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颈部运动损伤及防治

颈部运动损伤及防治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动锻炼和劳动到一定程度或者到一定的持续时间,一般来说就会有运动损伤,或者叫劳损。桑兰这样严重的损伤,不在我们讨论范畴以内,我们讨论的是颈部软组织损伤后的疾病。其实这是落枕,又名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冬春季发病率最高。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导致颈部关节失稳而引起颈椎骨、关节与颈部软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运动锻炼和劳动到一定程度或者到一定的持续时间,一般来说就会有运动损伤,或者叫劳损。那我们就先从颈部开始,先说说颈部的作用和结构。颈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颈部是头部和胸部的连接,是一个支撑装置,有中枢神经、大的血管、食道、气管等都在这里通过,颈椎椎体有7节,第1和第2椎体叫做寰椎和枢椎,它们在侧面的影像上看是套落在一起的,占有一个椎体的位置,颈椎的侧面观是弯曲的呈C形,也就是第1、第2椎和第7椎在一个立轴上,中间的椎体向前凸,周围还有韧带、肌肉、关节软骨等组织。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及看病的过程中,经常提到生理弯曲的问题,一旦这个弯曲变直,也就是有疾病存在,这些我们会在后面讲给大家。多个脊椎叠加在一起,由多个椎体和椎弓的环形形成椎管,在中间走行的就是医学上说的中枢神经(俗称骨髓),很娇贵,不能有半点的闪失。我们一定要重视颈部,颈部很坚固,也可以说很脆弱,比如说体操队员桑兰在美国比赛时,头朝下摔倒,当时有护垫保护,头脸没有受伤,但是由于头先着地,头部极度后仰挫伤,造成了胸椎第2椎体骨折,损伤了中枢神经,导致双上肢只有部分功能得到了保留,如果损伤的不是胸椎第2节,再向上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桑兰这样严重的损伤,不在我们讨论范畴以内,我们讨论的是颈部软组织损伤后的疾病。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本想好好睡一觉,彻底得到休息,但是,在大清早起床时脖子不敢动了,甚至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坐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落枕,又名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冬春季发病率最高。临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4~5天自愈,重者(常伴有颈部小关节紊乱)疼痛严重并向头部及上肢放射,数周不愈。

落枕多是由于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以及躺卧姿势不良等因素,使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的时间内过度伸展牵拉,在过度紧张状态下而发生的静力性损伤。还有很多人忙碌时接打电话,喜欢用下巴和肩膀夹着话筒,腾出两只手来干其他的工作,这种姿势,对颈部和肩膀来说难度很高,需要比平时做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一个电话一般要打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如果长时间地保持一种使颈椎很费力的姿势,而不注意各个神经、肌肉、软组织之间保持平衡,一些血管和神经就会受到压迫,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落枕等神经、肌肉、软组织炎症和疼痛。成年人若经常发生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驱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不必惊慌,经过专业人员推拿、按摩等治疗,会迅速好转的。平常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首先是对床和枕头的要求,各种床铺各有其优缺点,而且与个人居住地、气候、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有关。但单从颈椎疾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颈部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因此,选择一个放在床板上有弹性且较硬的席梦思床垫为好。这样的床垫可以起到维持脊柱的生理弯曲的作用。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弯曲。这种质量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一个理想的枕头应是符合颈椎生理弯曲要求的,即质地柔软、透气性好、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因为这种形状可利用中间的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也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可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其次,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弯曲,又应使人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容易消除疲劳和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人体是一个平衡的系统,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颈椎也是一样,颈部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一边的肌肉拉长而另一边肌肉收缩,就容易造成疲劳而发生疾病。

在机关里从事秘书工作的王小姐,今年刚刚27岁。平日里,常觉得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因为身材比较瘦小,便自认为是因为身体虚弱造成的。于是,她购买了大量的补品,吃了之后,并未见有什么效果。后来,她又去了几家医院,由于自述中,没有提及颈椎的感受,所以被误诊。这个药那个药吃了一大堆,也没有明显的效果。王小姐非常苦恼,经常性的头晕眼花常常使她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万般无奈之际,她想试一试中医。于是,在推拿科的诊室里,医生接诊了王小姐。她主诉的症状很像颈椎病,经摄片证实了诊断是正确的。仅仅用了一个疗程的推拿治疗,王小姐的症状已基本消失。

