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气建中,养胃扶正

理气建中,养胃扶正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法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故应以解除症状作为疾病修复的关键,腹胀、腹痛等症状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除,就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情志不畅,气机受阻,因本病多因积滞所致,郁积日久多生邪毒,故治疗中在健脾基础上以和胃、解毒为主,胃和则积滞除,胃气降,水谷受纳腐熟如常,腹胀、纳呆、便秘等症可消;解毒则郁热退,炎症消,嗳气、吞酸等症可平。

三、民间中医传统疗法

(一)精心选药,辨证施治

1.基本药物组成 柴胡12克,白芍12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柴胡、白芍重在疏肝柔肝。柴胡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肝经,为疏肝解郁之要药,柴胡量大则散,量小性升,取其散,意在疏理气滞,常用量为12克。白芍性味酸甘,柔肝止痛,敛阴和营,二者配伍一散一收,符合肝的生理特性。

“肝者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郁怒易于伤肝,肝郁易于化火,火为阳邪,易耗伤阴血。治疗上“火郁发之”,用柴胡辛散疏泄,白芍酸收柔肝养血,二者配伍降逆和胃理气;党参、白术重在健脾益气,党参性味甘温入脾胃经,健脾益气,为补益脾胃之要药,白术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

2.临证加减 根据患者的主证不同,偏重于疏肝、和胃、健脾,有反酸者,加乌贼骨30克,煅瓦楞30克;胃脘胀甚者加砂仁6克,枳壳12克,苏梗12克;痛必兼瘀,痛者可选用理气活血止痛药延胡索12克;舌红,苔黄,有虚热者加麦冬12克;口苦,反酸,胃灼痛,舌苔黄腻,重者加用左金丸。黄连与吴茱萸的剂量,根据寒热的轻重进行调配,寒热并重,二者剂量各为6克。偏于热,黄连6克,吴茱萸3克或1.5克;偏于寒,吴茱萸6克,黄连3克,轻者加砂仁6克与麦冬12克,麦冬兼制砂仁的燥性。

有食积者加鸡内金10克,焦山楂10克,麦芽6克;舌紫或有瘀点、瘀斑,有血瘀者加丹参15~30克,生山楂10克,体质壮者用莪术10~12克;脾虚甚者加炙黄芪15~30克;气虚偏寒者,加砂仁6克,甚者加附子,量宜小为6克;外寒引发者,加高良姜10克;舌红,无苔,有裂纹,胃阴虚者,用玉竹12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此证属缺乏维生素B 12,宜用维生素B 12500微克肌注,隔日1次,疗程20日。结合辨病用药,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加用蒲公英30克;有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加用生牡蛎30克,莪术10克;重度者加用抗肿瘤的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

3.辨证施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中虚湿热证、肝胃不和证和胃阴不足证三个主要证型,如兼有痰湿、血瘀、食积等,则在治疗主方中予以兼顾。

(1)中虚湿热证:主症为胃脘痞满,或隐痛,食欲缺乏,神疲乏力,口苦,舌苔黄腻,脉濡细。治法宜补益脾胃,兼以清化湿热。方用仁术健胃颗粒加减,药用黄芪、白术、薏苡仁、黄芩、仙鹤草、半枝莲等。泛吐酸水者,加煅乌贼骨、白芨制酸止痛;大便溏薄者,加焦山楂、神曲消导助运;脘腹胀痛甚者,加佛手、香橼皮理气止痛;苔黏腻难化者,可加炒苍术、厚朴芳香化湿。

(2)肝胃不和证:主症为胃脘胀痛,甚则连及两胁,性情急躁,嗳气,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法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白术、白芍、枳壳、香附、合欢皮、百合等。口苦,胃脘灼热者,加栀子、牡丹皮清泄肝火;大便色黑,加白及、仙鹤草凉血止血;左胁痛者,加吴茱萸、黄连;右胁痛者,加郁金、陈皮;夜寐不佳者,加夜交藤养心安神。

(3)胃阴不足证:主症胃脘灼痛、不思饮食,口干欲饮,舌质红,苔剥,脉细数。治法宜滋养胃阴。用药如沙参、麦冬、生地黄、白芍、川楝子、石斛、百合等。胃脘胀气者,加佛手花、绿萼梅理气和胃;脘腹刺痛,痛有定处,舌下静脉瘀紫者,加丹参、炙五灵脂活血化瘀;纳谷不香,加谷芽、麦芽醒脾开胃;大便干结者,加决明子、莱菔子通降腑气。

