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眼的组织解剖

眼的组织解剖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是胶原纤维组织,由前部透明的角膜和后部乳白色的巩膜共同构成眼球完整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角膜缘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因此十分重要。在角膜缘内面有一凹陷称巩膜内沟,沟内有网状组织(小梁网)及Schlemm管。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

第一节 眼的组织解剖

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等。

一、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其前面是透明的角膜,其余大部分为乳白色的巩膜,后面有视神经与颅内视路连接。正常眼球前后径出生时约16 mm,3岁时达23 mm,成年时为24 mm,垂直径较水平径略短。

眼球位于眼眶前部,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周围有眶脂肪垫衬,其前面有眼睑保护,后部受眶骨壁保护。

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 mm,受人种、颅骨发育、眼屈光状态等因素影响,但两眼球突出度相差通常不超过2 mm。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一)眼球壁

眼球壁(除前部角膜外)可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1.外层。主要是胶原纤维组织,由前部透明的角膜和后部乳白色的巩膜共同构成眼球完整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

角膜(cornea)位于眼球前部中央,呈向前凸的透明组织结构,横径为11.5~12 mm,垂直径为10.5~11 mm。角膜曲率半径的前表面约为7.8 mm,后表面约为6.8 mm。角膜厚度中央部0.5~0.55 mm,周边部约1 mm。

组织学上角膜从前向后分为:(1)上皮细胞层:厚约35μm,由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无角化,排列特别整齐,易与其内面的前弹力层分离;(2)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厚约12μm,为一层均质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3)基质层:厚约500μm,占角膜厚度的90%,由近200层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其间有角膜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并有黏蛋白和糖蛋白填充;(4)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成年人厚约10~12μm;(5)内皮细胞层:厚5μm,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细胞顶部朝向前房,基底面向后弹力层。

巩膜(sclera)质地坚韧,呈乳白色,主要由致密而相互交错的胶原纤维组成。前接角膜,在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处巩膜分内外两层,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纤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巩膜厚度各处不同,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 mm),视神经周围最厚(1.0 mm)。

组织学上巩膜分为: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和棕黑板层。表层巩膜有致密的血管结缔组织,角膜缘后的区域有巩膜内血管丛(房水静脉)。此外贯通巩膜全层的巩膜导血管内有动脉、静脉和神经通过。其余巩膜几乎无血管。

巩膜表面被眼球筋膜(tenon capsule)包裹,前面又被球结膜覆盖,于角膜缘处角膜、巩膜和结膜、筋膜在此相互融合附着。

角膜缘(limbus)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由于透明的角膜嵌入不透明的巩膜内,并逐渐过渡到巩膜,所以在眼球表面和组织学上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角膜缘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因此十分重要。一般认为角膜缘前界位于连接角膜前弹力层止端与后弹力层止端的平面,后界定于经过房角内的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并垂直于眼表的平面,各象限不同,宽为1.5~2.5 mm。在外观上角膜缘部可见各为1 mm宽的前部半透明区(即从前弹力层止端到后弹力层止端)以及后部的白色巩膜区(即后弹力层止端到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包含有小梁网及Schlemm管等组织结构)。

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在角膜缘内面有一凹陷称巩膜内沟,沟内有网状组织(小梁网)及Schlemm管。沟的后内侧巩膜突出部分为巩膜突。如此,前房角的前外侧壁为角膜缘,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Schwalbe线)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在前房角内可见到如下结构:Schwalbe线、小梁网和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

小梁网系多层束状或板片状的扁平、交叉网孔样结构,每一小梁束由胶原纤维核心和其外被的内皮细胞组成。房水滤过的小梁网可分为葡萄膜部(前房侧)、角巩膜部和近小管组织(Schlemm管侧)三部分,近小管组织是房水外流的主要阻力部位。Schlemm管是围绕前房角一周的房水输出管道,由若干小腔隙相互吻合而成,内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外壁有25~35条集液管与巩膜内静脉(房水静脉)沟通。