其实,像王小姐这样的病症由于表现的是头晕、眼花、耳鸣、手麻等,所以是很容易被误诊的。颈椎病是以颈椎间盘慢性退行性变为主的病变。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导致颈部关节失稳而引起颈椎骨、关节与颈部软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颈椎病有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手麻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钩椎关节增生、肥大,在椎管侧隐窝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所致。颈椎间盘后侧突出也可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使肩、臂、手有放射痛的感觉障碍。按照神经支配皮肤节段来看,颈神经压迫和受刺激后症状可表现在肩、臂、手等部位,尤其是下颈段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好发部位,而其症状主要为手麻、感觉过敏或异样,同时也可出现手指活动欠佳、精细动作困难。仰头、咳嗽、喷嚏时可加重疼痛麻木,在肩胛间区、肩胛区、肩顶等有感应痛。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是增生骨赘或颈椎错位时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和交感神经丛,使之痉挛或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小,出现代偿不足,呈现脑供血不足的征象,尤其在颈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症状,但往往头晕、手麻同时出现。

前一阵子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位11岁女学生出现右侧面部和颈部肌肉向右扭转、抽搐半年,每日起床后发作,渐渐加重,抽搐较重时伴发颈痛、头昏,在某医院按小儿舞蹈病诊治无效,后经触诊,医生发现她第3、第4颈椎横突左偏,伴椎旁压痛,颈伸屈、侧屈运动受限。颈椎X线侧位片示颈轴变直,第3和第4椎体后缘连线中断,前移呈滑脱式错位,第1颈椎呈仰位错位,正位片示第3和第4椎向左侧摆错位,椎间盘正常,没有骨质增生。医生诊断为关节功能紊乱型颈椎病。

如此小的年龄竟然得颈椎病太让人吃惊。颈椎病是一个退行性病变,原本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发病后,头痛、眩晕、呕吐、颈肩疼痛和上肢麻木等,由于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有数据显示,原来多发于老年人的颈椎病,正在逐年趋向低龄化,其中,40岁以下的白领人士要占颈椎病发病人数的50%以上,尤其在30~40岁女白领中,在高竞争、高科技的办公环境中,日复一日地对着计算机,从早到晚伏案工作,加上不良姿势,重复单调的动作,使颈椎疾病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30多岁患病已很常见,甚至中小学生中也有部分颈椎病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在12~13岁和16~18岁两个年龄段,这分别是学生由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的时候。这是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伏案学习时间过长,导致颈肩肌疲劳。另外,伏案时姿势欠妥及每日背着沉重的书包会导致椎间隙炎症水肿。许多中学生一天下来,常常会觉得脖子发僵、发硬,颈肩疼痛,甚至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等异常感觉。有些学生还出现脑供血不足所致注意力不能集中,从而增加了学习及心理上的负担。

因此提醒大家,颈椎保健不分季节,关键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预防颈椎病从年轻时就应引起足够重视,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工作和学习姿势,特别是青年学生,要尽可能多动少静,多走少坐,伏案写作业1小时后应站起来活动活动四肢、颈部、腰部。

郭跃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乒乓球运动员,近来也被颈部疾病所困扰,以致不能正常参加比赛,影响了个人和团队的成绩。那么,她的颈部到底怎么了?其实,运动员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都会或多或少患有职业损伤。郭跃是国家队优秀队员,训练时间和强度都会超过其他人,损伤就在所难免。我们从她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分析,是由于颈部的反复长时间扭动、大力扣杀牵扯引起颈部前斜角肌、韧带等损伤、水肿,也就是我们运动损伤常见的前斜角肌综合征,而不能参加训练和比赛。

再举一个例子,小赵是个地地道道的白领,整天坐在办公室,没有风吹日晒,还有较高的收入,让人羡慕不已。可又有谁知他内心的痛苦,特别是最近,头痛头晕时时发生,当头转到某个位置时甚至还恶心、呕吐、耳聋、耳鸣,当改变位置时马上又啥事没有,自己又在脖子侧面触摸到紧张、硬韧的肌肉,吓得他赶紧上了医院。检查以后,医生说,你这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发前斜角肌综合征。小赵这下可纳闷了,颈椎病咱听说过,怎么又冒出个前斜角肌综合征呢?

