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具体应根据患者病情,结合临床症状一并判断。其中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三项指标最为重要,若出现异常须引起重视,必要时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病理性增多可见于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及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

一、血常规

1.什么是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我们知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而血常规检查主要是针对血细胞成分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的检验。习惯上也常将血常规称为“血象”,血红蛋白称为“血色素”,如果血常规出现异常则主要指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具体应根据患者病情,结合临床症状一并判断。所以该项检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

2.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淋巴细胞百分数、单个核细胞百分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比例、血小板总数、平均血小板容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等多项指标。

其中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三项指标最为重要,若出现异常须引起重视,必要时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其他指标出现异常时,需要结合上述指标具体分析,单独出现异常一般临床意义不大。

3.什么是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图2-1,图2-2)。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则是将血液中各种类型白细胞进行分类,求得其比值(百分数)及绝对值(绝对值=白细胞总数×分类计数的百分数)。

图2-1 各种白细胞的形态(模式切片)

A. 嗜中性粒细胞;B. 单核细胞;C. 浆细胞;D. 淋巴细胞

图2-2 各种白细胞镜下形态

4.白细胞计数(WBC)的正常值是多少

成 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5.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值是多少

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值见表2-1。

表25-1 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值

6.哪些因素可影响白细胞计数的测定

正常人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可有个体的差异,一般下午比早晨高一些。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或严寒等均能使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升高。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以及分娩时也可增高。这些都属于白细胞的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一般都是一过性的,通常不伴有白细胞形态上的变化。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如果白细胞计数处于临界值者,应注意定期复查,尤其是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观察中的病人。

7.中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哪些疾病

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时称为白细胞增多。因为外周血液中白细胞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尤其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所以在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增多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密切相关。

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很多,大致上可归纳为反应性增多和异常性增多两大类。反应性增多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的应激反应,增多的粒细胞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细胞或较成熟的杆状核粒细胞。而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组织中原始或幼稚粒细胞大量增生,释放至外周血中的主要是病理性粒细胞(如白血病细胞)。

8. 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哪些疾病

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病人容易出现乏力、低热、平时易感冒等表现,机体抵抗力较差;低于0.5×109/L时则称为粒细胞缺乏症,此时患者常出现感染、高热等表现,机体抗病能力极低,应立即住院接受治疗。

9.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哪些疾病

淋巴细胞增多最常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如麻疹、风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等。其次见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重链病等。

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急性中毒症恢复期的病人也可见到淋巴细胞增多。

10.淋巴细胞减少常见于哪些疾病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一种抗肿瘤药物)、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也可见于放射线照射后、免疫缺陷性疾病及某些感染性疾病等。

11.什么是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也称不典型淋巴细胞或Downey细胞,常见于:①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型淋巴细胞超过20%具有诊断价值)、巨细胞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甲型病毒性肝炎、风疹、Echo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水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艾滋病等。②少数细菌感染:如鲁斯菌病、结核。③原虫感染:如弓形虫病、疟疾。④药物过敏:如对氨基水杨酸、苯妥英钠、氨苯砜、酚噻嗪过敏。⑤其他:血清病、肺炎支原体感染、梅毒、系统性红斑狼疮、霍奇金病及潜在感染的健康幼儿等。

12.什么是嗜酸性粒细胞,有何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是粒细胞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骨髓干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吞噬多种物质,如细菌、携带抗体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其计数减少临床意义较小,常见于某些传染病的极期,如伤寒、副伤寒等,也可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荨麻疹、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异体蛋白过敏等。②皮肤病,如天疱疮、疱疹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等。③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肺吸虫病、丝虫病、猪囊尾虫幼病等。④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潜伏期、感染性疾病恢复期等。⑤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术后等。⑥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心内膜炎等。⑦其他,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风湿性疾病、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13.什么是嗜碱性粒细胞,有何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不易见到,也是由骨髓干细胞所产生的,其突出的生理功能是参与超敏反应。其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还可见于黏液性水肿、溃疡性结肠炎、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脾切除后。

14.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哪些疾病

儿童期单核细胞可较成人稍高,此为生理性增多。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病理性增多可见于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及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

