(包煎)5g。
五诊:服药10剂,除两足跗稍肿外,余无他症,拟服丸药巩固。金匮肾气丸20g,每日早晚各服10g,服1个月。
按:患者前后共服煎剂42剂,始终以温阳利水为法,主方为防己茯苓汤、麻黄附子汤、防己黄芪汤、二草丹、葵子茯苓丸,最后以金匮肾气丸收功,疗效颇著。心源性水肿多因心阳虚衰,而心阳根于命门之火,故临床常从肾论治而获效。
医案出处:《施今墨医疗经验集》
验案2
许某,男,33岁。1958年8月6日初诊。
气急伴下肢水肿1周。1955年因关节疼痛发现“风湿性心脏病”,反复出现心悸、气急,有时伴有水肿。近1周来,气急加重,下肢水肿。心脏听诊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Ⅲ级杂音,主动脉瓣区亦可闻及收缩期Ⅲ级杂音,心律齐,心率120/min。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两下肢凹陷性水肿。
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心源性肝硬化。
辨证分析:下肢水肿,上升及腹,溲少气促,纳谷不馨,腹膨而胀。脉濡,苔白腻。为脾虚不能化湿,湿为阴邪,无阳则无所克制,泛滥成灾,水肿乃成。方以健脾、温阳、利湿为主。
党参18g,肉桂丸(冲服)2.4g,焦白术12g,茯苓皮18g,冬瓜皮12g,陈葫芦壳30g,生薏苡仁12g,花椒3g,赤芍9g。
疗效:服5剂后,水肿尽消,体重由112斤下降至96斤,自觉症状亦有好转,患者在住院期间,同时合用西药,如强心药地高辛,利尿药氢氯噻嗪等,但观其住院前的病史,亦应用以上药物,而水肿加重,心力衰竭不能控制。加用中药上方后,水肿迅速消退,每日约去水1 500ml。
按: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皮益气健脾利湿,加用肉桂,取五苓散意,以达温阳利水的目的。花椒能“治腹胀满,利小便”(《新修本草》),“治十二种水气”(《药性本草》)。赤芍可“利小便,下气”(《本草品汇精要》),故用花椒、赤芍以利水消肿,加强治标之力。
医案出处:《临证偶拾·张羹梅医案》
(二)心、脾、肾三脏俱虚
验案1
孙某,男,53岁。1991年5月25日初诊。
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史,近因外感风寒,病情加重。心动悸,胸憋喘促,咳吐泡沫状白痰量多,昼夜不能平卧,起则头眩,四末厥冷,腹胀,小便短少,腰以下肿,按之凹陷不起,食少呕恶,大便干结,视其口唇青紫,面色黧黑,舌白滑,脉结。西医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
辨为心、脾、肾三脏阳虚阴盛而水寒不化之证。治当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加味。
附子10g,茯苓30g,生姜10g,白术10g,白芍10g,红参6g,泽泻20g。
服3剂后,小便增多,咳嗽锐减,心悸腿肿减轻。续用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温补心、脾、肾三脏,扶阳利水。
附子12g,茯苓30g,生姜10g,白芍10g,白术12g,桂枝6g,炙甘草10g,党参15g,泽泻15g,干姜6g。
服上方10余剂,小便自利,水肿消退,心悸、胸闷等症已除,夜能平卧。唯觉口渴,转方用“春泽汤”。
党参15g,桂枝15g,茯苓30g,猪苓20g,泽泻20g,白术10g。从此而病愈。
按:水为阴,其代谢过程必须经过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其中尤以肾气为关键。若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肾失开合,不能化气行水,则可致水湿内停而发为水气病。三脏之中,因“肾主水”,“为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成病。本案为脾肾阳衰阴盛,水气不化,水寒之邪由下而上,从内至外,由表及里,或上或下,浩浩乎泛滥成灾。若水气上凌于心,则见心悸动,胸憋闷;水随少阴经上射于肺,则咳嗽、痰多,不能平卧;水气上攻于胃,则呕吐食少;水饮上犯清窍,则头目眩晕;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畅。