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型肝炎的分期表现和治疗有哪些

甲型肝炎的分期表现和治疗有哪些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HBsAg作为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可使人体产生保护性的表面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是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也是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中唯一的保护性抗体。但也有少数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型肝炎病毒发生了变异。有时虽然检查出e抗体阳性,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③接受抗病毒治疗。

十五、传染性疾病化验检查

1.什么是“乙肝五项”

乙肝五项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俗称“两对半”。

2.什么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俗称“澳抗”。它的发现有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经大量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本身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常伴随着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人体已经感染上HBV的标志。HBsAg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泪液、汗腺、鼻咽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及精液之中。HBsAg对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甲醛可使其灭活,将其加热到60℃ 10小时可降低其抗原性,100℃ 5分钟可完全灭活。

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绝大多数可以顺利清除病毒,HBsAg随之转阴,只有不到5%的人可持续为HBsAg阳性,其中少部分人可能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HBsAg作为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可使人体产生保护性的表面抗体。HBsAg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查有无带病毒和传染性,如有传染性者要与健康人隔离,无传染性者也要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3.哪些情况可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是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也是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中唯一的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有两种情况:一是表明既往已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病毒已经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产生保护性抗体;二是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并且接种成功。但也有少数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型肝炎病毒发生了变异。

4.什么是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e抗原为可溶性抗原,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核心抗原在患者血清中查不到,仅在肝细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抗原,其意义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

5.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阳性有何意义

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简称e抗体,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的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当乙型肝炎患者由HBeAg阳性转变成抗-HBe阳性,叫做血清转换。

抗-HBe阳性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组织内的复制逐渐减少,由病毒复制活跃期转变成不活跃期,肝组织的炎症也由常活动变成不活动,血中及肝组织内病毒颗粒均减少,所以传染性也减少。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有时虽然检查出e抗体阳性,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抗体出现阳性是病毒复制降低并且传染减少的标志,这时病毒颗粒有可能已经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

6.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就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吗

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简称,可简写为抗-HBc。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它的滴度高,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或数十年。低滴度的抗-HBc,表示既往已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7.“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

在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时,检验单可出现多种结果,下面把五项指标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汇总,并简单说明每种情况的临床意义(表2-13)。

表25-13 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与临床意义

8.乙型肝炎“大三阳”和“小三阳”之间会互相转化吗

乙型肝炎“大三阳”和“小三阳”可以互相转化。

当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之后,病毒复制时生成HBeAg,我们的免疫系统很快会产生应答而产生抗-HBe。这两者在血液中以一定的比例互相结合形成复合物,而这种复合物不能被我们的“乙肝两对半”检测到。当HBeAg产生超过抗-HBe时,HBeAg过剩,血液中就能检测到HBeAg;相反,血液中就会检测到抗-HBe。可见“大三阳”和“小三阳”可以互相转化,实质是HBeAg与抗-HBe相对消长的过程。

“大三阳”转化为“小三阳”常见于以下情况:①急性乙型肝炎的自然病史中,90%以上的患者会在3个月内由“大三阳”转化为“小三阳”,随后乙型肝炎病毒被完全清除;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毒复制减缓,自发地发生这种转化,每年大约有10%的发生率。③接受抗病毒治疗。

“小三阳”转化为“大三阳”在自然状态下比较少见,但是近年来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发生了病毒变异所致。

9.乙型肝炎“三部曲”的说法科学吗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乙型肝炎发展的“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很多患者因此忧心忡忡,提心吊胆,怕哪天自己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其实结局并非如此可怕,据统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人数最多,有1.3亿人,约有20%发展成慢性肝炎,有3 000万~4 000万人;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约有12%,人数大约为500万,而肝硬化发展成肝癌的约有15%,大约50万人。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乙型肝炎患者可以持续在“一部曲”阶段,只有少数患者才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所以,乙型肝炎“三部曲”的说法是只在少数情况下是正确的。

10.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目标是清除或永久抑制病毒,降低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从而中止或减轻肝的炎症和坏死。目前为止尚未研制出治疗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世界上被批准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干扰素(干扰素α-2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这些药物各有其优缺点,干扰素的优点是血清学转换率较高(即HBeAg阳性转化为抗-HBe阳性),疗程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缺点是注射给药,不良反应较明显,不适合肝功能较差者。核苷类似物的优点是口服给药,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适合于肝病的各个阶段,缺点是血清学转换率较低,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变异。