15.什么是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呼吸系统的载体,将人体吸入的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再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后呼出体外。血液的颜色是红色的,也与血红蛋白有关,是评价病人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量的数值大致呈平行的相对关系,所以两者测定的意义大致相同。

16.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的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红细胞数(6.0~7.0)×1012/L,血红蛋白170~200g/L。

成年男性:红细胞数(4.5~5.5)×1012/L,血红蛋白120~160g/L。

成年女性:红细胞数(3.5~5.0)×1012/L,血红蛋白110~150g/L。

17.血红蛋白是评价贫血的主要指标吗

血红蛋白是评价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和常用指标,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丢失和减少,使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时即为贫血。医生常说的贫血和不贫血也多以血红蛋白观测值为主要依据,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指标。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具有基本相同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之间还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如果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数量不相平行,有较大的差异则说明红细胞的体积大小和形态有所改变,或红细胞内含的血红蛋白的量有所改变,此时应该注意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几个红细胞参数,它们也是分析判断贫血的几个重要指标。

18.生理性贫血常见于哪些情况

3个月以后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可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供应相对不足,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含量比正常成人低 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对增加,也可出现轻度贫血;老年人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弱导致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均属于生理性贫血,在临床上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改善。

19.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哪些疾病

因血浆容量减少而使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多,超过参考值上限,称为红细胞相对增多。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崩症、晚期消化道肿瘤、糖尿病酸中毒等,多为脱水导致血液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红细胞绝对增加是指因多种因素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比如组织缺氧可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常见于高原地区居民、新生儿、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此外,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病变,如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常表现为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高,同时可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增多。

20.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常见于哪些疾病

红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即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大量失血。

(1)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机体长期消耗,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多见于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等。

(3)各种急、慢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其他慢性失血等因素均可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21.什么是血细胞比容(Hct)

血液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可以把血液分为两大部分,即血浆和血细胞。将血液放在一个特殊的试管中(温氏管),按规定的时间和速度进行离心,最终使得红细胞完全压实在试管的底端,血浆全部被挤出到血细胞的上面,这时红细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就是血细胞比容,即压实的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数(或百分比),也叫红细胞比积或红细胞比容。其正常值为0.35~0.45。

血细胞比容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血细胞比容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血液浓缩时血细胞比容可达0.5以上,临床上常用于了解脱水病人的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血细胞比容降低与各种贫血有关,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不同,血细胞比容的改变并不与红细胞数量平行,需同时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并用于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价值。

22.常用的红细胞参数有哪些

医生判断病人是否贫血,最主要的参考指标是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值,但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要想纠正贫血,就必须查出病因,才能对症用药。血常规化验单上还包括下面几个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正常值为27~34pg。增加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可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20~360g/L。大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或减少,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MCHC减少。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为80~100fL。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体积减小常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体积增大常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正常值为11.5%~15.5%。①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观察:缺铁性贫血前期RDW即可增大,贫血越严重RDW越大。当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时,RDW首先增大,以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RDW升高尚不能排除其他贫血的可能,而RDW正常者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RDW增大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筛选指标。②用于缺铁性贫血和β-轻型海洋性贫血的鉴别:缺铁性贫血患者RDW增高,而β-轻型海洋性贫血者RDW常正常。③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依据平均红细胞体积和RDW的变化,可将贫血的形态学与病因学结合起来分类,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贫血分类方法。

当然有时候仅凭上述几项指标,并不能确定贫血的病因,常常需要做骨髓细胞学检查或骨髓活检才能最终作出疾病的诊断。

23.血小板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

人体血液可分为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无形成分含有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凝血因子等。血小板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图2-3)。人体内血小板寿命只有10天左右,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为(100~300)×109/L,它的生理功能是止血、凝血、修补破损的血管、防止血液外流。各种原因造成血液中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都能引起严重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必须积极治疗。