前斜角肌综合征指的是经过第1肋骨上缘部,或颈椎横突前侧的锁骨上窝部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的血管神经束,受前斜角肌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血管压迫症状。前斜角肌起自颈椎第3~6节的横突前结节,其肌纤维斜向前下方,止于第1肋骨的内上缘和斜角肌结节上。斜角肌有抬高第1肋骨的作用,受臂丛发出的颈5~8神经根所支配,斜角肌的骨组织结合部附近比较坚韧而缺少弹性,故该肌异常时,易压迫此处的周围组织。所以前斜角肌综合征并不少见,只是人们对它认识不足而已。

其实,颈椎病与前斜角肌综合征都是长期处于强制性体位工作者较常见的颈部多发病,这两个病诊断并不难,只要在观X线片后,结合症状,细心做临床功能试验检查,往往能够作出明确诊断。但在患者就诊时,如只重视观CT和X线片,确定颈椎病病变部位,对颈部软组织检查不详,常规检查不全,特别是当患者临床症状不很典型,体征又不很明显时即统归为颈椎病,则易漏诊前斜角肌综合征。另外,对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患者,多凭经验定为颈椎劳损发生病变,而忽视颈周围软组织的劳损病变,则治疗中必然有偏差而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受颈椎增生物和痉挛的前斜角肌的双重压迫,只治其一,症状也就无法彻底根治。故此,患者经过一段治疗后,症状减轻不明显,或症状反复甚至加重时应考虑到前斜角肌综合征的可能性,否则会延误治疗,造成患肢持物无力,肌肉萎缩,进而出现患肢功能丧失的严重后果。

需要说明的是,单就头晕来说,能引起眩晕的病因多种多样,绝非颈椎病一种,而所谓“颈性眩晕”则是指由于某些病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类中枢性眩晕,颈椎病只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因,隶属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类疾病。至于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可以有六大类: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供血不足,如椎动脉型颈椎病;基底动脉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如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椎-基底动脉的畸形或发育异常;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动脉内膜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炎、结缔组织病等。

对于颈椎病这种白领职业病,自行防治的高招儿就是,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加强颈椎、腰间肌肉的锻炼。如工作半小时左右,抬起头并向四周轻轻活动颈部,切忌超过2小时的持续低头工作;每天坚持做1~2次头颈部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旋转运动,这样可预防颈椎间隙变窄及生理曲度的变直;眼睛与计算机要保持适当距离;看计算机屏幕时不要仰视,最好平视,稍微俯视是可以的,但尽量别仰视。最好的防治颈椎病的方法是注意颈后部肌肉锻炼,不妨每隔2小时离开办公桌一会儿,自然站立,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双手往前使劲儿,颈部往后使劲儿,每3~5秒为1次。如果有时间和毅力,可以尝试笔者经过多年总结设计的颈部保健操。

保健操:坐稳,头部放松,自然呼吸。

基本动作:前仰后合,东倒西歪,左顾右盼(如图1所示)。

动作方法:低头仰头,左右摆头,左右转头,仰头,双耸肩,静止力量保持充分牵拉。

动作要求:角度深,力求角度最大。动作缓慢匀速,最大角度时停顿3~5秒。

作用:充分牵拉肌肉韧带组织,增强局部肌肉力量。

注意事项:(1)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方可施行此法。(2)选择合适的体位,不宜长期低头、仰头;伏案工作或学习20~30分钟即要活动1次。(3)使用合适的枕头,高低适中,软硬适度,使肩颈部肌肉保持平衡,无牵拉感为宜。(4)加强功能锻炼。(5)严禁环绕摇头。