11.为什么说抗病毒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

抗病毒治疗不是一蹴而就,不会速战速决。这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的特性所决定的,它们复制的“启动部件”即原始模板,医学上称为“共价闭合环去氧核糖核酸(cccDNA)”,能稳定地深藏在肝细胞核内。目前所有的抗病毒药物都不能进入肝细胞核消灭这个模板,所以虽然乙型肝炎病毒被强力抑制,但是一旦停药,乙型肝炎病毒便会以其为“模子”重新开始复制,不久,病毒量就大量增加,再度兴风作浪,引起肝损伤。这就是患者在稳定之后“又犯病了”的最重要原因。所以一定要将cccDNA彻底清除,才算把乙型肝炎完全治愈,因此治疗乙型肝炎时,一定要坚持用药。只有长期用药才能使患者体内的病毒大幅度减少,使乙型肝炎病毒失去活跃复制能力,病毒处于非复制状态,病情就会出现稳定、静止的好局面,患者机体才能充分调动和促进免疫功能的发挥将病毒牢牢控制住,直到将病毒清除。

12.乙型肝炎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较高,有6亿~8亿人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有4亿多人感染后体内产生抗体,还有1.3亿人成为乙型肝炎患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如下4种(图2-13)。

(1)血液传播:只要输入含量极微量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就会造成感染。输血或血制品,使用被感染的注射器,针灸,文身,手术,公共牙刷,刮须刀片等都可能造成感染。

(2)母婴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数在分娩时接触乙型肝炎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据统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40%来自母婴传播。

图2-13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3)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故性接触也是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频繁地、密切地身体接触,比如情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接触,可以传播乙型肝炎病毒。但是,日常生活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型肝炎病毒。

另外,理论上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也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但尚未被证实。

1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饮食应保证各种营养成分合理搭配,做到平衡膳食。原则上以清淡、新鲜、易消化、荤素兼顾。不宜多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和油炸食品等。宜多吃黄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豆角、甘蓝、南瓜、番茄、胡萝卜等。尽量摄入食物多元化,以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早、中、晚三餐要规律、正常,杜绝不规律饮食。

14.什么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

一般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指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血清HBsAg阳性超过6个月,持续肝功能正常,肝组织活检正常或轻微病变。这类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查体,检查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量、肝彩超,以监测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在我国很多HBsAg携带者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的状态。

15.肝炎的皮肤改变有哪些

说起肝炎,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疸,比如皮肤发黄,眼珠也发黄。我们这里介绍的,是肝炎的其他几种皮肤表现。

(1)皮疹:感染了病毒性肝炎,有1/5~1/3的患者可以发生皮疹。常见的有红斑、斑丘疹。这些症状往往在黄疸或其他症状出现以前16周就能出现。有人的皮疹,像猩红热患者出的疹子,有的则是过敏性紫癜、多形红斑,有的是神经血管性水肿。所以,一旦出现了皮疹,也不要忘了检查有没有肝炎。

(2)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有这种皮炎的患者,以2~6岁的学龄前儿童居多,也有少数是年轻人。这个时候的皮肤损害,通常分布在面部和四肢的末端,有2~3毫米大小,是圆拱形的丘疹,丘疹互相之间不融合,也不发痒。年龄小的孩子,皮疹可能大一些。经过15~30天,皮疹可以慢慢消退。当皮疹消退的时候,肝炎的其他症状也就出现了。

(3)荨麻疹:感染了肝炎病毒以后,有人会出现急性或慢性的荨麻疹,而且反复发生。严重的患者,可伴有高热、腹痛等全身症状。这种荨麻疹与一般的“鬼风疙瘩”不同,不容易消退,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4)指甲改变:肝炎患者指甲的甲床变得混浊,人们形容它是“白甲”,指甲弥漫性发白,有时仅在指甲的前端一小部分还残留有粉红色。

(5)毛发改变:有些肝炎患者的头发变细。男性患者的胡子、腋毛和阴毛,也会减少。这与男性肝炎患者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6)皮肤瘙痒:肝炎患者有全身性的皮肤瘙痒,有人是暂时的,有人则是持续瘙痒。特别是有黄疸的患者,皮肤瘙痒早在黄疸出现前数月或黄疸出现后1年发生。

(7)皮肤色素沉着:肝炎患者如果没有经过认真治疗,或者病情严重,就有可能转变成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全身的皮肤色泽会成为黑褐色。

(8)蜘蛛痣和掌红斑:有的肝病患者,特别是有肝硬化的人,会出现“蜘蛛痣”和“肝掌”(图2-14,图2-15)。“蜘蛛痣”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红点,这个小红点,微微高出皮肤,从红点向外,伸出一些细小的毛细血管,样子就像蜘蛛的肢脚,所以形象地把它称之为“蜘蛛痣”。如果用一支铅笔尖按压在小红点的中央,那些扩张的毛细血管就消失了,笔尖一松,它们又重新出现。这种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部、脖颈及上肢部位,在肚脐以下的地方就少见了。如果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蜘蛛痣也会减少甚至消失。

图2-14 蜘蛛痣

图2-15 肝掌

“肝掌”出现在手掌或指尖处,出现在手掌时,部位在拇指及小指根部的“大鱼际”和“小鱼际”。这些部位呈弥漫性一片潮红,压之褪色。

16.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肝穿

肝穿是常规诊断肝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一般人看来,做肝穿刺实在是一件令人担惊受怕的事,其实大可不必。肝穿全称为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也就是从肝中取出一点肝组织做病理检查,它具有适应证广、损伤小、操作简单和诊断迅速可靠等特点。那么,究竟做肝穿有什么用途,哪些情况下患者才需要做肝穿呢?

