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谷 杨红川
2010年,“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在全国开展,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陇川、盈江3个县共计30个行政村作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被纳入示范区的范围内。至今,为期5年的项目已近尾声,示范区究竟做出了哪些示范与探索?为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怎样的经验?
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联合开展的“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在全国5个省12个县120个村开展。项目旨在探索与示范儿童得到集体保护、关爱、预防、治疗、康复一体的,惠及所有儿童的儿童福利制度,为国家政策和基层操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福利主任:辖区内儿童的事都要管
今年5月,瑞丽市暖波村村民团也揭开路边的一条毯子,发现里面有一名奄奄一息的婴儿。“快去找那个主任,她管娃娃的事。”团也拉着同伴抱起孩子就往村里儿童福利主任瑞林那里跑去。孩子送到医院,接下来几乎所有和这个孩子有关的事都被瑞林承担下来。知道团也想收养这个婴儿,瑞林马上联系了民政部门,帮助她完成了登报、办理领养手续等程序。5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孩子现在非常健康,团也抱着她笑得合不拢嘴。
瑞丽市民政局副局长吞翁介绍说,如果没有福利主任,收养手续对于这些村民几乎是难以实现的,孩子也许就这样养着了,未来却会产生很多问题。在村或街道设立儿童福利主任是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的重点工作,儿童福利主任的任务主要是对辖区内的所有儿童及其照顾人进行指导、对所有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协助所有儿童的家庭获得基本的社会服务。儿童福利主任还需要对辖区内所有儿童进行监测,甄别出即将出现问题或已经出现问题的儿童,及时开展支持、协调和保护工作。
在勐卯镇芒令村的福利主任妹亮看来,她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搭建“情况上传和福利下达”的桥梁。妹亮2012年7月从滇池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儿童福利主任,当了村里617个孩子的专职“孩子头”。妹亮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持续地进行家访,实时了解和掌握重病、残疾等困境儿童的情况,把他们的情况反馈到民政等部门,并配合民政部门和相应组织帮他们解决各种困难。
◎妹亮:女,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张若谷、杨红川:《云南日报》记者。
本文原载于《云南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