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中成药,汗出而感冒未解,寒热日轻暮重,口干、便结、胸闷、不欲食。施师治外感病,以“清”和“解”为要法。笔者体会,不论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之发热者,均宜施用。施师经验不论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以及原因不明之低热均宜使用。用于治疗气机不调,胸肺胀闷,脘胀不适,甚则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利等症;梅核气;功能性失语。笔者用于治疗梅核气、功能性失音均有良效。拟以五解五清法治之。

第一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第一节 感  冒

一、风寒外袭

张某 男 50岁 病历号 52、41、381

1周前,晚间外出沐浴,出浴室返家途中即感寒风透骨,汗闭不出,当夜即发高热,鼻塞声重,周身酸楚。服中成药,汗出而感冒未解,寒热日轻暮重,口干、便结、胸闷、不欲食。

舌苔黄厚,脉洪数有力。

【辨证立法】

浴后感寒,腠理紧闭,阳气不得发越,遂致高热,虽服成药汗出而寒邪化热不解,必清里以导邪出,拟七清三解法治之。

【处方】

【解读】

浴后汗出,毛孔开张,骤遇寒风侵袭,汗闭不出而发高热,患者虽服成药发汗,然外感并未能解,病邪入里化热,此时当以表里双解,患者里热重于表寒,故以清里为主、解表为辅,七清三解为法,清解比例恰当,患者只一诊即愈。本案以桂枝汤、栀豉汤合瓜蒌、薤白治之。施师对于胸闷不食、便结气滞者,常以苦桔梗、炒枳壳、杏仁泥、薤白头调理气机,用之多效。

杭白芍——桂枝

杭白芍敛阴和营,养血柔肝,调和肝气为主;桂枝振奋气血,调畅血脉,达卫气以和营解肌为要。二药伍用,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和营之内有调卫之力。白芍养血敛阴而不滞邪,桂枝和营解肌而不伤阴。二药相合,一收一散,一寒一温,相互制约,而收调营卫、和气血、启发心阳、益阴止汗之功。

注:杭白芍为浙江产者,商品名为杭白芍,为施师所习用。

桂枝色赤,入于血分,可通血脉;白芍善走阴分,能益阴护里,缓急止痛。桂枝又能振奋脾阳,白芍又善养胃阴。二者相合,一阴一阳,共奏通调血脉、缓急止痛、振奋中阳、调整脾胃功能。

桂枝、白芍伍用,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名曰桂枝汤。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汗出、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又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医宗金鉴》云:“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第一方也。”

施师临证处方时,习惯以川桂枝、杭白芍同炒并用。善治营卫不和、时有燥汗、表虚寒证不解者。若治四肢麻木、酸楚、关节疼痛者,易桂枝为桂枝木,但用量宜大,15~30克均可。若寒甚四肢发凉者,也可酌加制附片,其效更著。

炒栀子——淡豆豉

栀子味苦气寒,轻飘象肺,色赤入心,善泻心肺之邪热,使其从小便而出,又善解三焦之郁火而清热除烦。本品炒后入药,既能走血分,以清血分之热,又能出于气分,以清气分之热,可谓气血两清;豆豉色黑,味苦气寒,经紫苏叶、麻黄煮水浸制之后,其气由寒转温,故能发汗开腠理,宣透表邪,散郁除烦。栀子突出一个“清”字;豆豉侧重一个“解”字。两药伍用,一清一解,清解合法,发汗解肌,宣透表邪,清泄里热,解郁除烦甚妙。

施师治外感病,以“清”和“解”为要法。清是清热,解为解表,即临证一面清里,一面解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参以脉象、舌苔、辨清寒热的比重,分别给予三分清七分解,或五分清五分解,或七分清三分解,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二药虽然简单,一以栀子之清,一以豆豉之解,亦示后人治外感之大法也。

笔者体会,不论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之发热者,均宜施用。尤其用于治疗外感初热,凡投银翘散或荆防之类热不退,而心下有郁烦不适者,即应手取效。

注: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经过加工发酵而成。制法有二:①于夏季将黑豆洗净、蒸熟,摊在席上,用桑叶、鲜青蒿盖在上面,使之发酵成黄色取出,去其桑叶、青蒿,拌以清水,放于瓮中,封口置于露天晒三天,然后取出晒干备用。②每百斤黑大豆,用紫苏叶、麻黄各2000克,水浸汁,将黑豆煮透,药汁煮干,倒于竹匾内,晒至八成干后,装于大坛内,夏季3天,冬季5天,待其充分发酵后晒至将干,再行蒸透,然后晒干备用。

白茅根——白苇根(白芦根)

白茅根味甘而不腻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善清血分之热;芦根味甘而不滋腻,生津而不恋邪,专清气分之热。二药伍用,一气一血,气血双清,发汗解表,清热退热。茅根清里,芦根透表,二药参合,一清一透,故于肺热咳喘,清透疹毒尤其擅优。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感冒之初,只用芦根,二三日不解者,加入白茅根;温病之发热、烦渴、烦躁不安等症;肺热咳喘(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病均宜使用);麻疹初起,脏腑郁热,疹毒过盛,宜表散者,用之可透发疹毒;急性肾炎,尿路感染,表现有发热、小便不利、水肿者亦可使用;止热呃;流行性出血热等。

芦根、茅根,出自《千金方》,芦根、茅根各60克,水4升,煮2升分服,治胃反上气,食即吐出。施师经验不论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以及原因不明之低热均宜使用。为增强退热之功效,施师常取鲜茅根、鲜芦根入药。若发热甚者,可伍用栀子、淡豆豉,则退热更速。

另外,二药煎水代茶频频饮之,尚有预防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之功。

桔梗——枳壳——薤白——杏仁

桔梗辛散,宣通肺气,祛痰排脓,清利咽喉,升提利水,以升提上行之力为最,故前人有“载药上行”之说;枳壳苦温,理气消胀,宽胸快膈,以下降行散为著。二药参合,一上一下,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行气消胀散痞的力量增强。薤白辛温,行气于左,温中通阳,行气散结,活血止痛;杏仁入肺,行气于右,宣肺平喘,祛痰止咳,润肠通便。二药伍用,一左一右,升降调和,气机通畅,理气宽中,消胀除满益彰。综上所述,桔梗行上,枳壳降下,薤白行左,杏仁行右,四者相合,相得益彰。上、下、左、右,平调升降,燮理气机,开胸顺气、行气消胀、散结止痛之力增强。用于治疗气机不调,胸肺胀闷,脘胀不适,甚则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利等症;梅核气;功能性失语。

桔梗、枳壳伍用,载于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活人桔梗枳壳汤”。方由桔梗、枳壳组成。治伤寒痞气,胸满欲绝。孙一奎以桔梗、枳壳各90克,治诸气痞结满闷。施师再伍以薤白、杏仁,谓之上、下、左、右,祝师定名为调气汤,共奏行气消胀、散结止痛之功,以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等症。笔者用于治疗梅核气、功能性失音均有良效。桔梗、枳壳、薤白、杏仁合用,施师临证处方时告云:上、下、左、右,学生便顺手拈来,嗣后祝师体会调气功效甚妙,故命名为调气方。

二、表寒里热

刘某 男 38岁 病历号 56、10、448

一周之前,暴感风寒,左臂骤然作痛,咳嗽剧烈,夜不安枕,经服药及针灸治疗,未见显效,昨晚忽又咯血,大便4日未下,体温38.8℃。

舌苔黄,脉浮紧。

【辨证立法】

脉象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寒痹阻经络,故左臂骤痛。肺主皮毛,风寒客肺,症见咳嗽。大便不通,内热甚炽,遂致咯血。拟以五解五清法治之。

【处方】

另:紫雪丹3克,温开水分2次冲服。

二诊:前方服2剂,发热退,臂痛减,咳嗽见好,未再吐血,大便已下。

【处方】

前方去大、小蓟炭、紫雪丹,加旋覆花6克,新绛5克(用布包)。

三诊:药服2剂,左臂痛已好,体温正常,咳嗽减轻,但周身似有气串走,酸楚不适,夙疾偏头痛又现。

【处方】

【解读】

素蓄内热,暴感风寒,腠理紧闭,不得透越,遂发高热。热逼血溢,致生咯血。高热苔黄而便干,里热炽盛。脉象浮紧,咳则臂痛是属风寒未解,故以清解并举之法为治。肺合皮毛,外邪袭表,肺失宣降,遂有咳嗽,入夜尤甚,治宜宣肺解表,降逆止咳。施师常用炙麻黄、杏仁,炙白前、炙前胡,炙紫菀、炙苏子等对药化裁为治。

炙麻黄——白杏仁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本品中空而浮,长于升散,既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能散风止痒、散邪透疹,还能宣肺平喘、利尿消肿。蜜炙后可减弱发汗之力,而有增强润肺、止咳定喘之功效;杏仁味苦性温,色白入肺,降气止咳。麻黄以宣肺定喘为主,杏仁以降气止咳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肺气通调,止咳平喘益彰,不论新久咳嗽均宜选用。

赤、白芍——桂枝

(1)赤芍——白芍

赤芍味苦微寒,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赤芍泻肝火,白芍养肝阴。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泻。二药伍用,一散一敛,一泻一补,清热退热,养血敛阴,散瘀止痛的力量增强。

(2)白芍——桂枝(见第2页)。

赤、白芍参合,清热退热,养阴敛阴,散瘀止痛,若营卫不和,气血不调,络道不畅,肢体疼痛时与桂枝配伍,盖桂枝色赤体轻,有升无降,通经活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以解外寒、清内热之力益彰。

古人认为赤芍、白芍主治不同,赤芍散邪行血,白芍敛阴益营。施老习惯以炒赤芍、炒白芍伍用,善入阴分,一补一泻,以达相辅相成之功效。白芍敛阴,赤芍凉血,二药相合,而退血分之热(敛阴凉血而不恋邪)。白芍柔肝,赤芍行血,二药参合,止痛之功益彰。若营卫不和,气血不调,络道不畅,肢体疼痛者,可与桂枝伍用,其效更佳。