(1)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许多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的慢性肝病,如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结核、肝肉芽肿、血吸虫病、脂肪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各种代谢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糖原累积病、肝淀粉样变性等),往往需要通过肝穿来了解患者的肝病变,为明确诊断提供重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依据。

(2)了解慢性肝炎病变的活动性与发展阶段:有不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肝病病毒时间很长,但抽血化验发现转氨酶异常可能仅有半年,乙型肝炎病毒含量水平也不高。这样的患者通过肝穿可以发现慢性肝病是否处于活动期,并能推断其病变的轻重程度。

(3)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依据:目前仍有一些病毒性肝炎,通过临床化验难以确定其病原。如乙型肝炎患者可能肝病病毒标志物全部是阴性,通过肝穿检查,可对肝的活组织进行病毒检测。

(4)发现早期、不甚活动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特别是肝纤维化,只要尚未发展至终末期,通过血液化验一般难以发现。另外,一些诊断为慢性无症状肝病病毒携带者的患者,有时通过肝穿刺检查,可发现是活动性肝硬化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5)选择和应用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判断指标:目前常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商品名为贺普丁)、阿德福韦(商品名为代丁或贺维力)、恩替卡韦(商品名为博路定)、替比夫定(商品名为素比伏),不仅疗程长,且价格昂贵。治疗前如能进行肝穿,根据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有选择性地应用抗病毒药物,将明显提高疗效。

(6)作为慢性肝炎病情的评判指标:肝穿可发现肝细胞的病变情况。重型肝炎如以肝细胞水肿为主,则病情较轻、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如以肝细胞坏死为主,且正常肝细胞残存率较低、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肝穿技术已比较成熟。只要掌握好适应证、禁忌证,肝穿刺是比较安全的。不同的病因,其预后和治疗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对于肝病患者只有诊断明确,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诊疗方案,为患者的顺利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17.保肝、护肝的“三不”原则是什么

你的肝需要你的悉心照料,这样,它才能悉心的照顾好你。肝,是身体内的发动机、食品储藏室、精炼厂、食品加工机以及垃圾处理厂,它是你的守护天使。但让人烦恼的是,肝往往是沉默不作声的,当它出现问题时,它也不会抱怨一句,直到造成重大损害为止。因此,你需要每天都让它处于健康状态。为了达到此目的,你必须坚持健康的饮食,多做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以及避免一些会对肝造成损害的事情。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肝,必须坚持以下的“三不”原则。

(1)不要喝太多的酒:很多人都知道,肝扮演着过滤器的角色,而喝酒过多会对其造成严重损害。肝病专家表示,男士每天喝酒多于两杯,女士每天喝酒多于一杯都属于过量。

对于肝这个非凡的器官来说,它最不凡的造诣就是能够再生。但是,如果你喝酒过多,以致肝操劳过度的话,就可能会造成肝细胞永久受损或者留下伤疤,这就是我们说的硬化了。

(2)不要把酒和药物混在一起服用:药物,是不应该与酒精饮料混在一起服用的。很多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包括中药),都是由一些对肝细胞存在潜在威胁的化学物质制成的,在与酒一起服用时,对肝细胞的威胁更大。如果你因病毒感染或者代谢失调而患病,那么你服用的药物就很可能会对肝造成损害。此时,你应该问问医生,看看药物是否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

(3)不要靠近环境污染物:从涂料稀释装置喷出来的浓烟,以及其他烟雾飞沫都会被肺内毛细血管吸入,然后运送到肝,在肝内进行解毒,然后释放到胆汁里。为了预防肝受损,这些化学物质的数量及浓度应该要控制好。要确保自己的生活环境空气流通,若碰到污染物,可以戴上面具,掩护好皮肤,以及尽快用肥皂和清水把皮肤上沾染的化学物质清洗掉。

18.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1)把患者使用的餐具、茶杯等放入2%的碳酸氢钠或0.5%肥皂水中煮沸20分钟,或将其放入3%含氯石灰(漂白粉)或0.5%过氧乙酸溶液中浸泡1小时进行消毒。

(2)对患者住过的房间消毒,可以把过氧乙酸(每立方米1克)置于电炉上加热,使熏出的气体扩散到整个房间,熏毕后再密闭房间1小时。

(3)对患者所触之处最简单的消毒就是用0.2%~0.4%的过氧乙酸溶液擦拭,再密闭房间1小时。

(4)患者用过的卫生用具,可在3%含氯石灰(漂白粉)液中浸泡,2小时便可将肝炎病毒杀死。

(5)健康人的手不慎接触了肝炎患者的血液或粪便,应立即在10%次氯酸钠溶液中搓洗,然后再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干净。

