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泰中人民早在古代就已经有过密切交往

泰中人民早在古代就已经有过密切交往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泰语与汉语有不少同音词来看,泰人与汉人的先民早在古代,就已经有过密切的交往。泰国是华侨定居谋生较多的国家之一,广大华侨的子女已经成为具有泰国国籍的泰籍华人,并且已经融入泰国社会,和泰人和睦相处。例如,泰语一些词汇中就有一些痕迹表明,泰人的先民曾经吸收汉语的一些词汇和文化。[5]泰人先民所吸收的中国古代信仰、传统风俗与行政文化等,肯定是对泰人有益的东西。
泰中人民早在古代就已经有过密切交往_从语言的痕迹说起_谢远章学术文选

从泰语与汉语有不少同音词来看,泰人与汉人的先民早在古代,就已经有过密切的交往(本文说的泰人,包括泰国的泰人以及其周边国家的傣人)。

泰国是华侨定居谋生较多的国家之一,广大华侨的子女已经成为具有泰国国籍的泰籍华人,并且已经融入泰国社会,和泰人和睦相处。半个世纪以来,泰国的泰人和华人之间,没有像一些亚洲国家那样发生大规模的民族冲突。而促使泰人和华人能够融洽相处的主要原因,在政府方面是由于具有正确的国籍政策,在社会方面是由于泰人具有宽容的特点,他们对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不但不歧视,而且还能够智慧地从其他民族那里吸取有益的营养。例如,泰语一些词汇中就有一些痕迹表明,泰人的先民曾经吸收汉语的一些词汇和文化。

泰语和汉语都是单音节语言,但却属于不同的语族。在涉及自然地理、自然现象如天地水土、日月星云,人体器官如手脚面目等等基本词方面,泰语和汉语完全不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有一些同音词,而且大多数还是比较普通的词。现将这些同音词举例如下[1]

形状词方面的同音词

人员称呼的同音词

物件方面的同音词

动物方面的同音词

数字方面的同音词

据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授巴屏·玛努迈威汶博士的研究,现代泰语双音节词中一些丧失了含义已不单独使用的词,有一部分是源自汉语。如下表[2]

此外,在涉及传说时期泰人首领名称、泰人早期邦国名称、古代行政结构等方面,也有一些和华夏文化有渊源关系的现象。例如,传说时期的泰人领袖坤真,源于中国古代对边沿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君长[3];泰人最早建立的邦国以“chiang(清或景)”(城)相称,这个“chiang”源于汉语城;泰语“waen-kwaen”(区域)实际上源于汉语县郡;早期泰人往往称首领为“tao”(领袖)实际上也是源于汉语“头”,意即头人。泰傣早期邦国委派大臣担任“pho-lam”(波朗)管辖某些地区或山区的制度,源于中国唐朝的羁縻体制,pho-lam制的pho,原意为父老,引申为长官;lam为拴牛的缆绳,pho-lam就是拴牛官,实际上就是对羁縻制惟妙惟肖的模仿。泰国古代曾经实行过委派亲王或大臣分管各地的gin-merng(食邑)制,也是源于模仿中国古代的食采邑制度。[4]

至于泰人的传统信仰与崇拜,也有不少和华夏传统文化有对应关系。例如,泰人所信仰的phea-she-merng(社神)的she,相当于华夏社神信仰的社;kwan相当于魂,tai相当于太一的太,taen相当于天,ming相当于命,mo-mod(巫师)的mod相当于巫,phi-sang(伥鬼)的sang相当于伥,pha-heo(孝山坟地)的heo相当于孝,等等。

泰国古代碑铭证明,泰国素可泰王朝时期曾经使用称为mae-bi-lukbi和mae-wan-luk-wan(母年子年、母日子日)的周期纪年纪日法。这种纪年纪日法,云南西双版纳、缅甸掸邦等地傣人目前仍然继续使用,这种历法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目前,中国仍然用这一历法纪年和纪日。[5]