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外的主要通道。

2.中层。为葡萄膜(uvea),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黑色素和血管。此层由相互衔接的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在巩膜突、巩膜导水管出口和视神经三个部位与巩膜牢固附着,其余处均为潜在腔隙,称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虹膜(iris)为一圆盘状膜,自睫状体伸展到晶状体前面,将眼球前部腔隙隔成前房与后房。虹膜悬在房水中,表面有辐射状凹凸不平的皱褶称虹膜纹理和隐窝。虹膜的中央有一2.5~4 mm的圆孔称为瞳孔(pupil)。距瞳孔缘约1.5 mm的虹膜上有一环形齿轮状隆起称为虹膜卷缩轮,此轮将虹膜分成瞳孔区和睫状区。虹膜周边与睫状体连接处为虹膜根部,此部很薄,当眼球受挫伤时,易从睫状体上离断。由于虹膜位于晶状体的前面,当晶状体脱位或手术摘除后,虹膜失去依托,在眼球转动时可发生虹膜震颤。

虹膜由前面的基质层和后面的色素上皮层构成。基质层是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虹膜色素细胞所组成的框架网,神经、血管走行其间。瞳孔括约肌(平滑肌)呈环形分布于瞳孔缘部的虹膜基质内,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司缩瞳作用。基质内色素上皮细胞内的色素含量多少决定虹膜的颜色,棕色虹膜色素致密,蓝色虹膜色素较少。色素上皮层分前后两层,两层细胞内均含致密黑色素,故虹膜后面颜色深黑,在前层的扁平细胞前面分化出肌纤维,形成瞳孔开大肌(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司散瞳作用;后层的色素上皮在瞳孔缘可向前翻转呈一条窄窄的环形黑色花边,称瞳孔领。

睫状体(ciliary body)为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宽为6~7 mm的环状组织,其矢状面略呈三角形,巩膜突是睫状体基底部附着处。睫状体前1/3较肥厚称睫状冠(pars plicata),宽约2 mm,富含血管,内表面有70~80个纵行放射状嵴样皱褶称睫状突(ciliary processes),后2/3薄而平坦称睫状体扁平部(pars plana)。扁平部与脉络膜连接处呈锯齿状称锯齿缘(ora serrata),为睫状体后界。

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睫状肌由外侧的纵行、中间的放射状和内侧的环形三组肌纤维构成,纵行肌纤维向前分布可达小梁网。睫状肌是平滑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睫状上皮细胞层由外层的色素上皮和内层的无色素上皮二层细胞组成。

脉络膜(choroid)为葡萄膜的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细胞,组成小叶状结构。

脉络膜平均厚约0.25 mm,由三层血管组成:外侧的大血管层,中间的中血管层,内侧的毛细血管层,借玻璃膜(Bruch’s membrane)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相连。

睫状后长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睫状神经均经脉络膜上腔通过。血管神经穿过巩膜导水管处,脉络膜与巩膜粘着紧密。

3.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位于脉络膜的内侧。

视网膜(retina)后极部有一无血管凹陷区,解剖上称中心凹(fovea),临床上称为黄斑(macula lutea),乃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黄色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解剖上称中心小凹(foveola),临床上称为黄斑中心凹(fovea centralis),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黄斑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称中心凹反射。

视盘(optic disc),又称视乳头(optic papillae),是距黄斑鼻侧约3 mm,大小为1.5 mm×1.75 mm,境界清楚的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盘状结构,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视盘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杯凹(optic cup)。视盘上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通过,并分支走行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是由胚胎时期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视杯外层形成单一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视杯内层则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neurosensory retina),二者间有一潜在间隙,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即由此处分离。