19.肝炎患者为什么会有厌食的症状

这是因为肝受损后,肝细胞肿胀破坏,导致胆汁在肝内淤积,从而使胆汁分泌减少,导致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因此患者出现厌油腻及纳食差的临床表现。同时,肝炎患者多伴有胃肠道黏膜水肿,甚至黏膜表现变性,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另外,由于肝功能受损,与消化相关的一些酶的生成和分泌减少,活性降低,所以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影响。

肝炎还可以导致胃肠的动力学改变,使其蠕动功能减退,导致胃肠排空延迟。因此,患者饭后常有上腹胀闷感。

20.引起乙型肝炎复发的原因有哪些

不少乙型肝炎患者长期肝功能稳定,突然之间,身体感觉不适,检查肝功异常;也有的肝炎患者,肝功能时好时坏。原因何在呢?

(1)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包括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可以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的免疫状况,促使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加剧,肝负担加重,导致肝炎复发。长途跋涉、熬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暴怒和斗殴以及房事过频等都属过度劳累的情况。

(2)饮食不节:肝炎患者饮食当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肥甘厚味之品,容易郁结肠胃,化为湿热,损害脾胃,诱使肝炎发作。饮酒是引起肝炎复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酒在肝内氧化,形成有害物质乙醛,可以直接损害肝,因此肝炎患者必须禁酒。

(3)误服或滥用药物:肝炎患者因求治心切,往往相信广告宣传,服用各种自制药剂;有的长期服用“偏方”“验方”,有的用药不符合适应证,硬性乱用;有的重复大量使用所谓保肝药;有的误认为中药没有不良反应,不加选择随便使用。肝在这些杂乱、复杂的药物形成的化学反应的影响下,炎症和中毒情况越来越重,肝功能损害日渐加重。

(4)变更环境:患者在病情平稳后不久,若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如出差、旅行等,因生活环境、水土条件变更,可能造成体内环境紊乱而出现肝功能异常。

(5)季节变化:肝炎发作的季节各不相同,春夏两季为肝炎容易发作季节,秋冬季发作者相对较少,四季肝功能波动的概率分别是:春季波动者约占22.94%,夏季占23.85%,秋季占9.17%,冬季占18.34%。

(6)其他疾病诱发:感冒、腹泻、胆囊炎、大出血也可以导致肝功能波动。

因此,肝炎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保护好脾胃,调理好情绪,起居有常,尽量避免患上其他疾病。

21.如何及早发现乙型肝炎

只要平时注意做到“三注意”“三看”“一化验”,就能及早发现和及时诊治乙型肝炎。

“三注意”:一要注意有无乏力、耐力差等症状;二是注意有无厌油,胃口不好,腹胀等症状;三是注意有无头晕沉,眼睛干涩等症状。

“三看”:一看有无面部颜色发黄及色素斑;二看有无口唇发青;三看有无乳晕颜色较深。

如果发现有以上症状,我们提醒大家千万不可大意,请速到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抽血化验乙型肝炎系列,确认有无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系列俗称乙肝“两对半”,请注意在抽血前禁食、禁饮12小时。

22.乙型肝炎患者生活禁忌有哪些

乙型肝炎患者到底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使病情不向坏的方面发展呢?看看以下乙型肝炎患者日常禁忌。

(1)忌酒:饮酒对肝危害极大,酒中的乙醇和亚硝胺可使肝脂肪变性,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

(2)忌烟: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因此,肝病患者必须戒烟。

(3)忌辛辣:中医认为,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熏蒸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

(4)忌食加工食品:少用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或多或少都有毒性,而且这些食品多久存、不新鲜。

(5)忌劳累: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肝炎患者功能失常,营养失调,故易疲乏无力,需多休息。

(6)忌情志不畅:肝病患者应忌恼怒、悲观、焦虑等。因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使人焦虑,胡思乱想,易发火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舒易成积癖,一旦对治疗失去信心,思想包袱加重,病情则不稳定。因此患者要乐观,增强信心,多咨询肝病专家解答疑问。

(7)忌乱用补品: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中医认为,如果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8)忌生活不规律:十分病七分养。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营养、规律生活,每天坚持早操,劳逸结合很重要。

(9)忌滥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是药三分毒”,部分药物对肝有损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

(10)忌乱投医:不要轻信江湖游医,应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23.肝病患者为何忌长时间看书及电视

肝炎患者忌长时间看书、看电视,这是因为人的视网膜感光功能的正常维持,依赖于体内视网膜视觉色素、维生素A等营养素充足。维生素A是人体吸收胡萝卜素后在肝内转变而成,而肝病患者胆汁分泌量减少,影响到脂肪代谢,从而使脂溶性的维生素吸收降低,同时肝病患者体内锌的含量低,而维生素A的吸收代谢在锌缺乏的情况下亦会降低。因此长时间看书、看电视就会增加肝的负担,同时视觉也会出现障碍,如视物不清、夜盲、眼部干涩不适等症状。这时饮食上应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奶类)及锌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等),俗话说的“吃肝养肝”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中医认为双眼为肝的外窍,久视伤血,久视伤肝。因此,肝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读书看报、上网聊天或看电视。

