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介绍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也称《短长书》。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曾进行整理,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编订为33篇,共497篇,约12万字。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它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是目前存世不多的战国史料之一。《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史记》一书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战国策》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战国策》为叙事体,以记言为主,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尖锐复杂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往来游说的言行,开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之先河,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也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纵横家得名于纵横之术,所谓纵横术便是适应当时形势需要的外交策略。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一致抗秦,是为“合纵”。山东六国各自为战,分别与秦结盟,以求自保,是为“连横”。当时有所谓“合纵则楚王,连横则秦帝”之说。山东六国,凭各自的力量皆不足以抗秦,联合起来,以楚为头,则容易制服秦国。山东六国合纵抗秦,还是连横自保,是战国兼并战争的主要发展线索。苏秦和张仪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纵横家,他们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展开。苏秦为合纵山东六国而奔走,最终促使山东六国结成抗秦联盟。张仪则极力破坏合纵联盟,游说各国与秦之间连横。苏秦、张仪为合纵、连横所进行的谋划和游说诸侯国君的说辞,占据了《战国策》相当的篇幅。纵横家的性格特征决定了《战国策》的基本风格,纵横家最大的特点,一是进取心强,二是擅长外交谋略。纵横家的这种性格特征,是战国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在列国争雄中为了增强实力,要在兼并斗争中取得优势,便需要尊重人才,重视谋略。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以“养客”著名。孟尝君号称门客三千,不拘一格降人才,连鸡鸣狗盗之士都收罗门下。这种风气给游士提供了实现才干、获取功名的大好机会。战国时代的著名卿相,比如秦国的应侯范睢、文信侯吕不韦,都出自市井闾里。他们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万乘人君,立取卿相,易如反掌。这样的事例,在当时比比皆是。
《战国策》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可以说《战国策》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张仪;有义士,如鲁仲连、唐睢、颜鉫;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了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一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纤,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是“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以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而苏秦的“读书欲睡”也是为了高官厚禄,客观上揭露处于统治阶级中下层的策士的丑态。在语言的运用上,《战国策》长于说事,辩论喜夸张、渲染,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在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超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战国策》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一种道理,生动幽默、耐人寻味。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借其妻、妾、朋友出于不同目的,赞美其“美于徐公”,说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劝诫齐王不应偏听宫妇近臣的话,而应广开言路,鼓励人民进谏。《战国策》的语言风格独特,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在记录策士们的言行时,对其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朝秦暮楚的行为,及其在外交上挑拨是非、玩弄手段的种种阴谋不加以批判,反以欣赏的态度加以描绘,是不足取的地方。
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的大兼并时代,过去还勉强作为虚饰的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国与国之间,如今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毫不为怪。《战国策》不似《左传》,有浓郁的神的色彩,这里活动的主角完全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战国的辨士、处士、隐士,抛开了道德、善恶的评判,反映士的独特价值,从人格力量上予以肯定。可以说,《战国策》反映了另外一种真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心态真实,作者往往对自己的人物过分偏爱,倾慕非常,不惜以牺牲史实为代价。
战国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翻开《战国策》,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向你敞开,这是一个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而又从容不迫的世界,别出心裁的寓言、风趣形象的比喻,或体验衣锦还乡、指点江山、易水送别之豪迈慷慨,或深味落魄江湖、功败垂成、寄人篱下之炎凉无奈,你可以游走于“战国七雄”之间,仿佛时间与空间尚未腐蚀掉舌尖的锋芒与力量,男儿不配剑,同样可以笑傲人间。
作者简历
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刘向历经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是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整理编辑的《战国策》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刘向的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同时,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另外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系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精彩片段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鄊履,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纤,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秦策一》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王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窫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燕策二》
齐人有冯谖者……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齐策四》
延伸阅读
其事浅陋然不足道,然而人读之,必向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
——(宋)李格非:《书战国策后》
虽非义理之所存,而辞丽横肆,亦文辞之最,学者所不宜废也。
——(宋)王觉:《题战国策》
其文辩博,有焕而明,有婉而微,有约而深。
——(宋)鲍彪:《战国策注序》
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焉,不可谓行人辞命之极也。……能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其文章之奇,足以阅人耳目。
——(清)陆陇其:《战国策去毒跋》
其文章之美,在乙部中,自《左》《史》外,鲜有能及之者。
——(清)吴曾祺:《战国策补注叙附例言》
《战国策》散文的紧凑生动富于戏剧性都与《左传》不相上下,只是不重叙事,比较单纯片段,没有《左传》交织繁密的情节以及多样人物的生动,而文字比《左传》更为流畅。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