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慢性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腰痛中最常见的一种,指腰部累积性的肌肉、筋膜、韧带、骨与关节等组织的慢性损伤,有人称为功能性腰痛,多见于老年人及身休瘦弱者。由于腰部肌肉(骶棘肌)较长,而且经常承受重力,加上腰肌起止点均为腱性组织,弹性及血液循环均较差,因此容易发生劳损。引起劳损的原因很多,多因腰部姿势不良,如弯腰用一侧肩膀扛抬重物,或长期从事弯腰工作,使腰肌长时间处于牵拉状态,造成累积性劳损变性,软组织疲劳则产生腰背酸痛;急性腰部外伤未获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或反复损伤使组织不能得到充分修复,致纤维化或瘢痕形成;或腰部活动频繁,负担过重,造成腰肌牵张反射,局部充血、水肿;或肌肉在疲劳状态下受到外界物理因素作用(如受风、着凉,潮湿等)而影响了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营养供应缺乏,废物排泄不畅;或因腰部骨骼的先天性结构异常,造成腰部肌肉、筋膜紧张、痉挛或松弛,从而表现为腰痛隐隐,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休息后减轻,喜温喜按,阴雨天时腰部酸痛沉着,活动欠利等。其临床表现腰痛并不剧烈,通常为间歇性,性质为酸痛或钝痛。不能久坐或久站,维持一种体位时间不能过久,具有轻微活动后减轻,劳累后疼痛又加重的特点。疼痛部位较广泛,模糊,可放射到单侧或双侧下肢,但大多只达于臀部或大腿后部而不越过膝关节。压痛点常位于腰骶间,在腰第3横突,髂嵴后1/4骶棘肌抵止部,腰4~5椎和腰3~4椎之间,以及髂后上棘附近。腰部可有侧弯、驼背或腰椎过度前突而胸椎后突畸形。腰背肌痉挛僵硬,活动受限。主动收缩及被动牵拉时疼痛。X线检查除或有腰椎畸形外,基本正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中医学无慢性腰肌劳损这一病名,但依其临床表现,当属“痹证”、“肾虚腰痛”、“闪腰”等范畴。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丹溪心法·腰痛》:“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金匮要略》有“肾着”的记载,其特点为“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是属于寒湿内侵所致的腰痛。腰为肾之府,由于劳损于肾,或平素体虚,肾气虚弱,肾的精气不能充养筋骨、经络,故患部多为气血不畅或瘀血滞留,血不荣筋,筋脉不舒,而致腰部筋挛疼痛。肾气虚弱,风寒湿邪易于乘虚侵袭,久而不散,筋肌转趋弛弱,若此时患者强力劳作,则弛弱之筋肌易于损伤而发病。
一、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1
取肾俞、命门、大肠俞、环跳、阳陵泉、昆仑穴。用“冬病夏治消喘膏”。取炙白芥子21份,元胡21份,甘遂12份,细辛12份,生姜适量。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粉(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肾俞、命门、大肠俞、环跳、阳陵泉、昆仑穴上。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揭去。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膏干燥后揭去。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穴位贴敷法2
取肾俞、大肠俞、委中、足三里、悬钟穴。用“天灸膏1方”。取白芥子、斑蝥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矾调成软膏。用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肾俞、大肠俞、委中、足三里、悬钟穴上。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3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一般揭去药膏后即起水疱,逐渐干瘪结痂。水疱不可擦破,若破裂,用甲紫涂擦。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穴位贴敷法3
取肾俞、命门、大肠俞、腰眼、委中穴。用“天灸膏2方”。取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半夏、元胡,各药等量烘干,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取药膏3克,摊涂于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在药膏上面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肾俞、命门、大肠俞、腰眼、委中穴上。固定3~4小时后取下。每年治疗4次,即“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的当日中午时分各贴敷1次,“末伏”后10天左右再敷贴第4次以巩固疗效,每年4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脉、散寒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穴位贴敷法4
取腰痛局部阿是穴。用“白芥子泥丸”。取白芥子15克,洋金花9克,甘遂9克,细辛9克,麝香(或冰片)0.3~1.5克,鲜生姜适量。将前4味药物烘干,与麝香(或冰片)共研为极细末,和匀,密封备用。临用前取出药末1/3,徐徐加入刚刚挤压出的鲜姜汁(生药末和鲜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制成膏,以能够成形而不散为度,搓成圆柱状,然后切成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的小圆饼。取腰痛局部阿是穴,常规消毒,用毫针点刺不留针,出针后即将药饼分置各穴上,用5厘米×5厘米贴敷纸覆盖固定,贴治(同时休息)3~4小时方可揭去。个别对药物过敏的患者,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不宜再用此法治疗。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每年贴敷3次。如法连续贴敷治疗3年。第2、第3次贴治时局部皮肤有红晕不影响治疗,但如有破损尚未恢复时可根据辨证另取他穴。