24.如何正确认识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一直是乙型肝炎患者和患者家属想迫切知道的,而大多数人认为只有“两对半”全部转阴才是乙型肝炎治疗的唯一目的。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也不符合目前乙型肝炎治疗的实际情况。目前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目的如下。

(1)阻止病毒复制。治疗乙型肝炎的主要目标是解除肝病变和改善远期预后。乙型肝炎病毒不断复制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持续地抑制或消除病毒复制是治疗的关键。

(2)减轻肝炎症和坏死。当肝细胞受感染,免疫反应可在肝内造成炎症和坏死,这是肝病的一种活动性病变。如果减轻了炎症和坏死活动,也就阻断了由此引起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3)改善长期预后。阻止肝损害的进展,可防止发展成为肝硬化,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细胞癌发生,延长生存期。

(4)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HBeAg是重要的监测指标。只有获得持久的HBeAg血清转换,才能认为可以停药。HBeAg血清转换的定义是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阴性。这意味着HBV-DNA得到持久抑制,HBsAg可能转阴,ALT正常,肝功能改善,肝功能衰竭和肝移植的危险降低。

总之,从目前治疗乙型肝炎的情况来看,“两对半”转阴不是治疗的唯一目的,尤其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如反复发作、引起肝硬化、肝癌等),则更具实际意义。而执意使用那些所谓“转阴”药物,其后果常常是事与愿违,使本已受损的肝雪上加霜,又要增加药物对肝的不良反应。

2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需要隔多长时间查体一次

对于谷丙转氨酶(ALT)持续正常且HBV DNA阴性者,建议每半年进行HBV-DNA、谷丙转氨酶、甲胎蛋白(AFP)和肝B超检查。对于谷丙转氨酶(ALT)持续正常,但HBV DNA阳性者,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HBV-DNA和谷丙转氨酶(ALT),每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AFP)和肝B超检查。

26.乙型肝炎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怀孕

一般而言,只要肝功能正常,肝没有明显的炎症活动,也没有临床的不适症状,可以怀孕生育。如果病情正处于炎症活动期,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就不适宜怀孕。如果肝炎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最好不要怀孕,因为怀孕后会加重肝的负担,导致病情的恶化。

27.乙型肝炎患者应怎样补充蛋白质食物

肝病患者为促使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每日需要90~100克蛋白质。乙型肝炎患者补充蛋白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瘦肉中蛋白质含量只有16%~25%。瘦牛肉中的蛋白质为20%,而鸡肉中的蛋白质占25%。假设吃100克牛肉,则仅能摄取20克蛋白质。

(2)动、植物蛋白质要各半搭配。人体所摄入的蛋白质在消化后被分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然后在肝合成人类肌肉和血液构成成分所需的蛋白质。人体有8种必需氨基酸自身不能制造,一定要由食物供给,而动、植物蛋白质每天各半搭配、均衡提供时,可弥补彼此的不足,保证必需氨基酸的摄入,明显增加蛋白质的利用率。摄入适量的植物蛋白质能抑制动物性脂肪量,减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保证必需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

(3)饮食均衡很重要。有的肝病患者怕发胖不愿吃含糖类(碳水化合物)食物。但人体每日必需摄入400克左右的糖类才能保证热量供给,否则好不容易制造出的蛋白质,都被移作热量去消耗,岂不太可惜了。在饮食的均衡上每日还一定要注意食入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蔬菜,胃产生的消化液比单吃一种食物要多得多,所以绝不能忽视瓜菜水果和谷类对蛋白质的辅助作用。

(4)重症肝炎或肝硬化有肝性脑病趋势的患者,应少食甚至禁止食蛋白质。肝性脑病恢复后蛋白质的供给也应从低量开始。临床上,肝病患者因多吃1枚鸡蛋而诱发肝性脑病的病例并非罕见。遇到这类情况,饮食上应完全听从医生安排。

28.肝病患者适当多吃鱼有什么好处

有人计算,500克大黄鱼中含有的蛋白质约等于600克鸡蛋或850克猪肉中的含量,说明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鱼类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的组成相似,富含优质蛋白质,因此营养价值较高。此外,鱼肉的肌纤维比较纤细,组织蛋白质的结构松软,含湿量较高,肉质细嫩,易为人体吸收利用,对老年人、小儿、肝病患者尤为适宜。