RPE为排列整齐的单层六角形细胞,黄斑部较厚,周边部变薄。RPE呈极性排列,基底部与脉络膜的Bruch膜紧密连接,细胞顶部有较多微绒毛,将光感受器的外节包埋于黏多糖间质中。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1)视锥、视杆层,由光感受器细胞的内、外节组成;(2)外界膜,为一薄网状膜,由邻近的光感受器和Müller细胞的接合处形成;(3)外核层,由光感受器细胞核组成;(4)外丛状层,为疏松的网状结构,是视锥、视杆细胞的终球与双极细胞树突及水平细胞突起相联接的突触部位;(5)内核层,主要由双极细胞、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及Müller细胞的细胞核组成;(6)内丛状层,主要是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与神经节细胞相互接触形成突触的部位;(7)神经节细胞层,由神经节细胞核组成;(8)神经纤维层,由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构成;(9)内界膜,为介于视网膜和玻璃体间的一层薄膜。

光感受器细胞的结构包括外节、连接绒毛、内节、体部和突触五部分。每个外节由约700个扁平膜盘堆积组成。视杆细胞外节为圆柱形,视锥细胞外节呈圆锥形,膜盘不断脱落和更新。

视网膜光感受器的神经冲动经双极细胞传至神经节细胞。由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轴突)向视盘汇聚。黄斑区纤维以水平缝为界,呈上下弧形排列到达视盘颞侧,此纤维束称视盘黄斑纤维束(简称盘斑束)。颞侧周边部纤维亦分成上下部分,分别在盘斑束之上下进入视盘。视网膜鼻侧上下部的纤维直接向视盘汇集。

(二)眼球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是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的通路,它们与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

房水(aqueous humor)为眼内透明液体,充满前房与后房。前房(anterior chamber)指角膜后面与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前面之间的眼球内腔,容积约0.2 mL。前房中央部深2.5~3 mm,周边部渐浅。后房(posterior chamber)为虹膜后面、睫状体内侧、晶状体悬韧带前面和晶状体前侧面的环形间隙,容积约0.06 mL。房水总量约占眼内容积的4%,处于动态循环中。

晶状体(lens)形如双凸透镜,位于瞳孔和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的冠部联系固定。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 mm,后面约6 mm,前后两面交界处称晶状体赤道部,两面的顶点分别称晶状体前极和后极。晶状体直径约9 mm,厚度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加,中央厚度一般约为4 mm。

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囊为一层具有弹性的均质基底膜,前囊比后囊厚约一倍,后极部最薄约为4μm,赤道部最厚达23μm。前囊和赤道部囊下有一层立方上皮,后囊下缺如。晶状体纤维为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极伸展、延长而成。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生成并将原先的纤维挤向中心,逐渐硬化而形成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的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晶状体富有弹性,但随年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浓缩、增大,弹性逐渐减弱。

玻璃体(vitreous body)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内,占眼球内容积的4/5,约4.5 mL。玻璃体前面有一凹面称玻璃体凹,以容纳晶状体,其他部分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相贴,其间以视盘边缘、黄斑中心凹周围及玻璃体基底部即锯齿缘前2 mm和后4 mm区域粘连紧密。玻璃体前表面和晶状体后囊间有圆环形粘连,在青少年时粘连较紧密,老年时变松弛。玻璃体中部有一光学密度较低的中央管,称Cloquet管,从晶状体后极至视盘前,为原始玻璃体的遗留,在胚胎时曾通过玻璃体血管。

二、眼眶及眼附属器

(一)眼眶

眼眶(orbit)为四边锥形的骨窝。其开口向前,锥朝向后略偏内侧,由7块骨构成,即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成人眶深为40~50 mm,容积为25~28 mL。眼眶有四个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眼眶外侧壁较厚,其前缘稍偏后,眼球暴露较多,有利外侧视野开阔,但也增加了外伤机会。其他三壁骨质较薄,较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且与额窦、筛窦、上颌窦毗邻,这些鼻窦病变时可累及眶内。眼眶骨壁有下列主要结构。