图2-3 血小板形态结构

24.血小板增多见于什么疾病

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下午比早晨高,冬季比春季高,高原居民比平原居民高,静脉血平均值较末梢血稍高;妊娠中、晚期也常见到血小板数升高,多在分娩后1~2天降低;剧烈活动和饱餐后也可导致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常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这些都属于血小板生理性增多。病理性的血小板增多常见于:①血液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淋巴瘤。②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脾切除手术后。③某些恶性肿瘤、感染、缺氧等。

25.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哪些疾病

(1)生理性减少:新生儿较婴儿低,出生3个月后才达到成人水平。妇女月经前血小板降低,经期后逐渐上升。

(2)病理性减少: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某些传染病或感染(如败血症、结核、伤寒等)。应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抗肿瘤药)等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26.血小板参数有哪些

血小板是参与凝血的一个重要物质,而血小板的功能与其大小、形态有关,体积大的血小板更年轻,止血功能更强。血小板体积增大说明血小板因消耗多而应激性增生,新生的血小板体积一般比较大。

大血小板比率(P-LCR):大血小板比率是指大血小板占总血小板的比例,其比例的高低对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结合其他检验指标及临床检查、病史等来综合分析。其正常值为13~43。增高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感染、脾切除术后。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体积的正常值为7.5~12.5fL。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后期伴水肿和蛋白尿者,以及急性失血(外伤)或大手术后的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时MPV增大;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再生障碍性贫血、湿疹和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综合征、骨髓移植恢复期、先兆子痫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MPV减少。

此外,血小板平均体积还常用来鉴别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当骨髓损伤导致血小板减少时,血小板平均体积下降;当血小板在外周血中破坏增多导致血小板减少时,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当血小板分布异常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MPV增高可作为骨髓功能恢复的较早指标:当骨髓功能衰竭时,MPV与血小板计数同时持续下降,骨髓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骨髓功能恢复时,MPV值的增大先于血小板数值的增高。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宽度表示的是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升高见于一些白血病、脾切除或一些大手术后,降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单独异常没有临床意义,只有伴随相应的主要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或血小板的异常才有意义。其正常值为15.5%~17.5%。

27.怎样看血常规化验单

体检时经常有患者看到血常规化验单上某些指标标着“↑”“↓”(对于参考值来说指标偏高或偏低),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了呢?对于这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有时检验参考值异常并不等于健康就出现了问题。比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是(4~10)× 109/L,意思是说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的白细胞总数是为(4~10)×109/L,少数人可以不在这个范围。虽然他们的检验结果数值不在参考值的范围内,但却并不代表他们的健康一定有问题。此外,还应排除白细胞生理性增多的影响。在血常规检查中,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有诊断参考价值,只要这几个指标正常,其他次要指标高点低点没有关系。如果这几个指标中的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请教医生,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

如果血常规中白细胞偏高,伴有发热、头痛、咽痛,就很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急性细菌性感染;如果白细胞达到了20×109/L或以上,并且出现细胞形态的异常改变,以幼稚细胞为主,就有可能是患了白血病;若白细胞数低于2×109/L时,患者经常容易伤风感冒,抵抗力降低,应进一步查明原因;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降低,可能为溶血或贫血;血小板是凝血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降低,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需要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28.骨髓穿刺对人体有害吗

有些患者常以为骨髓穿刺抽取骨髓会损伤人体元气,不愿意做骨髓检查,因而延误了早期诊断,耽误了及时治疗,给自己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事实上,骨髓穿刺对身体没有害处,骨髓检查所抽取的骨髓是很少量的,一般为0.2ml左右,与人体骨髓总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根本谈不上伤及元气。

此外,患者往往对骨髓穿刺有恐惧感,认为骨穿很痛苦,其实,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骨穿实际上很简单,操作时,一般先在局部打些麻醉药,这样穿刺时患者基本上感觉不到什么痛苦,甚至不如一般静脉注射带来的痛苦多,只有在骨髓抽出的瞬间略有酸痛感,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包括消毒、局部麻醉),也不过几分钟。骨髓抽出后,患者可以马上起床活动,少数病人可能有一些特殊感觉,那是由于不必要的紧张造成的。