据科学家考察,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是全球冠心病和癌症患病率最低的民族,与他们自古以来长年吃鱼有关。1993年英国新闻处第273期医学新闻报道:在鱼类脂肪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二十碳五烯酸(EPA)。这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含油多的大马哈鱼(鲑鱼)、沙丁鱼、鲭鱼、鲥鱼、鳊鱼之中。这种脂肪酸熔点低,其消化吸收率一般可达95%以上,不仅有利于肝病患者吸收利用,而且可以防止低密度胆固醇在血管的沉积,阻止动脉粥样化症和冠心病的发生。

英国一所大学癌症研究室近年发现:人体肿瘤可产生一种具有类似激素功能的蛋白,这种蛋白经血液到达体内脂肪组织后直接使脂肪组织分解。EPA(二十碳五烯酸)通过直接阻滞这一肿瘤蛋白,使肿瘤患者消瘦的过程得到逆转。提示鱼油成分可能阻止肿瘤生长。

由此可见,多吃点鱼对肝病患者是颇多好处的。但是鱼肉和畜肉不同,其所含水分和蛋白质较多,结缔组织较少,因此较畜肉更易腐败变质,且速度快,有些鱼类即使刚刚死亡,体内往往已产生食物中毒的毒素。因此,吃鱼一定要新鲜。

29.肝病患者长期食用味精有害吗

味精的学名叫谷氨酸钠,是1866年德国郝立生教授用酸分解小麦面筋蛋白质时发现的。直到1956年,日本首先研究成功用微生物发酵淀粉方法制得味精,其原料一直都是粮食。我国于1963年自行研究并掌握了这一技术后,在国内各厂家推广,全部都是因地制宜地用玉米、大米、淀粉或糖蜜做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市售的味精。多年来味精作为一种重要风味促进剂已成为千家万户改善生活和调味的必需品。它对于那些胃纳欠佳的肝病患者,特别是因为味觉减退而影响食欲的老年人来说,不仅是一种鲜味物质,还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物质。

1973年味精已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A(1)类安全型的食品添加剂。

最近,医学专家还强调了味精的医疗保健作用,即味精进入胃肠后,很快分解出谷氨酸,参与人的脑内蛋白质和糖代谢,促进脑细胞氧化过程,而脑组织只能氧化谷氨酸而不能氧化其他氨基酸;当脑内血糖不足时,谷氨酸还能及时替补作为脑细胞的能源;当肝性脑病时,体内血氨增高,谷氨酸能与血氨结合成无毒的谷氨酰胺,使昏迷患者苏醒,并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所以医生常用谷氨酸钠辅助治疗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精神分裂症及

每天通过饮食食用一定量味精,不仅有味美的享受之感,还有增强记忆、安定情绪、振奋精神和改善智力的作用。肝病患者长期食用味精是无害的。

30.肝硬化患者饮食调养原则是什么

肝硬化患者除需要充分休息与药物治疗外,还必须通过饮食调养来达到营养治疗。营养治疗的目的是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阻止肝硬化的发展,改善肝硬化的症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因此,应供给高蛋白、高糖类、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脂肪的少渣饮食。

(1)高蛋白质:治疗肝硬化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以保护肝细胞,并修复与再生肝细胞,因而每日应供给蛋白质100~130克,或者按每千克体重1.5~2克蛋白质计算供给量。当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出现时,肝的去氨作用减弱,为减轻肝负担和避免血氨升高,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严格限制,可视病情而定量。

(2)高糖类:每日供给量为350~450克,可防止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

(3)充足的维生素:诸如多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食物,当饮食中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用维生素制剂补充。

(4)适量脂肪:一般每日供给量为50克左右,不超过60克(约占总热量的20%)。因为脂肪能增加食物味道,过少了则有碍食欲,所以不能过分限制,但也不宜过高。胆汁性肝硬化则应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

上述每日营养素量可产热量9 623~11 715千焦(2 300~2 800千卡);也可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46~167千焦(35~40千卡)供给上述食物量。

(5)锌的供给量:肝硬化患者血清锌水平降低,尿锌排出量增加,肝中含锌量减少,而微量元素锌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故必须注意锌的供给量,每日饮食中不应低于15毫克。宜多吃猪瘦肉、牛肉、羊肉、鱼、虾等富含锌的食物。

(6)食盐:每日供给7~8克。一旦合并腹水及水肿,应少用或禁用食盐以及其他含钠多的食物,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2克为宜。进水量应限制在1 000毫升以内。严重腹水患者每日摄入钠量应控制在500毫克以内。

(7)少量多餐:每日进食4~5餐。供给细软易消化、少纤维、少刺激性的半流质或软饭饮食。

31.为什么肝炎患者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镁、磷、钾、钠、铁、 铜等无机盐类。

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在体内不能储存也不能合成,只有靠饮食中的营养供给。肝炎患者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改善肝功能。

蔬菜和水果提供给人体的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而被人体吸收利用。维生素A除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外,还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同样,钙、镁、磷、铁、锌等无机盐类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