1.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optic foramen and canal)。视神经孔为位于眶尖部的圆孔,直径4~6 mm。视神经管由此孔向后内侧,略向上方通入颅腔,长4~9 mm,管中有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通过。

2.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在眶上壁和眶外壁的分界处,位于视神经孔外下方,长约22 mm,与颅中窝相通,有第Ⅲ、Ⅳ、Ⅵ颅神经和第Ⅴ颅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和部分交感神经纤维通过。此处受损则累及通过的神经、血管,出现眶上裂综合征。

3.眶下裂(inferior orbital fissure)。位于眶外壁和眶下壁之间,有第Ⅴ颅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及眶下静脉等通过。

4.眶上切迹(或孔)与眶下孔。眶上切迹位于眶上缘的内1/3处,有眶上神经、第Ⅴ颅神经第一支(眼支)及血管通过。眶下孔位于眶下缘内1/3、离眶缘约4 mm处,有眶下神经、第Ⅴ颅神经第二支通过。

此外,眶外上角有泪腺窝、内上角有滑车窝,内侧壁前下方有泪囊窝。泪囊窝前缘为泪前嵴,为泪囊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眶内在眼球、眼外肌、泪腺、血管、神经和筋膜等组织间有脂肪填充,起软垫作用。眶内无淋巴结。眼眶前部有一弹性的结缔组织膜,连接眶骨膜和睑板,与眼睑形成隔障,称眶隔(orbital septum)。

(二)眼睑

眼睑(eye lids)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睑,其游离缘称睑缘(palpebral margin)。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睑裂(palpebral fissure),其内外连结处分别称内眦和外眦。正常平视时睑裂高度约8 mm,上睑遮盖角膜上部1~2 mm。内眦处有一小的肉样隆起称泪阜,为变态的皮肤组织。睑缘有前唇和后唇。前唇钝圆,有2~3行排列整齐的睫毛,毛囊周围有皮脂腺(Zeis腺)及变态汗腺(Moll腺)开口于毛囊。后唇呈直角,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两唇间有一条灰色线乃皮肤与结膜的交界处。灰线与后唇之间有一排细孔,为睑板腺的开口。上下睑缘的内侧端各有一乳头状突起,其上有一小孔称泪点。

眼睑从外向内分五层:(1)皮肤层:是人体最薄柔的皮肤之一,易形成皱褶。(2)皮下组织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和少量脂肪。肾病和局部炎症时容易出现水肿。(3)肌层:包括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眼轮匝肌是横纹肌,肌纤维走行与睑裂平行呈环形,由面神经支配,司眼睑闭合。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提起上睑,开启睑裂。此肌起自眶尖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沿眶上壁至眶缘呈扇形分成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薄宽的腱膜穿过眶隔,止于睑板前面,部分纤维穿过眼轮匝肌止于上睑皮肤下,形成重睑;中部为一层平滑肌纤维(Müller肌),受交感神经支配,附着于睑板上缘(下睑Müller肌起于下直肌,附着于睑板下缘),在交感神经兴奋时睑裂特别开大;后部亦为一腱膜,止于穹隆部结膜。(4)睑板层: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半月状结构,两端借内、外眦韧带固定于眼眶内外侧眶缘上。睑板内有若干与睑缘呈垂直方向排列的睑板腺(Meibom腺),是全身最大的皮脂腺,开口于睑缘,分泌类脂质,参与泪膜的构成并对眼表面起润滑作用。(5)结膜层:紧贴睑板后面的透明黏膜称为睑结膜。

眼睑的血供:有浅部和深部两个动脉血管丛,分别来自颈外动脉的面动脉分支和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分支。离睑缘约3 mm处形成睑缘动脉弓,睑板上缘处形成较小的周围动脉弓。浅部(睑板前)静脉回流到颈内和颈外静脉,深部静脉最终汇入海绵窦。由于眼睑静脉没有静脉瓣,因此化脓性炎症有可能蔓延到海绵窦,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眼睑的淋巴:与静脉回流平行,眼睑外侧引流到耳前、腮腺淋巴结;眼睑内侧引流至颌下淋巴结。

