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经典介绍
初祖达摩自印度传禅宗入中土,推荐《楞伽经》作为禅修者的印心典籍。不过因为《楞伽经》名相丰富、说理繁多、译文生涩,理解它对于禅修者来说有较大困难。到四祖道信,由于他曾游学南方,深受南方“摩诃般若波罗蜜”法门的熏陶,将《楞伽》与《般若》进行了融合。五祖弘忍时,《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弘忍创东山法门时,在东山(湖北黄梅凭墓山)遍讲《金刚经》。六祖惠能与《金刚经》的因缘就更为密切,他偶然听闻《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立即开悟。因此,在禅宗一系经典里,《金刚经》受到特别推崇,并以之印心。实际上,由于国人的习性好简,中国佛教也就有了好简易的特点,这本佛经既重般若的悟证、卷帙不多,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般若智慧又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地盛行起来,以致在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都影响巨大,仅唐初《金刚经》就已有八百家注之说,除禅宗外,三论宗、天台宗、贤首宗、唯识宗等都有注疏。
与《心经》一样,《金刚经》也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精华。《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中的“般若”和“波罗蜜”我们已在《心经》一节介绍了。“金刚”一词寓意般若如金刚,能破坏一切虚狂妄执,而不为所坏。
经文共一卷,主要的译本有北魏的菩提流支,南朝的真谛,隋朝的达摩笈多,唐朝的玄奘、义净等,这些译本的质量与通行程度都没能超越第一个译本,即后秦翻译大家鸠摩罗什在402年的译本。
《金刚经》是一部谈“空”的佛经,全文采用佛陀与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长老问答的形式。此经最后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认为是经文的点睛之语,精辟地归纳了世间一切均空幻不实,应破除一切名相,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早期佛教信奉的一种传统观念叫“法有我空”,即构成“我”的肉身不过是五蕴合和的假象,没有真正实在的自我及独立的自性,因而虚幻不实,但由和合而生的一切现象背后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有独立的本质及实体,即恒常的“法”。佛教徒终其一生努力修行、精进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这真实不虚的“法”。可是中国化佛教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加大了佛教的唯心倾向,六祖慧能所开创的禅宗南宗将大般若学的“空”观推向了极致。事实上,我们在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中看到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影子。“法”也不过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法没有永恒性,法也不能代表实在的本体,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是由因缘和合而起,都无固定的自性、自体,都为“空”。
为让人破除执着心,也破除诸相,《金刚经》采用了一种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三段式的思辨句型“如来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下面我们从《金刚经》众多的此类句式中随意选出两个:
(1)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2)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我们看(1),当佛陀问须菩提:“可以依照佛与众不同的三十二种圣异相貌来认识真正的佛吗?”须菩提的回答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呢?因为佛所说的三十二种相状并非是佛的真实相状,所以才命名为三十二种相状。例(2),佛告诉须菩提,如果有人听闻了具有至上智慧的《金刚经》不惊异不恐惧不畏缩,就可以知道这个人身份稀有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解脱的最高方法),实际上就没有什么第一波罗蜜,所以才把它叫做第一波罗蜜。
这种句型的构成方式是:第一句举出诸法,指世人不明佛理而执妄为真;第二句“即非”则否定前者的真实性,但这种否定易生起断灭虚无,因此,第三句用“是名”对第一句所列举者做出假有判断,对“即非”再加否定,达到更高一层的否定之否定。提出一般说法,否定,再否定,如此一波三折,边走边破,随说随除。《金刚经》就这样以金刚般若之智扫除一切名相,包括扫除“扫除”之相,扫到无可扫,才得清净心。当我们以般若反观佛法中使用的全部语言教理,看到的全是名言假象和符号组合,所以经文强调要破除一切相,“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我们拿起金刚宝剑时,就应领悟到包括自己、般若、所破之相,皆非实在、不可执着。尤其重要的是,用来破除执着的金刚般若本身也是非实假有而已。否则在破相的同时我们可能会执着于破相,心中总想着破相,那么旧相未破新相又立。如果听法者对般若智慧推崇备至,沉溺其中,就会产生新的执着,认定它是真实的佛法,所以经文又指出这种看法的错误,因为名相概念并不是真实佛法。