炙白前——炙前胡

肺主气,外合皮毛。肺气宜宣,肺气宜降。若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蕴肺,均可引起肺的清肃功能失调,以致胸闷气逆、咳嗽多痰等症。故以白前清肃肺气,降气化痰;用前胡宣散风热,降气消痰。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伍用,一宣一降,使肺之宣降功能恢复正常,故痰可祛、咳可宁、喘可平。用于治疗咳嗽初起,肺气不宣,清肃之令不行,而致肺气上逆、咳嗽有痰、痰吐不爽、咽痒、胸闷、气促等症。

炙紫菀——炙紫苏子

紫菀以润肺为主,紫苏子以降气为要。二药伍用,一润一降润降合法,化痰止咳,下气平喘,利气宽膈的力量增强。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咳痰不爽,胸膈满闷等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兼见上述诸症者,亦可使用。

施师临证治疗咳嗽,习以炙前胡、炙白前,炙紫菀、炙紫苏子伍用,用蜜制之,意即增强润肺止咳之力。

内热炽盛,灼伤肺络,溢之于外,遂有咯血,故与白茅根、白苇根、酒黄芩、大小蓟炭参合,以收凉血止血之功效。

大蓟——小蓟

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大蓟的根及全草。味甘、性凉。凉血止血、消散痈肿,利尿消肿,炒炭入药能缩短出血时间,并有消炎利尿作用;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儿菜的全草及地下茎。味甘、性凉。凉血止血、消散痈肿、利尿。《本草拾遗》:“大蓟、小蓟二味根、叶,俱苦甘气平,能升能降,能破血又能止血。小蓟则甘平胜,不甚苦,专以退热除烦,使火清而血归经,是保血在于凉血。”施师二药炒炭协力为用,意即令入血分而收止血之效也。

紫雪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为治疗温热病,邪热内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抽搐惊厥,口渴唇焦,尿赤便秘等症。施师于本案中取紫雪丹3克,温开水分2次冲服,意即清热解毒,退热止血。

旋覆花——新绛

旋覆花味微苦、辛、咸,性微温。入肺、肝、胃经。本品能下气散结,宣肺平喘、行水消痰、降气止噫。

新绛《本经》未载,有的医家认为是绯帛,将已染成大赤色丝织品的大红帽帏作新绛使用(有谓以茜草印染或以猩猩血、藏红花汁、苏木染成者),而陶弘景则称绛为茜草,新绛则为新刈茜草,用治肝著及妇人半产漏下属于瘀血者,确有实效。自清朝以后,逐渐废用,多以茜草代之。茜草又叫茜草根,为茜草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味苦,性寒。入肝经。本品苦寒降泄清热,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祛瘀。

旋覆花走气分为主,新绛走血分为要。二药参合,一气一血,活血、凉血、止血、止痛之功益彰。

旋覆花、新绛伍用,出自《金匮要略》,名曰旋覆花汤。旋覆花3两,茶14茎,新绛少许。水煎服。治肝著,症见胸胁痞闷,甚则胀痛,重按胸部可以减轻,初起时欲得热饮。

海风藤——石南藤

海风藤为胡椒科常绿攀藤本植物风藤的藤茎。味辛、苦,性微温。入肝经。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之功;石南藤又名南藤、爬岩香。为胡椒科植物巴岩香的茎叶或全株。味辛、性温。有祛风通络、补肾壮阳之效。《本草纲目》曰:“石南古方为风痹肾弱要药,今人绝不知用,识者亦少,盖由甄氏《药性论》有令阴痿之说。殊不知服此药者,能令肾强,嗜欲之人,借此放恣,以致痿弱,归咎于药,良可慨也。”海风藤以祛风通络为主,石南藤以补肾通络为要。二药伍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止痛之力益彰。

三、半表半里案

张某 男 57岁 病历号 53、5、430

身发寒热已20余日,曾服药发汗,汗出又复畏风,全身倦怠无力,不思饮食,小便黄且量甚少。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立法】

病已20余日,邪正互争,寒热时作,病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服药虽汗出,而邪仍不得解。小便黄少,苔黄舌红而脉弦数,说明兼有里热,拟和表里,清内热,通利膀胱水道之法治之。

【处方】

二诊:药服4剂,寒热大为减轻,周身舒畅,20日以来无此佳象。尿量增多,食欲稍好。

【处方】

【解读】

里有蓄热,易致外感,外邪入于半表半里,遂使里热更炽,惟以和解兼清里热之法方能奏效。初诊之方以达原饮、柴胡桂枝汤、栀豉汤化裁,方中桂枝与二芍,柴胡与二黄,苇根与茅根,淡豆豉与栀子,草果与知母,一表一里,互相配合,桂、柴、苇、豆、草同施逐邪外出之功,芍、黄、茅、栀、知共起敛阴、清热、凉血之效。清解共伍,体现了施师善用对药的特点。旋覆花配半夏曲和胃降逆,川厚朴除湿散满,甘草调和诸药并扶正。赤茯苓、赤小豆、通草等味利湿,使邪有出路。本方药味较多,初看杂乱无章,细审方知组方配伍均有法度。

小柴胡汤之应用,王孟英说:“惟风寒正疟,邪在少阳者,可以按法而投……若温热暑湿诸疟……但执此汤,奉为圣法,则参、甘、姜、枣,温补助邪,骤则液涸神昏,缓则邪留结痞,且有耗阴伤血而成疟劳者。”本案虽由外感而致发寒热如疟,但因素有蓄热内伏,临床构成复杂之证,正如王氏所云,“非属风寒正疟”,故施师不用小柴胡汤,以防“参、甘、姜、枣,温补助邪”,耗伤津液。古人有“疟属少阳”之说,施师抓住邪在半表半里,兼有蓄热内伏的病机,取达原之意,以和解为法,佐清热利湿之品,宣、疏、清、利共施,一诊便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其辨证、立法、组方、配伍俱见巧思。施师治病的风格,于此案中可见一斑。临床中证候复杂,千变万化,病人的症状往往不能完全符合书本上某证某方,遇此情况,施师决不墨守成规,而是灵活运用古法古方,体现了古为今用的特点。施师常说:“决不能凑症状以命证,执成方以治病。”

赤、白芍——柴胡——桂枝

(1)赤芍——白芍(见第6页)。

(2)白芍——桂枝(见第2页)。

(3)柴胡——白芍

白芍酸寒收敛,能敛津液而护营血,收阳气而泻邪热,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泻肝之邪热,以补脾阴;柴胡轻清辛散,能引清阳之气从左上升,以疏调少阳之气,而理肝脾、调中宫、消痞满。二药伍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制其短而展其长。故以白芍之酸敛,制柴胡之辛散,用柴胡之辛散,又佐白芍之酸敛,以引药直达少阳之经,而起清胆疏肝、和解表里、升阳敛阴、解郁止痛之功效。

柴胡、白芍伍用,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逍遥散。治五郁(木、火、土、金、水)及骨蒸劳热最有效。盖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以白芍之酸敛养血柔肝,补肝之体制肝之用;以柴胡之辛散补肝之用。二药参合,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体用兼顾,互制其短,而展其长,以达升阳敛阴、调和表里之妙用,故凡肝郁气滞,表里不和诸症均宜使用。

柴胡、白芍伍用,其功效重点为疏肝和血,故临床上遇少阳证之寒热者,宜配赤芍。施老临证处方时,习惯以杭白芍、醋柴胡同炒伍用。其目的是增强疏肝止痛之功效。

白茅根——白苇根(见第3页)。

炒香豉——炒栀子(见第2页)。

知母——煨草果

知母苦寒泻热,甘寒滋阴,功专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草果辛散温通,功擅温中燥湿,化浊,截疟。知母以清里为主,草果以解表为要。二药伍用,一里一表,一寒一热,一阴一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奏和表里、调阴阳、除寒热、治疟疾之功。

知母、草果伍用,出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祟。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凡是疟疾,多湿痰蒙蔽为患,故寒热往来,纠缠不已,治宜开泄为先。草果善涤湿痰,而振脾阳,更以知母佐之,酌其分量,随时损益,治疟颇妙义,固不必专为岚瘴立法。惟石顽所谓实邪不盛者,当在所禁耳。”

笔者体会,知母、草果伍用,治疗疟疾时,宜与常山、青蒿、柴胡、黄芩参合,其效才著。也用于治疗表里不和,乍寒乍热,寒热往来等症。

酒黄芩——酒黄连

黄芩苦寒,善于清肺、大肠火热;黄连苦寒,善泻心火,除湿散郁。二药参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效果益彰。

黄芩清肺火,黄连清心火,二药用酒制之,意即引药直奔上焦,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凡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风火牙痛者使用,均有良效。

黄芩、黄连伍用,《医宗金鉴》名曰二黄汤。治上焦火旺,头面肿大,目赤肿痛,心胸、咽喉、口、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

临证处方,黄芩有枯芩、条芩之别。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条芩体重主降,专泻大肠下焦之火。黄连大苦大寒,开通散结,清热燥湿,专泻心与小肠之火,故为要药。二药伍用,相得益彰,大、小肠之炎皆可去之,善治急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古云“厚肠止泻”,实乃消炎杀菌是也。

施师认为,黄芩清肺火,黄连泻心火,二者取其酒炒,并走于上,清热解毒之力倍增,除上焦实火之烘热、汗出、心烦诸症甚妙。

笔者体会,湿热在里,黄连善清湿生之热,黄芩善解热生之湿,二药参合,相得益彰。糖尿病检测酮体阳性者亦有良效。

旋覆花——半夏曲

旋覆花(见第8页)。

半夏曲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味苦、辛,性平。本品能燥湿祛痰、和胃止呕、消食化积、散痞除满、下气宽中;旋覆花消痰行水,降逆止呕,宣肺平喘。半夏曲突出一个“燥”字,旋覆花侧重一个“宣”字。二药伍用,一燥一宣,相互促进,和胃降逆,祛稀痰、止咳嗽甚妙。