据营养学家分析,蔬菜的营养价值高低与其颜色有密切关系,颜色越深,其营养价值越高。一般讲绿色、红色蔬菜营养价值高,黄色、白色蔬菜次之,因此,肝炎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新鲜深色水果蔬菜,这对患者身体恢复是大有好处的。

32.各个时期肝炎患者应该如何休息与运动

适当合理的休息是慢性肝炎患者养生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慢性肝炎演变为重症肝炎时、肝细胞大量坏死、溶解,肝结构破坏萎缩、肝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出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等,并可能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这种情况必须住院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患者的洗漱、大小便应专人照护,不得随便下床活动。通过充分休息和综合治疗,帮助患者度过肝细胞坏死到肝细胞再生的重要阶段。卧床休息能使体力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反之活动后引起糖原分解和蛋白质的分解及乳酸形成,热量消耗增多,使肝的负担额外增加。

患急性肝炎期间,应以“静”为主。一般来说,医生多主张卧床休息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卧床休息,可以减轻体力上的消耗,还可以增加肝的血流量。中医《内经》指出,“人卧血归于肝”。卧床休息时肝血流量比直立或活动时增加,对防止肝细胞进一步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好处。实践证明,卧床休息时的肝血流量,比站立的时候,要多出40%。所以,卧床休息时,能保证肝细胞再生修复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休息得越好,病情也就好转得 越快、越彻底。如果患者开始有黄疸的症状,等到黄疸消退,症状也明显好转以后,每天可以起床活动一两个小时,但是,要以患者不感觉到疲劳为限度。以后,随着病情逐渐好转,活动量逐渐增加的时候,也要掌握不要疲劳这个度。不过,吃饭以后,还是要卧床休息一两个小时。

慢性肝炎活动期,休息原则也要以静为主,但不一定强调绝对卧床。此时患者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轻微活动。

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根据病情应适当地限制其活动,不应过分地强调卧床休息。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强体力,活跃全身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愉快身心,有利于康复,少数患者由于缺少活动,同时又盲目地增加过多的营养,结果患肥胖症、脂肪肝,对身体健康反而不利。

慢性肝炎患者的恢复期或静止期则应注意动静结合,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职业、疾病的轻重和个人的爱好、习惯的不同,探索出自己适宜的运动和合适的运动项目。总的原则是运动量的增加以不感疲劳为度,每次运动以自觉稍微出汗则可。运动后如果食欲好转,身心愉快,乏力减轻,肝功能改善,则可在此基础上量力而行地加大活动量或延长运动时间,但也要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要注意不要过劳,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有肝硬化及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应避免使腹压增加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根据病情应适当地限制其活动,不应过分地强调卧床休息。

33.肝炎、肝硬化的常用药膳处方

(1)山药苡仁龟汤:山药20~30克,薏苡仁15克,橘皮少许,龟甲500克左右(龟甲宜打碎),瘦肉100克,共煮成粥样米汤,食用时稍放点食盐。每周煮1次,2~3天吃完。龟甲益阴养血;薏苡仁、山药健脾益肾,渗湿利水。适用于肝硬化症见腹水,下肢或四肢水肿,小便短少不利,饥而不敢进食,白蛋白/球蛋白倒置或低蛋白的患者。

(2)鲫鱼赤豆商陆饮:鲫鱼250克,赤豆120克,商陆3克,同煮熟,吃鱼肉喝汤。商陆通二便,泻水散结。全方温中补虚,健脾利水。适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

(3)桃仁粥:桃仁100克,去皮尖,煮熟,取汁水和粳米250克,煮粥食用。桃仁破瘀行血润燥,粳米甘平补中。全方健脾补中,活血行瘀。适用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见胁下痞块、舌暗有瘀斑的患者。

(4)山楂鲜藕粥:山楂30克,鲜藕60克,金银花15克,桃仁25克,大米250克,桃仁去皮尖与金银花同煎,去渣滤出汤液,与山楂鲜藕大米共煮成粥。对肝硬化、慢性肝炎属血瘀兼热者,可经常食用,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

(5)益脾饼:生白术120克,生鸡内金60克(洗净),干姜60克,熟枣肉250克。将白术、鸡内金切细焙熟,与干姜、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烘干。晨起空腹时当点心细嚼慢咽,白术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枣肉益气滋脾;鸡内金健胃消食,共奏温中健脾,助胃消化之功。对肝硬化、慢性肝炎寒湿内蕴,损伤脾阳而引起饮食减少,久泄不止,完谷不化者有治疗作用。

(6)西洋参龙眼饮:西洋参6克,龙眼肉(桂圆肉)30克,白糖3克,三味共置带盖碗中,在饭锅内隔水反复蒸成膏状,每晚服一匙。龙眼肉甘平补心、养血安神;西洋参甘凉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气阴两虚,症见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动则多汗喘息,腰痛耳鸣,四肢酸软者;也可用于身体衰弱,心律不齐,脉结代者。

