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应激是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运动应激是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脊髓是躯体运动最基本的中枢部位,可完成最基本的躯体运动反射。临床上通过腱反射检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腱反射亢进提示高位中枢对脊髓控制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反射弧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脑干网状结构中具有抑制肌紧张和肌肉运动作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

(一)牵张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

脊髓是躯体运动最基本的中枢部位,可完成最基本的躯体运动反射。人体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引起被牵拉的肌肉收缩过程,称为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反射弧的特点是感受器(肌梭螺旋状感受器)与效应器(梭外肌纤维)在同一块肌肉中。

(二)牵张反射的类型

牵张反射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腱反射:骨骼肌受到快速牵拉时反射性引起该肌肉发生一次快速收缩,称为腱反射。临床上通过腱反射检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腱反射亢进提示高位中枢对脊髓控制减弱(锥体束病变);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反射弧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肌紧张:骨骼肌在受到自然重力作用缓慢持续牵拉时,反射性引起该肌肉发生缓慢持续的紧张性收缩,称为肌紧张。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

(三)脊休克

当脊髓与高位脑中枢之间突然离断后,由于脊髓失去高位脑中枢的易化作用。使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功能暂时丧失,如感觉和随意运动消失、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消失、尿粪潴留等,称为脊休克。过一段时间后,脊髓自身可以实现的一些简单的躯体反射活动和内脏活动,能逐渐有所恢复。

二、脑干网状结构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下行易化作用

脑干网状结构中具有加强肌紧张及肌肉运动作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易化区能自动发放冲动,其下行冲动,兴奋脊髓前角α和γ运动神经元,加强肌紧张的作用,称为下行易化作用。

(二)下行抑制作用

脑干网状结构中具有抑制肌紧张和肌肉运动作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其下行冲动抑制肌紧张,称为下行抑制作用。抑制区不能自动发放冲动,须受大脑皮质抑制区、尾状核、小脑等处的始动作用,才能发放下行冲动。在动物的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切断脑干时,由于网状结构抑制区失去高位中位始动作用,对肌紧张下行抑制作用减弱,下行易化作用相对占优势,而导致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全身伸肌肌紧张亢进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见表2-9-5。

表2-9-5

img264

续 表

img265

四、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大脑皮质的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点

大脑皮质的主要运动区在中央前回,它对躯体运动调节的特征有:①交叉支配,但头面部肌肉支配多数是双侧的;②有精细的定位,安排倒置,但头面部是正立的;③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呈正相关。

此外,在皮质内侧面还有运动辅助区。它对躯体运动的支配是双侧的。

人类在某些疾病中,也可出现与动物去大脑僵直相类似的现象。例如,蝶鞍上囊肿引致皮层与皮层下失去联系时,可出现下肢明显的伸肌僵直及上肢的半屈状态,称为去皮质强直。

(二)锥体系与锥体外系

大脑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调节躯体运动。见表2-9-6。

表2-9-6

img2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