车前子——车前草

车前子、车前草均为车前科植物。车前子偏于行有形之水液,车前草长于利无形之湿热,兼能凉血止血,可治血尿诸症。二药伍用,清热利湿、通淋利尿之力增强。

车前子、车前草伍用,系施老习惯使用,诸凡泌尿系统疾病均有良效。笔者体会,车前草宜用鲜品,亦可代茶饮,治尿路结石,宜与海浮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益元散参合。

赤茯苓——赤小豆

赤小豆以清热利湿,利尿消肿,解毒排脓为主;赤茯苓以清利湿热,利窍行水,宁心安神为要。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清热利湿,利尿排脓,其功益彰。

冬瓜子——冬葵子

冬瓜子以清肺化痰,利湿排脓为主;冬葵子以寒滑利窍,利水消胀为要。二药伍用,利湿排脓、消肿止痛之力增强。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症以及肺痈(类似肺脓疡)、肠痈(类似阑尾炎)、悬饮(类似渗出性胸膜炎)诸症。

炒谷芽——炒麦芽

谷芽为稻或粟谷的成熟果实(南方用稻,北方用谷)经发芽后,低温干燥而得。麦芽为大麦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后,低温干燥而得。

麦芽、谷芽的功效类同,均有启脾进食、宽中消积、和胃补中之功,故二者常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但麦芽消食力强,谷芽和养功胜;麦芽力猛,谷芽力缓;麦芽消面食,谷芽消米食。至于临床上的取舍,应以患者平日以面食为主,还是以米食为主,给予灵活选用。前者宜选麦芽,后者宜用谷芽,若米、面食各半,可二者同用,其效更佳。

施师临床运用谷芽、麦芽颇有法度。每遇饮食所伤,食滞不化者,谷芽、麦芽炒焦入药为治;若胃阴不足,消化无力,没有食欲者,谷、麦芽生品入药,用以舒发肝气,升发胃气为力。用者宜审。

另外,生品入药,尚能保持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增强疗效。尝治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壶腹溃疡,或热性病后期和各种癌肿放疗、化疗后的胃阴受损,胃气大伤,以致食欲不振者,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四、热入血室案

李某 女 32岁 教师 病历号 53、5、170

发热、头痛、项强4天,经水适至,呕吐不食,心烦不能眠,甚则谵语妄言,口干,大便已4日未解。

舌苔外白中黄,脉浮紧。

【辨证立法】

暴感外邪,适遇经至,热入血室。即应调和气血,兼以通便。

【处方】

二诊:服前方2剂,发热渐退,头痛减轻,颈项不强,仍感不适,呕吐止,大便已通,但仍干燥。

【处方】

【解读】

《金匮要略》云:“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本案即为暴受风寒,入里化热而又月经适至,以致热入血室。症见头痛项强,甚则谵语妄言,宜气分血分双治。加晚蚕沙、皂角子以润肠通便。就诊两次,服药4剂,应手而愈。

赤白芍——桂枝——柴胡(见第11页)。

酒黄芩——酒黄连(见第12页)

姜半夏——姜竹茹

半夏体滑性燥,能走能散,能燥能润,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除满;竹茹味甘而淡,气寒而滑,可清热止呕,下气消痰。半夏性温偏热,善化湿痰而止呕;竹茹性偏于凉,长于清利热痰而止呕。二药参合,一热一寒,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

施老临证处方,常用姜半夏、姜竹茹,意即半夏、竹茹用生姜制之,其目的是增强温中散寒,止呕止痛之力。

丹参——牡丹皮

丹参味苦色赤,性平而降,入走血分,功专活血化瘀,祛瘀生新,消肿止痛,养血安神;牡丹皮功擅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肝降压。牡丹皮性寒苦泄,其气清芬,色赤入血,长于凉血散瘀,清透阴分伏火;丹参善于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二药伍用,凉血活血、祛瘀生新、清透邪热之力增强。

牡丹皮、丹参伍用,治疗范围很广。治血证(吐血、鼻衄、齿衄、下血)多与生艾叶、生荷叶、生柏叶、生地黄伍用。治瘀血诸疾,多与生蒲黄、五灵脂参合。治阴虚发热、低热不退、久久不愈者,可与青蒿、鳖甲、白茅根配伍。治热痹,风湿性关节炎,有风湿活动者,常与黄柏、苍术、乳香、没药参伍。

晚蚕沙——炒皂角子(皂荚)

晚蚕沙又叫原蚕沙,为家蚕之粪便,以晚蚕的屎入药为佳,故又名晚蚕沙。本品可祛风除湿,活血定痛,和胃化浊,升清,防腐;皂角子为皂荚树的成熟种子,故又名皂荚。皂荚降浊润燥,润肠通便,祛风消肿。晚蚕沙以升清为主;皂荚以降浊为要。二药伍用,一升一降,升降协和,清升浊降,消胀软便甚妙,上能治头晕、中能消胃胀、下能通大便,均为清浊升降功能失调的治法。

施老临证处方时,习惯以晚蚕沙、炒皂角子并书,它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宣清导浊汤。用于治疗湿温(指夏秋之季感受湿热之邪所引起的一种热性病,症见发热持续、头重身痛、胸脘痞闷、苔白腻或黄腻、脉濡)久羁,弥漫三焦,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吴鞠通云:“晚蚕沙化浊中清气,大凡肉体未有死而不腐者,蚕则僵而不腐,得清气纯粹者。故其粪便不臭不变色,得蚕之纯清。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既能下走少腹之浊部,又能化浊湿而使之归清,正人之不正也。用晚者,本年再生之蚕,取其生化最速也。皂荚辛咸性燥,入肺与大肠。金能退暑,燥能除湿,辛能通上下关窍,子更直达下焦,通大便之虚闭,合之前药,俾郁结之湿邪,由大便而一齐解散矣。”二药伍用,升清降浊甚妙。吴氏用此对药,以导湿浊从大便出,固具巧思。然而施老颇有发挥,告云:“二药参合,升清降浊,上能治头晕,中能消胃胀,下能通大便。”对于清浊升降失调引起的头晕、腹胀、腹痛,以及大便秘结难下,或初硬后溏者均有良效。皂荚以炒品为佳,其滑肠润便,降浊通便的力量增强。

砂仁壳——豆蔻壳

砂仁又名缩砂仁。味辛,性温。入脾、胃经。本品辛散,气味俱厚温通、芳香理气,醒脾消食、开胃止呕、行气止痛、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白豆蔻又叫白蔻仁,为姜科多年生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本品味辛香燥,其气清爽,上行入肺,以宣发肺气、行气止痛;中入脾胃,以化浊散寒、开胃消食。

砂仁香窜而气浊,作用于中、下二焦;白豆蔻芳香而气清,作用于中、上二焦。二药伍用,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气机,开胸顺气,行气止痛,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和中消食之功益彰。

砂仁、白豆蔻同为辛散温通、芳香化浊之品,故二药常常相须而用。又因其内含挥发油,故宜研为细末冲服。一般用量:每次服1克,每日服2~3次,白开水送下。若入煎剂者,亦宜后下,否则影响疗效。笔者尝治一位虚寒胃痛的老人,自觉心下逆满,继则恶心呕吐,疼痛难忍,水谷不入,曾拟理中汤、温脾汤调治,但药病格拒,服药后即吐,故改为砂仁、蔻仁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1克,日服3次。服药1次,疼痛少安,连服3次,疼痛顿除,亦未见呕吐。

施师临证,常用砂仁壳、豆蔻壳,意在增强行气散结功效。

莱菔子——莱菔缨

莱菔子俗名萝卜子。味辛、甘,性平。入肺、脾、胃经。本品既能消食除胀,又能降气化痰、祛痰止咳,还能利气消胀;莱菔缨又叫莱菔叶、萝卜缨。味辛、苦,性温。本品能行气消胀、和胃消食、清咽止痛。

莱菔子以消食化积,行滞通便,祛痰下气为主;莱菔缨以行气消胀,和胃消食,清咽为要。二药伍用,行气消胀、化滞通便的力量增强。

白茅根——鲜生地

鲜生地甘寒多汁液,性凉而不滞,质润而不腻;鲜白茅根,味甘而不滋腻,生津而不恋邪。二药伍用,凉血止血,清热退热,利尿排毒之力益彰。

施师临证,每遇发热病家,宜用白茅根、生地黄的鲜品,其清热、凉血、退热之力更速。笔者近年来,为加速退势之功,常重用生石膏、寒水石各15~30g,其效更彰。

炒香豉(豆豉)——炒山栀(栀子)(见第2页)。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

赵某 男 25岁 病历号 56、11、15

两天前外受风寒,症见发热(体温39.5℃),恶寒,头痛,身痛,四肢酸楚,伴有胸闷纳呆,大便偏干,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立法】

时属冬季,天时不正,又遇时疫流行,素有内热,外感时争,正邪交争,遂有恶寒发热,久久不退,治宜清热解毒,疏散外邪。

【处方】

二诊:服药3剂,热退痛除,惟纳谷不香,头时昏沉,舌苔白浊,脉濡缓,拟化浊清热、调气开胃以善其后。

【处方】

【解读】

流行性感冒属于中医“时行感冒”的范畴,系由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早已用“时行病”赅之:“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

临证特点:起病急,局部症状一般较轻,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具有高热、畏寒、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等。流行期间,亦可以咳嗽、胸痛等症状为主,或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的时行感冒。中医仍以清热解毒、芳香化浊、淡渗利湿、气血双清、表里双解诸法为治。