(二)以通为法,分型论治

1.积滞为诸证之源 随着现代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由于进食酒、辛辣、生冷的机会大大增加,导致慢性胃炎成为了一种时令病,饮食不节或饮食无度反复刺激胃黏膜,导致黏膜受损,炎症反复发作从而发病。本病虽以脾虚为本,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但脾运失司所致的饮食积滞应为病因的关键,各种病症皆因积滞而生。

且本病病情迁延,反复日久,积滞久留则郁而生毒,邪毒内生可变生他证。脾失健运,不能化生精微,食滞不化,则见腹胀、便溏、纳呆、乏力;积滞于内,阻碍气机,胃气失降,则见呃逆、嗳气、呕吐;积滞日久,郁而生毒化热,则见胃脘灼痛、吞酸。邪毒内生,热毒伤阴耗液,胃阴不足,失于濡养,则见口干舌燥、便秘等。总之,诸证皆由积滞而生。

2.和胃解毒为治疗关键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多为饱胀、嗳气、吞酸、纳呆、腹痛,腹泻、便溏、便秘等,症状与胃镜所见病变程度不相一致。故应以解除症状作为疾病修复的关键,腹胀、腹痛等症状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除,就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情志不畅,气机受阻,因本病多因积滞所致,郁积日久多生邪毒,故治疗中在健脾基础上以和胃、解毒为主,胃和则积滞除,胃气降,水谷受纳腐熟如常,腹胀、纳呆、便秘等症可消;解毒则郁热退,炎症消,嗳气、吞酸等症可平。

慢性胃炎为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胃镜下可见黏膜糜烂、出血、溃疡、肠腺化生等病理改变,从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

3.合理用药 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临床可见腹泻便溏,反复迁延,常常误以慢性结肠炎而治之。其病位实在脾胃,脾虚不运外加郁滞内阻而致消化不良,大便溏薄,治宜健脾和胃止泻,可选用黄芪健中汤合白术、茯苓等温中健脾;辅以炒白扁豆、薏苡仁、山药等甘淡之品渗湿止泻;砂仁芳香醒脾,陈皮行气化滞开结,补气健脾与和胃理气渗湿兼顾,腹泻即止。

胃气不和型慢性胃炎常见腹部胀满,其多为饮食积聚,阻碍气机所致,日久多有化热生毒之象,伴有嗳气、吞酸、口苦等症,治宜理气和胃解毒,可选用柴胡、白芍、佛手、香橼皮疏肝解郁理气,辅以陈皮、枳壳、木香理气和中。伴小腹胀闷的加青皮,嗳气较甚加沉香顺气降逆,胃纳不佳加砂仁醒脾和胃。若有化热生毒之象,则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连等清热解毒,帮助炎症消退。郁热邪毒多有黏膜糜烂、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可加生薏苡仁以清热利湿生肌。

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临床多见胃痛隐隐,常伴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此乃郁毒伤阴,胃失濡养,治宜缓急和胃解毒,可选白芍、甘草和营缓急。若伴胃脘灼痛,嘈杂泛酸,则加用左金丸。因吴茱萸气味异常,患者不易接受,可改吴茱萸以乌贼骨代之,酌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热之品,郁热得去,胃阴乃复。

纳呆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症状,各型皆可伴有。治疗纳呆不可一味健脾,纳呆亦与积滞有关,酒食生冷无度,饮停食滞,胃中气机阻塞,宿食不去,新食无以进,即见食纳不馨,若一味健脾补虚,有闭门留寇之嫌,治疗应注意消导、和胃、解毒,“郁食去,食纳方馨”,可选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等药。

(三)辨证施药,综合防治

1.用药疏肝理气 有专家受《黄帝内经》“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的启发,十分重视肝气在慢性胃炎发病机制上的作用,并推崇“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认为胃是多气多血之腑,以气血调畅为贵,而气血调畅赖肝之疏泄,若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即所谓“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失降”。如食积,火郁,湿滞,阴伤致胃气壅滞亦可影响肝之疏泄。