眼睑的感觉:三叉神经第一和第二支分别司上睑和下睑的感觉。

(三)结膜

结膜(conjunctiva)是一层薄的半透明黏膜,柔软光滑且富弹性,覆盖于眼睑后面(睑结膜)、部分眼球表面(球结膜)以及睑部到球部的反折部分(穹窿结膜)。这三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conjunctival sac)。近年的研究认为穹窿部结膜以及睑缘部结膜可能是结膜干细胞所在之处。

1.睑结膜(palpebral conjunctiva)。与睑板牢固粘附不能被推动,正常情况下可见小血管走行和透见部分睑板腺管。上睑结膜距睑缘后唇约2 mm处,有一与睑缘平行的浅沟,较易存留异物。

2.球结膜(bulbar conjunctiva)。覆盖于眼球前部巩膜表面,止于角膜缘,是结膜的最薄和最透明部分,可被推动。球结膜与巩膜间有眼球筋膜疏松相连,在角膜缘附近3 mm以内与球筋膜、巩膜融合。在泪阜的颞侧有一半月形球结膜皱褶称半月皱襞,相当于低等动物的第三眼睑。

3.穹窿结膜(fornical conjunctiva)。此部结膜组织疏松,多皱褶,便于眼球活动。上方穹窿部有提上睑肌纤维附着,下方穹窿部有下直肌鞘纤维融入。

结膜是一黏膜,组织学为不角化的鳞状上皮和杯状细胞组成,有上皮层和固有层。上皮2~5层,各部位的厚度和细胞形态不尽相同。睑缘部为扁平上皮,睑板到穹窿部由立方上皮逐渐过渡成圆柱形,球结膜呈扁平形,角膜缘部渐变为复层鳞状上皮,然后过渡到角膜上皮。杯状细胞是单细胞黏液腺,多分布于睑结膜和穹窿结膜的上皮细胞层内,分泌黏液。固有层含有血管和淋巴管,分腺样层和纤维层。腺样层较薄,穹窿部发育较好,含Krause腺、Wolfring腺,分泌浆液。该层由纤细的结缔组织网构成,其间有多量淋巴细胞,炎症时易形成滤泡。纤维层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交织而成,睑结膜缺乏。

结膜血管来自眼睑动脉弓及睫状前动脉。睑动脉弓穿过睑板分布于睑结膜、穹窿结膜和距角结膜缘4 mm以外的球结膜,充血时称结膜充血。睫状前动脉在角膜缘3~5 mm处分出细小的巩膜上支组成角膜缘周围血管网并分布于球结膜,充血时称睫状充血。两种不同充血对眼部病变部位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四)泪器

泪器(lacrimal apparatus)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

1.泪腺(lacrimal gland)。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长约20 mm,宽12 mm,借结缔组织固定于眶骨膜上,提上睑肌外侧肌腱从中通过,将其分隔成较大的眶部泪腺和较小的睑部泪腺,正常时从眼睑不能触及。泪腺的排出管10~12根,开口于外侧上穹窿结膜。泪腺是外分泌腺,产生浆液,每一腺体含腺细胞和肌上皮细胞。血液供应来自眼动脉分支泪腺动脉。

泪腺神经有三种成分,其中第V颅神经眼支的分支为感觉纤维;来自面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和颅内动脉丛的交感神经纤维,司泪腺分泌。

此外,尚有位于穹窿结膜的Krause腺和Wolfring腺,分泌浆液,称副泪腺。

2.泪道(lacrimal passages)。是泪液的排出通道,包括上下睑的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泪点(lacrimal puncta):是泪液引流的起点,位于上、下睑缘后唇,距内眦6.0~6.5 mm的乳头状突起上,直径为0.2~0.3 mm的小孔,贴附于眼球表面。