鲜茅根——鲜芦根(见第3页)。

桑叶——桑枝

桑叶为桑树的叶子,又叫冬桑叶、霜桑叶。味苦、甘,性寒。入肺、肝经。本品质轻气寒,轻清发散,既能疏散在表之风热,又能清泻肺热、滋肺燥、止咳嗽,还能散风热、清肝热,凉血止血、乌须黑发;桑枝为桑树的嫩枝,故又叫嫩桑枝。其味苦、性平。入肝经。本品长于祛风活络、通利关节、利水消肿,桑叶以散为主,桑枝以通为要。二药伍用,疏通兼备,清热疏风解表,祛风通络止痛益彰。用于治疗外感初起,身热不甚、头痛、周身不适、疼痛等症;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关节疼痛等症;风热痒疹等症。

金银花(忍冬花)——青连翘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味甘,性寒。入肺、胃、心经。本品质体轻扬,气味芬香,既能清气分之热,又能解血分之毒,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还能凉血解毒。连翘味苦,性微寒。入心、胆经。本品轻清上浮,故善走上焦,能泻心火、破血结、散气聚、消肿毒、利小便,为疮家之圣药。金银花、连翘伍用,并走于上,轻清升浮宣散,清气凉血,清热解毒的力量增强。二药参合,还能流通气血,宣导十二经脉气滞血凝,以消肿散结止痛。

金银花、连翘伍用,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用于治疗温病初起诸症,亦治多种热性传染病之初起诸症。笔者体会,还可治疗疮疡肿毒、脉管炎诸病,但用量宜大,15~30克均可,也可与紫花地丁、蒲公英参合。

注:连翘分为青翘、老翘两种,青翘多不开裂,呈绿褐色,表面突起灰白色小斑点较少,种子多数细长,一侧有翘,黄绿色。一般而言,青翘力盛,老翘力弱。

蔓荆子——连翘

蔓荆子辛苦而凉,轻浮升散,直奔头面,既能凉散风热,又可清肝明目,通窍止痛;连翘既能散肺热,又能清心火。二药伍用,其功益彰,专清上焦风热,以解表清热,解毒止痛。

施老以蔓荆子、青连翘伍用治疗头痛。证属风寒头痛,常与荆芥穗、防风同用;证属风热头痛,常与桑叶、菊花配伍,其效更著。

炒芥穗——炒防风

荆芥穗即荆芥的花穗,味辛芳香,以辛为用,以散为功,偏于发散上焦风寒;炒黑入药,又入于血分,可发散血分郁热。防风气味俱升,性温而润(昔谓:“风药之润剂”),善走上焦,以治上焦之风邪,又有走气分,偏于祛周身之风,且能胜湿(凡风药皆能胜湿)。二药伍用,相辅相成,并走于上,发散风寒,祛风胜湿之力增强。

荆芥、防风伍用,名曰荆防散。《本草求真》说:“荆芥……不似防风气不轻扬,驱风之必入人骨肉也,是以宣散风邪,用以防风之必兼用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荆芥发汗散寒之力较强,防风祛风之力较胜。二药参合,既能发散风寒,又有祛经络中之风热,故凡四时感冒,恶寒怕风,发热无汗,全身疼痛之症,均可配伍应用。施师认为,若属外感表证,用麻桂(辛温发表重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辛温发表轻剂)用之最宜。

厚朴花——玳玳花

厚朴花味苦、辛,性温。本品气味辛香,具有生发之气,能宽胸理膈、化湿开郁、降逆理气;玳玳花又名代代花。味甘,微苦。本品香气浓郁,具有生发之气,能疏肝和胃、理气宽胸、开胃止呕。

厚朴花与玳玳花参合,相互促进,生发之力倍增,芳香化浊,理气宽中,降低血压,醒脾开胃,增进食欲之功益彰。

厚朴花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花蕾,玳玳花为云香科植物玳玳花的花蕾。前者为棕红色,后者为黄白色。二者均是香气浓郁之品,具有生发之性。施师生平善治胃肠病,每临证处方之际,常运用厚朴花、玳玳花,或取玫瑰花、玳玳花,以起画龙点睛之妙用。但入煎剂者,均宜后下,以免有效成分被蒸发,影响疗效。

赤茯苓——赤芍药

赤茯苓以清热利水为主,赤芍药以凉血散瘀为要。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清热利水、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力增强。

赤茯苓、赤芍伍用,为施师所习用,诸凡用治血热夹瘀之小便不利、水肿、血尿,血热所致鼻衄、齿衄、吐血,均有良效。

第三节 温邪内伏

马某 男 61岁 出诊

病已4个月,反复发热不退,曾自购成药服用未见效果,体温在39℃左右,头痛如裂而晕,口渴多饮,大便稀溏灼热,小便短赤,烦躁不安,时发谵语。

舌质红,苔黄厚,脉数。

【辨证立法】

温邪内伏,蕴结不解,所以历久发热不退。当以清热为主,佐以透邪,基本以七清三解法治之。

【处方】

二诊:服药2剂,汗出头痛减,大便泻已止,小便量增多,色深黄,口渴多饮,体温38℃,仍作谵语,咳嗽气促,舌红苔垢。防转肺炎,拟清凉透邪佐以止咳化痰为治。

【处方】

三诊:服2剂,发热渐退,体温不及38℃,口渴多饮,小便短赤,汗出如蒸,神志清楚,但仍烦躁,舌红,苔黄已不厚,脉稍数。温邪初退,不宜汗解,应导之由小溲而去。

【处方】

四诊:热退至常温,神识清楚,除觉体倦无力及食欲不振外,余无他症。拟养阴开胃作善后处理。

【处方】

【解读】

本案为年事已高,又罹温邪内伏发热不退之证。初诊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及栀子豉汤加减,以清热为主,佐以宣透之味,二诊以新加白虎汤为主治之,加强清凉透热作用,三诊清热为主,养阴为辅,四诊则反之,养阴为主、清热为辅。温邪蕴久最易伤阴,不可过汗过下,惟以导邪由小溲而出,始较妥贴,三诊中重用利尿之药,达八味之多。充分体现施师退热时,采用引邪由水道而出的特点。施师组方时,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二诊在清凉透热时佐以止咳化痰的前胡、白前、紫菀、橘红消除咳嗽症状,以防微杜渐。四诊主要养阴扶正又用半夏曲化痰开胃,佩兰叶醒脾化湿,善后处理十分周到。本案虽属年高病久,每诊法随证变,治法很有条理,配伍颇具匠心,遂使4个月不退之热,四诊而愈。

白茅根——白苇根(见第3页)。

金银花——金银藤(忍冬藤)

金银花质体轻扬,气味芬香,既能清气分之热,又能解血分之毒,故为清热解毒之佳品;金银藤具有生发之气,故能理气行滞,通络止痛,疏风清热。金银花以清热解毒为主,金银藤以通络止痛为要。二药伍用,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消肿、通络止痛之力增强。

金银花、金银藤伍用,习以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四肢酸楚、疼痛等症。若治热痹诸症,常与牡丹皮、丹参,苍术、黄柏配伍应用,其效更捷。据报道,近人亦合用本组对药治疗脉管炎,并证实具有解毒消炎、通络止痛的功效。

桑叶——桑枝(见第19页)。

黄芩——黄连(见第12页)。

赤芍药——赤茯苓(见第21页)。

炒栀子——炒香豉(见第2页)。

炙前胡——炙白前(见第7页)。

瓜蒌皮——瓜蒌根(天花粉)

瓜蒌原植物名栝楼。其果实的果皮叫瓜蒌皮,又名栝楼壳。味甘,性寒。入肺、胃、大肠经。功专清肺化痰、宽中利气、开胸间胃口之痰热。瓜蒌根又称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其味甘、苦、酸,性凉而润。入肺、胃经。能生津止渴、清肺润燥、化胸中燥痰、止咳,又能通行经络,消肿排脓。

瓜蒌皮清肺化痰,宽中利气;天花粉清热化痰,养胃生津,解毒消肿。二药伍用,药效倍增,荡热涤痰,生津润燥,开胸散结,润肺止咳甚效。

施师临证处方时,多以瓜蒌皮、瓜蒌根并书,治疗肺燥咳嗽甚效。若与南沙参、北沙参合用,其效更著。

知母——石膏

石膏多以生品入药,故又叫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入肺、胃经。本品质重气浮,入于肺经。既能清泄肺热而平喘,又能清热泻火,清泄气分实热,以解肌肤邪热。

知母甘、苦而寒,质润多液,既升又降,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下能泻相火;生石膏甘辛而淡,体重而降,气浮又升,其性大寒,善清肺胃之热,又偏走气分,以清气分实热。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清泄肺、胃实热之力增强。

生石膏、知母伍用,出自《伤寒论》白虎汤。治阳明病脉洪大而长,不恶寒反恶热,舌上干燥,而烦躁不得卧,渴欲饮水数升者,以及脉滑数而手足逆冷,此热厥也,亦主之。

生石膏亦可轧细水飞,水量须多,取1~2大碗,频频饮之,以取微汗为佳,即古人所谓石膏可解肌退热者。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所谓上消,多属肺阴虚而化热之故,宜用生石膏、知母为治。盖以生石膏甘寒清热,除烦止渴,用知母苦寒坚阴,滋阴润燥,二药相合,相得益彰,治疗上消诸症,确有实效。祝谌予老师云:糖尿病渴饮无度者,加浮萍30克以解其渴,屡用屡验矣。

炙紫菀——炙化红(橘红)

紫菀(见第7页)。

橘红即橘皮的外层红色部分,或柚类果实的外层果皮。味苦、辛,性温。散寒理气,燥湿化痰,消食宽中;紫菀甘苦而温,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橘红偏于燥湿化痰,紫菀侧重润肺祛痰。二药伍用,一燥一润,一化一祛,痰可祛、咳可宁。

施老临证处方时,习惯以炙紫菀、炙化红伍用。

化橘红系化州“柚皮”,与橘红(即橘皮)系二物,不可混淆。化橘红祛痰力强,而亦较燥,理气和中之功远逊橘皮。《本草从新》云:“化州陈皮,消痰至灵,然消伐太峻,不宜轻用。”