34.甲型肝炎抗体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人体感染这种病毒后,会在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甲型肝炎病毒存在于甲型肝炎潜伏期和发病初起的1周内,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可存在体内较长时间。

甲型肝炎抗体分为抗-HAV IgM和抗-HAV IgG。抗-HAV IgM是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最早出现的抗体,约在发病后1周内出现。其检出阳性表示急性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早期,是急性感染的标志,它在血中能够维持3~6个月的时间。抗-HAV IgG阳性表示既往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几乎终身存在。我国人群10岁以上抗-HAV IgG阳性率>80%。

35.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甲型肝炎流行是怎么回事

自1988年1月19日起,上海许多市民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厌食、乏力和黄疸等症状,发病急骤,当日报告病例由18日的33例急增至134例,之后数日内成倍增长,截止到1988年3月18日,共发生29 230例,流行波及面广,主要限于上海12个市区,呈现出突发性紧急疫情。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专家们明确了本次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是因毛蚶产地的毛蚶受到甲型肝炎病毒严重污染,上海市民缺乏甲型肝炎的免疫屏障,又有生食毛蚶的习惯,最终酿成暴发。在确定了病因后,政府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禁捕、购、销毛蚶;进一步教育市民不生食毛蚶,防止污染水源和食品等,使疫情在3个月内得到控制。

36.甲型肝炎的分期表现和治疗有哪些?

甲型肝炎的治疗要根据甲型肝炎的发展情况来定。不同的情况要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那么我们先弄清甲型肝炎的病情的临床分期。

(1)黄疸前期: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缺乏、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呈浓茶状。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本期持续1~21日,平均5~7日。

(2)黄疸期: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大至肋下1~3厘米,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本期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最终痊愈,不转为慢性肝炎。

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无特效西药,提倡中药治疗为主,急性期选用茵陈蒿汤等加减。

37.预防甲型肝炎应注意哪些问题

(1)防止“病从口入”:要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海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干净后再吃;加强饮食、水源、粪便的管理;公用的餐具消毒,最好实行分餐;生食和熟食切菜板、刀具以及储藏容器均应该严格分开,防止感染。

(2)避免和早期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要对传染期的甲型肝炎患者及其周围的无症状隐性感染者早期隔离,待无传染性后再回家休养。

(3)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包括儿童以及年轻人,对于儿童和年轻人可接种甲肝疫苗。

38.退黄药物有哪些

皮肤、眼睛发黄是肝炎患者常见的现象,且黄染的深浅与病情轻重有关,退黄治疗尤为重要,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常用于治疗伴有肝内淤胆的病毒性及药物中毒性肝炎。商品名,如优思弗胶囊等。

(2)腺苷蛋氨酸:肝硬化时腺苷蛋氨酸的合成明显下降,使防止胆汁淤积的正常生理过程削弱,因而补充腺苷蛋氨酸可改善这一生理过程。此外,腺苷蛋氨酸参与体内的一些生化反应,提高了肝细胞的生物活性,促进解毒物质的合成,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商品名,如思美泰等。

(3)门冬氨酸钾镁:能促进氨和二氧化碳在细胞中的代谢,可用于治疗伴有胆红素血症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商品名,如潘南金等。

(4)保胆健素:能迅速、持久、强烈促进胆汁分泌,减轻小胆管炎性水肿,畅通胆道,有助于胆汁排入小肠。严重肝功能损害、肝性脑病、胆道完全梗阻者禁用。

(5)苯巴比妥:增加肝细胞摄取、处理胆红素能力,促进毛细胆管内胆汁流动,只用于治疗淤胆型肝炎。

(6)33%的硫酸镁:有利胆作用,一般用量为10毫升,口服,每天3次,若出现腹泻应适当减量。

(7)另外,很多清热解毒、利尿去湿、活血化瘀的中药都具有利胆退黄的作用,如茵栀黄注射液、茵栀黄颗粒、苦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39.丙型肝炎抗体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丙型肝炎抗体是机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产生的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但不具有保护性。丙型肝炎抗体分为2种:抗-HCV IgM和抗-HCV IgG。急性丙型肝炎时,抗-HCV IgM为阳性,可持续1~4周,为急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6个月内痊愈则抗-HCV IgM转阴,反之则患者转为慢性丙型肝炎。抗-HCV IgG出现较晚,阳性表示体内已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慢性丙型肝炎的重要标志。

40.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意义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分为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如果筛查试验阴性,这就意味着没有发现抗体,被检测者艾滋病病毒阴性,而不需要做确证试验。如果筛查试验反复阳性,就必须进行确证试验。确证试验为阳性者,可以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若无任何临床症状,称为HIV携带者;当有临床症状时,可诊断为艾滋病(AIDS)。

41.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检测分为定性试验和确诊试验,定性试验阳性的情况下,必须进行确诊试验,若阳性就可确诊梅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