临床所见慢性胃炎患者多有肝郁气滞症状,故可用疏肝理气药物治疗慢性胃炎。肝郁气滞胃痛证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或痛连两胁,常因郁怒而使疼痛加剧,嗳气频作,治宜疏肝理气止痛,可参用《伤寒论》中四逆散加味治疗,四逆散不仅适合于伤寒病证,对肝郁气滞累及胃腑致气机紊乱壅塞作痛甚为合拍。肝郁化热加栀子、蒲公英以泄肝热;胃阴不足加石斛、乌梅、百合以润胃;疼痛日久加乳香、没药以化瘀;若气滞较重,乌药、香附之类效果不佳,可用三棱、莪术。

2.用药活血化瘀 胃痛屡发,气滞日久,影响血行,必然导致血瘀为患。认为胃脘久痛不愈,必有瘀血阻滞脉络,临床不可仅局限于明显的血瘀见证。根据久痛入络之说,但见胃痛日久,即要考虑活血化瘀药的运用。

治疗遵“瘀血积于胃络,宜辛通瘀滞法”的原则,常用活血化瘀法。若血瘀症状明显,见胃脘痛有定处,痛时拒按,或如针刺,或如刀割等,用失笑散合川楝子散加味治之。血瘀症状不明显,则在其他组方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在诸多活血化瘀药中,可用乳香、没药。没药善化瘀以理血,二药合用对胸腹诸痛有明显的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3.用药祛湿 “饮食不当,恣食生冷,嗜好烟酒肥甘辛辣之品,以致湿热中阻,胃失和降或湿热外受,伤及胃腑亦可致胃痛。”薛生白有湿热主伤脾胃之说,谓脾胃均主中央属土,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或内生,或外受,终归伤及脾胃。

临床常见胃脘痞闷,隐隐作痛,恶心呕吐,纳呆,舌苔黄腻,治宜清热化湿,理气止痛,常用香蔻平胃散加味(木香、草蔻、苍术、厚朴、陈皮、法半夏、黄连、通草等),热重于湿加竹茹、栀子;湿重于热加藿香、佩兰。在化湿药中,常以苍术配厚朴,认为苍术气香味厚,走而不守,能泄胃中之湿,凡胃中湿盛,胸膈满闷疼痛,舌苔厚腻者,非苍术芳

香猛烈不能开泄。厚朴宽中化滞,能除胃中湿满,治胃气上逆,恶心呕哕,二药合用,有较好的祛湿理气之功。

4.用药养阴 胃阴不足亦是慢性胃炎主要病因,阴虚之说中认为胃为阳土,喜柔润,得阴则自安,易被辛辣炙热过度,情志劳累过激所伤,或肝郁化火,或胃热索盛。或过用香燥之品,皆可耗气伤阴。朝夕如斯,经年累月,致胃液枯槁,临床出现胃阴不足之证。其症多见胃脘隐隐灼痛,咽干口燥,嘈杂易饥或饥而不欲食,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遵甘凉润燥法以养阴益胃,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

(四)平调寒热,阴阳调和

1.病理机制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胃炎迁延不愈演变而来,病程较长。临床所见患者多有3~5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慢性胃炎史。其病在中焦,湿浊阻滞或食滞日久,蕴生内热,属实;脾胃受伤,脾的阳气不足,属虚,属寒。脾寒胃热,脾寒则清阳不升,胃热则浊阴不降,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清浊混淆而心下痞满。

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70%以上的患者都处于这一时期。因此寒热错杂证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证候类型。患者多表现为脘腹胀满不适,并常伴有隐痛、灼痛,时有嘈杂感,不欲食,畏冷食,食则便溏,舌淡,苔白腻,或微黄而腻,脉弦或弦滑。

2.平调寒热 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是治疗胃痞病的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深刻地揭示了病理状态下胃痞病的阴阳不调,寒热错杂,升降逆乱,虚实兼见的复杂病机。在这一法则指导下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用药,既全面针对复杂病机的各个方面,又充分顺应脾胃之生理特性。“辛”可开发行散宣浊,“苦”能降泄通利祛湿,辛热与苦寒相配则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二者相反相成,使之相制不偏,性用无过,既可祛邪治病,又可扶正调中,体现着严格的施治法度,因此用该方治疗胃痞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在临床具体辨证时,应根据寒热的轻重灵活运用。如胃中灼热明显而虚寒象不显时,可重用黄芩、黄连,少用或不用干姜,如患者畏凉食、喜热饮,纳呆、便溏等寒象明显,而仅见舌苔微黄腻的热象,则少用黄芩、黄连,重用干姜、人参、半夏等扶正祛邪,新病热势重者常可酌情加竹茹、枳实等;久病陈寒者,则需酌加吴茱萸、肉桂等温热之品;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而寒热不显者,还要考虑到久病入络的病机,在平调寒热的同时加入理气、活血、通络之品,如丹参、鸡血藤等。