29.出现哪些情况时应考虑血液病

血液系统疾病大多属于难治性疾病,发病隐袭,病状隐匿,即使患病,病人常不能自己察知,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健康体检时而被发现。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出现下列状况,应高度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1)身体渐感虚弱,心慌、气短、头晕、眼花、耳鸣、肢体酸沉、少气无力。

(2)面色萎黄、口唇色淡、或面色紫黯无光、指甲平塌凹陷,易折易裂。

(3)经常感冒,或感冒经久不愈;常有低热,甚或高热。

(4)经常鼻腔出血、牙龈出血,口腔及舌面血泡;女子月经过多或不分周期淋漓不断;皮肤常见出血斑点或青紫斑块。

(5)四肢关节疼痛或骨痛,胸骨、胫骨压痛。

(6)腹胀,自己有时可摸到腹部或颈部肿块。

(7)血常规及骨髓检查出现异常。

30.什么是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俗称“血癌”,是我国十大肿瘤之一,在青少年中发病率很高,居青少年恶性肿瘤的首位,其特征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以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呈进行性、失控制地异常增生,浸润全身各种组织及脏器,产生一系列症状,并出现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周围血细胞出现质量和数量的异常。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感染、出血,以及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等。

骨髓造血组织每天能产生上百亿个血细胞,大多数为红细胞。而白血病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比实际需要的多,且多数白细胞是不成熟的,为幼稚细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况下延长。尽管这种白细胞数量很大,但却不具备正常白细胞的功能,由于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产生,甚至没有足够的正常白细胞抗感染,所以很容易出血、感染。

目前白血病的确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放射线、某些化学品、病毒和遗传因素等均可诱发白血病。如一次大量地或多次少量地接触放射线均可导致白血病;许多化学物质对造血系统有害,有的可诱发白血病,如苯及它的衍生物、汽油、油漆、染发剂(含苯胺)等等;药物致病如氯霉素、保泰松及抗肿瘤药物也可导致白血病。其他,如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染色体内基因结构的改变及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也与白血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31.急性白血病的分类和治疗

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大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也称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中发病率较高,按FAB分型又可分为M0-M7八个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可分为L1-L3三个亚型。

白血病细胞是以浸润骨髓造血系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由于正常造血功能严重抑制,导致正常造血细胞生成减少,血液中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不足,故患者以反复感染、贫血进行性加重、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白血病细胞浸润的症状和体征,如骨骼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病情发展极为迅速。

当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以治愈为目的,而不只是延长生命。传统治疗以化疗为主。白血病的化疗遵循早期、足量、联合、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并注意髓外白血病的预防及治疗。治疗分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治疗,即强化、巩固、维持治疗,以延长其缓解期。

由于白血病病位深在骨髓,药物不易抵达病所,单纯中医药施治难以在短期内清除邪毒,缓解病情,故不主张单纯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

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的研究进展,西医学在急性白血病的诊疗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对急性白血病采用联合化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及骨髓移植等方法,已能使近期完全缓解率达到70%以上,个别类型白血病甚至可以达到90%左右。

到目前为止,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少数高危型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反复发作或不能缓解的患儿,可进行骨髓移植以提高临床疗效。

32.如何治愈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因其恶性程度高,自然病程只有3个月,若不治疗,一般不超过半年就会因感染或出血而死亡。但自从化疗药物问世以来,明显延长了病人的生命,一般都在1年以上,个别病人已能达到长期无病存活。

医学上将急性白血病自确诊之日起,存活时间(包括无病或带病生存)达5年以上者,称为长期存活;停止化疗5年或无病生存达10年者叫临床治愈。治疗期间要达到的第一目标就是通过化疗达到完全缓解,这是治疗的关键,也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些病人误以为完全缓解就是治愈了,因而停药,不再继续治疗,却不知完全缓解只是临床症状消失,血和骨髓检查中虽然见不到白血病细胞,但实际上体内仍残存有白血病细胞,如果不继续巩固治疗,大约l~2个月就可复发,故完全缓解后的维持治疗非常重要。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最基本方式,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治疗;足量、联合化疗,个体化原则;要积极预防脑膜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长期坚持巩固和强化治疗,不能间断,必须保持持续完全缓解3年以上才能停药。