炙是以蜂蜜为辅料,与药物拌炒而得。蜂蜜性味甘平,有甘缓益气、润肺宁咳、解毒矫味之功,与药同制,可缓和药物过偏之性,并与药物起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

远志——石菖蒲

远志苦温芳香清冽,辛温行散,宁心安神,益肾强志,散郁化痰;石菖蒲辛散温通,利气通窍,辟浊化湿,理气化痰,活血止痛。远志通于肾交于心,石菖蒲开窍启闭宁神。二药伍用,益肾健脑聪智,开窍启闭宁神之力增强。用于治疗头晕、头脑不清,心神不稳,心烦意乱,失眠,记忆力减退,甚或表情淡漠、痴呆等症以及脑卒中,脑卒中后遗症,症见神志不清,舌强语涩者。

远志、石菖蒲伍用,名曰远志汤,出自《圣济总录》。治久心痛。《千金要方》加入龟甲、龙骨,名云孔圣枕中丹。用于治疗心血虚弱、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健忘、失眠等症。笔者体会,凡属神经衰弱,睡眠差、记忆力减退者确有实效。对于情志不遂以致表情淡漠,甚或痴呆、失眠、不安等症者,常与温胆汤合用,多收良效。

施老临证处方时,习惯以焦远志、节菖蒲伍用。远志炒焦之意,即去其内含的远志皂苷以免刺激胃黏膜而反射性地引起恶心。节菖蒲即九节菖蒲,根瘦节密,一寸有九个节。施老经验,此类品种疗效较好。

赤茯苓——赤小豆(见第13页)。

鲜生地黄——鲜石斛

鲜生地黄与鲜石斛均为甘寒之品,又同取鲜品入药,意即取其更多的汁液,以增强养阴生津、清热退热、泄热除烦之功。

鲜生地黄、鲜石斛伍用,出自《时病论》清热保津法。治温热有汗,风热化火,热伤津液,舌苔变黑者。

冬瓜子——冬葵子(见第13页)。

朱茯神——朱麦冬

茯神为茯苓菌的菌核抱松根而生的部分。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经。因本品抱木心而生,故入心者居多,功专导心经之痰湿,以开心益智、安魂养神。麦冬又名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本品既能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又能养胃阴、生津液、润肠燥,还能清心除烦。

茯神入心经以导其痰湿,而开心益智,宁心安神;麦冬甘寒养阴,苦寒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清心除烦。茯神以补心气为主,麦冬以补心阴为要。二药伍用,一阴一阳,相互促进,共收养心宁心,镇静安神之功。

施师临证处方时,习惯以朱茯神、朱麦冬配伍应用。意即茯神、麦冬二药用朱砂拌之,以引药入于心经,而达养心潜阳、镇静安神、增进睡眠之功。

半夏曲——旋覆花(见第12页)。

第四节 暑  湿

高某 女 56岁 病历号 51、1、634

盛暑酷热,贪食生冷,院中乘凉,深夜始睡。今晨忽腹痛如绞,腹泻4次,恶心呕吐,不思食,头痛微热,腰酸身倦。舌苔薄白,六脉濡数。

【辨证立法】

外感暑湿,内伤寒滞,互阻中焦,胃失和降,故呕吐不食。脾乏健运,因以腹泻。拟以祛暑、利湿、和胃、健脾法治之。

【处方】

二诊:服药2剂,呕吐腹泻均止,但觉胸腹不适,食欲欠佳,全身酸软无力,头已不痛,但觉晕。

【处方】

【解读】

夏日暑湿熏蒸,脾胃不健,复加贪食生冷,乘凉感寒,致使脾胃升降失调,泄泻之病,盛暑多见,恙由是故。本案化裁藿香正气散方,药服两剂,吐泻均止,二诊则以开胃和中为善后。

藿香梗——桔梗

藿香梗辛温,气味芳香,醒脾和胃,化湿止呕,行气止痛;桔梗辛苦性平,宣通肺气,祛痰排脓,清利咽喉,升提利水。二药伍用,相得益彰,理气宽中、消胀止痛之力增强。

苍术——白术

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经。本品辛温升散,苦温燥湿,既能发汗以解风寒之邪,又能芳香化浊、燥湿健脾,还能祛风湿、止痹痛,白术以浙江于潜所产品质最佳,故又名于术。本品味甘、苦、微辛,性温。入脾、胃经。临床运用,有生、炒之别。生品入药,取其健脾之功而少燥气;炒后入药,是为增强燥湿之力。本品甘温补中,苦温燥湿。既能补脾益气,又能燥湿利水,还能固表止汗。

苍术健脾平胃,燥湿化浊,升阳散邪,祛风湿;白术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安胎。苍术苦温辛烈,燥湿力胜,散多于补,偏于平胃燥湿;白术甘温性缓,健脾力强,补多于散,善于补脾益气,止汗。二药伍用,一散一补,一胃一脾,则中焦得健,脾胃纳运正常,水湿得以运化,不能聚而为患,人则康复无恙。

苍术、白术伍用,出自《张氏医通》。用以治疗脾虚痰食不运。笔者尝治漫性肝炎,表现为脾胃虚弱、纳运失职、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甚或下肢微肿者,屡用每收良效,若午后腹胀较甚者,参合小乌附汤(乌药、香附),则行气消胀之力益彰,尚无耗散正气之弊。

施师临证处方时,苍术、白术习惯用炒炭入药,一则可去其燥,二则能增强健脾止泻之功。

二药运用,颇有法度。《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

扁豆衣——扁豆花

扁豆衣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种皮。质坚而脆,以色黄白、片大者为佳。味甘,性微寒,有健脾化湿,达肌行水,止泻止痢之功。扁豆花为豆科植物扁豆未完全开放的花,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清暑化湿之效。《本草便读》:“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清暑散邪,以治夏季泄痢等证也。”

云茯苓——云茯神

茯苓甘平,色白入肺,其气先升(清肺化源)后降(下降利水),功专益脾宁心,利窍除湿;茯神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甘淡性平,善走心经,而宁心安神。茯苓以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为主,茯神以导心经之痰湿而安魂宁神为要。二药参合,协同为用,通心气于肾,令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而宁心安神。

茯苓、茯神伍用,善治神经衰弱,表现为心气不足,浮越于外,而不能下交于肾者。其机制,以茯苓上通心气,而后下交于肾,令其水火相济也。茯神始见《名医别录》,后世医家治心病必用茯神,金代医家张洁古云:“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故二者相须为用,宁心安神之力益彰。《药品代义》曰:“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本草经疏》载:“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故二者相须为用,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以治神经衰弱诸症。

厚朴花——玫瑰花

厚朴花疏肝和胃,化湿解郁,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开胃增食;玫瑰花为蔷薇科直立灌木玫瑰的花蕾。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脾经。本品色紫、鲜艳,香气浓郁,其气清而不浊,其性和而不猛,柔肝醒胃,行气活血,宣通郁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实属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之良药。厚朴花入气分,以行气散结为主;玫瑰花走血分,以活血散瘀为要。二药伍用,一气一血,气血双调,疏肝和胃,芳香化浊,醒脾开胃,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益彰。

施师善治胃肠病,每遇肝胃不和,气血不调,食欲欠佳者,多取芳香花蕾入药,往往可收画龙点睛之效,可师可法矣。

滑石——甘草

滑石因其性滑而得名。本品味甘、淡,性寒,色白。入膀胱、胃经。既能清暑泄热、清热降火、生津止渴,又能利窍通闭、利水通淋、渗湿止泻。

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本品生者(生甘草、粉甘草)入药,能泻火解毒、润肺祛痰止咳,炙后入药,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滑石质体滑腻,故可利窍。上能清水源,下可通水道,荡涤六腑之邪热,从小便而出;甘草泻火解毒,缓和药性。以甘草之甘缓,制滑石之寒滑;又以滑石之寒滑,制甘草之甘滞。二药伍用,名曰六一散,亦名天水散,顾名思义,治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诸症可知。本方除清暑热之外,又长于渗湿利水,通利膀胱,使湿热之邪从下渗泄,故又能利水通淋,治一切砂石诸淋。

柯琴曰:“滑石禀土中冲和之气,行西方清肃之令,秉秋金坚重之形,寒能胜热,甘不伤脾,含天乙之精而具流走之性,异于石膏之凝滞,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荡涤六腑之邪热从小便而泄。炙甘草禀草中冲和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以为佐,保元气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安和矣。”《本草求真》云:“然其开窍利湿,不独尽由小便而下,盖能上开腠理而发表(腠理为肺所主)是除上中之湿热,下利便溺而行,是除中下之湿热,热去则三焦宁而表里安,湿去则阑门通而阴阳利矣。河间益元散(六一散或加辰砂),用此通治上下表里诸病,其意在此。”

施老经验,六一散应用范围较广,除治疗上述中暑吐泻等症之外,尝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诸症均获良效。尤其对尿路结石治愈以后,持久服用,有预防结石复发之功。

六一散(益元散)——荷叶

六一散又叫益元散、天水散、太白散。《明论方》方:滑石180克,甘草30克,研末冲服,每服10克。功能清暑利湿,治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以及三焦湿热、小便淋痛。若加入辰砂(朱砂),又名辰砂六一散,辰砂益元散。滑石180克,甘草30克,朱砂10克。上药研为细末,冲服,每服6克。用于治疗暑热烦渴,惊悸多汗,小便不利。六一散的含义,汪昂解释说:“其数六一者,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义也。”故又名天水散。

荷叶味苦、涩,性平。入肝、脾、心、胃经。本品气味清香,既能解暑清热、升发清阳,治疗感受暑热、头胀头痛、胸闷不舒、口干口渴、小便不利,以及夏季暑热泄泻等症,又能散瘀止血,治疗吐血、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尽等症。

