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娜
不知何时,身边多出来了这么多年轻的作家,他们是80后,他们用文字的方式,讲述80后不一样的思考和生活,成全着无数80后的作家梦。本期我们有幸采访到两位80后女作家,她们一位还是在校大学生,一位涉足文坛多年,对她们而言写作是一种梦想,更是一种坚持。
第一眼看到王京,黑色的长发一丝不苟地扎在脑后,露出额头,有点像《家有儿女中》中成长版的小雪。
王京的《芦》和她一样简单、干净。没有序,没有后记,没有作者简介,就连书的封面都是没有多余修饰的清新,整部书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也许懵懂,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感情天地。她的责任编辑陈晨毫不掩饰对《芦》的赞美,“这本书干净、直爽、利落,没有矫揉造作,有种跃然纸上的感觉,看完会想到自己的童年。”
无心插柳柳成荫
王京处女作的出版应了句老话“无心插柳柳成荫”。从一开始,她就没想过要出书,只因老师和周围同学的鼓励,她决定把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从“讲”变成“写”,写了几千字给自己的舍友看,舍友很诚挚地说“我喜欢”,成了她创作的动力,原本一时的心血来潮竟然成了连载。写了几万字后,拿到学院教学督导徐嘉文老师那里,没想到徐老师也加入到读者行列。都说无巧不成书,而徐老师那里留的初稿,被偶然探望老师,已经在省出版集团做编辑的学生看中。于是,这本书脱离了小范围的流传,出版了。
创作纠结并快乐着
“开始的随心而写很快乐,但写作的时候却是纠结甚至痛苦的,因为要写最真实的自己,我要努力回想自己特别不愿回想的事情,感觉再次受到了伤害。”王京说的最不愿回想的事情是她上幼儿园的经历,因为总是一个人被锁在家里,因此刚入幼儿园的王京很孤僻,“刚开始是我孤立别人,到后来就是别人孤立我,被彻底排除了,在写这段的时候,我很难把自己从那种阴暗的心理中拉出来”。
写完后,王京说她已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将过往的不开心当成一个包袱压在胸口,“其实把这些事情倾诉出来,就是一种成熟的体现,因为像我这样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人,一味对社会恐惧已无用,一味把社会想象的过于华丽也无用”。
写作是我的爱好
关于80后出书热,王京似乎并不关注,也很少看80后的作品,“相对作者,我更关注的是作品,只要作品好就可以,如果非要找一个,我看苏童的书比较多。其实我希望看我书的读者也是能关注我的作品,从我的字里行间可以联想到他们的童年就好,并非要透过我的书了解我这个人”。
至于是否会再出书,王京显得很平淡,“我没想过自己要走这条路,我把它当做我的业余爱好。而且创作是我个人的事情,不是别人觉得我写得好,我就会继续写下去,什么时候遇到我熟悉的、可以驾驭的素材,我才会去写”。
◎王京:女,20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2010年2月出版处女作《芦》。
◎晋娜:女,200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现任职于《春城晚报》。
本文原载于《春城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