有条件的患者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目前治愈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

33.急性白血病有哪些患病征兆

(1)反复发热: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热型不规则,热度多在38℃左右,一般无寒战,出汗较多。主要与粒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继发感染有关,其次为白血病核酸分解代谢亢进亦可引起发热。可因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而造成误诊。临床上对反复发热的病人,应及时化验血常规,并做外周血涂片检查,若发现大量异常病理细胞,做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

(2)进行性贫血:贫血在白血病早期即可见到,并随病程而加重,表现为头晕、心悸、气短,皮肤黏膜苍白等。出现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血液科门诊进行相关化验检查,以明确引起贫血的原因。

(3)出血:白血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近40%。出血可遍及全身,尤以皮肤、鼻腔、齿龈、眼底等部位常见。

(4)不明原因的骨骼疼痛:少数儿童白血病以骨骼疼痛为首发表现,易误诊为幼年类风湿病。骨痛部位以胸骨、胫骨疼痛为主,并伴有明显的压痛。骨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引起骨髓腔容积压力增高,以及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刺激感觉神经而引起。

此外,部分患者可自己摸到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处的无痛性小包块,或摸到腹部包块,此为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肝大、脾大。

出现上述表现中任何一项,都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做全面检查,不可大意,以免耽误病情,影响治疗。

34.白血病对婚育有何影响

白血病患者中年轻人占有很大比例,什么时候可以生育孩子,也是病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一般说来,妊娠期间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最好能终止妊娠,因为化疗药物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易致畸胎。但经过治疗达到完全缓解,而且缓解时间很久,是可以要小孩子的,但最好是在停止化疗几年之后再生育,以减轻化疗药物对胎儿潜在的损害。

35.如何预防白血病的发生

白血病虽然不能做到完全预防,但针对一些发病因素,也能取得相对预防的效果。

(1)减少苯的接触,装修工、加油工等那些从事高危职业的人一定要注意加强劳动保护,家庭装修不要使用假冒伪劣的有毒装修材料和粗劣的装修施工。

(2)不过多接触X射线和其他有害的放射线。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加强预防措施。孕妇要避免接触过多的放射线,否则胎儿的白血病发病率较高。

(3)不滥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细胞毒类抗癌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勿长期使用或滥用。

36.白血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1)少食多餐: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面包、鹌鹑蛋、鱼松、酸牛奶、鲜蔬汁等;还可调剂些半流食或软饭如米粥、豆腐脑、小笼蒸包等。

(2)补充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白血病患者体内蛋白质的消耗远大于正常人,只有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才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另外,体内各种抗体也是由蛋白质构成,具有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因此,白血病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饮食,特别是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猪肝、豆腐、豆浆等。

(3)多进食高维生素食物:恶性肿瘤患者中有70%~9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具有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散、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油菜、西红柿、小白菜、韭菜、山楂、柑橘、鲜大枣、柠檬及猕猴桃等。维生素A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抗肿瘤积极性,如胡萝卜、南瓜、蛋黄、动物肝脏、鱼肝油、柿子椒以及菠菜等。

总之,白血病患者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体内热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化疗期间更应注意菜肴的色、香、味,以增加患者的食欲。

37.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一种常见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生育年龄妇女(特别是孕妇)和婴幼儿中发病率很高。其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浓度、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多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致。细胞形态学上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

(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缺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不良: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3)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肿瘤、钩虫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制剂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38.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缺铁性贫血一般发生缓慢,早期可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贫血严重或进展较快者,常见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等症状,还可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容易兴奋、激动、烦躁、头痛等,在儿童比较常见。部分儿童可出现嗜食泥土、石屑、煤屑、生米等异食癖,缺铁纠正后症状即可消失。贫血较重者可出现舌炎、口角炎、舌乳头萎缩、慢性胃炎、胃酸缺乏等,也可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燥无光泽,易脱发,指甲变薄、变脆、缺少光泽,重者可有反甲及吞咽困难等。