治疗之法:一要温补肾阳,二须利其水邪。真武汤功专扶阳消阴,驱寒镇水。方中附子辛热下温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宣散,佐附子以助阳,是主水之中而又有散寒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以健脾,是制水之中而有利水外出之功。妙义在于芍药,一举数用。一可敛阴和营,二可制附子之刚燥,三可利尿去水。《神农本草经》云,芍药能“利小便”而有行阴利水之功。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朱某,男,78岁。
久患高血压病,1年前发现双下肢水肿,未发现任何原因,逐渐加重,活动不灵,天凉增剧,伴以憋气心慌,夜间不能入睡,每夜只能睡3h左右,走路无力,怕冷,两手指发凉,脚趾疼痛,于1965年9月29日初诊。舌苔白腻,脉沉细微弦,两寸尺尤甚。血压25.27/11.97kPa,心脏主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可陷性水肿(+++),X线检查符合高血压病心脏病改变。
证属心脾肾三脏俱虚,水湿为患。拟归脾汤加减。
党参12g,白术9g,生黄芪12g,当归9g,茯苓9g,酸枣仁18g,桂枝6g,赤芍9g,汉防己9g,牵牛子6g,附子12g。每日1剂,水煎服。
至10月5日,服药6剂后,夜间喘憋心慌等症明显好转,尿增加,水肿减轻,睡眠好转。但仍夜尿频频,走路无力,脚趾痛,下肢时麻。舌苔转净,脉象转弦。血压21.01/10.64kPa。仍用前方去牵牛子,加黄精15g,又服6剂后,自觉诸症状消失,舌净,脉弦减轻,一般情况好转,血压17.29/10.64kPa。上方又与6剂,隔日1剂。
11月23日,患者体力增加,舌净脉象弦缓,下肢水肿不显,血压18.62/10.64kPa,予前方8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10g,早晚各服1丸,以巩固后效。
按:本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系心脾肾三脏俱虚,而现夜间喘憋,手指发凉,怕冷,下肢水肿,夜尿频多等症。用归脾汤去远志、木香、龙眼肉、姜、枣,双补心脾;加赤芍以活血;桂枝、附子以温心肾之阳;更加防己、牵牛子以加强通阳利湿。诸药合用,以达补心脾之阳气、利水渗湿以逐阴邪。故于心力衰竭好转同时血压也逐渐恢复。
医案出处:《临床验集》—王占玺
验案3
刘某,男,64岁。
久患心跳气短,行动即喘,去岁冬季发现足肿,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心力衰竭、左心室扩大,治疗后足肿消退。今年2月份又出现水肿,迄今已5个月。水肿由足至腿,渐及腹部,胀满不适,腹围增大,小便短赤,大便数日1行。舌苔白,脉沉实。
年事已高,患病日久,肾虚不能宣化水气,脾虚不能制水,水气盈溢,流于下肢,逐渐及腹,前医屡进健脾温阳利水诸剂,未见少效,蓄邪实未去难取功效。
治水之法,贵在因急通变,不可因噎废食,法宜补虚泻实,攻补交施,拟行气活血利水治之。
大腹皮10g,莪术6g,三棱6g,大腹子10g,广木香3g,桂枝5g,猪苓、茯苓各10g,泽泻10g,紫厚朴5g,茯苓10g,白术6g,车前草10g,车前子(包煎)10g,冬瓜子12g,冬葵子12g,甘草梢3g,牵牛子(研末、分2次冲服)3g。
二诊:服3剂,小便增多,腹胀稍消,大便日行二三次,溏泻而不畅。前方加青皮、陈皮各5g,再服3剂。
三诊:前方又服3剂,大便溏,小便多,腹部舒适,睡眠好,食欲增,再按原方服6剂。
四诊:服药6d,肿胀大减,大小便均甚通畅。上方去牵牛子,剂量加1倍为蜜丸,每丸重10g,早晚各1丸,白开水送服。晚间加服桂附八味丸1丸。
按:该患者以右侧心力衰竭为主,全身水肿,曾用温阳利水诸剂无效,用行气活血利水之法治之,水肿消退后予桂附八味丸收功。心主血脉,血水同源,血行则水行,血瘀则水停。心气不振,无以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而出现瘀血水阻之水肿证,故治疗运用活血利水之法,体现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
医案出处:《施今墨医疗经验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