六一散清热去暑,利尿渗湿,镇静除烦为主;荷叶解暑清热,升发清阳,扩张血管,散瘀止血为要。六一散以降为主,荷叶以升为要。诸药参合,一升一降,升降相随,其功益彰,清热去暑,渗湿利尿,升清止泻,升阳止血之力增强。用于治疗夏季受暑,头晕头胀,胸闷不舒,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大便溏泻,小便黄少等症以及尿血诸症。

施师临证处方,习惯以鲜荷叶包益元散,水煎服。适用于夏月时感之证,屡见显效。查其用意,黄宫绣说:“荷叶……生水土之下,污秽之中,挺然独立,实有长养生发之气。故昔人谓其色青,主属木,其形仰,主上行,其中空,主上发,其象震,主入胆,为东方胆木必用之药,故洁古枳术丸方,用荷叶烧饭为丸,取其以为升发脾胃之气。”

桔梗——枳壳

桔梗辛散,宣通肺气,祛痰排脓,清利咽喉,升提利水,以升提上行之力为最,故前人有“载药上行”之说;枳壳苦温,理气消胀,宽胸快膈,以下降行散为著。二药参合,一上一下,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行气消胀散痞的力量增强。

第五节 暑  风

张某 女 62岁 病历号 51、8、205

昨日急急出城探视女病,烈日当空,途中亦未稍休,当晚又赶回城内,劳苦乏倦,在院中乘凉时竟然入睡,夜间即感周身酸楚无力,今晨已觉发热、头晕、自汗、口干不思饮、恶心不欲食,大便2日未解。

舌苔薄白,六脉濡数。

【辨证立法】

白昼外出受暑,夜晚乘凉感风,是为伤暑之证。患者年逾六旬,体力本已不足,更易受暑感风,急拟清暑热、祛风邪为治。

【处方】

【解读】

东垣云;“暑热者,夏之令也,火行于天地之间,人或劳倦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亢极,於是受伤而为病。”长夏酷暑常见此类病案,不外受暑感风或受暑感寒。《内经》云:“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热最易伤津耗气。夏日伤暑,发热有汗者,多为受暑感风,辛凉轻宣,散风清热即可,不可用温热发散之药,以免重虚其表,愈伤津气。施师即以清暑祛风,芳香化浊为主要治法,患者服药2剂即愈。佩兰、藿香,苇根、茅根,薄荷、荷叶均用鲜者,取其清新之气,清暑生津力强矣。

鲜藿香——鲜佩兰

藿香味辛,性微温。入肺、胃、脾经。本品气味芳香,为解暑之上品,又能醒脾和胃、开胃进食、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如兰而得名。味辛,性平。入脾、胃经既能解暑化湿,又能化湿和中。

藿香辛温,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既能散表邪,又能化里湿,取其鲜品,多用于夏秋之季,以增强醒脾和胃、辟恶止呕和解暑之力;佩兰气味芳香,既能表散暑邪,又能宣化湿浊而定痛,取其鲜品,药力更强。二药伍用,芳香化浊,清热去暑,和胃止呕,醒脾增食益彰。

藿香、佩兰伍用,出自《时病论》芳香化浊法。治五月霉湿,并治秽浊之气。施老临床之际,习惯用其鲜品,因为鲜者气香浓郁,内含有效成分高,所以芳香化浊(化湿之意也)作用强,治疗效果也佳。凡湿浊困脾,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皆宜选用。

二药入煎剂时,应该后下,不宜久煎,否则芳香之气耗散,有效成分也随之挥发而影响疗效。

鲜茅根——鲜苇根(见第3页)。

桑叶——桑枝(见第19页)。

六一散(益元散)——荷叶(见第31页)。

厚朴花——玫瑰花(见第30页)。

半夏曲——建神曲

半夏曲以和胃降逆,燥湿化痰为主;建神曲以健脾理气,消食和中为要。二药伍用,健脾和胃,和中降逆,理气快膈,消食除满力彰。诸凡脾胃虚弱,健运无权,症见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心下逆满、脘腹胀痛、胃中嘈杂、嗳气呕逆等症均宜选用。

黄芩——黄连(见第12页)。

注:建神曲又叫范志曲。系六神曲(杏仁泥、赤小豆、辣蓼草、青蒿、面粉、苍耳草等药末混合后经发酵而成)加厚朴、木香、青皮、槟榔、葛根、茯苓、柴胡、桔梗、荆芥、前胡、香附、羌活、紫苏、薄荷、独活、苍术、木通、香薷、泽泻、白芥子、丁香、豆蔻、甘草、麻黄、川芎、木瓜、沉香、紫苏子、肉豆蔻、檀香、砂仁、草果、秦艽、白芷、陈皮、莱菔子、半夏、麦芽、谷芽、山楂、生姜而制成,并不发酵。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瘟毒发颐)

梁某 女 23岁 病历号 52、4、521

发热2日,畏风,两侧腮部肿痛,食物下咽时痛甚,痰涎多,小溲赤,口干不思食。舌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立法】

内有蓄热,外感风邪,风热冲行两颊而肿痛,急拟散风清热法治之。2日间连服3剂,以期速效,免致毒热蕴久生变。

【处方】

二诊:服3剂,微汗出,热退,耳下肿已消,现症咳嗽,不思饮食,大便3日未解,是属外邪虽解,内热未净,以调理肺胃,清其余热为治。

【处方】

【解读】

流行性腮腺炎与中医的“痄腮”、“腮肿”、“含腮症”类同。为感受温毒病邪(腮腺病毒),飞沫传播,冬春两季常见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较多。起病有发热,一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表面不红,肿胀腺体边界不清,按压有弹力感,压痛不剧,咀嚼时局部胀痛加重,腮腺管口可见红肿。舌下腺与颌下腺可同时发炎肿大,有发生脑膜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的可能。中医治疗仍以清热解毒为治,可选普济消毒饮加减。亦可外敷如意金黄散或用生大黄研末,米醋调敷。

白茅根——白苇根(见第3页)。

金银花(忍冬花)——忍冬藤(见第24页)。

牛蒡子(大力子)——连翘

牛蒡子又名大力子、鼠粘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清咽消肿;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二药伍用,并走于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祛风止痒,宣透疹毒之力增强。

施老临证处方时,习惯将牛蒡子与青连翘伍用,治疗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引起的咽喉肿痛诸症,每每获效,若伍以马勃、青黛,其效更著。根据临床体会,上述诸症,表现为热盛、大便干者,可用至15克左右。

黛蛤散——马勃

黛蛤散为中成药。本方为宋代民间验方。原见《医说》卷四,并无方名。清•祝补斋《卫生鸿宝》曾命名青蛤丸,后改为黛蛤散。方由煅蛤壳180克,青黛18克组成。共研细末,每次服10~15克。布包,水煎服。方中蛤粉滋养肺阴、软坚散结、化痰止咳、止血;青黛散肝郁、泄肝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二药参合,清泄肝肺郁热、化痰止咳、凉血止血,用于治疗肝火犯肺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咳嗽不已、痰中带血、咽喉不利、胸胁作痛等症。另外,也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引起的咳嗽有痰、痰吐不尽、咯血等症。外用可治黄水疮。

马勃为马勃科植物大颓马勃、脱皮马勃、紫颓马勃的干燥子实体。味辛,性平。入肺经。本品质轻,善宣肺气、清热解毒、解散郁热而利咽喉,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等症。外用能止血,用于治疗鼻衄、外伤出血等症。

马勃清热解毒,宣肺气,利咽喉;黛蛤散清热化痰,散结。二药伍用,泻火解毒、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消肿止痛、化痰散结、清利咽喉之力增强。用于治疗热聚上焦所致的咽喉肿痛,淋巴腺肿痛等症以及肝火犯肺,咳嗽不已,热伤肺络,痰中带血,甚则咯血、鼻衄、齿衄等症。

施老临证处方均注“同布包煎”,以免液汁过浓粘锅。

炒栀子——炒香豉(淡豆豉)(见第2页)。

白前——前胡(见第7页)。

陈皮(橘皮)——紫菀

陈皮辛散苦降,散寒理气,燥湿化痰,消食宽中;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陈皮偏于燥湿化痰,紫菀侧重润肺祛痰。二药伍用,一燥一润,一化一祛,痰可去、嗽可宁。外感、内伤咳嗽均可选用。

施师临证处方,习以炙陈皮、紫菀,炙前胡、白前并书。所云“炙”者,即以蜂蜜为辅料,与药同炒而得。蜂蜜性味甘平,有甘缓益气、润肺宁嗽、解毒矫味之功。与药同制,可缓和药物过偏之性,并与药物起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

赤茯苓——赤芍药(见第21页)。

桔梗——枳壳——薤白——杏仁(见第4页)。

第七节 百日咳(鹭鸶咳、顿咳)

王某 女 5岁 病历号 51、1、12

咳嗽十余日,日渐加重,且呈阵发性咳嗽,偶遇哭闹及饭后则阵咳尤剧,甚则呕吐食物,或咳带黏液痰,剧咳发作之时,连续呛咳,面红憋气几至妨碍呼吸,涕泪交流,极为痛苦。常于睡中咳醒,即须坐起,待阵咳平息,方能就寝,因而睡眠不足,饮食失调,大便干,小便黄。

舌苔腻,脉弦滑。

【辨证立法】

咳为阵发,面红憋气,甚则呕吐,痰稀有泡沫,眼睑浮肿,均是百日咳征象。痰浊壅盛,肺失肃降,拟清肺化痰为法。

【处方】

二诊:药服3剂,仍咳,只是次数减少,阵咳时呕吐。前方去酒条芩,加紫苏叶2.5克,北沙参3克,化橘红3克,陈橘络3克。再服3剂。

三诊,前方又服3剂,咳嗽次数更为减少,仍是阵咳状态,咳剧时呕吐。

【处方】

【解读】

百日咳中医谓之“顿咳”、“鹭鸶咳”、“疫咳”等病名,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幼儿。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痰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为特征。由时行疫毒犯肺,以致肺气不宣,气郁化热,酿液成痰,阻于气道,气机上逆而成。剧咳伤及肺络,遂有咯血。初起邪袭肺卫,宜辛温化痰,顺气降逆;中期邪热恋肺,宜清热宣肺;日久肺脾气虚,宜兼顾脾肺。施师临证,习用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再加西洋参或南、北沙参之类效果良好,服药后阵咳次数逐渐减少痊愈。本案患儿之母,后来诊病时云:第三诊方连服6剂,只有微咳,末再服药即愈。