化验检查常见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另外,血清铁<10.7mmol/L,总铁结合力>64.44m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m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①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储存量至正常水平。

补充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最基本的方法,症状明显的要口服铁剂。常用药物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福乃得等,疗效好,价格便宜,随餐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

注射用铁剂常用于以下病人:①口服铁不能耐受;②失血过快,用口服铁不能补偿;③溃疡性结肠炎或局限性结肠炎病人经口服铁治疗无效;④不能从胃肠道吸收铁剂者,如胃肠道手术病人。常用药物有右旋糖酐铁。

但补充铁剂过多,肝和其他器官的铁质过于饱和,也会导致疾病。所以,最好的补铁办法是通过饮食,采用食物疗法。

贫血者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多吃富含高蛋白、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食品以及含铁丰富的饮食。铁的良好来源为动物的肝、蛋黄、豆类、瘦肉及某些蔬菜。

含铁质丰富的有动物肝、肾;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和豆类。绿叶蔬菜中含铁多的有苜蓿、菠菜、芹菜、油菜、苋菜、荠菜、黄花菜、番茄等。水果中以杏、桃、李、葡萄干、大枣、樱桃等含铁较多,干果有核桃。其他(如海带、红糖、芝麻酱)也含有铁。此外,还应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益于补养生血。

39.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可以预防的,在易发生这类贫血的人群中应重视开展卫生宣教和采取预防措施。

(1)改进婴儿的哺乳方法,及时增加适当的辅助食品:及时给出生3~5个月的婴儿添加辅食,多食富含铁又易吸收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动物血、大豆、黑木耳、香菇、紫菜、菠菜等。食品种类要多样化,不可养成偏食习惯,并少吃厚味荤腥,生冷黏腻之物。教育小儿养成爱吃新鲜蔬菜的习惯。

(2)加强孕期营养: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间多食含铁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必要时可每日口服硫酸亚铁0.2克或0.3克。积极贯彻计划生育,防止生育过多。

(3)防治肠道感染性疾病,及时处理慢性出血性疾病。

40.缺铁性贫血的食疗处方

(1)大枣6枚,枸杞子3克,鸡蛋1枚,同煮食,每日1次。

(2)芡实、山药、茯苓、莲子、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克,水适量,煎40分钟,去党参、白术,入粳米150克,熬粥,分次调糖食用。可常食。

(3)黄芪5克,水煎半小时,捞去药渣,放入山药片60克,再煮半小时,加白糖适量即可。每日早晚适量食用。尤其适用于气血亏虚并见腹泻者。

(4)蒸鸡蛋羹时加入枸杞子5克,每日服食1次。适用于肝肾阴虚型患者。

41.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所致或原因不明的以骨髓造血功能减低甚至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和感染,是严重危害青年、少年、壮年身心健康的血液系统疾病。

正常的骨髓造血,是造血干细胞在适当的造血微环境中增殖、分化、成熟为各系血细胞,并释放入外周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包括细胞相互作用,造血生长因子乃至抑制因子等的调节。造血细胞、微环境和(或)调节因素失常,均可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目前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三大学说已流行多年,即造血干/祖细胞异常(种子学说)、造血诱导微环境异常(土壤学说)和免疫异常(虫子学说)。

近年来,随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目前的主流认识是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异常的特点是T细胞异常活化,作为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组织-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造成免疫损伤,导致骨髓衰竭。

依据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急缓、病情轻重及骨髓受损程度等情况,临床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依其发病分为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天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依其有无病因而分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国内发病率为7.4/10万,其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6.0/10万,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1.4/10万。

4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和治疗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潜伏期短,来势凶猛,最易出现感染,高热不退及严重出血。感染好发于口腔、肛门等部位,如牙齿肿痛 ﹑舌烂 ﹑耳 肿痛 ﹑鼻内肿痛、口内血泡﹑ 黏膜炎症、肛周脓肿等。各种血细胞急剧下降,死亡率较高。但是,病情来势虽猛,一旦控制,恢复较快。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较缓,以贫血为主要表现,感染及出血表现不重,较易控制,死亡率低,但在感染、免疫力减低时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外周血象各系细胞下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展到严重阶段,临床表现及血象各项指标类似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也称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除常规的支持治疗(纠正贫血、防治出血和感染等对症处理)外,应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类型制定治疗方案,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和预后都有显著的差别。