泪小管(lacrimal canaliculi):为连接泪点与泪囊的小管。从泪点开始后的1~2 mm泪小管与睑缘垂直,然后呈一直角转为水平位,长约8 mm。到达泪囊前,上、下泪小管多先汇合成泪总管后进入泪囊中上部,亦有直接进入泪囊的。

泪囊(lacrimal sac):位于内眦韧带后面、泪骨的泪囊窝内。其上方为盲端,下方与鼻泪管相连接,长约10 mm,宽约3 mm。

鼻泪管(nasolacrimal duct):位于骨性鼻泪管内,上接泪囊,向下后稍外走行,开口于下鼻道,全长约18 mm。鼻泪管下端的开口处有一半月形瓣膜称Hasner瓣,有阀门作用。

泪液排出到结膜囊后,经眼睑瞬目运动分布于眼球的前表面,并汇聚于内眦处的泪湖,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由接触眼表面的泪点和泪小管,进入泪囊、鼻泪管到鼻腔。正常状态下泪液每分钟分泌0.9~2.2μL,若超过100倍,即使泪道正常亦会出现泪溢。当眼部遭到外来有害物质刺激时,则反射性地分泌大量泪液,以冲洗和稀释有害物质。

(五)眼外肌

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s)是司眼球运动的肌肉。每眼眼外肌有6条,即4条直肌和2条斜肌。4条直肌为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它们均起自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向前展开越过眼球赤道部,分别附着于眼球前部的巩膜上。直肌止点距角膜缘不同,内直肌最近为5.5 mm,下直肌为6.5 mm,外直肌为6.9 mm,上直肌最远为7.7 mm。内外直肌的主要功能是使眼球向肌肉收缩的方向转动。上、下直肌走向与视轴呈23度角,收缩时除使眼球上、下转动的主要功能外,同时还有内转内旋、内转外旋的作用。2条斜肌是上斜肌和下斜肌。上斜肌起自眶尖总腱环旁蝶骨体的骨膜,沿眼眶上壁向前至眶内上缘,穿过滑车向后转折,经上直肌下面到达眼球赤道部后方,附着于眼球的外上巩膜处。下斜肌起自眼眶下壁前内侧上颌骨眶板近泪窝处,经下直肌与眶下壁之间,向后外上伸展附着于赤道部后外侧的巩膜上。上、下斜肌的作用力方向与视轴呈5度角,收缩时主要功能是分别使眼球内旋和外旋;其次要作用上斜肌为下转、外转,下斜肌为上转、外转。

眼外肌为横纹肌。外直肌受第Ⅵ颅神经、上斜肌受第Ⅳ颅神经支配,其余眼外肌皆受第Ⅲ颅神经支配。眼外肌的血液供应来自眼动脉分出的上、下肌支,泪腺动脉和眶下动脉。除外直肌由泪腺动脉分出的一支血管供给外,其余直肌均有二条睫状前动脉供血,并与睫状体内的动脉大环交通。

三、视路

视路(visual pathway):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临床上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通路。

视神经(optic nerve):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从视盘起至视交叉前脚这段神经称视神经,全长平均约40 mm。按其部位划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四部分。

眼内段(通常称视神经乳头):是从视盘开始,有100万~120万个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神经纤维,成束穿过巩膜筛板出眼球,长约1 mm。可分四部分:神经纤维层、筛板前层、筛板和筛板后区。临床上可从眼底视见神经纤维层(橙红色)、筛板前层中央部分(杯凹),有时可见到视杯底部的小灰点状筛孔,即筛板。筛板前的神经纤维无髓鞘(直径1.5 mm),筛板以后开始有髓鞘包裹(直径3.0 mm)。眼内段视神经血供来自视网膜动脉分支和睫状后短动脉分支。