炙白前——炙前胡(见第7页)。

茯苓——茯神(见第29页)。

炙麻黄——白杏仁(见第6页)。

旋覆花——赭石

赭石味苦,性寒。入肝、心经。本品苦寒体重,以苦清热,以寒泻火,以重镇降。善走肝、心血分。既能镇胃降气而止呕止噫,又能平肝息风、镇肝降压,还能凉血止血、降气。

旋覆花咸寒,消痰平喘,降气止呕,宣肺利水;赭石苦寒,平肝泻热,镇逆降气,凉血止血。旋覆花以宣为主,赭石以降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共奏镇逆降压、镇静止痛、下气平喘、化痰消痞之功。

旋覆花、赭石伍用,出自《伤寒论》旋覆花代赭石汤。治伤寒发汗,若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元代医学家罗谦甫曰:“汗、吐、下解后,邪虽去而胃气已亏矣。胃气既亏,三焦因之失职,清无所归而不升,浊无所纳而不降,是以邪气留滞,伏饮为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又说:“以代赭石之重,使之敛浮镇逆,旋覆花之辛,用以宣气涤饮。”此即“浊降痞硬可消,清升噫气可除”是也,古人谓:“气下则痰喘止。”故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喘和肺心病之咳喘。

按:据气为血之帅,气升血亦升,气降血亦降之理,旋覆花、赭石伍用,可治疗气血并走于上,以致面红耳赤、头晕目眩(类似高血压病),以及吐血、鼻衄、齿衄诸症。

炙紫菀——炙苏子(见第7页)。

莱菔子——白芥子

白芥子又名辣菜子。味辛,性温。入肺经。本品辛散温通而利气,既能温肺开胃、利气祛痰、消肿止痛,朱丹溪说:“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古方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义也。”又能温通经络、利气散结、祛经络之痰。

莱菔子辛平,长于顺气开郁,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消胀除满;白芥子辛能入肺,温可散寒,长于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利气消食、祛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力增强。

莱菔子、白芥子伍用,出自《韩氏医通》三子养心汤。治气逆痰滞,以致咳嗽气喘,痰多,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苔黏腻,脉滑者。

咳嗽一证,当先治痰。治痰分为两种途径,一肺一脾。痰多者以豁痰为主,当选白芥子治之;食滞运化失职,主取莱菔子为治,二药参合,相互为用,化滞豁痰止咳甚妙。

炙麻黄——生石膏

麻黄辛温气薄,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开腠理散寒邪,宣肺气以定喘;生石膏辛寒,质重气浮,清泻肺热以平喘。二药伍用,一温一凉,互制其短而展其长,辛凉平喘止咳之力益彰。用于治疗表寒里热,咳嗽气喘等症。

南沙参——北沙参

《本草求真》云:“沙参有南、北二种,北沙参质坚性寒,南沙参体虚力微。”施师认为:“南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力弱;北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力强。”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养阴生津、清热止渴、润肺止咳的力量增强。用于治疗热性病之伤津口干舌燥、舌红少苔,或舌光无苔等症和肺虚有热,咳嗽不已等症。

沙参古无南北之分,至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本经逢源》始分南北两种。北者质坚,南者质松。北者力强,南者力弱。合而用之,可增强药效也。

第八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春温)

吕某 男 9岁 门诊

高热2日,头痛呕吐,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昏不知人,经医院抽脊髓液检查,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2日未见好转,情势危急,拟服中药,以冀万一。

口紧未见舌苔,六脉细数无伦。

【辨证立法】

感染时疫,邪热炽燔,热盛风动,四肢抽搐,热入心包,神识昏迷。险象堪虑,泻肝清热,辛香通窍,以复神志,姑拟清热镇惊通窍法治之。

【处方】

另:麝香0.15克,西牛黄0.3克,羚羊角(代)0.6克,研细末分2次随药冲服。

二诊:昨日1昼夜尽1剂,夜间即现缓解,热势渐退,抽搐停止,但神识仍昏迷,喂药曾吐1次。

【处方】

前方去麝香、西牛黄、蜈蚣、蝎尾、大生地黄、鲜生地黄。加郁金5克,夏枯草3克,节菖蒲3克,明玳瑁5克(打碎先煎),仍用羚羊角粉(代)0.6克随药冲服。

三诊:前方连服2剂,体温恢复正常,神志清楚,但精神倦怠思睡。病邪乍退,正气未复之象。

【处方】

【解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球菌所致的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以3~4月的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畏寒,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惊厥,昏迷,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

高热神昏,项强抽搐,头痛呕吐,中医谓之“急惊风”,即是热极生风。中医,仍以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息风止痉,醒脑开窍等法施治。取黄菊花、龙胆草、连翘清热解毒;全蝎、蜈蚣、僵蚕、地龙、钩藤平肝息风止痉,杭白芍、大生地、鲜生地、西洋参养阴凉血,清热退热;首乌藤、白蒺藜平肝止痛;麝香辛香通窍;西牛黄、羚羊角粉清心泻热,平肝息风止痉。

全蝎——蜈蚣

全蝎又叫全虫。味辛、咸,性平。有毒。入肝经。本品既能散肝经风热,而平肝息风止痉,又能祛风通络以止疼痛,还能解毒散结。另外,还可镇静降压。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入肝经。本品走窜之力最速,内至脏腑,外至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功善通经络、息肝风、解痉挛、止抽搐。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搐瘈疭、小儿脐风、破伤风诸症;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斜、手足麻木,以及顽固性头部抽掣疼痛,又能解毒消肿,以治疮疡肿毒、瘰疬溃烂等症。

全蝎平肝息风解痉,祛风通络止痛,解毒散结消肿为主;蜈蚣息肝风解痉挛、止抽搐,通经络、止疼痛,解毒散结消肿为要。二者均入肝经,为息风解痉圣品。相须为用,其力相得益彰,息风解痉作用倍增。

全蝎、蜈蚣伍用,名曰蜈蝎散,又叫止痉散。蜈蚣、全蝎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日服2次,治疗惊痫,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等症。

僵蚕——地龙

僵蚕又叫白僵蚕,为家蚕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发病僵死的虫体。味咸、辛,性平。入肝、肺经。本品得清化之气,故僵而不腐。其气味俱薄,轻浮而升,既能疏散风热、祛风止痛,又能息风止痉,还能化痰散结,祛风止痒。

地龙又叫蚯蚓。味咸,性寒。入肝、脾、膀胱经。本品既能清肺平喘,息风止痉,又能祛风清热、通络止痛,还能清热利尿。

僵蚕辛咸,气味俱薄,升多降少,息风解痉,散风止痛,化痰散结;地龙咸寒,以下行为主,清热息风,通络止痉。二药伍用,一升一降,升降协和,息风解痉,舒展神经,通络止痛之力增强。

僵蚕、地龙伍用,可治疗神经性头痛。施老谓:僵蚕、地龙参合,有舒展神经之功。笔者体会,舒展神经与息风解痉类同,故可治疗风痰头痛,若与天麻、白术、半夏参合,其效更著。僵蛹为蚕蛹经白僵菌发酵的制成品,功用、主治与僵蚕类同,故可互用。

全蝎——钩藤

钩藤又叫双钩藤、钩藤钩。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经。本品既能清肝热、平肝风、降血压、舒筋脉、除眩晕,又能泻心包络之火,以清心热、息风止痉。

全蝎辛平,专入肝经,以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钩藤苦寒,入走肝、心,功专清热平肝,息风解痉。二药伍用,肝、心同治,相互促进,息风解痉,通络止痛之力增强。

全蝎、钩藤伍用系施师为治疗顽固性头痛(类似神经性头痛)而设。也可用全蝎、钩藤各10克,人参6克,共研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服3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头痛。

制首乌——蒺藜

制首乌甘温,不寒不燥,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蒺藜苦辛,性升而散,专走头目而祛风明目,通络止痛。首乌善以守为主,蒺藜辛散温通,以走为要。二药合用,一守一走,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益肾平肝,散风热、止疼痛益彰。

制首乌、蒺藜伍用,善治肝肾不足,精血亏损,水不涵木,肝阳上扰诸症,若与女贞子、墨旱莲参合,其效更著。笔者体会,临证之际,以头晕为主,多用何首乌,少用蒺藜;若以头痛为甚者,多取蒺藜,少用制首乌;晕、痛并重,二者各半。

首乌入药有生首乌、制首乌之分。前者润肠,解疮毒;后者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施老临证习取制品,意即消其滑肠之弊,增其补益之功。

蒺藜(刺蒺藜)——僵蚕

蒺藜苦辛,疏肝解郁,平肝止痛;僵蚕咸辛性平,祛风解痉,散热止痛,化痰散结。二药又均入肝、肺两经,故相互为用,功效益彰,平肝解郁,息风解痉,祛风通络,舒展神经以止疼痛。

施老临证处方时,习以蒺藜、僵蚕并书伍用。根据临床体验,诸凡内伤头痛,均宜使用。若系肝阳头痛,须与钩藤、菊花伍用;若属气虚头痛,宜与黄芪、党参参合;若系血虚头痛,宜与生白芍、生甘草配伍;若属痰湿头痛,宜与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参合。尝治一男性患者,久罹血管神经性头痛,痛甚则颞部血管怒张,痛引眼珠,投以蒺藜15克、僵蚕10克、生杭芍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前后服药十余剂,痛止病愈。另外,二药参合,尚能治疗妇人面 (即面颊部色素沉着)。笔者常与四物汤(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参合,其效甚速。若兼见血气郁滞者,酌加香附、益母草之类,其效更佳。