以往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多采用单纯雄激素治疗,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及主要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加强造血细胞对促红素的反应性,并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粒单系祖细胞及巨核系祖细胞也有作用。常用制剂如司坦唑醇(康力龙)、十一酸睾酮。总疗效约为50%,6个月时评估疗效,疗程宜长。目前常采用雄激素和环孢素联合治疗,一般耐受良好,疗效60%~70%。应注意,两药合用增加对肝的毒性,一般在3~4个月时评估疗效,常见疗程>1年。环孢素耐药也是一个问题,剂量宜逐渐减少,如遇耐药者,可以最小剂量环孢素长期维持,输血依赖性非重型患者,是否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仍未达成一致意见,应根据治疗的效益/风险比加以衡量。造血细胞因子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不占重要地位,不但价格昂贵,且无持久效果,一般情况下不予采用。

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否则死亡率极高,预后凶险,其治疗措施主要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年龄低于40岁,有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计划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尽量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避免输血,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25%~40%,是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大问题。

对于不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有时输血依赖性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考虑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单药各自有效率为50%左右,两者联合可使有效率提高到70%~80%。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6个月时的疗效为60%~70%,3~4年的总生存率为65%~70%,复发率为30%~40%。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免疫抑制治疗的弊端是远期克隆性并发症,包括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或实体瘤等。

4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按有无病因,可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以化学毒物和药物为主,前者以苯为代表,后者以氯霉素为代表。

(1)化学因素:包括各类可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安眠镇静药、抗肿瘤药等。其他工业用化学物品,如苯类化学制剂、农药等。这类化学物质中一部分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与其剂量有关(如苯及各种抗肿瘤药),只要接受了足够的剂量,任何人都能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抗生素、磺胺药及杀虫药等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剂量关系不大,而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

(2)物理因素:X线、镭、放射性核素等可因影响细胞DNA合成,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使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干扰骨髓细胞的生成。

(3)生物因素:乙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等可由于直接细胞毒性,或致宿主免疫细胞毒性,使骨髓增生受抑,影响骨髓造血。妊娠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亦有关联,可能是孕期内分泌改变,引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44.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临床特点

(1)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即做血常规检查时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均明显减少。可有头晕、心悸、乏力、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易感冒、发热等表现。

(2)骨髓穿刺显示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呈脂肪化,造血组织明显减少。

(3)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无胸骨压痛。

(4)一般抗贫血药治疗无效。

4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避免与引起骨髓伤害或抑制的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及药物接触。

(2)强调饮食卫生至关重要,切忌在外购买不净熟食,瓜果宜洗净削皮后食用,饮食宜清淡,注重营养,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可适当食用大枣山药粥、甲鱼汤、排骨汤等;勿食辛辣食品,以避免血管扩张引起出血。

(3)病重者须卧床休息,病轻的应多注意休息及适当的室内外活动。

(4)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前应以软质牙刷刷牙。保持皮肤清洁,洗澡擦洗时不宜过重,避免皮下出血。

(5)预防感冒,禁止至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免被感染。

46.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日常如何自我调养

(1)树立坚持长期治疗、战胜疾病、获得痊愈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再生障碍性贫血属难治之症,不会轻易战而胜之,每一位患者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抗病潜能与之抗争,争取最终获得康复。

(2)坚持长期正确合理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难治之症,临床治疗上患者多会有病急乱投医,也有部分患者对治疗缺少信心而中途放弃治疗,都给本病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当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临床上治愈病例亦举不胜举。建议患者坚持治疗,当发现病情反复或加重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院外治疗期间,严格遵照医嘱应用药物,定期到医院复诊。

(3)重视日常自我调护:加强体育锻炼,打太极拳,练气功,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及各种感染;注意饮食卫生,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参加室外活动,接触充足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戒烟酒,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加重再生障碍性贫血;避免应用对骨髓有抑制的药物。防止意外,尤应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外伤,以免引起严重内脏出血。