泰人先民所吸收的中国古代信仰、传统风俗与行政文化等,肯定是对泰人有益的东西。值得尊敬的已故学者猜·良信先生,在《佛历二十五世纪以前的泰国古代社会史》专著中说,泰人具有相当的智慧,足以能够挑选有益的异族文化,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便能够繁荣发展,赶上其他民族。[6]

以上所列举的泰汉语言的同音词,涉及日常生活、物件、动物、数目等方面的词。本文开头已谈到泰语与汉语是不同语族,但是为什么会有为数不少的同音词呢?笔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借词往往是借用新出现的事物以及本民族所没有的比较复杂的词。例如,泰语借用来自印度梵语、巴利语的kanti(堪忍),来自高棉语的cha-loei(俘虏)、ta-wai(敬献)、bang-kom(礼拜),来自英语的golf(高尔夫球)、coupon(配给票)、battery(电瓶),以及来自华侨潮州语的seng-li(生意)、huai(彩票)等等。但是,一部分常见事物和不复杂的词,例如退、双、片、本、线、温等,为什么泰语还要借用这些词呢?尤其是数词,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数词,据中国的语言学家罗美珍的研究,泰语数词中除了绝大多数与汉语数词同源,尚有nueng(壹)是泰语固有的数词,证明泰语本来就有自己的数词的。但是,为什么各个支系的泰傣(包括同属壮傣语支的壮、布依等民族),反而要借用汉语的数词呢?

泰国已故著名学者披耶阿努曼拉差吞在他的专著《泰-中》书中说:泰语与汉语之所以有不少同音词,可能是它们有共同的渊源;不然,也说不定可能是(它们)相互借用。笔者认为,泰-傣语常用词之所以和汉语有同音词或借词,是由于泰人的先民在历史上曾经和汉族居住在一个区域。正如披耶阿努曼拉差吞在上述专著中所说的:自古以来,泰汉(人民)就曾经居住在邻近相互往来的地区,泰汉(人民)经历了长久在一起混合杂居的状况,并且还进行相互往来和买卖关系。[7]

根据本文所述泰国文化中华夏影响的痕迹,以及泰语和汉语同音词等等有关情况,我们可以做如下想象:在泰人先民尚未南迁,仍然聚居在中国版图的古代时期,其首领被委任为坤真(君长)。他们的行政中心以chiang(城)来命名,其辖区划分为kwaen(郡)。他们信仰she—ban—she—merng(社神),和汉族有着密切的交往;导致泰语的日常生活、物件和动物等词中,从汉语吸收和借用了不少的词。后来,随着时间的转移,这些借词已经和泰语相融合,以致有时难以区分哪些是固有的泰语词,哪些是汉语借词了。

【注释】

[1][泰]利吉·云达恭:《中暹两族关系史》上集第1册,(曼谷)泰沙旺印刷厂印刷,1970年:本文所收集涉及日常生活、物件等98个词中,有29个词摘自《中暹两族关系史》,其余59个词是笔者自己对比的结果,而其中有24个词与上述著作的对照相等。

[2][泰]巴屏·玛努迈威汶:《泰语词外语词》,(曼谷)《语言期刊》1984年第1期,第90-94页。

[3][泰]然容·集腊纳空:《坤真与陶真名称的由来》,载《陶洪与坤真典故: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研究》,(曼谷)法政大学泰学研究所与教育部国家文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出版,1995年,第27-33页。

[4][泰]然容·集腊纳空:《关于泰人先民从中国南迁的证据》,《亚洲评论》1997年第18卷第2期,第1-14页。

[5][泰]猜·良信:《佛历二十五世纪以前的泰国古代社会史》,(曼谷)良信出版社1980年版,第88页。谢远章:《素可泰人把中国的纪年、纪日法称为泰式纪年、纪日法的由来:从素可泰碑铭考证泰人发源地》,《艺术与文化》1983年第5卷第5期,第20-25页。

[6][泰]猜·良信:《佛历二十五世纪以前的泰国古代社会史》,(曼谷)良信出版社1980年版,第66页。

[7][泰]披耶阿努曼拉差吞:《泰-中》,(曼谷)班那刊出版社1972年版,第6、56、7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