(五)理气和胃,祛瘀通降

1.理气和胃 胃病其发生不论属寒、属热、属虚、属实,无不贯穿一“气”字。故理气和胃是胃病的基本治法。处方中柴胡、白芍归经入肝,疏肝理气为主,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化,加强理气和胃之功;芍药、甘草相伍缓急止痛,又酸甘化阴,兼制理气药辛燥劫阴之弊。

临床上气滞虽是胃痛的主要成因,而其中必兼挟它邪,如食、瘀、痰、湿等。因无形之气,有形之物而停滞;有形之物,每挟无形之气而阻留,胶结不解。故加延胡索、川楝子增理气止痛之功,延胡索尚兼化瘀之力,川楝子性下行,助胃气以降为顺;炒谷麦芽消食化积,与四逆散合用相得益彰。该组方精当,其性缓而不峻,刚柔相济,乃治胃痛之良方。若伴胃出血者,则去川楝子散以防气行、血行而出血更多,可选质轻、性平之佛手、绿梅花、陈皮等;若胃阴已亏者,则忌用温燥之木香、枳实、延胡索等,改换玫瑰花、绿梅花、佩兰等芳香健胃理气之品,既不燥又可醒胃,两者兼顾。

2.治胃可用通降法 胃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胃气“下行为顺”。治疗胃病应把“通”字贯穿于各法之中,针对不同病因、不同属性,调节胃腑的通降功能。如治疗肝胃郁热型胃脘痛,症见脘胀灼痛、嘈杂泛酸、口苦苔黄腻、大便不畅等,宜用苦辛通降法。可在四逆散的基础上加左金丸,重用黄连苦寒降泄胃热,少佐辛热之吴茱萸,既疏肝解郁,又降逆和胃,并制黄连之过于寒凉。二药合用,辛开苦降,一寒一热,相反相成,共清胃火、降逆定痛之功。呃逆者加旋复花、代赭石;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炒竹茹;大便不畅加瓜蒌、火麻仁或制大黄;食滞者加鸡内金化食消滞,待胃气和降后再议调理。

3.脾胃兼治法 脾胃同为后天之本,其居中焦,故常见脾胃同病。但“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宜升宜健;胃为阳土,得阴自安,宜用甘平或甘柔濡润,以养胃阴。”两者协调为用,乃中和之枢纽。健脾用运法,降胃用通法,通运结合,兼而顾之,燮和中焦。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多表现为胃脘隐痛,知饥而不多食,口干形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等胃阴不足之象。

治疗切忌温燥升提,宜用甘柔清养、轻灵流动之法。养胃和中汤用太子参、白芍、川石斛、淮小麦、绿梅花、川楝子、蒲公英、佩兰、炙甘草等。太子参益气养阴,因阴阳互根,胃之阴津有赖于脾气健运才得以生化,故选太子参而不用北沙参;石斛生津养胃,甘凉濡润;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淮小麦甘平柔肝养胃;蒲公英清热消炎;绿梅花、川楝子降逆和中,气降则津自流布;佩兰芳香悦脾,于甘柔之中,清补而不滋腻,用于胃阴不足,而又脾气虚馁不任滋腻重浊之药者,每获良效,是为脾胃同治之妙方。

4.辨证结合 “宏微辨证,证病合参”是中医学的临证思路之一。在胃病的诊治中,若遇症状不典型的“心下痛”,常让患者做胃镜检查,了解病位所在,明确病变性质,是炎症、溃疡、萎缩,还是肿瘤。治疗则在重点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具体疾病病理的深入认识,有的放矢,辨病用药,不失为提高胃病中医药疗效的有效途径。如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临证多表现为隐痛缠绵,痛有定处,纳呆便溏等脾胃虚弱之象,而现代医学认为溃疡局部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供障碍是本病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

因此,用药在四君子汤健脾和胃的基础上常佐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以提高疗效。如蒲公英、黄连、红藤有抑杀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槐米、白及、赤芍、白芍养血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溃疡面的愈合,不仅可缩短疗程,而且可减少胃溃疡的复发。