47.什么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外周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导致的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该病是由于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寿命缩短,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巨核细胞幼稚化,因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P)。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或内脏出血。本病病死率约为1%,多数是因颅内出血死亡。

根据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和病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两类。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血小板明显减少,一般低于20×109/L,骨髓中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多。病因清除后,多在6个月内痊愈,多为自限性疾病。慢性型主要见于成年人,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以皮肤黏膜、鼻腔、牙龈出血最为常见,女性患者有时仅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血小板多为(30~80)×109/L,血小板表面相关IgG增多,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出血程度常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为(10~50)×109/L可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出血,血小板低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入院积极治疗。

目前治疗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无效者可考虑用免疫抑制药治疗,如长春新碱、环孢素等,也可行切脾治疗。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严重,可静脉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或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一般在3~5天可使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配合输注血小板悬液以改善出血。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自限性,预后良好,痊愈后很少复发。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很少自发缓解,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鼻、口黏膜出血可用浸有1%麻黄碱或0.1%肾上腺素的纱条、棉球或吸收性明胶海绵压迫局部。如上述压迫止血无效,立即采用其他止血措施。

48.正确认识激素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较普遍的药物,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用药,并在用药过程中随时观察各种反应。

(1)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用药一段时间后往往食欲增强,注意饮食适当,不要过食,防止身体过于发胖。用药后,往往出现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等外观的变化,但停药后,会慢慢恢复,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2)防止感染。用激素治疗后可诱发和加重感染,所以病人要采取措施,防止感染。已患感染性疾病者,如结核病等,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同时采取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或必要时停用激素药。

(3)应用该药还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不良反应,患有以上疾病者,应慎用或禁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以上疾病症状出现。

(4)长期、连续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不要随意停用激素。因为轻易停用激素,会出现疾病“反跳”或复发。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激素的减、撤方案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及化验结果综合考虑。通常在病情控制后,可渐渐减少激素剂量,采取隔日减,以维持量控制病情。

49.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饮食调理

(1)饮食要有规律,主副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如小麦、玉米、小米、糯米、豆类、瘦肉、蛋类等。多吃新鲜水果,如橘子、大枣、核桃、红皮花生、菠菜、青椒、苋菜、白菜等。忌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烟酒等刺激类物品应以戒除。多食新鲜蔬菜,忌用发物,如鱼、虾、蟹、等食物。

(2)饮食宜软而细。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忌食烟酒辛辣之物。

50.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膳处方

(1)大枣羊骨粥:羊颈骨1~2根(捣破),大枣20枚(去核),糯米50~100克,共煮稀粥,食盐调味,分次食用。

(2)猪皮茅根煎:猪皮500克,白茅根60克(布包),冰糖适量,将猪皮去毛洗净,加入煎好的白茅根水炖至稠黏,再加入冰糖拌匀,分4~5次食用,每日1次,连服数剂。

(3)花生衣参枣汤:花生衣6~9克,大枣10枚,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51.可引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化学物质与药物

(1)引起骨髓再生低下或障碍伴全血细胞减少的药物。在一定剂量下易引起骨髓增生低下的化学物质及药物:①苯、二甲苯等。②烷化剂,如氮芥、环磷酰胺、苯丙酸氮芥等。③抗代谢药,如阿糖胞苷、巯基嘌呤等。④抗癌、抗生素类,如柔红霉素、阿柔比星等。⑤其他,如有机砷等。

(2)可以引起骨髓再生障碍或低下的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物、青霉素、链霉素、新青Ⅰ号、三甲双酮、苯妥英钠、乙琥胺、抗甲状腺药(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卡比马唑)、治疗糖尿病药物(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地西泮(安定)及镇静药(安宁、氯丙嗪等)、金制剂、染发剂、曲吡那敏(扑敏宁)、氯苯那敏(扑尔敏)、乙酰唑胺等。

(3)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制造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噻嗪类药、雌激素类、乙醇、甲苯磺丁脲、瑞斯脱霉素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