此方法具有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穴位贴敷法5
取腰痛局部阿是穴。取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30~50克,开水调糊,均匀摊涂于纱布上,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阿是穴,隔天1换。
此方法具有温阳散寒、通脉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穴位贴敷法6
取腰痛局部阿是穴。取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将上药研细末,加入95%酒精适量,调成药糊,将药糊敷于患部阿是穴,每天1次。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脉、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穴位贴敷法7
取制草乌15克,生姜10克,盐少许。上药研细末,加酒少许炒热,调成药糊。用布包药糊,外敷贴痛处,用医用胶布固定。
此方法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寒湿腰肌劳损疼痛。
二、热敷熏洗法
(一)热敷法
热敷法1
用“热敷膏”治疗。取葱汁150克,姜汁150克,蒜汁150毫升,凤仙花汁50毫升,米醋150毫升,面粉30克,牛皮胶60克。先将葱汁、蒜汁、姜汁、凤仙花汁及米醋放入锅内煎煮,煎成浓汁后再加入牛皮胶及面粉,继续煎至膏状为止。用时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患者肾俞、命门、大肠俞、腰眼、委中穴上。每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脉、散寒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热敷法2
用“风湿瘀滞腰痛热敷膏”治疗。取透骨草30克,防风20克,红花10克,制乳香、没药各10克,川芎15克,追地风20克,川椒10克,血竭10克,香附12克,生艾叶20克。上药共研粗末,炒热装布袋中,热敷患处,温度低时更换布袋。每天3~5次,12天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及瘀血腰肌劳损疼痛。
热敷法3
用“腰痛熨方”治疗。取小茴香90克,食盐200克,吴茱萸120克。上药共同炒热装布袋中,热敷患处,温度低时更换,反复熨烫患处,每天3~5次,12天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或寒湿之慢性腰肌劳损疼痛。
热敷法4
用“热敷散”治疗。取用麦麸皮1.5千克,在铁锅内炒糊后,再加食醋0.25千克,速搅拌均匀后,装入自制布袋内,然后放置在腰痛部位,用被子盖好保暖热敷。有条件的家庭可自购远红外线热疗器或周林频谱仪等理疗。
此方法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用于治疗寒湿腰肌劳损疼痛。
热敷法5
取当归30克,川芎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醋300毫升。上药在醋中浸泡4小时,再移入锅内加热数十沸。用纱布放入醋内浸透,趁热敷贴腰痛处,冷则更换,每次连续敷4~6小时,每天1次。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疗瘀血腰肌劳损疼痛。
热敷法6
取肉桂30克,吴茱萸90克,生姜120克,葱白30克,花椒60克。上药粉碎炒热,将药倒入厚纱布,熨痛处,冷则再换炒热。
此方法具有温阳补肾、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腰肌劳损疼痛。
(二)药浴法
取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透骨草15克,制没药15克,制乳香15克,莪术15克,威灵仙15克,桑寄生15克,皂刺15克,生马钱子10克,细辛10克,淫羊藿10克,酒白芍20克,制南星12克。风胜加防风、羌活、独活;寒胜加大川草乌等辛温药物,再加桂枝、附子、海风藤;湿胜加炒苍术、豨莶草、路路通、海桐皮;痰瘀互结之顽固腰痛加穿山甲、白花蛇;虚性腰痛加五加皮、杜仲、狗脊、黄芪、白术等。诸药研粗末,装入布袋内,以清水浸泡1小时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以上。取出布袋,温浴患部,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1剂药可用2~3天。
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三)熏蒸法
取苏木100克,羌活100克,独活100克,威灵仙100克,秦艽100克,防风100克,桂枝100克,木瓜100克,伸筋草100克,艾叶100克,松节100克,透骨草100克,制川乌100克,制草乌100克。将药倒入特制蒸浴箱内,加热水20千克,令患者去衣仰卧于蒸浴椅上,用塑料浴罩覆盖,使头露出罩外,加热蒸浴箱,使罩内温度升至38~45 ℃,蒸浴20~30分钟,每天1次,12天为1个疗程。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体弱者不宜用本法。
此方法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三、针灸治疗法
(一)针刺法
针刺法1
主穴取肾俞、腰阳关、委中穴。寒湿配大肠俞、关元俞穴;肾阳虚配命门、腰眼穴;肾阴虚配志室、太溪穴;外伤配水沟、腰痛穴及阿是穴。寒湿及肾阳虚者用补法,针后灸之;肾阴虚用补法;外伤者针刺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主穴直刺1.0~1.5寸,留针20~30分钟,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针刺法2
取大椎、风池、风府、肾俞、太溪穴。先针大椎穴,再针风池、风府穴,用泻法,不留针。再针肾俞、太溪穴,用补法,留针30分钟。
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肾虚腰肌劳损疼痛。
针刺法3
取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及阿是穴。各穴均直刺1.0~1.5寸,皆用补法,留针30分钟。针刺后可在腰部穴位上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阳补肾、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腰肌劳损疼痛。