(六)清热祛湿,温胃养阴

1.健脾、理气、和胃 慢性胃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大多数以胃脘胀痛为主,伴有呃逆、嗳气、吞酸等症。其病机可归纳为邪气入侵和脾胃功能受损两个方面。脾胃受损主要为脾胃不和,胃气不降。慢性胃炎表面看属于胃病,但脾胃二者互为表里,脾之运化功能失常则影响胃之和降,故临床见呃逆、嗳气、胃脘胀满等症。治宜健脾理气和胃,以香砂六君子汤合平胃散加减。

该病病程长,以本虚为主,应避免使用破气消胀之品,以防胃气更伤,加重病情。因此在运用此方时掌握用量,做到“理气而不破气,化湿而不过燥”,以免损伤胃气。

2.清热、利湿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诊病过程中始终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局限于局部,因此,要从整体出发,寻因问底,进行中医的理、法、方、药治疗。同时可根据病情,处方以平稳和顺为原则,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标本兼顾,又要有主次之分。如慢性胃炎之肝胃不和型多见胃脘部胀痛,连及胁部,反复发作,恶心呕吐,泛酸嘈杂,嗳气频频,心烦,口干苦,舌质红或淡红,苔白厚或微黄,脉弦。治以疏肝和胃,行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半夏泻心汤加减。

此型多见于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肝之疏泄失常密切相关。肝气郁结进而化火,肝木克土,湿热内生。临床多见胃脘部灼热胀痛、痞满、恶心呕吐、口干口臭、渴而不欲饮。胃镜下呈现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方以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加藿香、佩兰、栀子等,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其组方平稳,不至于苦寒太过。

3.温胃、养阴、活血 慢性胃炎的病程是一个漫长发展过程,且病情多易变,在其发展过程中,虚损的方面主要为脾胃虚弱和脾胃虚寒两个证型。早期多以脾胃虚弱为主,进而则脾胃虚寒。临床表现多见胃脘部隐痛,日久不愈,喜温喜按,遇寒加重,得温则减,纳呆少食,食后胀满不舒,恶心,呕吐清涎,面色无华或苍白,神疲乏力,四肢倦怠,恶寒怕冷,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迟缓。从本虚着手治以温中和胃健脾,用药以温补为主,方用黄芪健中汤加味。

慢性胃炎之胃阴不足型,表现为胃脘部灼热胀痛无定时,纳呆食少,口干咽燥,喜冷饮,手足心热,消瘦,舌红少津有裂纹,剥脱苔、少苔或无苔,脉细。治以生津滋养胃阴,玉女煎合叶氏养胃汤加味。此证为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

慢性胃炎的治疗,无论哪种证型,即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酌情配伍活血化瘀药物均能明显增加疗效,病程长者更是如此,慢性胃炎后期的病理改变必有血瘀。

(七)以通为补,调和气血

1.重在通降、以通为补 胃以通为补,以降为顺,通降是其最基本的生理功能。通降失常则痞满、疼痛、呕恶,胃之通降相辅相成,又以通调为首要,通是前提,降是结果;不通则胀,不通则痛;不通则无以降,不降则浊气逆于上。影响胃之通降的病因有气郁、寒湿、湿热、瘀阻、食滞及胃气衰败等。临证时一定注意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方能使之尽快恢复通降功能。不可一见胃脘痞满则以枳、朴、硝、黄之类攻伐,这样若不对症,不仅难于奏效,反增其剧。

胃之通降失常因痰湿阻滞者,可用旋覆代赭汤合平胃散治之;湿热中阻者,以黄连温胆汤加蒲公英、黄芩、厚朴花、生薏苡仁等主之;瘀阻胃络者,治以失笑散合丹参饮加九香虫、刺猬皮等;食滞胃脘者,以保和丸加枳术丸加减;由气郁所致者,以越鞠丸或五磨饮子化裁;因胃气虚损所致者,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总之要注意审证求因,因证遣方,才能使胃之通降正常、受纳强健,从而达到治愈之目的。