图1 保健操基本动作

颈椎病多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是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时确诊并非容易。一旦有了这方面的症状,一定要请专科医生帮助确诊,否则延误诊断,影响治疗。一旦诊断明确,就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心理上,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心胸要开阔,心情要开朗,有什么不顺心的事经常找朋友聊一聊,不要闷在心里。有研究表明,长期压抑情感,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

身体上,要加强体力锻炼,尽可能少坐多动,能走路的不要骑车,能骑车的不要坐车。特别是有车族和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员,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尤其注意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可做一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肌肉关节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爬山、游泳对预防颈椎病效果较好。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患者,要注意适当休息,病情严重者要卧床休息2~3周,但卧床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肉萎缩、组织粘连、关节粘连等变化,阻碍颈椎病的恢复。颈椎病的间歇期和慢性期可以适当参加工作,不需要长期休息。

人体犹如一部复杂的机器,时常需要加以保养。尤其是颈椎病,本身就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更要对颈部加以保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无论是睡眠、休息还是学习、工作,甚至日常一些动作,都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时刻不忘颈椎的保护,同时加强颈肌的锻炼。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分。绝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治愈不发。但每一种治疗方法均有其独特的操作、作用和适应证,需要有专科医生指导,而且有一定的疗程。切忌病急乱投医,朝三暮四,频繁更换治疗方法或多种方法杂乱并用,不但得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加重病情。以下介绍几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1.推拿

推拿治疗颈椎病是患者可以接受的,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位等作用,对神经根型的效果较为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也有一定的疗效。对脊髓型颈椎病,按摩疗法应慎用。

(1)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再用此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法3~5分钟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与此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5次。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扶住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本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为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肉逐渐趋于柔软。

(2)患者正坐,医者立于患者侧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用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

(3)患者正坐,医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患者下颌做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做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本法功能为滑利关节、整复错缝,扳法拉开椎间隙,突发性动作可纠正后关节错缝,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同时能改变骨赘和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以减少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尽管推拿在缓解颈椎病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由于颈椎病病因复杂,病理改变多种多样,颈部又有十分重要的结构,如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推拿医生对颈椎病患者不仅要有熟练的推拿手法,还要对颈椎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强力粗暴的推拿手法非常有害。颈椎病患者大多年龄偏大,往往伴有动脉硬化、骨质增生、韧带弹性下降甚至钙化、骨化,故强力的颈部被动活动可能会造成韧带、肌肉、骨质的损伤,加重疼痛,也可能因椎动脉的突然阻断使脑部缺血产生眩晕甚至昏厥。尤其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由于椎管本身容量小,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再受到突然冲击可能会瘫痪。所以推拿宜采用轻柔和缓的放松手法,达到对颈椎病的舒筋通络、止痛止麻、解痉和最后缓解症状的目的。

2.牵引

牵引是颈椎病较为有效并且应用较广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各类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它的治疗作用是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利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

通常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有坐式和卧式两种,轻症患者采用间断牵引,每日1~3次,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重症患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牵引重量可自3~4千克开始,逐渐增加至5~6千克,以后可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的反应,适当地调整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小重量牵引30次为1个疗程,如果有效,可继续牵引1~2个疗程或更长,两疗程之间应休息7~10天,牵引时一般要求颈部轻度前屈20°左右,但最好是以患者自觉症状得以减轻的体位为宜,不必强求某一特定的体位。

3.手术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呢?凡是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该考虑手术:(1)颈脊髓受压症状明显(急性、进行性),磁共振或CTM等也已证实脊髓明显受压;(2)病程较长,症状不断加重而又诊断明确者;(3)脊髓受压症状虽为中度或轻度,但非手术疗法治疗1~2个疗程以上没有改善而又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者。

由于脊髓型颈椎病病情一般较重,手术损伤的范围一般也较大,因此,患者及家属都应重视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以求最佳疗效。