(二)艾灸法
艾灸法1
取肾俞、命门及阿是穴。用隔药饼灸法。取当归10克,红花10克,川断10克,狗脊10克,公丁香10克,桑寄生10克,升麻10克,川芎10克,木香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全蝎3克,研碎后加黏合剂,用黄酒制成药饼。将药饼放在俞穴及压痛点上,上置艾炷,同时点燃,每穴灸5~7壮。灸时每壮燃至患者有明显热灼感后,可更换1壮,不必等待艾炷燃尽。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
此方法具有温阳补肾、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肾虚型腰肌劳损疼痛。
艾灸法2
取脊柱中线的压痛点。用阳燧锭灸法。取硫黄120克,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辰砂10克,细辛6克,四叶树6克,冰片6克,麝香末0.3克。将硫黄末放入铝盒内,置酒精灯上加热,再将生川乌、生草乌、辰砂、细辛、四叶树、冰片研末拌匀倾入。竹棒搅和,使铝盒离火,再倒入蟾酥末、麝香末搅和,待凉后成饼状,剪成麦粒大小备用。取2厘米×2厘米白纸一张,使其中点对准脊柱中线的压痛点,其四角涂上凡士林紧贴皮肤,取本药1粒置于白纸中点,用火柴点燃烧尽(不使白纸燃起来),待患者感到温热或灼热痛时将火压灭即可,揭去白纸。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腰肌劳损疼痛。
(三)耳穴法
耳穴法1
取耳穴肝区、肾区、腰痛点、腰椎、皮质下、神门、膀胱。毫针中等程度刺激,留针20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耳穴法2
取耳穴腰骶区、神门区、肾区。毫针中等程度刺激,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四)穴位注射法
取腰部阿是穴。穴位常规消毒,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10%葡萄糖液”10~20毫升,或“5%当归注射液”0.5~1毫升,注入阿是穴,每次可取3~5穴。
此法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四、中药内服法
中药内服法1
用“补肾壮筋汤”治疗。取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克、龟板15克(先煎)。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2克、补骨脂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00~4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此方法具有补肾壮筋、祛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中药内服法2
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取独活10克,桑寄生30克,防风10克,细辛3克,秦艽10克,桂枝10克,当归12克,生薏仁30克,川芎6克,牛膝15克,木瓜15克,杜仲15克,苍术10克,防己10克,甘草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00~4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此方法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中药内服法3
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取当归12克,川芎6克,地龙2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制乳香6克,五灵脂10克,秦艽10克,香附12克,羌活10克,牛膝12克,甘草6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此方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中药内服法4
用“右归丸加减”治疗。取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肉桂6克,制附子6克,熟地10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杜仲10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此方法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中药内服法5
用“甘姜苓术汤加味”治疗。取白术10克,茯苓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制附子6克,牛膝15克,桑寄生20克,杜仲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此方法具有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中药内服法6
用“腰痛验方”治疗。取杜仲(盐水炒)9克,木瓜2.5克,补骨脂9克,萆薢3克,续断4.5克,当归3克,金毛狗脊4.5克,炙甘草3克,核桃肉30克,食盐1匙,甜酒1杯。将核桃肉、盐、酒取一半同药入罐煎,另一半于服药时咽下。
此方法具有温肾通经、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中药内服法7
用“壮本丹”治疗。取肉苁蓉(酒洗、焙干)15克,杜仲(酒洗)15克,巴戟天(酒浸、去皮)15克,青盐15克,胡桃仁3克,补骨脂(盐炒)3克,小茴香3克。共为末,用猪腰子1对,剖开去白膜,入药在内,扎住,再用面包紧,入火内烧熟,去药与面。每服1个,酒送下。
此方法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中药内服法8
用中成药治疗。壮腰健肾丸,口服,每次3.5克,每天2~3次,温开水送服;骨仙片,口服,每次4~6片,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l丸,每天2次,淡盐水送服。小活络丹,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