第九节 结核性脑膜炎(头痛)

林某 女 28岁 病历号 55、12、141

低热37.4℃已2月余,上月13日突然昏厥1次。全身抽搐四肢冰冷,经急救后缓解。神志清楚,全身乏力,不能起床。头痛连及颈椎,行动需人扶持,时欲跌到。月经2~3个月1次。食欲不振,睡眠不实,二便尚属正常。经某医院会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并有局灶性肺结核。

舌质淡,苔薄白,六脉细数微弦。

【辨证立法】

阴虚之火,上扰神明,头晕而痛。肝主筋,血不养肝则令全身乏力、抽搐。当拟敛阴潜阳,滋补心肾之剂。

【处方】

二诊:连服22剂,低热全退,精神旺健,四肢自觉有力,行动不需扶持,头痛大减,时感昏晕,间或头顶跳动,食睡均好。

【处方】

三诊:前方服15剂,除头有时稍晕外,已无其他症状,拟用丸方收功。

【处方】

早服神经衰弱丸30粒,晚服河车大造丸1丸。连服1个月,感冒发热时停药。

【解读】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可见结核病的一般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睡眠不安、烦躁等症。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项强直、惊厥。其属中医“头痛”、“惊风”、“抽搐”、“虚劳”的范畴。本案发病缓慢,虚象毕现,阴亏燥扰,神明受制,重剂滋阴扶正,以助驱邪之力,中医之辨虚实,治标本,衡量缓急,丰富了医疗理论,本案即是一例。

生龙骨——生牡蛎

龙骨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质体沉重、黏涩,功专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牡蛎为贝壳之属,质体重坠,功擅敛阴潜阳,涩精,止汗,止带,化痰,软坚。二药伍用,相互促进,益阴潜阳,平肝息风,镇静安神,软坚散结,涩精,止血、止带之力增强。盖龙骨益阴之中能潜上越之浮阳,牡蛎益阴之中能摄下陷之沉阳,故张仲景常取二药配伍应用。

龙骨、牡蛎伍用,出自《伤寒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火逆证下后,又加烧针,心阳内伤,烦躁不安,以及心悸怔忡等症。

龙骨、牡蛎参合,治神经衰弱诸症,确有镇静安眠之功。其治疗机制,正如张锡纯云:“人身阳之精为魂,阴之精为魄。龙骨能安魂,牡蛎能强魄。魂魄安强,精神自足,虚弱自愈也。是龙骨,牡蛎,固为补魂魄精神之妙药也。”又谓:“龙骨入肝以安魂,牡蛎入肺以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

石决明——决明子(草决明)

石决明为鲍科软体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的贝壳。本品附石而生,且有明目作用,故此得名。味咸,性寒。得水中阴气以生,平肝热、息肝风、泻风热而明目;草决明又叫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寒,清泄肝火,益肾明目,润肠通便,降低血压、胆固醇。二药参合,清热泻火,平肝息风,镇静止痛之功益彰。

石决明、决明子伍用,为施师治疗肝热目赤涩痛而设。亦可与黄芩、炒防风参合,其效更著。治原发性高血压,宜与茺蔚子、夏枯草、槐花、牛膝参合。

沙苑子(沙蒺藜)——蒺藜(刺蒺藜)

蒺藜色白有刺,性升而散,入走肝经,为疏散风热,疏理肝气之要药;沙苑子色紫无刺,性沉而降,偏走肾经,为补肾阴填精髓之品。蒺藜以升为主,沙苑子以降为要。二药伍用,一升一降,一入肝、一走肾,肝肾同治,升降调和,理气散郁,平补肝肾,益肾固精,养肝明目,收缩瞳神之功增强。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以致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症;肾虚腰酸、腰痛,遗精早泄,小便频数等症;妇女带下诸症。

朱麦冬——朱茯神(见第26页)。

赤、白芍——柴胡

赤芍——白芍(见第6页)。

白芍——柴胡(见第11页)。

川杜仲——川续断

续断又名川断。味苦,性温。入肝、肾经。本品既能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止疼痛,又能补肝肾、固冲任,此外,还能通利血脉、疏通关节、接骨疗伤。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善走经络关节之中;续断补肝肾,强筋骨,通利血脉,在于筋节气血之间。二药伍用,其功益彰,补肝肾、益精髓、壮筋骨、通血脉、调冲任、疗虚损的力量增强。

蒺藜——白薇

蒺藜平肝降逆,疏肝散郁,祛风明目;白薇清血热、退低热,凉肝除烦,安眠。二药伍用,清热平肝、凉血安神、行血止痛之力增强。

施师临证处方时,习惯以白薇、蒺藜伍用,善治头昏、头晕、头痛诸症,凡证属血虚肝旺者,屡用有验。血热较甚,以头昏、头晕为主者,多取白薇,少用蒺藜;若头痛颇著,则多用蒺藜,少取白薇;昏、晕、痛并存,二者各半为宜。

生、熟地黄——砂仁——细辛

生地黄、熟地黄、砂仁、细辛伍用含义,谓之四个对药组成,分述如下:

(1)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干生地,其性凉而不寒,善于滋阴凉血,养阴生津,生血脉、益精髓,聪耳明目;熟地黄即是地黄用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体柔润黏腻而得。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本品味厚气薄,为补血生精、滋阴补肾、退热之要药,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其功益彰,共奏滋阴补肾,益精填髓,补血生血,养阴凉血,清热退热之功。

干地黄即是生地黄,熟地黄也叫熟地。二药伍用,有的医生临证处方书写二地,施老习以生、熟地黄并书。生地黄以养阴为主,熟地黄以滋阴为要。生地黄以凉血止血为主,熟地黄以补血为要。二药相合,相得益彰。二药炒炭入药,职是治疗出血性病症时用。

生地黄、熟地黄伍用,出自《景岳全书》二黄散。生地黄、熟地黄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次服10克。治胎漏下血,或内热晡热,或头痛头晕,或烦躁作渴,或胁肋胀痛等症。

(2)熟地黄——细辛

熟地黄甘温,补血生津,滋肾养肝;细辛辛温,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熟地黄以守为主,细辛以走为要。熟地黄质体滋腻,易于助湿碍胃(即腻膈),细辛体质轻浮上升,气味辛散,容易伤正。故以细辛之辛散,制熟地黄之滋腻;又以熟地黄之滋腻,制细辛之辛散。二药伍用,一守一走,互制其短,而展其长,故有补真阴、填精髓、止腰痛之妙用。

(3)生地黄——细辛

细辛气味香窜,升散之力颇强,有较好的通络止痛之功;生地黄性味甘寒,善于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二药伍用,以细辛之升散,引生地之甘寒,直达上焦,共奏清热止痛之效,而无燥烈升散之弊。用于治疗风火头痛、牙痛,口舌生疮等症。

(4)熟地黄——砂仁

熟地黄甘温黏腻,补益肝肾,滋阴养血,生精补髓;砂仁辛散温通,芳香理气,行气和中,开胃消食,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以砂仁辛散之性,去熟地黄黏腻碍胃之弊。二药伍用,互制其短而展其长,补血、滋肾、开胃之力甚妙。用于治疗血少、津亏、腹胀、纳呆等症以及胎动欲坠者。

第十节 疟  疾

郭某 男 59岁 病历号 52、8、91

发疟疾先冷后热已6次,隔日一作,热后汗出头痛,全身乏力,口干渴,大便二三日一解,小溲黄赤,纳食减少。

舌苔白,中间黄、六脉弦数。

【辨证立法】

营卫失调,表里不和,内热甚炽,拟用桂枝白虎加小柴胡汤治之。

【处方】

二诊:前方连服4剂,寒热未作,大便已通,仍干燥。口渴减轻,全身酸软乏力。

前方去常山、草果。加晚蚕沙、炒皂角子各10克(同布包),桑寄生15克。

三诊:前方又服4剂,已经8日寒热未再发作,惟觉酸软无力,纳食未复而已。

【解读】

疟疾是感受疟邪(疟原虫)引起的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疟邪侵入人体后,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邪正交争时,则疟病发作,疟邪伏藏时,则发作休止。发作时,邪入于营阴相争,卫阳一时不能外达,则毛孔收缩,肌肤起而恶寒;其后,邪与卫阳相搏,热盛于肌表,故又转为高热;适正胜邪却之时,则疟邪伏藏,不与营卫相搏,汗出热退,症状解除。其休作时间:有1日1发、间日1发、3日1发。本案为间日1发。施师以桂枝白虎汤合小柴胡汤化裁为治,服药4剂,寒热顿除,又服4剂,疟疾已愈,最后调理脾胃而收功。

赤、白芍——柴胡——桂枝(见第11页)。

白茅根——白苇根(见第3页)。

知母——生石膏(见第25页)。

酒黄芩——法半夏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半夏健脾燥湿,和胃止呕,消痞散结。半夏辛散降逆,黄芩苦寒清热。二药参合,一寒一温,辛开苦降,以顺其阴阳之性而调和阴阳,故清热泻火、和胃止呕、消痞散结甚妙。

半夏、黄芩伍用,出自《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功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治疗胃气不和,症见心下痞满、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也用于急性胃肠炎见上症者。

桑叶——桑枝(见第19页)。

知母——草果(见第11页)。

常山——草果

常山清热截疟;草果温中燥湿,化浊截疟。常山以清里为主,草果以解表为要,二药伍用,一表一里,一寒一温,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奏化湿浊、和表里、退寒热之效。用于治疗表里不和,寒热如疟等症和疟疾,表现为反复发作,寒湿内阻,邪伏阴伤而致胸胁痞满、食欲不振、神疲肢倦、苔浊腻等症。

常山、草果伍用,为截疟之要药。临证之际,宜与青蒿、知母、柴胡、黄芩、半夏参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