2.补而不滞、攻不伤正 慢性胃炎属虚中挟实者多,而纯虚纯实者少。其虚则表现为胃阴虚、胃气虚、气阴两虚、胃气虚寒或称脾胃虚寒,法当补之。胃为六腑之一,“实而不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依据胃的这些生理和病理特点,要特别注意补而不滞,以利气机之宣畅。在补胃气的方剂中,参、芪用量在10克左右,且方中往往加少许陈皮、砂仁、枳壳、木香等理气之品;养胃阴时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乌梅、木瓜、芦根之属,并佐以半夏、生谷麦芽等,而慎用滋腻滞胃之品;气阴两虚者,以沙参麦冬汤加减,或以养胃舒治之;胃气虚寒者,常以理中汤或温胃舒治之。处处显现了在治疗本病时注意“补而不滞”的用药特点。胃之受纳,为水谷之海,故极易受邪。凡饮食不洁,寒温失调,饥饱无度,情志不舒则可造成食滞、气滞、寒湿、湿热、瘀阻,法当祛邪,邪祛则正安。

由于慢性胃炎病程较长,其气阴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故祛邪时要顾护胃气,做到攻不伤正。本病属食滞者,常用鸡内金、焦三仙、槟榔、莪术、连翘,或加枳术丸,寓补于消;属气滞者,常用香附、生麦芽、白蒺藜、苏梗、绿萼梅、橘叶等,而慎用破气之品;属血瘀胃络者,常用失笑散加延胡索、红花、川芎、丹参、三七粉等,而慎用破血之药;在治疗寒湿、湿热证时,注意慎用燥热劫阴、苦寒伤阳之品,即用亦做到“中病即止”,勿伤胃气。

3.温而勿燥、寒而勿凝 慢性胃炎有偏寒、偏热者,也有寒热错杂者。按“寒者温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治之,故能奏效,但要做到“温而勿燥,寒而不凝”则不易。温之太过则伤阴,寒之太过则伤阳;补之太过则壅滞,攻之太过则伤胃气。这是导致病情反复,缠绵不愈的重要因素。就治病而言,矫枉不可过正。

在辨治慢性胃炎属寒证者时可用吴茱萸汤合良附丸加减,寒甚则以附子理中汤治之,但中病即止,改用温胃舒以善其后。属实热者,以清胃散加龙胆草、连翘等治之;大便燥结者,加大黄、瓜蒌仁、杏仁,往往数剂而热除,继之以凉润之品而收功。不宜大剂苦寒久服,以防寒凝伤及胃阳。至于寒热互结,心下痞满者,则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屡收良效。

4.调气和血、化瘀通络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其病必有气血之变。慢性胃炎在气之病多为气滞、气逆和气虚。气滞者,以自拟之五香散(木香、香附、沉香、降香、香橼、槟榔)治之;气逆偏热者,以橘皮竹茹汤加减;气逆偏寒者,以旋覆代赭汤或丁香柿蒂汤出入;气虚者,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之。本病在形成过程中往往有由气及血的发展过程,故先贤有“久痛入络”,“久病入络”之说。本病在临床表现上常有胃脘疼痛,或有黑粪或贫血,舌有瘀斑或舌淡。

胃镜观察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有瘀点或出血点;慢性萎缩性胃炎则见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色泽变淡,呈灰白或灰黄色斑片状分布。前者主要表现为血瘀,后者主要表现为血虚。而血虚是由于胃气虚损,气血生化无源所致。因此,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往往以益气养血和血为主,常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鸡血藤、乌梅等。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时,在辨证的基础上往往加入川芎、红花、延胡索、五灵脂、刺猬皮等活血通络之品。这样可使气血调畅,不仅临床症状可迅速消除,而且胃黏膜也能得到相应改善。

5.脾胃同治、兼顾肝胆 临床上常见到某些慢性胃炎患者既有胃脘痞满,嗳气呕恶等症状,又有纳差,便溏,乏困等脾虚之证,此属脾胃升降失调所致。对此证候应脾胃同治,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平胃散加减,使脾胃升降协调,燥湿相济,可获良效。胃之通降与肝胆之条达疏泄也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患者常有胃脘胀痛,两胁胀满,口苦咽干,恶心纳呆,舌苔黄腻,脉弦等表现。此为肝胆湿热,疏泄失常,胆胃不和,胆汁上逆所致。治宜疏肝利胆,清利湿热,和胃降逆。方用越鞠丸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多能奏效。偏寒者,可以吴茱萸汤合左金丸加减治之。

(八)理气建中,养胃扶正

1.清胃化湿 幽门螺杆菌阳性为慢性胃炎多见,薄黄腻苔及黄腻苔,且多伴少津,主热证、实证。临床多见于胃病早期、急性期或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常按脾胃湿热论治,以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芩、川黄连、虎杖、大黄、芦根、石斛等清胃解毒,直接杀灭和抑制幽门螺杆菌。