眶内段长约25 mm,位于肌锥内,较眼球后部至视神经孔的距离18 mm要长,以利于眼球转动。视神经外由视神经鞘膜包裹,此鞘膜是三层脑膜的延续。鞘膜间隙与颅内同名间隙连通,有脑脊液填充。在距眼球10~15 mm处盘斑束逐渐转入视神经的中轴部,来自视网膜其他部位的纤维,仍位于视神经的相应部位。眶内段视神经血供主要来自眼动脉分支和视网膜中央动脉分支。

管内段:即视神经通过颅骨视神经管的部分,长4~9 mm。鞘膜与骨膜紧密相连,以固定视神经。此段与眼动脉伴行并由其供血,神经纤维排列不变。

颅内段:为视神经出视神经骨管后进入颅内到达视交叉前脚的部分,约为10 mm,直径4~7 mm。颈内动脉和眼动脉供血。

视交叉(optic chiasm):是两侧视神经交汇处,呈长方形,横径约为12 mm,前后径8 mm,厚4 mm的神经组织。此处的神经纤维分二组,来自两眼视网膜的鼻侧纤维交叉至对侧,来自颞侧的纤维不交叉。黄斑部纤维占据视神经和视交叉中轴部的80%~90%,亦分成交叉纤维和不交叉纤维。

视交叉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前上方为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两侧为颈内动脉,下方为脑垂体,后上方为第三脑室。这些部位的病变都可侵及视交叉而表现为特征性的视野损害。

视束(optic tract):为视神经纤维经视交叉后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神经束。离视交叉后分为二束绕大脑脚至外侧膝状体。来自下半部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包括交叉的和不交叉的)位于视束的外侧,来自上半部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包括交叉的和不交叉的)位于视束的内侧,黄斑部神经纤维起初位于中央,以后移向视束的背外侧。

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位于大脑脚外侧,卵圆形,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约70%在此与外侧膝状体的节细胞形成突触,换神经元(视路的第四级神经元)后再进入视放射。在外侧膝状体中,灰质和白质交替排列,白质将灰质细胞分为6层,由对侧视网膜而来的交叉纤维止于第1、第4、第6层,由同侧视网膜而来的不交叉纤维止于第2、第3、第5层。

视放射(optic radiation):是联系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的神经纤维结构。换元后的神经纤维通过内囊和豆状核的后下方呈扇形散开,分成背侧、外侧及腹侧三束,绕侧脑室颞侧角形成Meyer襻,到达枕叶。

视皮质(visual cortex):位于大脑枕叶皮质相当于Brodmann分区的17、18、19区,即距状裂上、下唇和枕叶纹状区,是大脑皮质中最薄的区域。每侧与双眼同侧一半的视网膜相关联,如左侧视皮质与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相关联。视网膜上部的神经纤维终止于距状裂上唇,下部的纤维终止于下唇,黄斑部纤维终止于枕叶纹状区后极部。交叉纤维在深内颗粒层,不交叉纤维在浅内颗粒层。

由于视觉纤维在视路各段排列不同,所以在神经系统某部位发生病变或损害时对视觉纤维的损害各异,表现为特定的视野异常。因此,检出这些视野缺损的特征性改变,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眼部血管和神经

(一)血管

1.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为眼动脉眶内段的分支,在眼球后9~12mm处从内下或下方进入视神经中央,再经视乳头穿出,分为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支,走行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内,逐渐分布达周边部。从中央动脉经五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视网膜毛细血管网又分浅、深两层。浅层分布于神经纤维层和神经节细胞层,深层位于内核层。在视网膜黄斑区中央为一无血管区。CRA属终末动脉,供给视网膜内5层。大约30%的眼还有源于睫状后短动脉的睫状视网膜动脉,也供应视网膜内层组织,仅15%的人该动脉参与供应黄斑部分的血供。