记得初读《金刚经》时,感觉它所阐发的道理犹如一团可怕的烈火,触之者无一不被焚毁,假如我们透过现象看到的一切事物其实并不是那个事物,我们所见只是假象,事实的它空无一物。我想这样的理论如果不能很好把握,就会让人产生万念俱灰的感受,甚至怀疑现实世界还值得我们去认知和追求吗?随着阅历渐长,我发现因“空”而生绝望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金刚经》。上面的三段论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前两句“是名某某即非某某”,当头一棒,它武断地打破我们执守的常识,使我们顿时乱了阵脚,失了方寸。惊魂稍定后,你再去读去想,才发现后面波澜不惊地跟着一句“是名某某”,原来世界毕竟还是最终呈现为我们了解的那个世界,不要妄生断灭虚无之感。原来“空”不是空无一物,而是人在认识了对象世界的一切真相和秘密之后所产生的清净的状态。因为理解了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便可以扫除心中对现象世界的迷恋和执着,而没有迷恋与执着,你的内心再也不会对很多事物产生求之不得或者忧心如焚的状态。
最后说点有意思的题外话,在几位爱好佛学的朋友组成的读书会上,一位从部队退伍分配到学校做行政工作的长者谈及他阅读《金刚经》的体会,却得出了与我截然相反的结论。他说《金刚经》是一部可以给人灌注满满力量的佛经,透过此经,他发现成佛其实没有想象中的艰难。可见,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根器的人在阅读同一部经典时完全有可能得到不同的阅读体验,这可能就是所谓“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正是经典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使得读者愿意一遍又一遍地翻看、思考、回味,构成了它延绵长久的魅力。
译者简历
鸠摩罗什(344—413年,一说350—409年),龟兹人,后秦僧人,著名佛经翻译家。父亲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母亲为龟兹国公主。7岁随母出家,佛学造诣深厚,颇有名声。382年,前秦王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劫罗什到了凉州。三年后前秦灭,吕光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16年,学会了汉语。401年,后秦打败后凉,姚兴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在姚兴的帮助下,正式开立译场,开我国官立译场之先河。尔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其所译的经论有74部384卷,其中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及《妙法莲华经》最具代表性。僧肇大师依据前三部论成立了三论宗;《妙法莲华经》则成为天台宗的所依经典。此外,诸如《佛说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维摩诘所说经》都对此后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什大师打破了以往用中国哲学固有名词诠释佛教义理的格义之弊病,开创新一期以意译为主的译经风格。他翻译的佛经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缔造了一番空前的盛况。不同于持戒的僧人,罗什一生结婚两次,是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僧人。临终前他嘱咐弟子应以其译经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
精彩片段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一品》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第二品》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品》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第三十二品》
延伸阅读
《金刚经》在中国虽有多种译本,但最早的本子是罗什翻译的,而佛教界流传最广的也是这一译本。无论在语言的简练流畅,还是内容的忠实程度上,其他译本都不能与之媲美,这才使它至今仍独步于教界。文人们爱其文字优美而去读诵,哲人们慕其哲理丰富而去研讨,而那些禅修者,更视《金刚经》为修心指南及开悟之钥。至于民间的普通信徒,也以读诵《金刚经》为日常功课,并从中得到感应。《金刚经灵感记》一书,就收集了很多因读诵《金刚经》而获得感应的例子。所以说,这部经典的确太殊胜了,使得人们都乐于接受它、弘扬它。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柳公权书《金刚经》刻于唐长庆四年(824年)四月,系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作,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经》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代。1908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唐拓孤本,一字未损,极为稀罕,是敦煌文献中的稀世珍宝。被法国人希伯和取往国外,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Pelliot chinois 4503)。国内正中书局、文明书局、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等均有影印本。可谓一印再印,风行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