4.饮食疗法

(1)葛根五加粥

原料:葛根、薏苡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制法:原料洗净,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与余料同放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适量。功用:祛风除湿、止痛。适应证:风寒湿痹阻型颈椎病,颈项强痛。

(2)清炖乌蛇

原料:乌蛇l条,葱、姜、黄酒、清水适量。制法:将乌蛇去皮、内脏,洗净,切成长5厘米段块,入沙锅,加葱、姜、黄酒、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炖至熟透,再加盐即成。分次服食。功用:祛风通络。适应证:颈椎病肢体疼痛麻木者。

(3)薏苡仁赤豆汤

原料:薏苡仁、赤豆各50克,山药15克,梨(去皮)200克。制法:原料洗净,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加冰糖适量即可。功用:化痰除湿。适应证:痰湿阻络型颈椎病。

(4)参枣粥

原料:人参3克,粳米50克,大枣15克。制法:人参粉碎成细粉,米、枣洗净后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熬成粥,再调入人参粉及白糖适量。功用:补益气血。适应证:气血亏虚型颈椎病。

老张今年刚退休,本来想好好安度晚年,自己多年来一直想组织一个老年合唱队,这下有时间了。可真是天不遂人愿,偏偏得了颈椎病,这下子可好,刚开始是两腿发紧、发麻,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越来越重,一个月后走路都有些费力了。颈椎病的折磨让老张很沮丧,更让老张害怕的是还可能需要手术。但沮丧也罢,害怕也罢,该怎么治还得怎么治。吃药加理疗一个多月后,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一天女儿下班回家说她同事的爸爸得了颈椎病,让一个姓王的老头“扳脖子”给扳好了,女儿和老伴劝老张试试,老张本来觉得“扳脖子”挺可怕的,但想想要做手术时就同意了。次日中午,女儿就把老王头请到家里。老王头就开始给老张“扳脖子”。其实很简单,就让老张坐在椅子上,老王头一边给老张按摩着脖子一边和他聊天,然后趁老张不留意,忽然发力,把老张的脖子狠劲扳了一下,老张听见脖子里面“咔嚓”响了一声。然后老王头就问老张是不是感觉好了一些。老张试试,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老王头说,过两天感觉就会明显了。老王头走后,老张就上床躺下。大约2小时后,老伴不放心,到卧室看他,叫他不应,再仔细一看,嘴唇都已经紫了。老伴赶紧给120打电话,幸亏120及时将老张送到了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才转危为安。

医生解释,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导致上、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可分为脊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三型的症状不同,治疗上也有差别。脊神经根型是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脖子和肩膀酸胀、疼痛,有时出现手指麻木、活动不灵等,可采用头部牵引、理疗、制动(固定脖子)、药物、小针刀或手术治疗。椎动脉型是增生骨质压迫供应大脑的椎动脉,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有时还有恶心、耳聋、视物不清等,有时头后仰、侧偏或旋转时会突然意识丧失。治疗措施除了制动、消炎和止痛外,还需治疗动脉硬化,也可行小针刀治疗,严重时需要手术。而脊髓型,也就是老张患的这一种,是增生骨质向椎管里面生长,压迫脊髓引起的。症状是一侧或两侧下肢发紧、发麻,慢慢会出现无力、软弱,甚至行走困难。如果继续发展,会出现上肢麻木、手无力,严重者会出现四肢瘫痪、卧床不起、不能小便等。脊髓型的治疗方法有制动、理疗和药物治疗等,严重时进行手术。但一般不能应用牵引,因为牵引可能加重症状。老张出现的这种危险情况,可能就是因为“扳脖子”造成局部损伤。出现炎症和水肿,然后压迫了颈椎上方的延髓呼吸中枢,而造成了呼吸减弱甚至停止。如果不是及时发现,会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颈椎病患者,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随意找人“扳脖子”是很危险的。要采取“扳脖子”方式治疗颈椎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要有充分的检查,接受专业人员的治疗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