2.睫状血管:按部位和走行分为睫状后短动脉、睫状后长动脉和睫状前动脉。

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为眼动脉的一组分支,分鼻侧和颞侧两主干,在视神经周围穿入巩膜前分为约20支,进入脉络膜内再逐级分支直至毛细血管,呈小叶分布,营养脉络膜及视网膜外5层。

睫状后长动脉(long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由眼动脉分出2支,在视神经鼻侧和颞侧稍远处,斜穿巩膜进入脉络膜上腔,前行达睫状体后部,开始发出分支。少数分支返回脉络膜前部,大多数分支到睫状体前、虹膜根部后面,与睫状前动脉的穿通支交通,组成动脉大环;大环再发出一些小支向前,在近瞳孔缘处形成虹膜小环,一些小支向内至睫状肌和睫状突构成睫状体的血管网。

睫状前动脉(anterior ciliary artery):是由眼动脉分支肌动脉而来。在肌腱止端处发出的分支,走行于表层巩膜与巩膜实质内,并分为巩膜上支,前行至角膜缘组成角膜缘血管网;小的巩膜内支,穿入巩膜终止于Schlemm管周围;大的穿通支,穿过巩膜到睫状体参与动脉大环的组成。

视盘血供有其特点:视盘表面的神经纤维层系CRA的毛细血管供应,而筛板和筛板前的血供则来自睫状后短动脉的分支,即Zinn-Haller环,此环与CRA也有沟通。

眼球静脉回流主要为:

1.视网膜中央静脉(central retinal vein,CRV):与同名动脉伴行,经眼上静脉或直接回流到海绵窦。

2.涡静脉(vortex vein):位于眼球赤道部后方,汇集脉络膜及部分虹膜睫状体的血液,共4~7条,每个象限有1~2条,在直肌之间距角膜缘14~25 mm处斜穿出巩膜,经眼上静脉、眼下静脉回流到海绵窦。

3.睫状前静脉(anterior ciliary vein):收集虹膜、睫状体的血液。上半部静脉血流入眼上静脉,下半部血流入眼下静脉,大部分经眶上裂注入海绵窦,一部分经眶下裂注入面静脉及翼腭静脉丛,进入颈外静脉。

(二)神经

眼部的神经支配丰富,与眼相关的颅神经共有6对。第Ⅱ颅神经—视神经;第Ⅲ颅神经—动眼神经,支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提上睑肌和除外直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第Ⅳ颅神经—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第Ⅴ颅神经—三叉神经,司眼部感觉;第Ⅵ颅神经—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第Ⅶ颅神经—面神经,支配眼轮匝肌。第Ⅲ和第Ⅴ颅神经与植物神经在眼眶内还形成特殊的神经结构。

1.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位于视神经外侧,总腱环前10 mm处。节前纤维由三个根组成:(1)长根为感觉根,由鼻睫状神经发出;(2)短根为运动根,由第Ⅲ颅神经发出,含副交感神经纤维;(3)交感根,由颈内动脉丛发出,支配眼血管的舒缩。节后纤维即睫状短神经。眼内手术施行球后麻醉,即阻断此神经节。

2.鼻睫状神经(nasociliary nerve):为第V颅神经眼支的分支,司眼部感觉。在眶内又分出:睫状节长根,睫状长神经,筛后神经和滑车下神经等。

3.睫状长神经(long ciliary nerve):在眼球后分2支分别在视神经两侧穿过巩膜进入眼内,行走于脉络膜上腔,司角膜感觉。其中有交感神经纤维加入,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开大肌。

4.睫状短神经(short ciliary nerve):为混合纤维,共6~10支,在视神经周围及眼球后极部穿入巩膜,行走于脉络膜上腔,前行到睫状体,组成神经丛。由此发出分支,司虹膜睫状体、角膜和巩膜的感觉,其副交感纤维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及睫状肌,交感神经纤维至眼球内血管,司血管舒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