清热药多根据病邪轻重和脾胃功能状况适当选用,如热湿相合,宜用清热燥湿的黄连、黄芩等;热而伤阴,则用甘凉甘寒的石斛、芦根、蒲公英等;运脾化湿则选加白术、白扁豆、薏苡仁等;如湿热兼脾虚,则当避免使用苦寒、甘寒之品,因过寒则伤脾,过甘易腻胃。其擅用辛开苦降法,喜用甘草泻心汤、干姜泻心汤,加少量黄芩、黄连配半夏或生姜等。中药抑制了幽门螺杆菌,则黄苔亦随之消失。

2.疏理气机 气滞不通是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肝气犯胃、感受外邪、脾胃虚弱均可导致胃气壅滞,而见胃脘痞满,上腹疼痛,脘痛连胁证,嗳气频繁,口苦心烦,舌淡红,苔薄,脉弦。

此为气机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之证候,予疏肝和胃、行气止痛。常加苏梗、白芍、香附、枳壳、陈皮、佛手、鸡内金等,苏梗宽胸理气,认为此药对胃脘气滞不畅者特佳;香附为气病之要药;枳壳、陈皮、佛手等行气、宽中、除胀,达到理气运脾、调中快膈之妙用,但须注意防理气太过,伐伤肝阴;若有内热之象,加清郁热之品;肝郁化火,嘈杂易饥明显者加左金丸;胆汁反流者加郁金、广金钱草以疏肝利胆和胃。上述诸药疏理气机,升清降浊,有促进胃动力,帮助胃排空,调节幽门功能。

3.益气建中 胃病日久,易木郁土虚,而见中脘痞胀隐痛,喜温喜按,得食则舒,纳益,或泛吐清水,呃逆时作,大便溏薄,体虚乏力,舌淡,脉细,此为久病中虚,邪气不实,治拟补脾健胃,益气建中。

方取黄芪健中汤加减;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补中益气,鼓舞脾肖,用药以甘平为主,忌用刚燥之药;加木香调理肠胃之气滞,使补而不滞;有内寒之象者加桂枝、高良姜等温中散寒。良姜暖胃散寒、止痛尤为专长,泛吐清水者予乌贼骨配合贝母功擅收敛制酸。

4.滋养胃阴 胃病缠绵难愈,久则精微不化,阴血不足,胃失濡养,日久枯萎,“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其津液,故亦从而病焉”。症见脘腹钝痛,有烧灼感,午后腹胀,纳食乏味,口咽发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此胃病日久,郁热伤

阴,胃肠失其滋润濡养,纳运失职。治当滋阴和胃,以行中舟。沙参麦冬汤化裁,沙参、麦冬等和胃养阴;白芍、甘草敛阴缓急,配乌梅、木瓜可酸甘相合,有助酸、化阴、调营之妙用。

5.益肾扶正 胃病患者大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虚”表现,即后天不足导致先天的亏损,亦即前人所谓的“久病及肾”。根据“先天温养后天”、“肾气通于胃”的特点,在治疗上注重益肾扶正。如偏于虚寒的加温肾之品,酌加肉桂、制附子、淫羊藿等,肾阳乃脏腑阳气之本,亦是胃阳“纳”、“磨”之本,此即“胃得命门之温而能受纳”之义。

胃主受纳以通降为顺,胃阴的滋润是其通降的前提,不润则不降,唯肾阴充足则胃阴润,胃阴润则能胜任食物之受纳、消化与传输。可在方中加入枸杞子、山药等,以平补肝肾阴阳,使水火相济、充养脾土。

6.活血化瘀 胃病既久,耗气损精,气虚无力,血则瘀滞,因瘀致胃萎缩。如少苔、剥苔患者,胃镜病理检查多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可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等具有防突变或抑制癌细胞作用的药物;加八月札、莪术、鸡内金等对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转化吸收有较好的作用;加丹参、赤芍、当归、刺猬皮、延胡索、郁金等祛瘀通络,行血中之气滞,通气中之血滞,对改善局部病灶微循环障碍,促进病理组织向好的方面逆转有良好的作用。

若胃镜见胃黏膜粗糙不平或结节状隆起,更需加重活血之品,宜加泡穿山甲、王不留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